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弹词流派唱腔小集——简述“苏州评弹”与“光裕社”(杨兴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弹词流派唱腔小集——简述“苏州评弹”与“光裕社”
(杨兴泉)
苏州评弹被誉为江南的一颗明珠,说书艺术,追溯渊源始于汉朝,滥觞於唐、宋,盛行於清乾嘉年间。

乾隆南游,特邀弹词艺人王周士,御前弹唱,赐七品小京官,旋即因病请假回苏州,於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王周士等创建光裕公所(苏州评弹艺人的行会组织),在苏州宫巷第一天门,供三皇为祖师。

18601865年(同治四年)由评弹泰斗马如飞等集资,在苏州临顿路小日晖桥,草建公所,至18841912
年光裕公所更名为光裕社。

历任社长有沈友庭、王绶卿、张福田、黄兆麟、魏钰卿、杨斌奎、严雪亭等皆著盛名。

光裕社的规章制度名《出道录》,内有马如飞所写的《道训》,为当时评弹艺人遵循的守则,其中勉励艺人勤学苦练,表演不趋下流等内容,至今对评弹演员仍有教益。

光裕社艺人所谓出道,即满师,分两个阶段:小道与大道。

小道即茶道,由业师陪同弟子到光裕社的茶会上与一些前辈见面,茶资均由弟子承担,此后方可挂牌说书,但不能收徒。

待若干年后,其弟子艺术上不断磨练和提高,经师同意,在光裕社内宴请前辈,并交纳若干出道费,届时在《出道录》上方可列入名册,叫出大道,这时可收徒,正式成为光裕社
社员。

由于光裕社的内部分裂,19121916年由周宾贤在上海成立同义社。

1936年光裕社又经分裂,成立了普裕社,普裕社允许男女拼档,这对评弹艺术是一个推动。

1945年后各大小团体合并为光裕评弹研究会,解放后,江浙沪先后成立了各大小评弹团体有几十个。

苏州评弹在清·乾隆嘉庆年间最著名的推陈遇乾、俞秀山、姚豫章、陆士珍,简称前四家。

同治年间有马如飞、姚士章、赵湘州、王石泉,又称后四家。

苏州弹词历经二百余年兴衰,其流派唱腔已发展到了二十四种,但被推崇评弹三大基本调的是:俞秀山的“俞调”,薛筱卿的“薛调”,蒋月泉的“蒋调”,此三大评弹基本调,至今在苏州评弹学校的学生作为必修课目。

从陈遇乾达到蒋如庭
鼎足三俞、马、陈,如今“陈调”亦翻新。

试听一曲“山神庙”,别具苍凉万古情。

陈遇乾,清乾嘉年间苏州弹词艺人,是苏州评弹前四大名家之首,青年时在吴郡名部洪福、隽秀二班学习昆曲,后改学弹词,生平擅翰墨,雅擅皮曲。

他根据民间流传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改编成弹词《义妖传》(即白蛇传)共二十八卷共五十四回,流传很广,当时版本很多,印刊最早的是嘉庆十四年(1809年)刻本,是顾光祖依据陈遇乾原本修订的(可
惜陈调的《白蛇传》原本至今尚未发现)。

后又经陈士奇、俞秀山二位名家校阅,故书中之说白唱词,比较简练生动,故事情节与乾隆年间的东调,宋调之《白蛇传》有所不同。

陈遇乾又编演《芙蓉洞》(即玉蜻蜓)、《三侠剑》等书目。

在长期演出之中,陈遇乾吸收昆曲和苏剧等曲调,创造了一种老生、老旦演唱的“陈调”,但已无从查考,陈调传到蒋如庭时(二十年代),蒋如庭对陈调进行改革,并吸收了吴语民间音乐的音调,丰富了唱腔,又新添了特色的过门,既保存了昆曲优秀和传统,又对陈调的行腔、运气、换气等方面,有新的突破,现在评弹界流传的陈调,实际上是经过蒋如庭改革后的陈调。

蒋如庭()聪慧,肯钻研,说表细腻,善口技兼称,且弹得一手好三弦,曾是评弹界光裕足球队队长。

目前各种不同流派代表人,均创造了适应自己风格的陈调唱腔,如徐云志、周玉泉、蒋月泉,严雪亭、杨振雄、朱雪琴等等。

古曲新生——正宗“俞调”
自按宫商自著书,《倭袍》磨勘见功夫。

精通音律原方士,《宫怨》缠绵尚姓俞。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当您听到朱慧珍演唱一曲缠绵回转,清丽圆润《宫怨》开篇,顿觉眼目清凉,心旷神怡,这首开篇由朱介生对俞调悉心研究,精益求精,
形成了目前正宗俞调的楷模,而这俞调究竟谁创造的呢?那要追溯到清嘉道年间弹词艺人俞秀山,评弹史上称其前四家之一。

俞秀山文学基础很深,能自编自演,也能度曲,一生除致力于弹词《倭袍》外,也曾编写了《白蛇》、《琵琶记》、《长生殿》、《红楼梦》、《玉蜻蜓》等二十余部书目,同时创造了苏州弹词的基本流派唱腔之一的“俞调”。

其特点婉转曲折、抒情优美,真假嗓并用,抑扬顿挫,四声严格,过去,初学弹词者,从俞调作为学弹词的基本功。

最早的俞调已无从考证,但俞筱霞、俞筱云所唱的俞调,称其为老俞调,朱介生所唱的俞调,又称为新俞调。

朱介生的叔叔朱耀笙在民国初期对俞调作了改革,他吸收了苏剧,女校书的音调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使俞调唱腔更完美,在二十年代传到了朱介生时,他又吸收京剧、昆剧的音调,使俞调更上了一个台阶。

后来朱慧珍的快俞调,杨振雄的杨俞调及周云瑞《岳云》开篇,又及杨乃珍、沈世华、刑晏芝对俞调唱腔摸索,使古老的俞调,焕发青春的活力。

俞调的产生对苏州弹词流派形成,影响很大,如“小阳调”、“徐调”、“夏调”等等都受到俞调的渲染,而形成了各自流派唱腔。

弹词泰斗——马如飞
斐然文采马如飞,一袭青衿不救饥。

且向江湖唱《珠塔》,声声但觉沁心脾。

马如飞原名马时斐,字吉卿,一署沧海钓徒。

苏州人,为清咸同年间的弹词大响档,以演唱《珍珠塔》成名,是苏州弹词马、姚、王、姚、号称后四大家,马居首,堪称弹词泰斗。

马如飞少年时,多读诗书,入官衙,习刑名、充书吏,其父故后,家境清寒,马如飞改承先业。

从表兄桂秋荣习弹词《珍珠塔》。

适时桂秋荣在无锡说书,马与桂晤面后,桂竟不念师恩,对马很冷淡(桂之师马春帆是如飞的父亲),桂暂先收留马如飞。

桂为人很自私,每当说到紧张曲折的“关子书”时,往往借故遣如飞外出购物,籍以暗中阻挠如飞学艺,如飞很气愤,欲投河自尽,幸被听众救得,并设法偷抄桂之脚本,授以如飞。

加上如飞文学基础深厚,发奋揣摩,悉心学习,且昔日聆听过先父的《珍珠塔》,居然贯串成书,未几登台献艺,颇有声誉。

在唱腔上,一改当时用“俞调”弹唱《珍珠塔》。

马如飞吸收了“花鼓腔”及“东乡调”,凭丹田之功,用本嗓唱,在音乐方面进行了改革,叠句连连,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世称“马调”。

1866年,马如飞重建“光裕社”,并任组织者,为评弹艺人的利益进行了不少斗争。

马如飞是评弹界早已作古的老人,但我以为值得一书。

书坛文状元——魏钰卿
辛苦少时习艺难,投师几度为求全。

冰弦一泻成千里,马调
今朝赖魏传。

魏钰卿()江苏无锡玉祁人,二十六岁时投师马如飞的弟子姚文卿。

魏钰卿聪明好学,书艺猛进,未几离师放单档。

此时魏钰卿还没有抄全《珍珠塔》脚本,有一次,魏钰卿未经姚文卿许可,将《珍珠塔》脚本带至浒墅关抄录。

姚闻知,即命子如卿赶至浒墅关,将脚本收回。

因为如卿书艺不及魏,为了如卿日后生计着想,同时也激成了魏钰卿今后的发奋。

1908年魏在浙江嘉善演出,偶从钟柏亭处得到其兄柏泉珍藏马如飞《珍珠塔》抄本(柏泉也是马如飞的弟子),其交换条件魏钰卿收柏亭之子钟笑侬(蒋月泉的第一个老师)为徒,从而魏补全了从“二进花园”到“打三不孝”的《珍珠塔》脚本。

魏钰卿之《珍珠塔》脚本,集各家之长,对书中篇子讲究平仄,主张宁可调平仄,决不让平仄为调所失。

魏钰卿对马调作了很大的发展,他的唱,咬字清晰,吐字苍劲,既保持了原来诗句韵味,又在运腔上加强了抑扬顿挫,使节奏更活跃、明朗,使人以一泻千里之感,后人誉为“马派魏调”。

有书坛“文状元”之称。

后来说《珍珠塔》的响档中基本都是魏钰卿的弟子,如沈俭安、薛筱卿、魏含英等,再传弟子中有朱雪琴、周云端、陈希安、薛小飞等,并在“魏调”基础上,又创造出沈调、薛调、琴调及薛小飞唱腔。

现代书的先驱——朱耀祥
“祥调”而今颇盛行,拖腔别有一番情。

当年朱赵声名噪,《别风》《追韩》四座倾。

朱耀祥()苏州人,父亲朱晋卿,住在苏州汤家巷,家前挂有古彩戏法、女子苏滩招牌。

十四岁时拜邹洪祥为师,学变戏法,艺名朱耀祥。

因酷爱评弹,十九岁投贴赵筱卿,学唱《描金凤》、《大红袍》,但赵筱卿经常出码头,其徒弟都留在家,由师母传艺,赵的徒弟都以“奎”字排辈,如唐月奎、杨斌奎、程鸣奎,朱耀祥取艺名朱耀奎,出道后仍用朱耀祥挂牌。

三十年代张恨水的《啼笑姻缘》小说,在上海新闻报上逐日连载,风靡一时,朱耀祥经亲戚饭牛介绍,准备请陆澹庵先生执笔润色,陆初谢绝,后由朱兰庵出面帮助写(朱兰庵即姚民哀,唱《西厢》颇有名气,且富有文才,善写帮会小说,但编了几回就不写了),此时朱耀祥自己动手边写边演,首先在上海东方书场演出,后也在电台播放,很受欢迎,朱耀祥的乡谈很好,如徽州、香山、黄埭的乡谈很有起色,朱还善编写,尤其是能把当天报纸上的新闻编入书中,故业务不错,后来陆澹庵与平襟亚到罗春阁书场听书,觉得朱的《啼笑》唱篇写得不雅,平就叫陆帮写唱词,从此朱耀祥、赵稼秋的《啼笑姻缘》一炮打响。

朱赵把小说改编成弹词,开创了苏州弹词说现代书的先声,在当时,对苏州弹词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

朱耀祥因从小唱过苏滩,嗓音洪亮,其唱腔平和从容,咬字清晰,拖腔很有韵味,人称“祥调”,是属马调系统,由魏调衍变而来的。

《玉蜻蜓》的楷模——周玉泉
说到静功数玉泉,慢条斯理拨轻弦。

《云房产子》堪称绝,别有神情未易宣。

“垂眼沉凝君即临,宛如初会在三春”,每当《玉蜻蜓·志贞描容》,那旋律丰富,深厚质朴的“周调”时,听众便会想起周玉泉先生。

周玉泉(1897—1974),苏州人,六岁进私塾,十六岁从师张福田,一年后放单档,弹唱《文武香球》。

数年后,名声鹊起,演技日渐长进。

此时,周玉泉觉得一部书已兜不转,往往捉襟见肘,迫使他学说第二部书,经几度周折,后由叶声扬介绍,拜誉为“翡翠蜻蜓”的王子和为师学说《玉蜻蜓》。

学书须听书,周玉泉听书时聚精会神,全力以赴,连痰也不吐,决不漏掉一个字、一个面风,也不笔录,但当一听完书回房,他就赶紧把整回书默下,可见他的聪颖和惊人的记忆力。

《玉蜻蜓》中有《问卜》一折,为了起好算命先生何瞎子这个角色,周玉泉除了吮吸老师王子和的营养,又向前辈艺人,
如著名的“瞎子”陈瑞卿、朱耀庭等请教,还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瞎子形象。

有时周玉泉在台上演出时,经常被听众误认为其是瞎子,因此而闹出不少笑话。

平时周玉泉到各埠说书,不少拆字算命先生停下生意,赶来听他说“何瞎子”《问卜》这回书,可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四年期间陈云同志在会余之暇多次亲临书场听周玉泉的弹唱,并给予高度评价。

江南铁嗓子——夏荷生
“描王”响绝几春秋,今听余波气尚道。

真假嗓音善融合,每於刚健寓温柔。

如今听过夏荷生弹唱录音的人很多,能看到夏荷生照片的人不多,见到其人的听众更寥寥无几。

夏荷生(1899—1946),浙江嘉善人,其父夏又梅曾开设夏厅书场,夏荷生在幼年便耳濡目染,少年时随伯父夏吟道学唱弹词,未几吟道病故,因而辍学。

1914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学习排字,又因志趣不投而辞职,再投师钱幼卿学唱弹词《三笑》、《描金凤》。

满师后,离师放单档,说唱在江浙各埠,初露头角。

夏荷生特别在说、噱、唱三方面狠下功夫,他在俞调和马调的基础上,吸收了弹词名家张步云的“小阳调”,根据自己嗓音条件,创造出刚健、温柔、响弹响唱的“夏调”,深得听众赞
许倾倒,被誉为江南铁嗓子—“描王”夏荷生。

据说,三十年代,有一次夏荷生在上海东方书场演出《描金凤》,正值炎热酷暑,书场中还是客满,人头挤挤,汗流浃背。

当时书场内还没有电风扇,夏荷生一上台,环视四周,以示定场,突然间,“哗……”,阵阵风声(口技声),余音绕梁。

听众犹如亲临其境,顿觉凉风习习,清凉透彻,好象身上的汗水一下子收干了,可见夏荷生的艺术魄力了。

许多弹词名家和响档,都得到夏荷生的扶持和栽培,如姚荫梅、张鉴庭、蒋月泉、杨振雄、唐耿良、徐天翔等等。

“藉甚当年沈薛名,电台播唱动人听。

声虽哑糯琵琶托,盼然方卿唱道情。

沈俭安(1900—1964),又名白民,是弹词先辈沈友庭之子,苏州人,曾在光裕小学读书,未毕业父亡,随兄沈勤安习弹词《双珠球》,因非同胞,兄弟情趣不投,改投朱兼庄门下,习《珍珠塔》,艺成后放单档,演于江阴无锡一带,初登书坛,书艺尚未成熟,业务不佳。

而后问业于魏钰卿,使其唱词、道白、平仄渗透其道,从而在弹词艺术生涯中奠定了基础。

先后与帅弟朱秋帆、钟笑侬拼档,至1924年始与薛筱卿拼档,在上海邑庙四美轩等书场演出,颇获好评,因而在上海站住了脚,三十年代“沈薛档”已蜚声书坛,饮誉春申,有“塔王”之称。

沈俭安善于吸收各家艺术,把京剧界周信芳的表演艺术溶化
于评弹之中,他是坐着起角色的,确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把各种角色演得栩栩如生,有出神入化之妙,且有活“采萍”之称。

沈调是在“马调”、“魏调”的基础上,创造出行腔飘逸,婉转细腻的唱腔,沈俭安嗓音带涩,声调柔糯,很有韵味。

“沈薛档”在弹词界数上乘,尤其是薛筱卿的琵琶伴奏,对弹词音乐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沈俭安的弟子很多,周云瑞、陈希安、朱雪琴等在师承沈调基础上,又形成了具有自已特色的唱腔风格。

在色彩斑斓的评弹流派花苑里沈俭安以自己与众不同的演唱神韵,得到了听众的喜爱。

“琨弦拨处韵铿锵,叠句连连最擅场。

双档昔年称“沈薛”,红花绿叶善扶将。

薛筱卿(1901—1980)苏州人,幼年求读于苏州光裕小学,1914年投师魏钰卿,习弹词《珍珠塔》,不久离师放单档,业务尚可。

1918年底,苏州有会书,恰有先生误卯,场东无奈,商请薛筱卿垫档,筱卿随即登台,演唱《珍珠塔·翠苹告禀陈御史》,筱卿歌来精神充沛,铿锵有力,叠句频出,余音绕梁,听众为之拍手叫绝。

于是薛筱卿艺名大噪。

翌年与师魏钰卿拼档,使其在艺术上有更大的猛进。

1924年与隔房师兄沈俭安拼档,更是牡丹绿叶相扶,相得益彰。

过去弹词演唱时,从不伴奏,但沈薛拼档后,逐渐形成了比较简单的伴奏,最后发展成伴奏紧贴唱腔,这是在弹词音乐
上开创了失例,并对后来的弹词伴奏与唱腔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故“闭口”琵琵转化为“开口”琵琶,实是从薛筱卿始。

沈薛档在三十年代已红遍书坛,己成为大响档,享有“塔王”之誉,实非偶然。

薛筱卿的唱腔是在马派魏调的基础上,增加了节奏上的变化,明快清晰,爽朗铿锵,世称“薛调”。

旧上海,电台上商业竞争的广告宣传昼夜不息,沈薛业务很忙,除电台、书场中固定演出外,还奔波各种特别演出,真是应接不暇,为了争取时间,薛筱卿独资购买了一辆“奥斯汀”汽车,自己驾驶,说书先生能有自备汽车,这在评弹艺人中是前所未有的。

一代宗师——徐云志
风靡难忘《换狸猫》,老去吴侬韵尚娇。

《三笑姻缘》广传授,哪家亭子耸层霄。

徐云志(1901—1978年)苏川人,幼年进私塾读书,十五岁投在谢少泉弟子夏莲生门下,学说《三笑》。

十六岁离师放单档,背包囊,走官塘。

一部《三笑》,十几天就说完了,书场老板挖苦他说:“小先生.你真是有本事,说书赛过跑马”。

此后一连几个月也没有找到让他说一档书的场子,这使意识到自己书艺很差,还需继续学习。

于是,他又回到老师身边。

这次徐云志更加认真,不放过老师在台上的每一句话,一个
动作,听后又一遍遍地练习。

二十二岁时他又在唱腔上大胆革新,吸收民歌,打夯号以及各类小贩的叫卖声.逐渐形成“徐调”。

一次在浙江南浔镇卜一家书场中,用“徐调”演唱《三笑·载美回苏》,此后,众说不一,有的悦“怪腔怪调”,有的说“自由调”蛮好听。

但徐云志坚持唱新腔,经过一段时间磨砺,“徐调”慢慢地流传出来了,在苏州会书中,他的“徐调”得到许多听众的好评。

业务也好起来了,徐云志跃跻响档行列。

1926年徐云志进上而,托常到电台播送节目。

此时“徐调”才正式被听客和同行承认,并风行起来。

“徐凋”柔软圆润,舒徐从容,故又称“糯米调”。

徐云志饮誉书坛数十年,对评弹艺术作出了显著贡献,在他悉心指导下,培养出一批弹词名家和著名演员,其中有严雪亭、王御亭、邢瑞亭、祝逸亭等三十余人。

“小阳调”究始何人?柔里带刚确动听。

最是凄迷肠断处,空听合钵唤青青。

杨仁鳞《哭塔》之天真,《合钵》之缠绵,堪称独步书坛,故有“蛇王”之称,与“塔王”沈薛,“描王”夏荷生享有盛名。

杨仁麟(1906一1983年)苏州人,本姓沈,幼年过继给舅舅杨筱亭。

1914年人学.后随父杨筱亭学艺,一年后在常熟仪凤园演出,日夜场业务很好,取艺名“九龄童”,1918年
与父亲拼档。

十六岁时离父放单档,奔波江浙沪各埠,筱亭对仁麟说:“你要穿狐开皮袍子来见我”。

言下之意,艺术上要有成就,攒大钱。

仁麟不负父亲的期望,十余岁在上海站稳了脚跟。

通过一个阶段实践后,觉得自己艺术上还很不够,欲再向父亲求教,其时杨筱亭生病,无精力传授。

无奈,仁麟就经常去看京戏,借鉴程砚秋唱腔中的阴面唱法。

向前辈张福田学,并经合其父亲杨筱亭,本嗓与假嗓并用,多用阴面少用阳面,称之“少阳调”,又谓之“小阳调”,爽利清脆,韵味深长。

其实“小阳调”在苏州弹词史上,很早有人唱了,如早先有毛菖佩,后有张福田、张步云、杨星搓、杨筱亭等。

看来只有杨筱亭把“小阳调”传下来,其子仁麟丰富发展了“小阳调”,杨仁麟之“小阳调”被弹词界视为正宗。

五十年代末,杨仁麟在杭州‘“三元书场”弹唱《白蛇》。

陈云老首长天天亲临书场,给予很大的鼓励。

六十年代初,蒋月泉虚心向杨仁麟学习《白蛇》被传为佳话。

“巧嘴真堪称大师,每以说表发深思。

书坛今日称“姚调”,《啼笑因缘》誉久驰。

姚荫梅生于1906年,江苏吴县用直西半镇人,从小随母也是娥学说《金台传》,后因倒嗓改学弹词,投在唐芝云门下,学唱《描金凤》,未几,姚就放单档。

二十七岁,姚荫梅在苏州皮市街隆昌书场弹唱《大红袍》。

被光裕社赵鹤荪、赵筱卿闻知,便来查问,此书何人传授,(按光裕社社规,无师承者,不得弹唱,须探牌牌处罚)姚正在为难之际,幸得朱耀祥在场,朱说:“是我传授的。

”这样才免于处罚。

因此,姚很感激朱耀祥,即拜朱为师。

有一次,姚去金山演出,场方只知道姚是朱耀祥的学生,没与姚商量,便挂牌,姚荫梅弹唱《啼笑因缘》,姚虽是朱耀祥的学生,但朱从未传授《啼笑》于姚,姚也从不听过朱的《啼笑》,怎么办呢?恰一位听客,赠姚一本陆谵庵编写的《啼笑》弹词脚本。

姚荫梅聪慧,颇有编写能力,灵机一动,将《啼笑》脚本的唱改为说,说表部份改为唱,现吃现吐,居然也能应付过去。

姚荫梅长期单档演出磨练,在说、噱、演上下了苦功,尤擅长丑角脚角色,刻划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有独到之处,已形成姚派艺术风格,在弹唱上,着重唱意,唱字,力求把唱词和思想感情唱出来,其唱腔,人称“姚调”。

姚荫梅的《啼笑》饮誉书坛,陈云同志赞赏他,“能说能编,是个好角色。


码头老虎——李仲康
家传秘本《杨乃武》,行腔顿挫别翻新。

如听老吏断疑案,嚼铁斩金确过人。

弹词名家李仲康,(1908—1970年)浙江海宁硤石镇人,其父李文彬是编写弹词《杨乃武》脚本的清末弹词艺人。

仲康
十九岁随父习弹词《杨乃武》,忡康善歌,嗓音高亢,咬字清晰,力度强,世称李仲康调。

因《杨乃武》-书,内容新颖,很适时代,故风靡一时,经久不衰,饮誉江浙,有“码头老虎”之称。

四十年代末,仲康与子李子红从长兴到浙江南浔,途经湖州西园书场,见挂牌上写严雪亭弹唱《杨乃武》,恰遇严雪亭,(严雪亭已是大响档了,弃《三笑》,唱《杨乃武》,惜无真本,但对李氏《杨乃武》早有爱慕之心)。

雪亭见李仲康,心中大悦,非常诚恳地说:“阿叔,我有一句话,请您听听我的书。

”在一片盛情之下,李家父子一连听了二十多天的书,仲康觉得雪亭书艺不凡,为人正直,诚朴,虚心好学。

虽然仲康不善于交际,但心情豪爽,将李氏秘本《杨乃武》三百多档篇子毫无条件地授于雪亭。

1952年李氏父子在上海演出;闲暇时去邑庙日日得意搂,逢雪亭演出,当时雪亭上台后,朗了家生,启口说“唱段《杨乃武·孔方兄》格末这部书是啥人传授的呢?就是第三排当中的李仲康老夫子。

”当时的听众目光一齐投向李仲康,坐在第二排的王再香,回过头来对李仲康说;“老头子,大响档在叫您先生了。

”仲康微微一笑,内心深觉严雪亭这样一个大响档,饮水不忘其源,感到很欣慰。

超级响档——张氏昆仲
掷地堪成金石声,若论说表亦超群。

四奸各复具神态,曲新
还听《林子文》。

弹词表演艺术家张鉴庭,生于1909年,卒于1984年,无锡人,幼年在私塾读了两年书,因家境清寒辍学,九岁跟舅父学唱宣卷,十四岁唱绍兴大班,由于张鉴庭刻苦学艺,不久唱了主角,艺名“小麟童”。

十七岁时与胞弟鉴帮同拜苏州弹词艺人朱咏春为师,一年后,离师与鉴帮长期演于乡镇各个小书场,下断磨练自己,并自编了《顾鼎臣》与《十美图》。

三十年代初张氏兄弟第一次进上海说书,由于艺术上还不成熟,没站住脚跟,但张鉴庭并不灰心,总结失败的原因,并向誉为“描王”的夏荷生虚心求教,书艺大进。

张鉴庭在说表上“火功见长”,特别在精、气、神方面,眼风手面上创造出各种不同性格特征生动人物形象,能牢牢地抓住听众,1938年第七次进上海,在沧州书场一炮打响,跻身名家行列。

1946年后与小弟鉴国拼档,使张鉴庭在唱腔上有新的突破,他们吸收了“夏调与书调的唱腔,兼收北方京韵大鼓、绍兴大班的长处,加上张鉴国的琵琶伴奏,使具唱腔更富有音乐性,经过长期艺术实践,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唱腔,世称“张调”,其特点苍劲有力,韵味浓郁。

张派艺术与“张调”深得评弹界的崇敬。

“低徊一曲号“催眠”,程派唱腔堪媲妍。

甥舅长期同演出,《绣香囊》与《小金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