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第一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差数列(第一课时)
一、设计理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学已经不仅仅是学习后继课程和解决科技问题的工具,而且是培养理性思维的重要载体,成为科技人员科技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数学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应该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问题为中心,以探索为主线,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核心的数学素质教育的实践模式。课堂上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的教学方式,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服务者,以背景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好奇心。以探索问题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自主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数学理念。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研究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及其应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而所处章节《数列》又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并且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数列与前面学习的函数等知识有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学习数列又为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内容作好了准备。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良好题材。学习数列要经常观察、分析、归纳、猜想,还要综合运用前面的知识解决数列中的一些问题。等差数列是学生探究特殊数列的开始,它对后续内容的学习,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进一步提高学生推理、归纳能力
德育渗透目标:
1.体验从特殊到一般,又到特殊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渗透函数、方程、化归的数学思想;
3.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重点
1、等差数列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与应用。
五、教学难点
等差数列“等差”特点的理解、把握和应用
六、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启发学生逐步发现和认识等差数列“等差”特点及探索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七、教学手段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平台
计算机模拟演示,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同时,也为掌握理性知识创造了条件,这样即可以使学生有兴趣地学习,同时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集中,符合教学论中的直观性原则和可接受性原则。本节课打破传统的一言堂的格局代之以人为本、民主、开放、特色和建立在信息网络平台上的现代教学格局。
八、教学程序
(一)背景问题——创设情景
教师:(1)在过去的三百多年里,人们分别在下列时间里观测到了哈雷慧星:
1682,1758,1834,1910,1986,你能预测出下一次的大致时间吗?
(2)通常情况下,从地面到10公里的高空,气温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符合一定的规律,请你根据下表估计一下珠穆朗玛峰峰顶的温度。
思考问题(一)上述问题的数据变化反映了什么样的信息?
学生活动(1)让学生围绕思考问题一分小组讨论,目的是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及数学建模能力
思考问题(二) 数列的共同特征吗?
学生1:后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常数。
教师:反例:2,5,9,10,12,这样的数列特征和上述数列一样吗?
学生:不一样,要加上同一常数。
学生2: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常数。
教师:反例:2,5,7,9,11,这样的数列特征和上述数列一样吗?
学生:不一样,必须从第二项起。
学生3: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常数。
(教师板书等差数列的定义,通过上述反例的说明,让学生深刻理解这四组数列的共同特征:(1)从第二项起;(2)同一常数。)
教师:用数学符号语言表示上述定义。
学生活动(2):学生合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
数学语言:11(2,*)
(1,*)n n n n a a d d n n N a a d d n n N -+-=≥∈-=≥∈是常数,或是常数,
思考问题(三)根据规律填空1,4,7,10,13,16,( ),( )……求
?20a
老师:要是有通项公式该有多好啊! (二) 知识生成
1、 等差数列的定义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 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 d 表示.
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推导一)如果一个数列12,,n a a a 是等差数列,它的公差是d ,那么
()2121323231121n a a d a a d
a a d a a d a a d
a a n d -=⇒=+-=⇒=+⇒=+=+
-归纳得:
(推导二)()2132111n n n a a d a a d a a d
a a n d
--=⎧⎪-=⎪⎨⎪⎪-=⎩-=-叠加得
通项公式:()11n a a n d =+-
3、等差中项
在如下的两个数之间,插入一个什么数后这三个数就会成为一个等差数列:
()()()()()()12,,4
212,,03,,a b
-
在a 与b 中间插入一个数A ,使a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 21,22
n n n a a a b A a ++++== (三)知识延伸
我们已经学习了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关于n 的函数,那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关于n 的怎样的函数?(当d=0时,是常函数,当d ≠0时,是关于n 的一次函数)从图象上看呢? 学生活动(3) 学生通过交流与合作并相互启发,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从函数的角度来看等差数列通项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