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概论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儿童文学阅读有助于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
1、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能帮助教师更好的理解儿童、 接近儿童。
2、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能激发教师自身的创造力和 生命力。
上篇 儿童文学原理 第一章 儿童文学本质论
第一节 儿童是什么
儿童的概念 儿童是指人类社会中 18 岁以下的公
民,(3-18 周岁) 。儿童是成人社会对 “童年”的普遍假设。 “中世纪没有儿童(时代)”——法
故事性的构成
• 故事性是依凭故事元和叙事技巧的使用而实现
• 1.什么是故事元? 故事元指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基本故事,也 称“故事核”。 故事元的意义 : 第一, 成为作品的故事核心 ; 第二,故事元能否演化出精彩的,富有吸 引力的故事,关系到未来作品的成 败。
故事性的构成
• 2、故事性的实现——调动相应的叙事技巧: 道具(矛盾体现物)的使用、悬念的设 置、故事的完整、连贯、生动、曲折。
成才趣味性的条件: 1、引人入胜的惊异故事 2、生动有趣的人物性格 3、事件的完满解决 4、语体上的简洁、明快和富于行动性 5、形式上的创意性
六、朴素性:儿Biblioteka 文学是“朴素”文学• 朴素作为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之一,其意义可 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为儿童自身生命品性。 因单纯而朴素真实。一为作家的创作品性和人 格品性——以看似最简单不淡的故事打动小读 者,在看似平淡的情节中透出机智和聪慧。
第三节 儿童文学的特质
一、现代性 1、儿童文学是现代社会的产物。 2、古代民间文学并不是“儿童文学”。
二、故事性:儿童文学是“故事”文学
• 故事性: 故事性是叙事性文学作品的重要特 性之一,它是指文学作品中完整和生动的故 事情节所造成的叙事特质。
• 故事性的意义:吻合儿童阅读需求心理。对 于儿童来说,喜爱故事、热衷于了解故事情 节是其阅读的天性。儿童读者的感性认识强, 他们更喜欢环环相扣、娓娓道来的故事,故 事性强的作品对于他们来说更具有吸引力。
儿童是独特文化的拥有者,儿童与成人在存在感、价 值观和人生态度方面存在着许多根本的区别。儿童文学 创作与成人文学创作的一个根本不同是儿童文学作家必 须解决好与儿童的人际关系问题,即作家必须通过作品 与儿童建立起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作家既不能做君 临儿童之上的教训者,也不能做与儿童相向而踞的教育 者,而只能走入儿童的生命群体之中,与儿童携手共同 跋涉在人生的旅途上。因此,作家的儿童观应该以儿童 为本位。
儿童文学以儿童为本位的意义?
第四,儿童文学如果以儿童为本位,它将超越成人与儿童 之间的鸿沟,成为立于儿童生命空间的文学,淋漓 尽致地表现具有高度人生价值的儿童的存在感、价 值观和人生态度,从而成为儿童的知音。
第五,儿童文学以儿童为本位,它将拆散理性主义、功利 主义的算盘珠子,把儿童文学从狭隘的教育主义特 别是教训主义那里解放出来。
邱勋的《三色圆珠笔》在关于笔的去向 控制气氛
三、幻想性——变幻、荒诞、动态美 儿童文学是“幻想”文学
• ■ 幻想。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 儿童是更好动、更富于幻想和探究性的。 因此,儿童文学总是更富于幻想,更多惊 险色彩,更多神奇意味。而这一切,就构 成了儿童文学作品迷人的变幻之美。
• 变幻奇特;多变奇幻,富有动感
儿童呈现的主要精神特质 1.“本能的缪斯” —儿童文化的艺术性 2.“儿童:游戏者” —儿童文化的游戏性 3.“天真的生物性” —儿童文化的生态性
第二节 儿童文学是什么
“儿童文学”释义
儿童文学的定义 第一,是以文字(含图画书中的图画)阅读
(包括读给孩子听)为传播形式的文学作 品,故不包含影视、戏剧文化;
20世纪初--“自觉”的儿童文学
儿童观:无形而有力的手
• 儿童观是指一个社会或一种文化所形成的对儿 童的认识。
• 从教育性到娱乐性,从教训性到解放性,这是 西方文学从18世纪到19世纪乃至20世纪的现 代化进程的总体的走向。
• 儿童观总是在制约着儿童文学的发展,决定着 儿童文学的方向。
第二节 民间文学:儿童文学的 源流
儿童文学:“儿童本位”的文学
周作人提出“儿童的文学只是儿童本位的, 此外更没有什么标准”的儿童观,即“儿童本位 ”思想。
周作人的“儿童本位“论诞生于五四时期, 它通常被认为是儿童文学走向现代化的标志。
儿童文学本位的含义
“儿童本位”是以“儿童”为思想 资源的一种关于儿童的哲学思想。
儿童文学何以是儿童本位的文学?
育实践中人类很早就发现文学是个很好的教育
手段。如古代印度童话寓言故事集《五卷书》。
从现实情形看,儿童文学与中小学教育的密
切联系,最能让人察觉到的就是语文教材。 (一)小学语文教育的内容和任务
从字面理解,所谓语文教育就是语言和文章 的教育。文章教育又包括应用文教育和文学教 育。在这些教育中最基本的教育是语言教育, 因为文章就是语言的应用成果。
在我国古代,最初的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是分离的。 1949年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普遍认为“语文 是一门工具课”,过分强调其工具性。2001年《全日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将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 确定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小学语文教材担负着双重的任务:要为学生进行语言 文字的学习提供材料;另一方面,要为学生进行思想品质、 道德意识的教育提供材料。 儿童文学之所以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首选,就因为他 具备了这两方面的特点。
3、重点 培养分析和鉴赏当代中外儿童文学作品的能
力,掌握独立分析中短篇作品(儿歌、儿童诗、 故事、小说、童话、寓言、散文等)的思想内容 和艺术特色的基本方法,能针对作品内容形式的 特点,撰写简析(概要评论);初步学会创编儿 歌、短小的故事和童话。
4、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有着必然的联系。在教
• (1)故事中的矛盾体现物——道具,道具穿 接全文,推进情节的发展 《七色花》 中的七色花
• (2)传奇性与意外性 林格伦《长袜子皮皮》人物形象的奇特性
《木偶奇遇记》中皮诺曹在鲸鱼腹中与父 亲相遇
• (3)完整连贯,生动曲折 葛翠琳《野葡萄》三次波涛、三次遇 险、三次考验
• 采用“圆满-缺略-补救”技巧 (4)悬念和气氛控制 • 设悬念。
• 例《进城怎么走法》
进城怎么走法?左脚提起,右脚放下。右脚提 起,左脚放下,进城就是这么个走法。
第二章 儿童文学的发生原理
第一节 儿童观与儿童文学
儿童的“发现”与儿童文学的“发现”
• 儿童文学的发展:从“自在”到“自觉” • 儿童文学的发展与儿童观的发展密切相关。 • 在中国:20世纪以前--“自在”的儿童文学
儿童本位的儿童观
所谓儿童本位的儿童观即不是把儿童看作未 完成作品,然后按照成人自己的预设去教训儿童 (如历史上的教训主义儿童观),也不是仅从成 人的精神需要出发去利用儿童(如历史上童心主 义的儿童观),而是从儿童自身的原初生命欲求 出发去解放和发展儿童,并且在这解放和发展儿 童的过程中,将自身融入其间,以保持和丰富人 性中的可贵品质。儿童文学作家在这种儿童观的
4. “未完成品”之喻 :将儿童看成走在“发展”途中的 “未成熟”的生命形态。
关于“童年”消逝的问题
“儿童”或“童年”概念既然是文化对儿童 的普遍假设,它既可以诞生,也可以消逝。
美国学着尼尔﹒波兹曼提出:“人类的童 年,正像恐龙一样,也在迈向绝迹的命运,他 举例说明了印刷传播媒体怎样制造了童年概 念,而电子传播媒体又如何正在逐渐消灭童年 概念。
如“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 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到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2、儿童文学作品是创作者提供给儿童的精神产品。 通过对各种文质兼美的儿童文学作品的学习,能
好地让学生获得精神和修养上的锤炼与提升。
(三)儿童文学与小学生素质培养
1、有助于指导小学生的人格养成 2、有助于推动小学生的思维发展 3、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造精神
• 在儿童文学发生的早期,几乎所有创作儿童 文学的作家都会从民间文学那里涉取资源。
• 民间文学不仅为儿童文学形成最初的基本形 象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还为儿童文学的发 展提供着强大的动力。
(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儿童文学的语言符合语言规范、适合儿童的接受能 力。 台湾儿童文学作家林良《浅语的艺术》一书里,认
为儿童文学创作中所使用的语言是人类整个语言系统 中最浅显的、与儿童最接近的一部分,为此他将其称 之为“浅语”。林良强调,“浅语”并不是“保姆语 词”,而是糅合了各种写作技巧和语言功底,适合儿 童阅读的文字。
民间文学的价值
民间童话能够启发儿童寻求人生意义,帮 助儿童心灵的成长。
民间童话不仅处理儿童面临的心理问题, 它也关注中年以后的生活。
民间文学:儿童文学的重要源流
• 几乎所有国家、民族的儿童文学的产生和发 展,都离不开改编民间文学这一起点。
• 在儿童文学诞生的过程中,夏尔贝洛、格林 兄弟、安徒生是三个标志性的人物。
观照下创作的儿童文学就是儿童本位的文学。
儿童文学以儿童为本位的意义?
第一,儿童文学如果以儿童为本位,它将不是把儿童的 心灵看作一张纸,而是当做一颗饱满的种子。
第二,儿童文学如果以儿童为本位,它将看到儿童生命体 内蕴含着不可替代的珍贵的生命价值。
第三,儿童文学如果以儿童为本位,它将看到儿童期并非 仅仅是为了给成年期做准备才存在,而是同时也 为了自身而存在,儿童不是匆匆走向成人目标的 赶路者,他们在走向成长的路途上总是要慢腾腾 地四处游玩、闲逛。
儿童文学以儿童为本位的意义?
第六,儿童文学如果以儿童为本位,它将不仅发现儿童是 最渴望成长的人种,而且能够洞悉儿童成长的真正 意味。
第七,儿童文学如果以儿童为本位,它将对儿童鲜活的审 美力量投以信任的目光,而拒绝那些以成人审美形 态为最高完成态、把儿童的审美能力看为“前审美 ”和“低水平”的观点,从而建立起儿童文学是真 正的、纯粹的艺术这一坚强自信,确保儿童文学高 水准的艺术追求。
第二,是成人为儿童创作的,或成人未必专为 儿童创作,但实际上已被儿童广泛接受 的文学,故不含儿童自己的文学创作。
介绍几种儿童文学的定义
• 儿童本位论为基础的认识。 • 特指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 • 儿童文学是写儿童的文学。 • 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文学
介绍几种儿童文学的定义
• 上笙一郎:儿童文学是以通过其作品的文学价值将儿 童培养引导成为健全的社会一员为最终目的,是成年 人适应儿童读者的发育阶段而创造的文学作品。
• 变幻的心理依据:儿童好动,善于幻想, 注意时间短
• 变幻的具体表现:富于幻想色彩,具有荒 诞美。情节发展动态推进,快速流动。
• 例:《灰姑娘》《拇指姑娘》
四、成长性:儿童文学是“成长”文学 儿童文学不是“教育儿童的文学”,也
不是“规范”、“框范”儿童的文学,而是 关怀儿童“成长”的文学。
五、趣味性:是否有趣,是衡量儿童文学作品优劣的 一个重要标准
• 黄云生(方卫平):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 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立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审美文学 作品的总称。
• 于虹: 儿童文学是与各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水平、 审美要求及阅读能力相结合,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 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儿童文学=儿童×成人×文学
用×号是要表达儿童文学中的“儿童”和“成 人”之间不是相向而踞,可以分隔、孤立,没有 交流、融合的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生成关系,儿童文学的独特性、复杂性、艺术可 能、艺术魅力正在这里。
国,菲力浦阿利斯
儿童观的几种主要历史模式
1.“白纸”之喻:教育可以随心所欲的改变。 英国 约翰 洛克 “白板”说
2.“植物”之喻:从教育的立场去发现儿童。 法国 卢梭 著作:18 世纪,《爱弥儿》堪称是儿童的福音书
3.“成人之父”之喻:浪漫派诗人用文学来发现儿童。 布莱克《天真之歌》 ,华兹华斯《序曲》被认为是 一首自传诗歌,《虹》中将儿童尊奉为成人之父, 蒙台梭利“蒙氏教育法” 。《童年的秘密》
儿童文学概论
一、课程概况
1.课程性质
此课程主要阐述有关儿童文学的 一些基本原理,着眼于提高学员分析 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并训练学员学 习编写一般的儿童读物。
2.课程学习的目的要求 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儿
童文学特别是童年期儿童文学的特点 ,扩大学员关于儿童文学的知识面和 阅读面,提高他们的儿童文学修养。
1、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能帮助教师更好的理解儿童、 接近儿童。
2、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能激发教师自身的创造力和 生命力。
上篇 儿童文学原理 第一章 儿童文学本质论
第一节 儿童是什么
儿童的概念 儿童是指人类社会中 18 岁以下的公
民,(3-18 周岁) 。儿童是成人社会对 “童年”的普遍假设。 “中世纪没有儿童(时代)”——法
故事性的构成
• 故事性是依凭故事元和叙事技巧的使用而实现
• 1.什么是故事元? 故事元指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基本故事,也 称“故事核”。 故事元的意义 : 第一, 成为作品的故事核心 ; 第二,故事元能否演化出精彩的,富有吸 引力的故事,关系到未来作品的成 败。
故事性的构成
• 2、故事性的实现——调动相应的叙事技巧: 道具(矛盾体现物)的使用、悬念的设 置、故事的完整、连贯、生动、曲折。
成才趣味性的条件: 1、引人入胜的惊异故事 2、生动有趣的人物性格 3、事件的完满解决 4、语体上的简洁、明快和富于行动性 5、形式上的创意性
六、朴素性:儿Biblioteka 文学是“朴素”文学• 朴素作为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之一,其意义可 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为儿童自身生命品性。 因单纯而朴素真实。一为作家的创作品性和人 格品性——以看似最简单不淡的故事打动小读 者,在看似平淡的情节中透出机智和聪慧。
第三节 儿童文学的特质
一、现代性 1、儿童文学是现代社会的产物。 2、古代民间文学并不是“儿童文学”。
二、故事性:儿童文学是“故事”文学
• 故事性: 故事性是叙事性文学作品的重要特 性之一,它是指文学作品中完整和生动的故 事情节所造成的叙事特质。
• 故事性的意义:吻合儿童阅读需求心理。对 于儿童来说,喜爱故事、热衷于了解故事情 节是其阅读的天性。儿童读者的感性认识强, 他们更喜欢环环相扣、娓娓道来的故事,故 事性强的作品对于他们来说更具有吸引力。
儿童是独特文化的拥有者,儿童与成人在存在感、价 值观和人生态度方面存在着许多根本的区别。儿童文学 创作与成人文学创作的一个根本不同是儿童文学作家必 须解决好与儿童的人际关系问题,即作家必须通过作品 与儿童建立起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作家既不能做君 临儿童之上的教训者,也不能做与儿童相向而踞的教育 者,而只能走入儿童的生命群体之中,与儿童携手共同 跋涉在人生的旅途上。因此,作家的儿童观应该以儿童 为本位。
儿童文学以儿童为本位的意义?
第四,儿童文学如果以儿童为本位,它将超越成人与儿童 之间的鸿沟,成为立于儿童生命空间的文学,淋漓 尽致地表现具有高度人生价值的儿童的存在感、价 值观和人生态度,从而成为儿童的知音。
第五,儿童文学以儿童为本位,它将拆散理性主义、功利 主义的算盘珠子,把儿童文学从狭隘的教育主义特 别是教训主义那里解放出来。
邱勋的《三色圆珠笔》在关于笔的去向 控制气氛
三、幻想性——变幻、荒诞、动态美 儿童文学是“幻想”文学
• ■ 幻想。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 儿童是更好动、更富于幻想和探究性的。 因此,儿童文学总是更富于幻想,更多惊 险色彩,更多神奇意味。而这一切,就构 成了儿童文学作品迷人的变幻之美。
• 变幻奇特;多变奇幻,富有动感
儿童呈现的主要精神特质 1.“本能的缪斯” —儿童文化的艺术性 2.“儿童:游戏者” —儿童文化的游戏性 3.“天真的生物性” —儿童文化的生态性
第二节 儿童文学是什么
“儿童文学”释义
儿童文学的定义 第一,是以文字(含图画书中的图画)阅读
(包括读给孩子听)为传播形式的文学作 品,故不包含影视、戏剧文化;
20世纪初--“自觉”的儿童文学
儿童观:无形而有力的手
• 儿童观是指一个社会或一种文化所形成的对儿 童的认识。
• 从教育性到娱乐性,从教训性到解放性,这是 西方文学从18世纪到19世纪乃至20世纪的现 代化进程的总体的走向。
• 儿童观总是在制约着儿童文学的发展,决定着 儿童文学的方向。
第二节 民间文学:儿童文学的 源流
儿童文学:“儿童本位”的文学
周作人提出“儿童的文学只是儿童本位的, 此外更没有什么标准”的儿童观,即“儿童本位 ”思想。
周作人的“儿童本位“论诞生于五四时期, 它通常被认为是儿童文学走向现代化的标志。
儿童文学本位的含义
“儿童本位”是以“儿童”为思想 资源的一种关于儿童的哲学思想。
儿童文学何以是儿童本位的文学?
育实践中人类很早就发现文学是个很好的教育
手段。如古代印度童话寓言故事集《五卷书》。
从现实情形看,儿童文学与中小学教育的密
切联系,最能让人察觉到的就是语文教材。 (一)小学语文教育的内容和任务
从字面理解,所谓语文教育就是语言和文章 的教育。文章教育又包括应用文教育和文学教 育。在这些教育中最基本的教育是语言教育, 因为文章就是语言的应用成果。
在我国古代,最初的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是分离的。 1949年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普遍认为“语文 是一门工具课”,过分强调其工具性。2001年《全日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将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 确定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小学语文教材担负着双重的任务:要为学生进行语言 文字的学习提供材料;另一方面,要为学生进行思想品质、 道德意识的教育提供材料。 儿童文学之所以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首选,就因为他 具备了这两方面的特点。
3、重点 培养分析和鉴赏当代中外儿童文学作品的能
力,掌握独立分析中短篇作品(儿歌、儿童诗、 故事、小说、童话、寓言、散文等)的思想内容 和艺术特色的基本方法,能针对作品内容形式的 特点,撰写简析(概要评论);初步学会创编儿 歌、短小的故事和童话。
4、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有着必然的联系。在教
• (1)故事中的矛盾体现物——道具,道具穿 接全文,推进情节的发展 《七色花》 中的七色花
• (2)传奇性与意外性 林格伦《长袜子皮皮》人物形象的奇特性
《木偶奇遇记》中皮诺曹在鲸鱼腹中与父 亲相遇
• (3)完整连贯,生动曲折 葛翠琳《野葡萄》三次波涛、三次遇 险、三次考验
• 采用“圆满-缺略-补救”技巧 (4)悬念和气氛控制 • 设悬念。
• 例《进城怎么走法》
进城怎么走法?左脚提起,右脚放下。右脚提 起,左脚放下,进城就是这么个走法。
第二章 儿童文学的发生原理
第一节 儿童观与儿童文学
儿童的“发现”与儿童文学的“发现”
• 儿童文学的发展:从“自在”到“自觉” • 儿童文学的发展与儿童观的发展密切相关。 • 在中国:20世纪以前--“自在”的儿童文学
儿童本位的儿童观
所谓儿童本位的儿童观即不是把儿童看作未 完成作品,然后按照成人自己的预设去教训儿童 (如历史上的教训主义儿童观),也不是仅从成 人的精神需要出发去利用儿童(如历史上童心主 义的儿童观),而是从儿童自身的原初生命欲求 出发去解放和发展儿童,并且在这解放和发展儿 童的过程中,将自身融入其间,以保持和丰富人 性中的可贵品质。儿童文学作家在这种儿童观的
4. “未完成品”之喻 :将儿童看成走在“发展”途中的 “未成熟”的生命形态。
关于“童年”消逝的问题
“儿童”或“童年”概念既然是文化对儿童 的普遍假设,它既可以诞生,也可以消逝。
美国学着尼尔﹒波兹曼提出:“人类的童 年,正像恐龙一样,也在迈向绝迹的命运,他 举例说明了印刷传播媒体怎样制造了童年概 念,而电子传播媒体又如何正在逐渐消灭童年 概念。
如“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 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到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2、儿童文学作品是创作者提供给儿童的精神产品。 通过对各种文质兼美的儿童文学作品的学习,能
好地让学生获得精神和修养上的锤炼与提升。
(三)儿童文学与小学生素质培养
1、有助于指导小学生的人格养成 2、有助于推动小学生的思维发展 3、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造精神
• 在儿童文学发生的早期,几乎所有创作儿童 文学的作家都会从民间文学那里涉取资源。
• 民间文学不仅为儿童文学形成最初的基本形 象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还为儿童文学的发 展提供着强大的动力。
(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儿童文学的语言符合语言规范、适合儿童的接受能 力。 台湾儿童文学作家林良《浅语的艺术》一书里,认
为儿童文学创作中所使用的语言是人类整个语言系统 中最浅显的、与儿童最接近的一部分,为此他将其称 之为“浅语”。林良强调,“浅语”并不是“保姆语 词”,而是糅合了各种写作技巧和语言功底,适合儿 童阅读的文字。
民间文学的价值
民间童话能够启发儿童寻求人生意义,帮 助儿童心灵的成长。
民间童话不仅处理儿童面临的心理问题, 它也关注中年以后的生活。
民间文学:儿童文学的重要源流
• 几乎所有国家、民族的儿童文学的产生和发 展,都离不开改编民间文学这一起点。
• 在儿童文学诞生的过程中,夏尔贝洛、格林 兄弟、安徒生是三个标志性的人物。
观照下创作的儿童文学就是儿童本位的文学。
儿童文学以儿童为本位的意义?
第一,儿童文学如果以儿童为本位,它将不是把儿童的 心灵看作一张纸,而是当做一颗饱满的种子。
第二,儿童文学如果以儿童为本位,它将看到儿童生命体 内蕴含着不可替代的珍贵的生命价值。
第三,儿童文学如果以儿童为本位,它将看到儿童期并非 仅仅是为了给成年期做准备才存在,而是同时也 为了自身而存在,儿童不是匆匆走向成人目标的 赶路者,他们在走向成长的路途上总是要慢腾腾 地四处游玩、闲逛。
儿童文学以儿童为本位的意义?
第六,儿童文学如果以儿童为本位,它将不仅发现儿童是 最渴望成长的人种,而且能够洞悉儿童成长的真正 意味。
第七,儿童文学如果以儿童为本位,它将对儿童鲜活的审 美力量投以信任的目光,而拒绝那些以成人审美形 态为最高完成态、把儿童的审美能力看为“前审美 ”和“低水平”的观点,从而建立起儿童文学是真 正的、纯粹的艺术这一坚强自信,确保儿童文学高 水准的艺术追求。
第二,是成人为儿童创作的,或成人未必专为 儿童创作,但实际上已被儿童广泛接受 的文学,故不含儿童自己的文学创作。
介绍几种儿童文学的定义
• 儿童本位论为基础的认识。 • 特指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 • 儿童文学是写儿童的文学。 • 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文学
介绍几种儿童文学的定义
• 上笙一郎:儿童文学是以通过其作品的文学价值将儿 童培养引导成为健全的社会一员为最终目的,是成年 人适应儿童读者的发育阶段而创造的文学作品。
• 变幻的心理依据:儿童好动,善于幻想, 注意时间短
• 变幻的具体表现:富于幻想色彩,具有荒 诞美。情节发展动态推进,快速流动。
• 例:《灰姑娘》《拇指姑娘》
四、成长性:儿童文学是“成长”文学 儿童文学不是“教育儿童的文学”,也
不是“规范”、“框范”儿童的文学,而是 关怀儿童“成长”的文学。
五、趣味性:是否有趣,是衡量儿童文学作品优劣的 一个重要标准
• 黄云生(方卫平):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 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立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审美文学 作品的总称。
• 于虹: 儿童文学是与各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水平、 审美要求及阅读能力相结合,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 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儿童文学=儿童×成人×文学
用×号是要表达儿童文学中的“儿童”和“成 人”之间不是相向而踞,可以分隔、孤立,没有 交流、融合的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生成关系,儿童文学的独特性、复杂性、艺术可 能、艺术魅力正在这里。
国,菲力浦阿利斯
儿童观的几种主要历史模式
1.“白纸”之喻:教育可以随心所欲的改变。 英国 约翰 洛克 “白板”说
2.“植物”之喻:从教育的立场去发现儿童。 法国 卢梭 著作:18 世纪,《爱弥儿》堪称是儿童的福音书
3.“成人之父”之喻:浪漫派诗人用文学来发现儿童。 布莱克《天真之歌》 ,华兹华斯《序曲》被认为是 一首自传诗歌,《虹》中将儿童尊奉为成人之父, 蒙台梭利“蒙氏教育法” 。《童年的秘密》
儿童文学概论
一、课程概况
1.课程性质
此课程主要阐述有关儿童文学的 一些基本原理,着眼于提高学员分析 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并训练学员学 习编写一般的儿童读物。
2.课程学习的目的要求 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儿
童文学特别是童年期儿童文学的特点 ,扩大学员关于儿童文学的知识面和 阅读面,提高他们的儿童文学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