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针刺伤的防护》PPT课件

合集下载

针刺伤ppt课件

针刺伤ppt课件
降低医疗过程中的意外伤 害,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 的安全。
减少纠纷
预防针刺伤有助于减少因 意外伤害引起的医疗纠纷 。
02
针刺伤的危害
感染疾病的风险
血液传播疾病
针刺伤可能导致血液传播疾病, 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
等。
病原体污染
针刺伤可能直接接触病原体,导致 针头污染,进而传播疾病。
感染途径
针刺伤的感染途径主要是通过血液 传播,但也可能导致其他感染途径 ,如破伤风等。
结果
护士未感染传染病,及时采取的措施有效避免了潜在风险。
经验教训
发生针刺伤后应迅速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及时上报并接受专业 指导。
案例三:某医生因针刺伤感染疾病的案例分析
1 2
事件概述
某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被针头刺伤手指,导致感染 乙肝病毒。
原因分析
手术过程中操作不慎,缺乏有效的防护措施。
3
教训总结
加强手术室安全管理,完善防护措施,提高医生 安全意识。
针刺伤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针刺伤概述 • 针刺伤的危害 • 针刺伤的预防措施 • 针刺伤发生后的处理 • 针刺伤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针刺伤概述
定义与类型
定义
针刺伤是指在医疗、护理、实验 室等工作中,因针头、玻璃、锐 器等造成的意外伤害。
类型
根据伤害来源,针刺伤可分为医 疗针刺伤、注射针刺伤、采血针 刺伤等。
案例一:某医院发生的针刺伤事件
事件概述
某医院护士在处理医疗废弃物时不慎被针头刺伤 ,导致感染丙肝病毒。
原因分析
针头未及时处理,护士操作不规范,缺乏安全防 护措施。
教训总结
加强医疗废弃物管理,提高护士安全意识,规范 操作流程。

针刺伤ppt课件

针刺伤ppt课件

案例三:培训不足导致的针刺伤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培训不足,缺乏安全知识和技能
某实习护士在练习注射时,由于缺乏 正确的操作技巧和安全知识,导致自 己被针头刺伤。
案例分析
该案例中,实习护士的培训不足是导 致针刺伤的原因之一。医疗机构应该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确保 他们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和安全知识 ,提高对风险的认知和防范能力。同 时,医护人员自身也应该不断学习和 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以保障自己的 职业安全。
详细记录针刺伤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处理措施等信息,为 后续分析提供依据。
保存相关证据
保留使用过的针头、敷料等物品,以便后续追踪和调查。
跟踪与随访
定期检查
01
在针刺伤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监测是
否有感染迹象。
医学观察
02
对于某些高风险的针刺伤,需要进行医学观察,以便及时发现
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护士应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针头在使用后及时、正确地处
理,避免意外发生。
案例二:防护措施不足导致的针刺伤
总结词
缺乏防护措施,安全意识薄弱
详细描述
某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未佩戴手套等防护措施,导致被使用过的针头刺伤。
案例分析
该案例中,医生未采取足够的防护措施,使得自己暴露在危险之中。在进行可能接触到血 液的操作时,医护人员必须佩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以降低感染和受伤的 风险。

受害者可能会因为针刺伤而感到自卑 和羞耻。
抑郁和压力
受害者可能因担心健康问题而产生抑 郁和压力。
03
针刺伤的预防措施
安全操作规范
操作前检查
在进行针刺操作前,应仔细检查 使用的针具是否完好无损,确保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PPT课件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PPT课件

真实案例 • 王瑞(化名72岁)生前是青岛城某医院的一名外科医生,十几年前,他给
一名肝炎患者做手术时,手术针不慎扎到了自己手上,后来,他被查出感染 了肝炎病毒,之后由于严重肝硬化,王瑞离开了人世。
22
发生针刺伤的原因
01
自我防范意 识差
02
未严格遵守 操作规程
03
护理人员短 缺,工作繁 忙
04
05
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皮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
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三级暴露: 指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
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 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37
标准预防 定义:是指认为病人的血液,体 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 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 显的血迹,污染,是否接触非完 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 者,必须采取预防措施。
过去感染过乙肝病毒现已康复。 —
+
+
13
中文名
英文名
乙肝表面抗原 HBsAg
乙肝表面抗体 乙肝e抗原
HBsAb (抗 HBs)
HBeAg
乙肝e抗体 乙肝核心抗体
HBeAb (抗 HBe)
HBcAb (抗 HBc)
结果
解读
+ 急性肝炎早期,传染性强

+


14
中文名
英文名
乙肝表面抗原 HBsAg
乙肝表面抗体 乙肝e抗原
HBcAb (抗 HBc)
结果
解读
+
HBsAg 免疫复合物,新的不同 亚型感染。
+

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理 ppt课件

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理  ppt课件
1)禁止回套针帽,必须回套时,则用单手操作。 2)拔下的针头,禁手持针,随意走动或随意放置。 3)用后的锐器及时放入利器盒,针头严禁混入 其他垃圾。 4)保证充足的光线,稳定的情绪。
PPT课件
14
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
四、改善医疗操作环境
提供便于丢弃利器的容器、真空采血、试管采血等。
五、使用安全医疗器具 安全型留置针
PPT课件
15
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
六、个人防护用物:戴手套。
每次脱手套后都彻底洗手,戴手套虽然不能防止针刺 伤, 但可以减少进入人体的量而减少感染的机会 戴手套≠洗手

PPT课件 16
针刺伤的处理
1.立即挤出伤口部位的血
PPT课件
17
针刺伤的处理
• 2.流动水下冲洗
PPT课件
18
针刺伤的处理
3 安尔碘、酒精消毒伤口 4 确定暴露源患者 确定暴露源是否感染HIV、HBV
操作后
整理用物时: 被放在床旁小车或托盘中的针头刺伤
某 护 士 抽 血 后 的 物 品 状 况
PPT课件
11
用后重新套上针头帽时刺伤
PPT课件
12
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
一、树立“关爱你的病人, 关爱你自己”的观念, 增强防护意识。
二、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
PPT课件
13
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
三、规范安全的操作规程
5 向主管部门汇报并填写锐器登伤记表 6 请有关专家评估刺伤并指导处理(检测、预防用药)
PPT课件
19
支持系统
加强针刺伤后的精神支持。管理者接到针刺伤的报告 后应及时指导护士正确处置, 并予以情感支持, 增强 护士之间的相互支持, 以减轻护士发生针刺伤的不良 情绪反应, 并为意外受锐器伤的护士提供长达1 年的 咨询、教育和跟踪检验

针刺伤的防护与应急处理PPT课件

针刺伤的防护与应急处理PPT课件

追踪与随访管理
追踪监测
对针刺伤者进行追踪监测,包括定期检查相关指标、观察病情变化等。
随访管理
对针刺伤者进行长期随访管理,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健康指导,帮助其恢复 健康。同时,对针刺伤事件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 发生。
04 培训与教育
新员工培训内容
01
针刺伤的定义、危害及预防措施
伤。
采血过程
在采集患者血液样本时,如操作不慎 或患者不配合,也可能发生针刺伤。
缝合过程
在外科手术缝合伤口时,由于缝合针 尖锐且操作空间有限,也易发生针刺
伤。
废弃物处理
在处理废弃的针头、注射器等医疗锐 器时,如未遵循安全操作规程,也可
能导致针刺伤。
02 防护措施
增强防护意识
认识到针刺伤的危害
明确针刺伤可能导致的感染风险,如乙肝、丙 肝、艾滋病等。
针刺伤主要由于操作不当、注意力不集中、废弃物处理不当或设备设计缺陷等原因造成。
针刺伤危害程度
感染风险
针刺伤可能导致病原体传播,如细菌、病毒等,增加 医护人员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风险。
心理影响
针刺伤事件可能对医护人员造成心理压力和恐慌,影 响工作积极性和职业满意度。
易发生针刺伤环节
注射过程
在注射药物或疫苗时,如未正确使用 针头或患者突然移动,可能导致针刺
在职员工定期培训
1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强化安全操作规范
针对在职员工,定期开展安全操作规范的培训和 考核,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并遵守相关规定。
更新防护知识与技能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时更新员工的防护 知识与技能,提高他们应对针刺伤的能力。

护士针刺伤ppt课件免费

护士针刺伤ppt课件免费
正确处理医疗废物
锐器应与其他医疗废物分开存放, 避免混杂。
安全工作流程
严格执行洗手制度
在接触患者前后,应严格 执行洗手制度,减少交叉 感染的风险。
正确穿戴防护用品
在操作前应穿戴好手套、 口罩、防护服等个人防护 用品,确保操作安全。
操பைடு நூலகம்规范培训
对新入职护士和进修护士 进行操作规范培训,确保 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和安 全意识。
03 针刺伤发生后的处理
现场处理
立即挤压伤口
在针刺伤发生后,应立即挤压伤 口,以尽可能减少污染血液进入
体内的量。
清洁伤口
使用肥皂水和流动水清洗伤口, 并轻轻挤压出伤口内的血液。
消毒
使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并覆 盖无菌敷料。
报告与记录
立即报告
护士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针刺伤情况,包括发 生时间、地点、原因和涉及人员等信息。
未来针刺伤研究将更加注重跨学科合 作,深入探讨针刺伤发生机制和影响 因素,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针 刺伤防控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挑战
针刺伤防控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医护 人员安全意识薄弱、防护措施落实不 到位、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需要 加强宣传教育、完善制度建设、加强 监管力度等多方面努力。
THANKS 感谢观看
研究成果与新方法
研究成果
国内外针刺伤研究成果丰富,包括流行病学调查、危险因素 分析、预防措施效果评价等,为针刺伤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 据。
新方法
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新的方法和技术被应用于针刺伤的防 控中,如智能化监测预警系统、新型防护器具等,提高了针 刺伤防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未来研究方向
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
手套的使用

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置流程ppt课件

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置流程ppt课件
缺乏培训
医护人员对针刺伤预防措施的缺乏了解和培训也是导致针刺伤事件的 一个重要原因,据统计,未接受过针刺伤预防培训的医护人员,其针 刺伤事件的发生率是接受过培训的医护人员的两倍。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通过预防针刺伤,可 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
医疗操作不规范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有超过1000万人因医疗操作不规范导 致针刺伤。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首先需要规范医疗操作,减少患者受 伤的风险。
[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针刺伤后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接受必要的治 疗。
使用不当工具
根据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的数据,约20%的 针刺伤事故是由使用不当工具引起的。
操作不规范
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不规范的操作是导致针刺 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占所有针刺伤的30%。
设备老化
据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设备老化导致的针刺伤 占比达到15%,这是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患者自身因素]:患者的年龄、疾病状态、行为举 止等都可能增加针刺伤的风险。
年龄增长,针刺伤风险增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每年有约1/3的人会出现至少一次 针刺伤。随着年龄的增长,手眼协调能力下降,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减弱,因此更容 易发生针刺伤。 疾病状态下,针刺伤风险增加 根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数据,患有神经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 群中,每年约有20%的人会出现至少一次针刺伤。这些疾病可能影响患者的行动能 力和判断力,使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更容易接触到针头等危险物品。 行为举止不当,针刺伤风险增加 根据一项涉及1000名成年人的调查,约有30%的人表示在行走、吃饭、洗澡等活 动时曾经被针头扎伤。这些行为容易导致患者分心,无法及时察觉周围的危险。因 此,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和行为规范指导,是预防针刺伤的重要措施。

针刺伤ppt 课件

针刺伤ppt 课件

健康教育
向受伤人员宣传相关健康知识 ,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
建立档案
为受伤人员建立健康档案,记 录其受伤情况、处理措施、随 访结果等信息,以便日后查阅
和管理。
CHAPTER 05
针刺伤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不规范操作导致的针刺伤
总结词
操作不规范,缺乏安全意识
详细描述
某护士在为患者注射时,因操作不规范,导致针 头意外刺伤自己的手指。
正确处理锐器
使用后的锐器应立即放入专用容器中,避免直接用手接触,以降低 交叉感染的风险。
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佩戴合适的手套
在进行可能接触血液、体 液的操作时,必须佩戴一 次性手套,并确保手套无 破损、无滑脱。
使用护目镜和面罩
在可能产生飞溅物或血液 、体液喷溅的场所,应佩 戴护目镜和面罩,以保护 眼睛和面部皮肤。
心理影响
恐惧感
被针刺伤的员工可能会对针头产生恐 惧感,影响工作和生活。
自卑感
担心自己是否被传染上疾病,可能会 产生自卑感,影响心理健康。
CHAPTER 03
针刺伤的预防措施
安全操作规范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在执行任何涉及锐器的操作时,必须遵循无菌原则,确保操作环 境清洁、卫生。
正确使用锐器
使用锐器时,应保持稳定、准确的手法,避免锐器与皮肤直接接触 ,防止意外刺伤。
针刺伤PPT课件
目录
• 针刺伤概述 • 针刺伤的危害 • 针刺伤的预防措施 • 针刺伤发生后的处理 • 针刺伤的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CHAPTER 01
针刺伤概述
定义与类型
定义
针刺伤是指在医疗、护理、实验 室等工作中,因针具、刀具等锐 器刺入皮肤而引起的意外伤害。

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置流程ppt

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置流程ppt

类型4:手术刀刺伤
手术刀刺伤容易导致伤口感染 手术刀刺伤后,由于手术刀表面的细菌可能污染伤口,导致感染的风险增加。一项研究表明,手术刀刺伤 后,伤口感染的发生率高达10%以上。 手术刀刺伤对医护人员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手术刀刺伤不仅对医护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如感染疾病的风险增加,同时也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影 响。一项调查显示,经历过手术刀刺伤的医护人员患上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概率比未经历过的医护人员高出 30%和20%。
治疗2:进行抗体治疗或药物治疗
针刺伤类型为空气针刺伤 空气针刺伤的伤口比较难恢复,愈合时间长达7-10天,甚至更长时间。 针刺伤危害为细菌感染 针刺伤处理不当容易引发细菌感染,造成骨髓炎等严重后果。
治疗3:手术治疗
针刺伤对手术治疗的影响 针刺伤可能对手术治疗产生负面影响。受伤的医生在进行手术时,可能会影响他们的 判断和操作,增加手术风险。一项研究发现,受伤的医生在进行手术时,手术失败率 比未受伤的医生高30%以上。 针刺伤导致的医疗事故 针刺伤可能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由于针刺伤可能导致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感染血液 传播疾病,因此在进行手术等医疗活动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事故的发 生。 针刺伤的预防措施 针刺伤的预防措施是减少其发生的关键。首先,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应接受安全教育 和培训,了解如何避免针刺伤。其次,应使用安全设备,如手套、护目镜等,以减少 受伤的风险。此外,应定期检查医疗设备,确保其完好无损。 针刺伤的治疗方法 针刺伤的治疗方法包括紧急处理和后续治疗两个方面。在受伤后,应立即进行紧急处 理,如挤压伤口、消毒等。然后,根据受伤情况,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等药物进行 治疗。如果受伤情况严重,可能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措施4:及时处理锐器废弃物
及时处理锐器废弃物可以减少医疗工作人员 针刺伤的发病率

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

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
针刺伤发生时,一般只需0.004ml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乙 型肝炎病毒。产生致命后果的同时可造成受伤者严重而持久 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
发生针刺伤的原因
A
自我防范意识差
B
未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C
护理人员短缺,工作繁忙
D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医疗操作环境的影响
E
护士针刺伤管理制度不健全
发生针刺伤的常见高危操作
操作前损伤(非感染危险)
谢谢!!!
发生锐器伤现状
发生率高
锐器伤害是职业危害中导致感染血源性疾病最常见的原因, 最常见的 是注射器针刺伤, 针刺伤约占锐器伤的66.6%,全世界每年约在100万意外针 刺伤。
针刺伤的危害
据美国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估测,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 染病的原因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现已证实20种病原 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
用后重新套上针头帽时刺伤
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
一、树立“关爱你的病人, 关爱你自己”的观念, 增强防护意识。
二、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
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
三、规范安全的操作规程
1)禁止回套针帽,必须回套时,则用单手操作。 2)拔下的针头,禁手持针,随意走动或随意放置。 3)用后的锐器及时放入利器盒,针头严禁混入
拔下针头帽时 抽吸药液时 抽完药物重新盖上针头帽时
发生针刺伤的常见高危操作
操作中损伤(感染的危险因素)
各种注射时、经静脉输液时、 传递中受伤 、 拔针时
发生针刺伤的常见高危操作
发生针刺伤的常见高危操作
操作后
整理用物时: 被放在床旁小车或托盘中的针头刺伤
某 护 士 抽 血 后 的 物 品 状 况
其他垃圾。 4)保证充足的光线,稳定的情绪。

针刺伤的预防ppt课件

针刺伤的预防ppt课件

鼓励员工相互监督,发现不安 全行为及时提醒和纠正。
定期检查和维护
对针具、防护工具等进行定期检查, 确保其完好有效。
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 理潜在疾病。
对工作场所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保 持环境卫生。
03
CHAPTER
针刺伤发生后的处理
针刺伤的预防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针刺伤的概述 • 针刺伤的预防措施 • 针刺伤发生后的处理 • 针刺伤预防的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CHAPTER
针刺伤的概述
定义与类型
定义
针刺伤是指在医疗、护理、实验 室等工作中,由针头、注射器等 锐器刺破皮肤而造成的意外伤害 。
类型
包括注射器针刺伤、缝合针刺伤 、采血针刺伤等,其中以注射器 针刺伤最为常见。
紧急处理流程
挤压出血
轻轻挤压伤口周围,以促进血液 流出,减少感染的风险。
清洗伤口
使用流动水清洗伤口,并确保水 流方向与伤口方向相反,以减少 感染的风险。
消毒伤口
使用医用酒精或碘酒消毒伤口, 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立即停止使用或接触针具
一旦发生针刺伤,应立即停止使 用或接触针具,并保持冷静。
记录相关信息
遵循正确的针刺技术 ,避免不规范的操作 行为。
使用防护工具
使用合适的防护手套、护目镜等 个人防护装备,降低针刺伤的风
险。
在可能接触到血液、体液等污染 物时,应佩戴符合要求的口罩和
隔离衣。
使用具有安全保护装置的针具, 如自动回缩针头等。
提高安全意识
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提高对针 刺伤危害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提高防护意识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 对针刺伤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

护士针刺伤的防护_PPT课件

护士针刺伤的防护_PPT课件

1 .针刺伤的危害
针刺伤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性伤害, 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和经血液传播疾病 的高危职业群体。现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 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其中最常见、威胁 最大的是乙肝、丙肝、艾滋病。有关专家评 估中国艾滋病感染者约65万人,近年来以30% 的速度递增。我国还是乙肝高发国,乙肝总 感染率高达60%左右,丙肝的感染率为3%。 这意味着临床护理人员在从事护理等工作过 程可能接触到HIV感染者几率在增加。
1 .针刺伤的危害
全世界约有100万护士发生意外针刺伤, 由于职业引起的感染途径中,针刺伤占了 80%。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资料显示: 到2000年底美国已有57名医务人员被确诊感 染了艾滋病病毒,其中护士24人,由皮肤刺 伤造成的感染48人,占84.2%。来自加拿大 的报告显示,由针刺伤而感染ADS护士持续 保持在最多人数,占70%。以上资料说明, 由针刺伤造成护理人员的职业性感染的危 险性客观存在,不容忽视。
不规范的操作行为导致针刺伤不规范的操作行为导致针刺伤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特点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特点护士在受伤后大多数能及时进行伤口消护士在受伤后大多数能及时进行伤口消毒但对伤口处的挤血冲洗包扎等环节毒但对伤口处的挤血冲洗包扎等环节往往较为忽视
临床护士是置身于特殊职业环境的特殊 群体,与病人密切接触,面临着多种职业危 害,如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社会 压力的危害等。其中,由针刺伤所造成的职 业危害正日趋严重,逐渐引起国内外医学界 的重视与关注,临床护士应意识到针刺伤的 危害性,加强个人防护,维护自身的健康。 本文将对针刺伤的危害、刺伤的原因及安全 防护对策的最新进展综述如下。
2 .针刺伤的原因
1 .缺乏规范的、持续的防护教育 2 .不规范的操作行为导致针刺伤 3. 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针刺伤的防护对策
1 .进行规范化的职业安全防护教育,提高临床护士 的自我防护意识
2 .树立全面防护观念、规范操作行为是预防针刺伤 的关键
3 .采用安全性能高的医疗用品,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4.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合理安排人力资源 5 .加强针刺伤的护理管理,建立有关规章制度
5.容易发生针刺伤的环节及预防
7.小结
职业安全是近年来医护人员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由针刺伤所造成的职 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感染的潜在危险正日趋严重。医院管理层对于职业安全应制定 相应的防护制度,全体护理人员必须增强防护意识,规范技术操作规程,合理采 用防护用品,远离针刺伤害,维护自身的身心健康。
谢谢
感谢下 载
护士针刺伤的防护新进展
临床护士是置身于特殊职业环境的特殊群体,与病人密切接触,面临着 多种职业危害,如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社会压力的危害等。其中,由 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危害正日趋严重,逐渐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与关注,临 床护士应意识到针刺伤的危害性,加强个人防护,维护自身的健康。本文将对针 刺伤的危害、刺伤的原因及安全防护对策的最新进展综述如下。
1 .针刺伤的危害
全世界约有100万护士发生意外针刺伤,由于职业引起的感染途径中, 针刺伤占了80%。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资料显示:到2000年底美国已有57 名医务人员被确诊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其中护士24人,由皮肤刺伤造成的感 染48人,占84.2%。来自加拿大的报告显示,由针刺伤而感染ADS护士持续保 持在最多人数,占70%。以上资料说明,由针刺伤造成护理人员的职业性感染 的危险性客观存在,不容忽视。
2 .针刺伤的原因
1 .缺乏规范的、持续的防护教育 2 .不规范的操作行为导致针刺伤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床护理人员的工作特点
3 .针刺伤后不能采取正确的处理措 施
护士在受伤后大多数能及时进行伤口消毒,但对伤口处的挤血、冲洗、 包扎等环节往往较为忽视;受伤后进行血液检测率低(11.0%);受伤后报告率低 (10.2%),也有一部分人甚至认为小伤无关紧要,无需上报。
1 .针刺伤的危害
针刺伤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性伤害,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和经血 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现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 其中最常见、威胁最大的是乙肝、丙肝、艾滋病。有关专家评估中国艾滋病感染 者约65万人,近年来以30%的速度递增。我国还是乙肝高发国,乙肝总感染率高 达60%左右,丙肝的感染率为3%。这意味着临床护理人员在从事护理等工作过程 可能接触到HIV感染者几率在增加。
注射前:
1、认真检查使用的医疗器械 2、安瓿开启 3、认真评估病人
注射时: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注射后:拔针方法、物品的整理,禁止直接传 递锐器给别人
6.针刺伤后的处理
一旦发生针刺伤,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伤口冲洗后,应当进 行消毒并包扎,并按“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做好登记、 报告、评估暴露级别、随访等方面的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