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案及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及其作品,积累文言基础知识,把握文章内容。

2.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赏析本文写法方面的特点。

3.思考孟子的思想——性善论和仁政论在当下的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文言基础知识,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

难点:思考孟子性善论和仁政论在当下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文学常识
(一)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人。

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荀子是先秦儒家的三位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元朝追封为“亚圣”
齐读孟子的名言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主张“性善论”,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其仁政思想具体体现为:•1、民本思想
•2、性善论
•3、施仁政,行王道
•民贵君轻不愧亚圣
•性善气正真乃完人
在人性方面,主张性善论。

认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

人可以通过内省去保持和扩充它,否则将会丧失这些善的品质。

在社会政治观点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论。

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认为君主必须重视人民,争取民心的归附,以不战而服,也即他所说的“仁者无敌”,实行王道就可以无敌于天下。

在价值观方面,他强调舍身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二)《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7篇,一般认为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属先秦语录体散文集。

书中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富贵不能淫》等
二、初读
1.正音
•怵惕(chù tì)
•恻( cè)隐
•内(nà)交
•要(yāo)誉
•羞恶(wù)
2. 题解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不忍人之心”,指怜爱别人的心。

“忍人”,狠心对待别人。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的观点,即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

三、研习文本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注释]
忍人:狠心对待别人。

斯:这。

以:用、拿。

运之掌上:省略介词“于”,即“运之于掌上”。

运,运转。

[译文]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

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

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注释]
所以:……的原因。

乍:突然。

孺子:小孩。

于:介词,到。

怵惕:惊骇、恐惧。

恻隐:哀痛、怜悯。

内:同“纳”,接纳。

交:结交。

要:求取。

乡党:同乡。

恶:厌恶。

然:这样。

[译文]
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都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样的心理。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注释]
由是观之:由此看来。

是,此;之,音节助词。

羞恶:意动用法,对自己的不善感到羞耻、对他人的不善感到憎恶。

辞让:谦逊推让。

[译文]
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注释]
端:萌芽,发端。

人之有是四端也:人有这四种发端。

之,助词,取独;是,这。

犹:犹如,好像。

四体:四肢。

[译文]
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

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注释]
不能:不行。

贼:伤害。

[译文]
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伤害君主的人。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注释]
我:自身。

然:通“燃”,燃烧。

达:流通,泉水涌出。

苟:如果。

以:连词,来。

保:安定。

事:服侍,侍奉。

[译文]
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

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四、论证技巧
A论证思路
全文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由开头至“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见解,认为以“不忍人之心”而行“不忍人之政”,天下就会大治。

第二层由“所以谓人皆有不认人之心者”至“非恶其声而然也”,举例证明中心论点。

第三层从“由是观之”到文末。

阐述“四端”,并将其与“仁、义、礼、智”相配论述,并指出扩充“四端”的重要性。

B论证方法
正反对比论证(正面: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反面: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比喻论证(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举例论证(今人将见孺子将入于井…)
(一)运用比喻,生动易懂。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用在掌上运转东西比喻以仁政治理天下的容易,具体贴切。

(二)运用排比,精炼整齐。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运用排比,既增强语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又能严密地展开论述。

(三)举例论证,易于接受。

如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为例来论述。

(四)对比论证,态度鲜明。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强调扩充“四端”在为人、为政方面的重要性。

五、主题归纳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即由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

因为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施行认证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

六、合作探究
1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所以人要注重后天学习,才能逐渐趋于善;而孟子认为人性本善,那么还要不要后天的学习呢?请结合《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具体内容,谈谈这个问题。

明确:要。

人有“四心”,也就是有“四端”。

“端”是“开始”的意思。

也就是说,人人都有仁义礼智的萌芽,需要后天不断地培养呵护,这些萌芽才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我们才能成为一个仁者。

2. 孟子提出了“性善论”,而“性善论”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那么,学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之后,你认可孟子的“性善论”吗?
观点1:认可。

孟子的“性善论”肯定了独立人格,主张人格平等。

孟子从人性本善出发,加上对仁义礼智扩而充之的补充,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人皆可以为尧舜。

这鼓舞了一大批的仁人志士去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大学》“八目”中,修身是核心。

在孟子看来,人人皆有善心,然而关键在于保持住它。

“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也就是说,孟子认为这些修养其实就是仁德、道义。

只有具备了仁义,万物才能“备于我”。

由此看来,孟子通过“性善论”塑造出一个重视自身修养、有责任心、心怀天下的大丈夫形象。

作为封建社会的“劳心者”,他们以天下为己任,居仁由义,涵养自身又能保持思想独立,从而实现了其道德价值和政治价值,真正做到了“朝闻道,夕死可矣”。

观点2:不认可。

人性本无善恶之分。

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也就是说人类的本性是相似的,差别在于后天的习染。

“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也就是说人性本无善恶之分,生即是性,性即是生。

事实也是如此,每个人生下来都是不同的个体,不论其本性是善是恶,都受到后天的教化的影响。

一个人如果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接触的都是讲究仁义礼智的仁人,看到的都是美好的事物,试问他要如何去行恶?相反,如果一个人从小生活在很糟糕的环境中,周围都是一些鸡鸣狗盗
之辈,他又如何知道善?人的本能和天性确实会影响一个人的善恶,但这种天性和本能并不起决定作用,更重要的是其成长过程中所习得的,这也正是教育的意义所在。

七、拓展阅读
(一)
告子曰:“生之谓性。

”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
曰:“然。

”“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
曰:“然。

”“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翻译】告子说道:“凡是有生命和知觉的东西,就有这个性。


孟子听了,问道:“凡是有生命和知觉的东西,就有这个性。

这不就是说,一切白的东西都叫做白,是吗?”
告子回答道:“是这样的。


孟子又问道:“这样说的话,那白色的羽毛的白就是白雪的白,白雪的白就是白玉的白。

是这样吗?”
告子回答道:“是这样的。


于是,孟子又问道:“照你这样说的话,那么狗的本性就如同人的本性了,牛的本性是不是也就如同人的本性呢?”
“生之谓性”是告子关于万物本性的认识,他认为,万物自诞生之时起,一切生理上的和心理上的东西都可以被称为性,也就是“生即是性,性即是生”,生和性是相同的。

这遭到了孟子的反对和批驳。

孟子认为,天地万物,虽然有种类相同之物,但却绝无本性相同之物,生和性也是不同的,而告子的“生之谓性”认识错把人生的一切知觉、爱好都视为性。

那么,孟子认为什么才是本性呢?根据孟子的说法,人的仁、义、礼、智等道德特征是性,人的良知良能是本性。

(二)
“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注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何谓知言?”
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

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宰我、子贡善为说辞,冉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孔子兼之,曰:‘我于辞命,则不能也。

’”
(《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
(公孙丑说:)“请问,老师擅长哪方面?”
孟子说:“我能识别各种言论,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说:)“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
孟子说:“难说清楚啊。

它作为一种气,最为盛大,最为刚强,靠正直去培养它而不伤害它,就会充塞天地之间。

它作为一种气,要和义与道配合;没有这些,它就会萎缩。

它是不断积累义而产生的,不是偶然地有过正义的举动就取得的。

如果行为有愧于心,气就萎缩了。

因此我说,告子不曾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作是外在的东西。

(对浩然之气,)一定要培养它,不能停止下来;心里不能忘记它,也不妄自助长它。

不要像宋国人那样:宋国有个担心他的禾苗不长而去拔高它的人,昏昏沉沉地回到家中,对家里人说:‘今天累极了,我帮助禾苗长高啦!’他的儿子赶忙跑到田里去看,禾苗已经枯死了。

天下不助苗生长的人实在很少啊。

以为(培养浩然之气)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就像拔苗助长的人,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危害了它。


(公孙丑问:)“什么叫能识别各种言论?”
(孟子说:)“偏颇的言论,知道它不全面的地方;过激的言论,知道它陷入错误的地方;邪曲的言论,知道它背离正道的地方;躲闪的言论,知道它理屈辞穷的地方。

(这些言论)从心里产生出来,会危害政治;从政治上表现出来,会危害各种事业。

如果有圣人再次出现,一定会赞成我所说的。

宰我、子贡擅长言谈辞令,冉牛、闵子、颜渊擅长阐述德行。

孔子兼有这两方面的特长,(却还)说:‘我对于辞令,是不擅长的。

’”
《4.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孟子及其作品,了解孟子的思想。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3.赏析本文写法方面的特点。

4.把握孟子“仁政”的观点,理解其现实意义。

二、预习检测
1.孟子,名,字,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政治上,他主张“”,提出“”的民本思想。

《》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7篇,一般认为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属先秦语录体散文集。

1.轲子舆战国仁政民贵君轻《孟子》
2.字词注音
怵惕()恻()隐内()交要()誉羞恶()
3.解释词语
忍人:
运:
怵惕:
恻隐:
内交:
要誉:
乡党:
辞让:
贼:
保:
三、研习文本
1.通读课文,读准句读,初步感知文意。

2.再读课文,借助注释,翻译全文,标注难点。

3.展示翻译,讨论难点。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难点:
斯有不忍人之政矣斯: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所以:
由是观之是: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谓:
不足以事父母事:
4.读课文,分层次,把握文章思路。

第一层(——),提出“
”的观点,指出“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理天下就很容易了。

第二层(——),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尽”的观点。

第三层(——),阐述人要有“之心”“之心”“之心”“之心”,扩充它们,就足以安定天下。

5.赏析“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答:
6.如何理解“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答:
7.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答:
8.我们该如何看待孟子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答:。

四、课后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小题。

邹孟轲之母也。

号孟母。

其舍近墓。

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

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

”乃去舍市傍。

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

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

”复徙舍学宫之傍。

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

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

”遂居之。

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君子
谓孟母善以渐化。

诗云:“彼姝者子,何以予之?”此之谓也。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

”孟母以刀断其织。

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

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

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

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

”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

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诗云:“彼姝者子,何以告之?”此之谓也。

孟子既娶,将入私室,其妇袒而在内,孟子不悦,遂去不入。

妇辞孟母而求去,曰:“妾闻夫妇之道,私室不与焉。

今者妾窃堕在室,而夫子见妾,勃然不悦,是客妾也。

妇人之义,盖不客宿。

请归父母。

于是孟母召孟子而谓之曰:“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孟子谢,遂留其妇。

君子谓孟母知礼,而明于姑母之道。

( 节选自《后汉书·列女传》)
1.下面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乃去舍市傍离开
B. 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教化
C. 既学而归,孟母方绩纺织
D. 宁能衣其夫子衣服
2.下面每组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不一致的一组是
A.①孟母以刀断其织②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B.①是不免于厮役②于是孟母召孟子而谓之曰
C.①何以异于织绩而食②明于姑母之道
D.①既学而归,孟母方绩②孟子惧而问其故
3.下面事件能够体现孟母善教的一组是
①徙舍学宫之傍②孟母以刀断其织③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④妇辞孟母而求去⑤孟子谢,遂留其妇⑥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
A. ①②④
B.②⑤⑥
C. ②③⑤
D. ①④⑥
4.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孟母两次迁徙住处,主要是为了给儿子寻找一个理想的成长环境。

B.儿子学习回来,孟母用断织打比方来劝告孟子学不可废,否则后患无穷。

C.孟子因为自己的妻子在家里穿衣不够严整,所以非常不高兴,于是他就离家外出了。

D.孟母对孟子讲明道理,使孟子醒悟过来,于是他留住了自请离去的妻子。

5.断句和翻译。

(10分)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4分)
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
(2)翻译下面句子(6分)
①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

(3分)
②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

(3分)
答案
二、预习检测
1.轲子舆战国仁政民贵君轻《孟子》
2.字词注音
怵惕(chù tì)恻(è)隐内(nà)交要(yāo)誉羞恶(wù)
3.解释词语
忍人:狠心对待别人。

运:运转,转动。

怵惕:惊骇、恐惧。

恻隐:哀痛,怜悯(别人的不幸)。

内交:结交。

“内”,同“纳”。

要誉:博取名誉。

要,求取。

乡党:同乡。

辞让:谦逊推让。

贼:伤害。

保:安定。

三、研习文本
3.翻译: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

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

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

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

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

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

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

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

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

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难点:
斯有不忍人之政矣斯:才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所以:用以,用来
由是观之是:这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谓:认为
不足以事父母事:侍奉,赡养
4.第一层(开头——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尽”的观点,“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理天下就很容易了。

第二层(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非恶其声而然也),举例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尽”的观点。

第三层(由是观之——不足以事父母),阐述人要有“恻隐之习”“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扩充它们,就足以安定天下。

5.用排比句,突出“四心”与“四端”的密切关系。

运用排比,能增强语势,表达强烈的感情,严密地展开论述。

6.孟子认为人所具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仁义礼智”的发端,人具有为善,为仁政的“仁心”,扩充这些善端,就足以安定天下。

7.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1)运用比喻,使抽象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

如“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用在掌上运转东西比喻以仁政治理天下的容易,具体贴切。

(2)运用排比,精炼整齐。

如“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等句,运用排比,既增强语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又能严密地展开论述。

(3)举例论证,形象生动,易于人接受。

如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为例来论述。

8.(1)孟子是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

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

孟子把“仁义礼智”这些社会性质的道德观念说成是人的天性里所固有的,与生俱来的,是主观唯心主义的。

(2)孟子也不是完全否认后天培养的作用。

他认为“不忍人之心”包含“四心”,而这“四心”只是“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范畴的发端,还需要“扩而充之”才能够发扬光大。

他还是重视后天努力(“扩而充之”)的作用的。

四、1.【文言实词】 D(衣:此处作动词用,作“穿衣”解。


2.【文言虚词】 C(介词,与、同/介词,对于;A.都是介词,解作“用”;B都是代词,解作“此、这”。

D都是连词,表顺承关系。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