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德育渗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德育渗透
摘要: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实施德育、智育的重要途径与主要渠道,其教学定
位与导向的确立,势必直接影响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而且对学生正
确价值观念、高尚道德情操、健全完善人格等形成,也具有积极影响。
这使得以
德育渗透为统领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方向构建,势必更为贴近学生身心特性,也更易凸显学科特性。
基于此,教师应以抓好德育渗透为导向,来落实对小
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措施的优化与改进,变革与创新。
通过对媒介资源的利用、生
活素材的借助、实践活动的构建,来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延展性。
将教学中涉及的道德规范、法律准则等,以更易被学生所接受的方式迁
移至其认知视域,来拓宽道德与法治德育渗透渠道,以更好引领学生的认知升华
与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德育;渗透
在学生德育教育领域,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其不仅是
强化德育实效的载体,更是延展德育路径的关键。
特别是通过对教学中涉及的道
德理论、法律要求等与德育教育的深度衔接,可进一步强化德育渗透的延展性、
丰富性、实效性,且对于德育目标的达成,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同时,在德育渗
透的驱使下,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科特性必然会进一步显现,这也自然更利于德
育的效能强化。
因此,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落实德育渗透策略与途径探
究时,应以深度解析具体教学内容为切入点,并结合学生认知实际与身心特性,
将教学中所对应的抽象理论、深邃思想等,以更为鲜活、生动、丰富的方式引入
学生视觉,来实现对德育路径的拓展,德育方式的优化。
并为学生提供更多在实践、体验、参与中内化课内重要德育理论的机会与空间,来促进德育渗透的实效
提升,以更好助推德育目标的达成。
使学生在更为科学、高效、精准的德育渗透
措施驱使下,进一步完善自身认知体系,全方位构建健全完善人格。
一、利用媒介资源开展德育渗透,培育学生的积极情感
小学道德与法治中涉及的很多理论,看似较为抽象,实则与生活现实关联紧密,且形式丰富多样,更易引发学生的内心共鸣。
这使得切实做好对与之相关的媒介资源,来落实的德育渗透,势必更具现实意义。
因此,教师在开展德育渗透探索中,既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精准解析,又要关注其与学生认知实际、现实生活现象的关联与衔接。
以通过对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诸多德育资源、素材等的开掘与利用,来提升德育渗透的丰富性与形象性。
而且,在多种形式的德育图画、视频、音乐等媒介资源的驱使下,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源自其思想认识、价值观念、人生定位领域的困惑与疑虑自会逐步消除,这也更利于德育渗透实效的强化。
例如,在开展《生活离不开规则》教学中,为帮助学生学生知道什么是规则,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等知识的内涵,来实现对学生的规则意识培养。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认知工具,将诸如“红绿灯”、“禁止乱扔垃圾警告”、“禁止乱画警告”等图片或视频引入课堂,组织学生分析其中蕴含的道理。
在此基础上优化德育渗透方式,以促进学生通过想象来充分了解规则对社会的重要性,为学生的积极情感激活而助力。
二、借助生活素材落实德育渗透,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
小学学生的很多行为习惯、日常表现、修养素质等,只有在生活中去考量、去对比、去分析,方可逐步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不足与缺憾,也更利于其思想认识的提升与人生定位的完善。
因此,教师在落实德育渗透中,应切实加强对各类德育素材的开发与借助,并将其以最易被学生所接受的游戏、体检、体验等融入课堂。
让学生在趣味性、探究式的德育体验中,获得课堂积极性、主动性的切实调动,来引领其高尚道德品质、积极人生态度的建立。
同时,在诸多彰显着德育魅力的生活素材刺激下,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施方式必然会更为丰富,学生在学习中的收获也势必更为充分,这不仅有助于德育目标的达成,且更利于德育实效的增强。
例如,在开展《我们当地的习俗》教学中,可结合学生家乡的特产、风俗、人情等,组织学生对其进行分享、交流、探讨,来激发其对家乡的热爱。
而在课外,可倡导学生通过分组调研的方式,就家乡街道的筹建、新建筑的规划、公园的修整、学校的扩建等进行了解、分析,对对家乡的改变和城市的更新进行对比。
让其在更为直观的生活素材刺激下,用多种方式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来促进其建设家乡、奉献家乡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提升。
三、通过实践活动强化德育渗透,完善学生的认知体系
受自身生活经验不足、认知能力欠缺等因素的影响,以致很多学生在一些较
为抽象、深奥的道德理论与法律规范理解上,必然会存在着诸多认知偏差。
而通
过对实践活动的引入,来开展德育渗透,则自然更利于德育途径的延伸与拓展,
且更利于德育目标的达成。
因此,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中开展德育渗透时,应
以最受学生欢迎、喜爱的实践项目引入课堂,融入课外,将其与教学中需要掌握
的理论,以及德育教育的要求等深度融合起来,为学生的认知体系完善,以及综
合素养塑造而奠基。
同时,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其认识的全面性、理
解的深刻性也必然会切实增强,这也更利于德育渗透的精准化落实。
例如,在开
展《花儿草儿真美丽》教学中,可组织学生离开课堂,来到校园内美丽的花坛旁,欣赏竞相争艳的各种花的美丽,嬉戏追逐的蝴蝶蜜蜂的可爱,以及各类花花草草
的生机。
在此过程中为学生亲近自然、接触自然、了解自然而铺设广阔路径,于
无声无息间实现对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来促进学生
的认知体系完善。
四、结论
总之,德育渗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融入,不仅是提升教学实效、拓
宽学生视域的需要,更是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需要。
而且,面对鲜活、生动、丰富的德育渗透措施驱动,学生自会在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中获得思
想认识与价值观念的提升,德育渗透的实效性、延展性、丰富性必然会全面强化,德育之于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价值与意义也势必会全面凸显。
因此,教师在小
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落实德育实践时,应以教学中需要突破的重点、难点、要点
等为参考,将与之相关的各类德育资源、素材、活动等,以多种方式迁移至课堂
领域。
来实现对学生情感的激活,潜能的开掘,素养的塑造。
来确保德育渗透实效,以更好促进学生发展。
使建立在德育渗透基础上全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育
人倾向构建,更好服务于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培养,切实作用于学生的正确价值
观念形成,并为其适应社会、提升自我、健康成长而奠基。
参考文献:
[1]徐春花.德育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渗透路径[J].清风,2022(04):52-53.
[2]吴永民.德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中的渗透策略探讨[J].智
力,2022(05):127-129.
[3]孙淼.立足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渗透德育的思考[J].吉林教育,2022(01):23-24.
[4]李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德育的渗透方式[J].小学生(下旬刊),2021(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