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三个分支之一,它是以社会历史现实为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指导,研究和阐明文学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科学。
2、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像空间,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3、审美形象:由文学的文本结构所呈现的富于意义的审美感性形态,它是文学的特有存在方式。
审美形象既具有感性特征,同时又渗透想象、虚构或情感等精神过程。
4、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5、创作动机:是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对整个创作过程起支配作用的隐的或显的意图或意念,它是作家所有文学活动能否实现的枢纽,也是每一具体的文学创造过程能否完成的关键。
6、艺术发现:是作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主体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的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
7、艺术真实: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意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8、文学意象:即观念意象及其高级形态的审美意象,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9、净化:就是读者通过阅读作品而达到的一种“杂念去除,趋向崇高”的自我教育效果,它是文学作品审美价值得以实现的另一重要标志,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的又一表现。
10、有我之境:是指那种感情比较直露、倾向比较鲜明的意境。
无我之境:指那种情感比较含蓄,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
11、共鸣: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重要标志。
12、文学创造的客体:文学创造的客体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客体即“自然说”,另一种是客体即“情感”说。
我们则认为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特殊的社会生活,是人在一定现实关系中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以及人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的统一体。
二、简答
1、文学理论有哪些形态?
基本形态: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2、文学创造过程中灵感与直觉的区别?
其一,灵感是长久思索、艰苦劳动之后的成果,直觉是从整体上对事物作出的敏锐判断;
其二,灵感发生在久思不得其解之后,直觉却往往发生在第一次碰头之时;
其三,灵感是获取成熟的答案,直觉则是得到推测性的洞察。
3、如何理解内容形式化和形式内容化?
文学内容与形式之间是相互规定的:一方面,一定的材料和内容要求并规定着相应的文学形式;另一方面,文学材料和内容又必须达到充分的形式化,融入文学形式之中。
、内容形式化体现为内容的有序组织和有形呈现,作家运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把在艺术构思中产生的“作品的轮廓”进一步外化或传达为文学作品。
形式内容化体现了形式的生成作用,这种形式创造不仅具有表现内容的功能,还有塑造内容的作用,使内容得到深化或升华乃至于产生审美新质。
4、现实型文学的基本特征?
其一是再现性。
再现性是现实型文学最基本的特征。
再现,指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作如实刻画或模拟,它要求文学立足于客观现实,面对现实,正视现实,并忠于现实。
“镜子说”突出表现了现实型文学的再现性特点。
其二是逼真性。
现实型文学立足于客观现实,再现现实矛盾和本质规律,在艺术表现手段上的基本特点便是逼真性。
逼真,以写实的方法,按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精细逼真的描绘,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
客观事物感性状貌和细节的真实,是它的特色。
5、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
①文学典型的特征性。
首先,文学典型必须具有贯串其全部活动的,统摄其整个生命的“总特征”;其次,文学典型还必须通过局部“特征”,反映和形成总特征。
②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
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应当是来自性格的一种生命的魅力。
首先在于典型人物的生命所呈现的斑斓色彩,即性格侧面的丰富多彩。
其次,典型性格的艺术魅力更来自它所显示的灵魂的深度:一是看它在何种程度上表达了人类解放自身的要求和改变现存秩序的愿望。
二是看灵魂所显现的历史真实程度。
三是要看性格和灵魂是否合乎理想。
6、文学表现论与模仿论的区别?
①在文学本质论上突出作者的决定作用。
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反映,表现论则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
②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
模仿论虽不否认这一点,但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因而看重考据式批评。
③表现论不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而是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高扬“文学天才”的作用。
7、如何理解文学的功利性?
文学直接是无功利的,但这种无功利又间接地指向某种功利。
①作为作家或读者的话语活动,文学虽然与直接的功利目的无关,但间接地仍旧有深刻的社会功利性,显现为审美地掌握世界这一深层目的。
②作为再现现实社会生活的话语结构,文学的功利性在于,它把审美无功利性仅仅当做实现其再现社会生活这一功利目的的特殊手段。
8、如何理解文学创造中主客体关系?
其一,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所构成的审美价值评价关系,其特征为:一、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评价以情感体验为心理特征;二、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把握以感性直观为思维特征。
即主体的情感体验和感性直观是连接主客体关系的纽带。
其二,文学创造中主客体是双向运动的。
一方面,主体能动地、审美地反映客体:对创作客体的选择;对客体进行变形、情感投射和观念移注;另一方面,主体始终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
总之,这种双向运动就是客体的“主体化”,主体的“客体化”,这两个方面的统一就实现了主客体的统一,文学作品就是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的统一并对主客体双重超越的产品。
三、论述
1、文学语言与日常生活语言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文学语言是在日常生活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日常生活语言的发展和提高。
区别:日常言语发生在具体交往中,受到现实人际关系和具体语境的影响,较富于感情色彩和个人风格,但总的来说还是服从于说明的需要。
文学话语则往往突破了语法结构和逻辑要求,强调个人感情色彩和风格,一般不作为说理手段,也与普通的言语有一定程度的背离。
①文学语言比日常语言更富于艺术性、技巧性、个体风格,也比普通话语更富于心理蕴含性,同时也更含蓄、多义、模糊,往往有限的言语中包含无限的意蕴。
例如杜甫的“恶竹应须斩万竿”中的“竹”,李商隐“寒梅最堪恨”中的“梅”等,其寄寓着深沉强烈的情感和个人象征,蕴含了作家丰富的知觉、情感等心理体验。
②文学话语使用“陌生化的语言”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从而更新日常言语习惯性反应,更新语言所包容的生动世界。
例如王仲题试馆绝句,有“日斜奏罢《长杨赋》,闲拂尘埃看画墙”句,王安石改成“日斜奏赋《长杨》罢”,这里不过将“赋”字词性稍作变化,却使诗句更为经典。
③文学语言的虚构性常常制造某种处在变化中的情景,这种叙述会出现多种可能性,即文学语言是一种“舞蹈”的语言,日常生活语言是“走路”的语言。
例如:秋天在不同文人的笔下,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含义也会不同。
卢殷一句“秋空雁度青天远,疏树蝉嘶白露寒。
”描绘了秋的萧瑟,流露出凄凉之感,而刘禹锡却写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一反历来他人悲秋的情调,以奔放的热情、生动的画面,热情赞美秋日风光的美好。
2、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属性表现在在哪些方面?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属性表现为: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相互渗透状况。
①从目的看,文学不带有直接功利目的,但这种无功利本身也隐含有某种功利意图。
例如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诗人在这里把自己的满腔愁绪倾洒到赏秋过程中,这意味着原有的带有现实功利色彩的愁绪被暂时地稀释或化解了,变成了无功利的个人触景生情。
不过,这种触景生情实际上在深层有功利目的所在:个人的诗意感怀被提升到中国文人的一种普遍精神高度。
②从方式看,文学处处以形象感人,但也含有某种理性。
例如陶渊明的《饮酒》,诗人通过活生生的形象描绘去实现其有关归隐田园的理性意图,并将这种意图隐藏在活的形象的审美直觉中。
③从态度看,文学富于情感性,但也带有某种认识性。
审美情感与理智认识的关系表现在:审美情感是直接的而理智认识是间接的。
例如欧阳修《画眉鸟》中直接传达出诗人对失去自由的画眉鸟的关切情感,但又由此间接地表达了对于人类生存状况的普遍认识:自由是最重要的。
3、怎样理解文学作品中情感的价值与意义?
情感是文学的核心要素,情感源自善恶的判断,而且常常左右着判断。
凡是文学创造都存在着情感的表现,也都是以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所描述或表现的人物与事件进行裁判。
①情感的价值取向,体现为真、善、美。
其一,在文学中所表现的高尚品格常常给人启迪,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例如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中塑造了一个为真理而斗争,毫不妥协的英雄形象,给人以强烈的精神震撼。
其二,以善为价值取向的情感评价带有助益他人与社会的功利性。
例如沈从文的《边城》,作品通过展示湘西世界人们之间真挚淳朴的感情来呼唤美好善良人性的复归。
②情感的表现方式体现着文学创造的审美的价值特质。
情感在文学中表现为诚挚的内在情态与外在的艺术呈现。
文学作品须真情而非假意,排斥“无病呻吟”,情感诚挚,作品才会动人,读者才会产生共鸣。
但这种诚挚性与反映生活真实性是联系在一起的,是来自作家对生活的深刻体验。
例如杜甫的“三吏三别”,这是诗人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时,所奋笔创作的不朽的史诗,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也是诗人发自内心的深刻感受。
同时文学作品往往通过艺术呈现的方式来表达“善”的价值与情感,即把情感寄寓于具体形象的创造之中,并与理性的思索和反省相交融。
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全诗描述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诗人借助于抒发对康桥的爱恋将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更为真挚、隽永。
4、文学形象有哪些特征?
①文学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例如鲁迅《孔乙己》中孔乙己是对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人物形象的提炼,貌似客观,实有主观因素;李白《蜀道难》采用极度夸张的手法来描绘蜀道的雄奇险峻,貌似荒诞,实有客观根据。
②文学形象是假定与真实的统一;
文学形象,一方面是假定的,它不是生活本身,有的甚至与生活本身的逻辑也不一致;可另一方面,它又来自生活,它会使人联想起生活,使人感到比现实生活更加真实。
这就是文学形象假定性与真实性相统一的特征。
这中间虚拟性和假定性是文学形象的前提性条件。
那么,怎样使它与真实性统一起来呢?这就要假定得“合情合理”。
所谓“合理”,是文学形象真实性的客观规定性,也就是指生活的本质和规律,不管读者面对着多么荒诞虚妄的文学形象,他都可以用自己生活中体验到的“理”加以衡量,如读者觉得合理,就是真实,否则就是不真实。
当然,“合理”,有时也意味着合乎理想,凡是合乎读者理想的形象,读者也会认可。
例如《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其故事是虚构的,但作为这一艺术形象本身,却表达了作者冲破封建束缚,获得自由的美好理想,具有了艺术真实性。
所谓“合情”,是指文学形象必须反映人们的真实感受和真挚感情。
而合理与合情相比,“合情”的因素往往比合理更有能动性:一是可以把看来不真实的细节升华为艺术真实,如李白写道:“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二是当客观真理与主观情感发生矛盾时,艺术的原则是牵理就情,如《牡丹亭》中写到人能死而复生。
总之,文学形象是在“合情合理”的尺度上实现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
③文学形象是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文学形象总是具有“以少总多”,“万取一收”的艺术效果,又称文学形象的概括性。
例如马致远《天净沙》描写了一幅“现实的画像”,它首先表现为一种现象的、个别的、具体的形象画面,然而它却是那个时代落魄天涯、羁旅异乡的人,特别是失意文人痛苦心情的真实写照,这种写法充分显示了文学形象的概括性。
④文学形象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文学形象必须具备一些确定因素。
例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作者通过对她的描写,告诉我们许多仅属于林黛玉的确定特征:她是林姑妈的女儿,宝玉的表妹;她是一个美丽的、聪慧的、纤弱而又多愁善感的少女,这些都是确定的。
但林黛玉具体怎样的美丽,具有怎样的相貌、怎样的气质神韵,作者的这些描写又是极不确定的。
文学形象的这种不确定性,不但是它的特点,也是它的优点,它能够留给读者想象的余地,使读者在想象和再创造中获得愉悦。
艺术的辩证法要求通过不确定性的描写来加强文学形象的确定性,从而突出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红楼梦》中众女儿神态各异、性格不同,都是通过这种辩证描写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