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公开课精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学者的评价
思想深度
多数学者认为《荷塘月色》表达了朱自清内心对现实的不满和追求自由解脱 的情感,具有较深刻的思想深度。
艺术价值
学者们普遍认为《荷塘月色》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散文诗的形式和唯美 的描写深受读者喜爱。
如流水 静静地泻
实
( 月光 ) 薄薄的青雾浮起
叶子和花仿佛在
荷
牛乳中洗过一样, 虚
塘
又像笼着轻纱的
朦
上
梦
胧
的
虽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
优
月
雅
色
灌木的黑影
杨柳的倩影
实
( 月影 )
光和影的和
谐像名曲
虚
第六段
4.作者在这一段里描写了杨柳怎样的特点呢?有什么作用?
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
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 用语言平实自然。
• 泻:既照应前文的以流水比喻月光,又描绘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 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 浮:写夜里水汽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的景象,以动景写静 景,描绘了雾的轻盈状态。
•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鲜艳欲滴的状态。 • 画:有人的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宣纸上描绘“倩影”写出
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美。
得宁静,得自由
4.“我”又是怎么从宁静中出来的?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
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思乡之愁打破宁静
梳理思路
从全文看,“我”的行踪和情绪有怎样的变化?
(家)
(不宁静)
(路上)
(寻宁静)
(荷塘)
(得宁静)
(路上)
划分结构
文本研读
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写“观荷缘起”(情) 第二部分(第4—6段)写“荷塘月色”(景) 第三部分(第7—10段)写“月下遐思”(情)
1.“我”为什么要到荷塘去?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 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 一番样子吧。”
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 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 任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 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诗文集《踪迹》 ,文艺论著《论雅俗共赏》《诗言志辨》等。
时代背景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 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此时的朱自清正处在反感于 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存疑虑,陷入了不知道往“哪里走” 的“惶惶然”中。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了比喻,生 动形象地写出了莲叶自然舒展而又亭亭玉立的阴柔之美。
像叶 亭子 亭出 的水 舞很 女高 的, 裙 。
荷花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 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拟人。“袅娜”写出了荷花的轻柔优美,“羞涩”则极言荷花含 苞待放之态,这两个词写出了荷花的娇媚多姿。
通感
1.什么是通感? “通感”又叫“移觉”,指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视觉、 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产生新奇的效果。“通感”作为一种 修辞手法,常见有两种类型:形容通感(甜甜的笑声)和比喻通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 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2.通感与比喻的一般区别。 (1)作用不同:比喻是为了把抽象的事物说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说得通俗。通感不 具备这个作用,如果把“塘中的月色”比喻成“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并没有比 原来更具体、更通俗。 (2)侧重点不同:比喻着重从读者的角度考虑,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是为了唤起大家 共同的感受;通感着重从个人的角度考虑,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是为了表达作者在特 定条件下个人的特殊感受。
体
远山
的
风
灯光
光
蝉声
蛙声
由远及近、由静及动
04
深入研读
1、回忆江南采莲旧俗和引用《采莲赋》《西洲曲》的文字,有何用意?
文章既有对荷塘月色的描绘,也有对江南采莲的联想。前者是自然风景,后者是 风俗人情;前者是实写,后者是虚写;前者是现实,后者是梦幻;前者是信目即赏,后 者是驰骋想象。作者有意识地把所见的荷塘月色与所忆的江南采莲进行对比, 把苦闷黑暗的现实和热闹风流的六朝进行对比,把孤独寂寞和自由欢悦进行对 比,在对比中展示自己的爱憎,从而打开心灵的窗户。
重重 阴阴 隐隐约约
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 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夜色的浓重气 氛。
叠词叠字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二段 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富有音乐美。
杨柳
荷
塘
的
树梢
四
面
树缝
树上
水里
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
阴阴的
乍看像烟雾般 整
博喻。把盛开的和含苞欲放的白花比作“明珠”“星星”“美 人”,“明珠”喻荷花之洁白,“星星”喻荷花之明亮,“美人”喻 荷花之娇美,从色彩和光华、气质上写出荷花之美。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荷香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 的。
通感。作者以歌声来写花香,将读者的感受从嗅觉转到听觉上来, “缕缕清香”和“渺茫的歌声”在断断续续、若有若无的特点上 极为相似,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此处写荷波与上文写荷叶的“弥望”和“田田”相呼应,写出了荷 叶之密之盛。比喻,以“闪电”为喻,又给这一片荷叶增加了动感; “凝碧”一词更是凸显了这一片荷叶的颜色之美。
流水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 子却更见风致了。
“脉脉”一词的使用,使流水显出了人的含情脉脉的情 态之美。
归纳总结:
2、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不宁静”奠定了文章的抒情基调
小路是曲折、幽僻、寂寞的
淡淡的哀愁 淡淡的喜悦
塘边的树是蓊蓊郁郁的 月光是淡淡的 荷香像渺茫的歌声 天上的云也是淡淡的 无关自身热闹的蝉声与蛙声 古人采莲——无福消受
失落感
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 子吧 往日阴森森的小路,在“满月的光里”却显得很好 “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朱自清
课堂导入: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作家铮铮铁骨, 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说他“一身重病,宁 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 英雄气概”。他就是写出了《背影》、《春》等著名 作品的散文大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今 天我们学习他的另一篇散文名作《荷塘月色》。
目录
02
整体感知
归纳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第1段 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第2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第4段 月下荷塘。 第5段 荷塘中的月色。 第6段 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7段 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 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出宁静)
03
赏析意境
第四段
1.作者在这一段里描写了哪些景物?怎样描写的?写出了什 么特点?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 流水
荷叶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 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田田:古乐府《江南曲》有“莲叶何田田”的诗句,这里 “田田”这个叠词的使用,形容出了莲叶相连的样子,与“弥 望”一词相互呼应,写出了荷塘上莲叶的多而密的特点。
不宁静,寻宁静
2.作者为何“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颇”是对不宁静的心情的强调,“心里颇不宁静”是作者 夜晚漫步荷塘的缘由,也是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和诱因。下 文中作者或行或止,或喜或愁,都和这“颇不宁静”的心情 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句统摄全篇,是文章的文眼,为全文奠 定了忧伤的感情基调。
• 知人论世 • 整体感知 • 赏析意境 • 深入研读
学习目标
1、掌握抒情散文的情景交融手法,把握“通感”的修辞方法。 2、梳理全文结构,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3、领悟“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理解作者追求自由的精神 。
01
知人论世
wenku.baidu.com
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 ,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 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父定居扬州 。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她笑得很甜。(视觉转为味觉) (2)人靓歌甜。 (听觉转为味觉)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 的。(嗅觉转为听觉) (4)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 玲上奏着的名曲。(视觉转为听觉)
荷波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 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 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荷叶 田田的 出水很高 舞女的裙 (比喻)
月 下
荷花
的
荷 塘
荷香
零星点缀 袅娜 羞涩 静
(拟人、比喻)
幽
雅
缕缕清香 渺茫的歌声
宁
(通感)
静
颤动
荷波 (比喻、拟人)
动
看不见的
流水
脉脉
第五段
2.作者在这一段里描写了什么景物?怎样写的?写出了什么 特点?
月光、月影
第五段
3.这一段写月色、月影时使用了“泻”“浮”“洗”“画” 一连串的动词。请结合相关语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独自受用这美妙的荷香月色
自由的思绪寄情于无边的美景中
给幽美的荷 塘披上了朦 胧的轻纱,使 作者笔下的 荷塘之景变 得淡雅、安 谧、柔和, 同时真实自 然地反映出 作者不满现 实而又幻想 超脱现实的 心态。
赏景而思古,联想到古人热闹的采莲场景
小结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文中描绘了美景、美情, 其特点是写月光与写荷塘交叉,动的刻画与静的描写交 错,抒情与写景交融,形成一幅素淡、朦胧、静美的画 面,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 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 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抒发了关心国家前途与 命运、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
3.“我”找到宁静了吗?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 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我爱热闹,也爱宁静 ;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 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 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 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作者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无 法漠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内心始终无法平静。于是作者写下了这 篇文章。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 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 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