小红薯迸发共富“大能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致富带头人
17
小红薯迸发共富“大能量”
记者 蔡鸽 李朋 特约通讯员 田杭可 糜力
霜降过后,正值红薯成熟的季节,在黔江区沙坝镇西泡村,600亩红薯迎来丰收。

随着一声声锄头落地的声音,一垄垄体态饱满、颜色鲜亮的红薯破土而出。

村民们忙着给刚出土的红薯去泥、分拣、装车,随后将统一运往附近的苕粉加工厂和农产品交易市场,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整个田间一片热闹欢乐的景象。

“以前村里坡耕地大多是荒起的,今年庞主任带
着大家一起种红薯,现在在家门口又增加了一份额外的收入,而且提供种苗、技术、销售服务,好安逸嘛,明年我还要扩大面积继续种。

”在村民们眼里,红薯产业带来的增收离不开沙坝镇供销社主任庞家权。

2007年,庞家权大学毕业后进入日化产品销售行业,先后在重庆、四川等地负责片区总代理,拿着令人羡慕的高薪。

2018年,在外打拼多年的庞家
权了解到家乡正积极鼓励引导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
庞家权种植的红薯喜获丰收
栏目主办:重庆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农村致富带头人
18恋乡情结深厚的他便萌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

“在外面打拼多年,但内心深处没有归属感,加上父母年纪大了,需要有人照顾陪伴,就想着回乡工作能方便照顾家人,另一方面可以在家乡寻求创业机会。

”庞家权说。

2018年冬天庞家权回到西泡村,偶然在电视上看到养殖黑斑蛙效益不错。

庞家权自认为沙坝镇依山傍水,自然生态条件好,养殖黑斑蛙这条路应该行得通。

说干就干,2019年庞家权在西泡村流转了50亩土地建设蛙厂,2020年从四川泸州引进一批黑斑蛙苗正式踏上了养殖之路。

当年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很多餐饮门店经营不佳,黑斑蛙上市了却找不到销路,最终亏本30万元。

虽然黑斑蛙养殖以失败告终,但也让庞家权积累了宝贵的农村创业经验,那就是在项目选择上不能盲从,必须因地制宜,提前做好市场调查、找对销路。

在返乡创业的几年里,
庞家权踏实肯干、不畏艰难的精神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肯定。

2022年,沙坝镇供销社为持续激发基层社发展活力,急需一位本土人才带头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庞家权成了大家极力推荐的对象。

为了不辜负乡亲们的期望,庞家权毅然决定扛下这面“大旗”,加入基层供销社队伍。

资金瓶颈一直是农业产业发展的“绊脚石”。

去年,黔江区供销社深入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发放首批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支持村集体经济建设资金300万元,西泡村作为试点村之一,获得了80万元的扶持资金。

有了资金的支持,庞家权干劲满满,对他来说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寻找一个能助农增收的好产业。

西泡村,地处武陵山区,土地贫瘠,但立体气候特征明显,空气、水源质量优良,同时昼夜温差大,
当地村民有种植红薯的习惯。

出产的红薯,富含膳食
红薯喜获丰收
农村致富带头人
19
纤维、胡萝卜素以及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淀粉含量较高,是制作红薯淀粉、苕粉等系列产品的绝佳原材料,市场前景广阔,而且红薯种植投入低、回报快,优势明显。

但长期以来当地村民只是零散种植,不成规模,没有形成产业优势。

于是庞家权决定带领村民发展壮大红薯产业,随后便带着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前往湖北、四川等地考察红薯种植及加工业,同时积极争取农业主管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支持,对全村土地进行宜机化改造。

2023年3月,西泡村600亩红薯种植实现了土地深松、旋耕及机械覆膜等机械化操作,原本“沉睡”的坡地焕发出了新活力。

庞家权认识到要做大做强红薯特色农业,必须实行现代化的农业经营管理,为此,他多次参加黔江区农业农村委组织的高素质农民及农村致富带头人等培训。

在区农业农村委的帮助下,他对接上了重庆甘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甘薯专家傅玉凡教授,并邀请他前来基地现场指导。

在傅教授的指导下,庞家权引进最新优良甘薯品种——商薯19号和烟薯25。

“商薯19号淀粉含量高,适宜深加工,有助于延长产业链;而烟薯25肉色美观,蒸煮后呈金黄色,鲜食口感好,有一定的食疗保健价值,市场需求量大。

”庞家权介绍说,“我们按照傅教授指导的起垄平栽的方法种植,这样种出来的红薯个头均匀,结得多,产量能提升10%以上,亩产达到1500千克左右。

田间管理中,施肥主要施用有机肥为主,病虫害优先采用绿色无公害的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方法,生产出来的红薯品质更优。


如今,西泡村的红薯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庞家权通过“公司+合作社+供销社+农户+村集体”的模式,共吸纳50名村民种植红薯,今年村集体实现收入7万元左右。

在红薯采挖、加工季节,西泡村的30多名村民在基地务工。

“今年用工有2000人次,平均每人每天可收入150元左右,全年人工支出在20万元以上。

”庞家权说。

红薯产业的壮大发展,让西泡村的村民实现就近务工,腰包也更鼓了。

“我这段时间天天在这挖红薯,一天能挖300千克,每天有100元左右的收入。

这活也不重,很适合我。

”村民庞友谭告诉记者,他负责红薯基地的日常管理,目前他家里还有一位老人需要照顾,这份工作帮他减轻了一定的经济负担。

怀着感恩家乡、建设家
乡的情怀,庞家权通过带领村民发展红薯产业,在为农服务工作中蹚出了一条新路子。

“以前只是传统的种植,红薯的价值完全没有体现出来。

红薯全身都是宝,鲜嫩的叶子可以入菜,鲜食美味可口,薯藤可以作为饲料,它的相应粗加工和精加工产品也是多种多样,通过科技赋能,其貌不扬的‘土坨坨’也能被打磨成具有高附加值的‘金疙瘩’。

”对于红薯产业的未来发展,庞家权信心满满。

庞家权表示,在实现红薯规模化种植的同时,将积极开展红薯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的引进和试验示范,以科技引领红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并探索开发如薯粉、薯片、薯条、红薯粉丝、红薯面条等深加工产品,拓展红薯产业链,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让黔江红薯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一张特色“王牌”。

重庆市黔江区沙坝镇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 庞家权咨询电话:
139****6343红薯基地一角
工人们在收获红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