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概论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儿童文学阅读有助于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
1、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能帮助教师更好的理解儿童、 接近儿童。
2、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能激发教师自身的创造力和 生命力。
上篇 儿童文学原理 第一章 儿童文学本质论
第一节 儿童是什么
儿童的概念 儿童是指人类社会中 18 岁以下的公
民,(3-18 周岁) 。儿童是成人社会对 “童年”的普遍假设。 “中世纪没有儿童(时代)”——法
故事性的构成
• 故事性是依凭故事元和叙事技巧的使用而实现
• 1.什么是故事元? 故事元指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基本故事,也 称“故事核”。 故事元的意义 : 第一, 成为作品的故事核心 ; 第二,故事元能否演化出精彩的,富有吸 引力的故事,关系到未来作品的成 败。
故事性的构成
• 2、故事性的实现——调动相应的叙事技巧: 道具(矛盾体现物)的使用、悬念的设 置、故事的完整、连贯、生动、曲折。
成才趣味性的条件: 1、引人入胜的惊异故事 2、生动有趣的人物性格 3、事件的完满解决 4、语体上的简洁、明快和富于行动性 5、形式上的创意性
六、朴素性:儿Biblioteka 文学是“朴素”文学• 朴素作为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之一,其意义可 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为儿童自身生命品性。 因单纯而朴素真实。一为作家的创作品性和人 格品性——以看似最简单不淡的故事打动小读 者,在看似平淡的情节中透出机智和聪慧。
第三节 儿童文学的特质
一、现代性 1、儿童文学是现代社会的产物。 2、古代民间文学并不是“儿童文学”。
二、故事性:儿童文学是“故事”文学
• 故事性: 故事性是叙事性文学作品的重要特 性之一,它是指文学作品中完整和生动的故 事情节所造成的叙事特质。
• 故事性的意义:吻合儿童阅读需求心理。对 于儿童来说,喜爱故事、热衷于了解故事情 节是其阅读的天性。儿童读者的感性认识强, 他们更喜欢环环相扣、娓娓道来的故事,故 事性强的作品对于他们来说更具有吸引力。
儿童是独特文化的拥有者,儿童与成人在存在感、价 值观和人生态度方面存在着许多根本的区别。儿童文学 创作与成人文学创作的一个根本不同是儿童文学作家必 须解决好与儿童的人际关系问题,即作家必须通过作品 与儿童建立起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作家既不能做君 临儿童之上的教训者,也不能做与儿童相向而踞的教育 者,而只能走入儿童的生命群体之中,与儿童携手共同 跋涉在人生的旅途上。因此,作家的儿童观应该以儿童 为本位。
儿童文学以儿童为本位的意义?
第四,儿童文学如果以儿童为本位,它将超越成人与儿童 之间的鸿沟,成为立于儿童生命空间的文学,淋漓 尽致地表现具有高度人生价值的儿童的存在感、价 值观和人生态度,从而成为儿童的知音。
第五,儿童文学以儿童为本位,它将拆散理性主义、功利 主义的算盘珠子,把儿童文学从狭隘的教育主义特 别是教训主义那里解放出来。
邱勋的《三色圆珠笔》在关于笔的去向 控制气氛
三、幻想性——变幻、荒诞、动态美 儿童文学是“幻想”文学
• ■ 幻想。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 儿童是更好动、更富于幻想和探究性的。 因此,儿童文学总是更富于幻想,更多惊 险色彩,更多神奇意味。而这一切,就构 成了儿童文学作品迷人的变幻之美。
• 变幻奇特;多变奇幻,富有动感
儿童呈现的主要精神特质 1.“本能的缪斯” —儿童文化的艺术性 2.“儿童:游戏者” —儿童文化的游戏性 3.“天真的生物性” —儿童文化的生态性
第二节 儿童文学是什么
“儿童文学”释义
儿童文学的定义 第一,是以文字(含图画书中的图画)阅读
(包括读给孩子听)为传播形式的文学作 品,故不包含影视、戏剧文化;
20世纪初--“自觉”的儿童文学
儿童观:无形而有力的手
• 儿童观是指一个社会或一种文化所形成的对儿 童的认识。
• 从教育性到娱乐性,从教训性到解放性,这是 西方文学从18世纪到19世纪乃至20世纪的现 代化进程的总体的走向。
• 儿童观总是在制约着儿童文学的发展,决定着 儿童文学的方向。
第二节 民间文学:儿童文学的 源流
儿童文学:“儿童本位”的文学
周作人提出“儿童的文学只是儿童本位的, 此外更没有什么标准”的儿童观,即“儿童本位 ”思想。
周作人的“儿童本位“论诞生于五四时期, 它通常被认为是儿童文学走向现代化的标志。
儿童文学本位的含义
“儿童本位”是以“儿童”为思想 资源的一种关于儿童的哲学思想。
儿童文学何以是儿童本位的文学?
育实践中人类很早就发现文学是个很好的教育
手段。如古代印度童话寓言故事集《五卷书》。
从现实情形看,儿童文学与中小学教育的密
切联系,最能让人察觉到的就是语文教材。 (一)小学语文教育的内容和任务
从字面理解,所谓语文教育就是语言和文章 的教育。文章教育又包括应用文教育和文学教 育。在这些教育中最基本的教育是语言教育, 因为文章就是语言的应用成果。
在我国古代,最初的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是分离的。 1949年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普遍认为“语文 是一门工具课”,过分强调其工具性。2001年《全日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将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 确定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小学语文教材担负着双重的任务:要为学生进行语言 文字的学习提供材料;另一方面,要为学生进行思想品质、 道德意识的教育提供材料。 儿童文学之所以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首选,就因为他 具备了这两方面的特点。
3、重点 培养分析和鉴赏当代中外儿童文学作品的能
力,掌握独立分析中短篇作品(儿歌、儿童诗、 故事、小说、童话、寓言、散文等)的思想内容 和艺术特色的基本方法,能针对作品内容形式的 特点,撰写简析(概要评论);初步学会创编儿 歌、短小的故事和童话。
4、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有着必然的联系。在教
• (1)故事中的矛盾体现物——道具,道具穿 接全文,推进情节的发展 《七色花》 中的七色花
• (2)传奇性与意外性 林格伦《长袜子皮皮》人物形象的奇特性
《木偶奇遇记》中皮诺曹在鲸鱼腹中与父 亲相遇
• (3)完整连贯,生动曲折 葛翠琳《野葡萄》三次波涛、三次遇 险、三次考验
• 采用“圆满-缺略-补救”技巧 (4)悬念和气氛控制 • 设悬念。
• 例《进城怎么走法》
进城怎么走法?左脚提起,右脚放下。右脚提 起,左脚放下,进城就是这么个走法。
第二章 儿童文学的发生原理
第一节 儿童观与儿童文学
儿童的“发现”与儿童文学的“发现”
• 儿童文学的发展:从“自在”到“自觉” • 儿童文学的发展与儿童观的发展密切相关。 • 在中国:20世纪以前--“自在”的儿童文学
儿童本位的儿童观
所谓儿童本位的儿童观即不是把儿童看作未 完成作品,然后按照成人自己的预设去教训儿童 (如历史上的教训主义儿童观),也不是仅从成 人的精神需要出发去利用儿童(如历史上童心主 义的儿童观),而是从儿童自身的原初生命欲求 出发去解放和发展儿童,并且在这解放和发展儿 童的过程中,将自身融入其间,以保持和丰富人 性中的可贵品质。儿童文学作家在这种儿童观的
4. “未完成品”之喻 :将儿童看成走在“发展”途中的 “未成熟”的生命形态。
关于“童年”消逝的问题
“儿童”或“童年”概念既然是文化对儿童 的普遍假设,它既可以诞生,也可以消逝。
美国学着尼尔﹒波兹曼提出:“人类的童 年,正像恐龙一样,也在迈向绝迹的命运,他 举例说明了印刷传播媒体怎样制造了童年概 念,而电子传播媒体又如何正在逐渐消灭童年 概念。
如“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 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到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2、儿童文学作品是创作者提供给儿童的精神产品。 通过对各种文质兼美的儿童文学作品的学习,能
好地让学生获得精神和修养上的锤炼与提升。
(三)儿童文学与小学生素质培养
1、有助于指导小学生的人格养成 2、有助于推动小学生的思维发展 3、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造精神
• 在儿童文学发生的早期,几乎所有创作儿童 文学的作家都会从民间文学那里涉取资源。
• 民间文学不仅为儿童文学形成最初的基本形 象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还为儿童文学的发 展提供着强大的动力。
(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儿童文学的语言符合语言规范、适合儿童的接受能 力。 台湾儿童文学作家林良《浅语的艺术》一书里,认
为儿童文学创作中所使用的语言是人类整个语言系统 中最浅显的、与儿童最接近的一部分,为此他将其称 之为“浅语”。林良强调,“浅语”并不是“保姆语 词”,而是糅合了各种写作技巧和语言功底,适合儿 童阅读的文字。
民间文学的价值
民间童话能够启发儿童寻求人生意义,帮 助儿童心灵的成长。
民间童话不仅处理儿童面临的心理问题, 它也关注中年以后的生活。
民间文学:儿童文学的重要源流
• 几乎所有国家、民族的儿童文学的产生和发 展,都离不开改编民间文学这一起点。
• 在儿童文学诞生的过程中,夏尔贝洛、格林 兄弟、安徒生是三个标志性的人物。
观照下创作的儿童文学就是儿童本位的文学。
儿童文学以儿童为本位的意义?
第一,儿童文学如果以儿童为本位,它将不是把儿童的 心灵看作一张纸,而是当做一颗饱满的种子。
第二,儿童文学如果以儿童为本位,它将看到儿童生命体 内蕴含着不可替代的珍贵的生命价值。
第三,儿童文学如果以儿童为本位,它将看到儿童期并非 仅仅是为了给成年期做准备才存在,而是同时也 为了自身而存在,儿童不是匆匆走向成人目标的 赶路者,他们在走向成长的路途上总是要慢腾腾 地四处游玩、闲逛。
儿童文学以儿童为本位的意义?
第六,儿童文学如果以儿童为本位,它将不仅发现儿童是 最渴望成长的人种,而且能够洞悉儿童成长的真正 意味。
第七,儿童文学如果以儿童为本位,它将对儿童鲜活的审 美力量投以信任的目光,而拒绝那些以成人审美形 态为最高完成态、把儿童的审美能力看为“前审美 ”和“低水平”的观点,从而建立起儿童文学是真 正的、纯粹的艺术这一坚强自信,确保儿童文学高 水准的艺术追求。
第二,是成人为儿童创作的,或成人未必专为 儿童创作,但实际上已被儿童广泛接受 的文学,故不含儿童自己的文学创作。
介绍几种儿童文学的定义
• 儿童本位论为基础的认识。 • 特指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 • 儿童文学是写儿童的文学。 • 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文学
介绍几种儿童文学的定义
• 上笙一郎:儿童文学是以通过其作品的文学价值将儿 童培养引导成为健全的社会一员为最终目的,是成年 人适应儿童读者的发育阶段而创造的文学作品。
• 变幻的心理依据:儿童好动,善于幻想, 注意时间短
• 变幻的具体表现:富于幻想色彩,具有荒 诞美。情节发展动态推进,快速流动。
• 例:《灰姑娘》《拇指姑娘》
四、成长性:儿童文学是“成长”文学 儿童文学不是“教育儿童的文学”,也
不是“规范”、“框范”儿童的文学,而是 关怀儿童“成长”的文学。
五、趣味性:是否有趣,是衡量儿童文学作品优劣的 一个重要标准
• 黄云生(方卫平):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 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立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审美文学 作品的总称。
• 于虹: 儿童文学是与各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水平、 审美要求及阅读能力相结合,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 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儿童文学=儿童×成人×文学
用×号是要表达儿童文学中的“儿童”和“成 人”之间不是相向而踞,可以分隔、孤立,没有 交流、融合的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生成关系,儿童文学的独特性、复杂性、艺术可 能、艺术魅力正在这里。
国,菲力浦阿利斯
儿童观的几种主要历史模式
1.“白纸”之喻:教育可以随心所欲的改变。 英国 约翰 洛克 “白板”说
2.“植物”之喻:从教育的立场去发现儿童。 法国 卢梭 著作:18 世纪,《爱弥儿》堪称是儿童的福音书
3.“成人之父”之喻:浪漫派诗人用文学来发现儿童。 布莱克《天真之歌》 ,华兹华斯《序曲》被认为是 一首自传诗歌,《虹》中将儿童尊奉为成人之父, 蒙台梭利“蒙氏教育法” 。《童年的秘密》
儿童文学概论
一、课程概况
1.课程性质
此课程主要阐述有关儿童文学的 一些基本原理,着眼于提高学员分析 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并训练学员学 习编写一般的儿童读物。
2.课程学习的目的要求 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儿
童文学特别是童年期儿童文学的特点 ,扩大学员关于儿童文学的知识面和 阅读面,提高他们的儿童文学修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