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但愿人长久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但愿人长久.doc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但愿人长久.doc](https://img.taocdn.com/s3/m/1484227a0740be1e650e9af8.png)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但愿人长久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词,其中田字格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词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3、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重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词,其中田字个格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词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词语及重点句的意思三、教学过程一、简单介绍生平,揭示课题。
可让学生课前搜集一些与本文有光的资料,包括苏轼的一些诗词,然后老师再加以补充。
介绍苏轼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拭与弟苏辙情同手足,但长期天各一方,时直中秋,目睹别人家团聚,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然后他在伤感之时,悟出真缔,于是解脱惆怅,写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千古绝唱。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1)出示自读要求自由练读生字表上的生字2)划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3)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4)、学生练读全文5)、抽读卡片6)读准字音7)理解词语皓月:明亮的月亮。
埋怨: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别人或事物表示不满。
2范读课文三、细读课文1细读1-3自然段理解朝庭:密洲两个词语2学习第二自然段自由读课文看图理解词语皓月当空,万里无云,想象家人团聚,品尝瓜果,观赏明月心绪不宁是什么意思3学习第三自然段苏拭为什么思念弟弟手足情深是什么意思形影不离呢?4指导朗读作业布置:抄写词语版书设计心绪不宁形影不离第二课时一、教学要求1、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2、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工婵娟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工婵娟的含义。
三、教学步骤及过程1、继续细读课文分页标题#e#自由读课文指明说说苏拭为什么要埋怨月亮苏拭移情于月也戏人,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
自由练读这段后面是省略好,他省略了什么?引导想象这个问题问的没有必要,可删去,因为课文已说得很完整了。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但愿人长久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但愿人长久](https://img.taocdn.com/s3/m/e6d94fa2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2b.png)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但愿人长久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了解唐诗《长恨歌》及其背景•了解身边人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学会《长恨歌》的口语化表达和朗读教学重点掌握《长恨歌》的背景及其口语化表达和朗读技巧教学难点学生对环保意识的深刻理解和对环保行动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1.教师引入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有关环保的视频,并询问学生对于身边的环境是否有过异样的发现和自己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2.学生讨论学生就教师所问问题进行讨论,探讨如何发现现实中存在的环保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课文介绍教师用图片展示唐诗《长恨歌》的创作和背景,然后对其进行简单介绍,重点介绍一些不熟悉的字词并为学生读一遍。
4.朗读表演学生分成小组,组成朗读表演的队伍,用不同的语调、音量和情感来朗读唐诗《长恨歌》中的部分片段,并在班级前进行表演。
5.口语化表达教师指导学生将唐诗《长恨歌》的文言文改写为自己的口语化表达。
学生可以将诗句翻译成现代语言,也可以将其中的词语换成自己熟悉的语言。
6.中英互译教师将唐诗《长恨歌》的某句话划出来并在黑板上标出中文和英文,并要求学生中英互译。
7.思考和探讨教师发起讨论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杨贵妃看到现今的环境污染和极端气候,他会怎样看待这一切。
8.总结讨论教师为学生进行总结和讨论,重点强调环保意识和行动的重要性。
然后,教师提醒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让环境更加美好。
教学评价教师将通过朗读表演、口语化表达、中英互译、讨论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重点关注学生对环保意识和行动的深刻理解和积极参与。
同时,教师还将观察学生对于唐诗《长恨歌》的掌握程度和口语化表达的水平。
教学资源本次教学需要以下资源:•多媒体设备•唐诗《长恨歌》•图片、标志、视频等环保宣传资料教学反思本次教学由于时间的限制和学生口语表达的水平不足,朗读表演的效果不够理想。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朗读表演的训练,使得学生在语言表达上能比较完善。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但愿人长久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但愿人长久](https://img.taocdn.com/s3/m/1a10742f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60.png)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但愿人长久教学目标•了解唐诗宋词的优美语言和深刻思想,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能力。
•学会感悟诗歌意境,领略诗歌文化魅力。
•通过语文阅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并感受本篇诗歌的思想和情感内涵,理解诗歌中的符号和隐喻,把握唐诗宋词的语言特点和文化魅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诗歌感悟,在表达与感受之间建立联系,体验文字中的情感和意境,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
教学过程1. 学生背诵诗歌是文学的精华,要让学生从小就接触、了解、背诵一些诗歌成为接受优美语言和加强语感训练的重要途径。
今天的课程中,我们有幸学习李清照的《如梦令》这首绝世之作,希望大家好好领悟。
2. 学生理解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件事情,为什么这首诗的题目叫做《如梦令》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个名字的含义。
从字面上看,《如梦令》指的是像梦一样的令牌,它与梦中穿越了时空的灵魂、被屏弃的爱情而带给人刻骨铭心的感动和思想共鸣。
再从音律上,这首诗的节奏感人,如同梦境中的美好画面,唤起人们心灵深处的感触。
而“如梦”二字,描述了空灵梦幻之中的人生,比较雅致,给人虚幻、唯美、有梦想的美好意境,与整篇诗歌的主题毫无违和感。
3. 学生鉴赏我们将从诗歌的语言特点、诗歌的音韵和节奏、诗歌的内涵三方面对这首诗进行鉴赏。
(1)语言特点本首诗以四声临韵体,结合了文学与音乐的语言特点,借重于音韵、意境、形象化表达的手法,将哀怨而纯美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
(2)音韵和节奏诗歌通过优美的滚动的音节和抑扬顿挫的句子,表现了爱情的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特别是第二句,通过句子的抑扬顿挫处,交织出起伏的情感,更是娓娓道来爱的悠长回旋。
(3)内涵本篇诗歌,运用了隐喻和比喻等修辞手法,通过恋人之间隔阂的隐晦和令明传递而来的信息,意蕴丰富、情感高昂,引发读者的深入思考。
4. 学生感悟对于小学生来说,难点最大主要在于体验文字中的情感和意境。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但愿人长久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但愿人长久](https://img.taocdn.com/s3/m/0e62504b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30.png)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但愿人长久教材分析《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是一本符合国家标准的语文教材,是全国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必学教材。
该教材分为《繁星》、《发现》、《挂念》等多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有不同的主题和文本类型,涵盖了古诗文、现代文、小说等文本。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学生能够理解《但愿人长久》这首古诗的含义和基本结构。
2.学生能够感受古诗的美和诗人怀抱祖国的深情。
3.通过本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1.学生通过多次朗读,掌握古诗的基本结构和语言特点。
2.学生通过分析古诗中的语言形象,理解诗人的深情。
3.学生通过理解古诗的语言感受,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1.学生需要理解古诗中充满感情的语言,体会到诗人怀抱祖国的深情。
2.学生需要通过多次朗读,掌握古诗的音律和节奏。
3.学生需要通过课堂互动,加深对古诗中隐喻的理解。
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是:1.教师讲授法:通过讲解古诗内容和语言形象,引导学生理解。
2.朗读法:通过多次朗读,让学生体会古诗的音律和节奏。
3.图像教学法:通过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古诗《但愿人长久》。
2.教师准备展示相关图片,加强学生对古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联想情感。
2.教师讲解古人文化背景,介绍诗人及其诗歌。
3.教师朗读古诗,引导学生体会整体风格、诗句的韵律和情感。
正式学习1.教师分析古诗的主体结构、语言形象和情感内核。
2.将诗歌分段,让每个学生依次朗读各自的部分。
3.分析诗歌形式、音律、语言特色和意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内涵。
4.反复朗读和思考古诗,课堂互动加强对古诗的理解。
课后巩固1.布置课后练习,要求学生熟读古诗,并形成感性认知和理性认识。
2.导入相关学习资料,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古人情感、审美;同时也让学生学会理性思考和分析。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但愿人长久》语文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但愿人长久》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193964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5a.png)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但愿人长久》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汇:肯定、摘抄2.能够理解课文大意,感受词句蕴含的意境。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他人、积极乐观的情感,提高其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大意,感受词句蕴含的意境。
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漫步客厅引导学生想象场景,进入写作家的客厅,大家一起漫步。
进入到教材背景介绍环节。
2、初步感知课文出示课文标题,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阐释自己的看法与想法。
3、领会课文内容情景呈现的读法,梳理文本,并结合教材的所掌握的知识,领会文章的意思。
4、朗读课文分组依次读下篇文章,并出问题,进行复述对课程的理解,互相讨论。
5、中心思想归纳重点参照课文的题目和作者的写作,领会整个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主题。
6、词语解释根据自己阅读的经验与语言知识,给文章中的生字词解释,并进行演练。
7、理解词语的用法文章阅读技巧根据教学要求,谈论文章的内容、语言、情感,探究文章中的唯美。
8、思考感悟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感悟和理解,写下自己的感受,并进行交流与分享。
9、拓展阅读以但愿人长久为话题,推荐阅读相关的经典著作。
四、教学总结:1、通过对《但愿人长久》的阅读,学生们对诗文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能够接受和领会诗歌的语言和情感,形成一种审美的情感和视野。
2、学生通过参与讨论和分享自己的感受,激发了他们阅读的热情,同时也发挥了其一己之见的主观能动性。
3、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课文的美好,让他们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生命的力量,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四年级上册语文《但愿人长久》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但愿人长久》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7f1376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50.png)
四年级上册语文《但愿人长久》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但愿人长久》。
(2)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3)学习生字词,提高识字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诗文内容。
(3)利用诗歌朗诵、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感受诗人对亲人的真挚感情,培养学生关爱家人、珍惜亲情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但愿人长久》。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3)学习生字词,提高识字量。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某些词语的理解。
(2)通过诗句体会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诗文内容。
(2)查阅字典,学习生字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出示课件或黑板,展示古诗《但愿人长久》。
2. 朗读课文(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文节奏和韵味。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组词。
(2)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重点练习。
4. 理解诗文(1)教师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诗文,解释难点词语。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诗文大意。
5. 体会情感(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诗句体会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进行情感交流。
五、课后作业1. 抄写古诗《但愿人长久》,加强字词记忆。
2. 家长协助孩子背诵古诗,提高背诵能力。
3. 家长引导孩子讲述诗文大意,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4. 孩子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亲人的关爱之情。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但愿人长久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但愿人长久](https://img.taocdn.com/s3/m/e9002621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fc.png)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但愿人长久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识字量,读准所有课文生字,会读懂课文。
2.熟练掌握汉字书写规范,写字工整规范。
3.能够了解和理解课文主题,领会课文中的情感体验和道德情感。
4.能够读懂课外简单语篇。
过程与方法1.使用适当的朗读和阅读分析方法。
2.通过阅读,梳理情节,发现文化内涵。
3.以情感、实践为基础,充分理解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有良好的道德情感。
2.学习与生活相结合,大力发扬团结互助、乐于助人的精神。
3.培养积极的创新思维,开拓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一、第一单元:欢迎你,新同学!1. 课文1:欢迎你,新同学!,1课时教学思路通过这篇文章了解了解同学的情感体验和交流能力的培养。
在课前,教师可以让同学们预测课文内容,鼓励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并加深对语文的了解。
学情分析本单元的学生年龄较小,基础不是很扎实,所以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课堂交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课文2:朋友奶牛,1课时教学思路通过这篇文章了解离开家乡的内心感受,捍卫自己的权益。
课前,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收集学生的亲身经历,引导学生感同身受,培养学生各种科学知识和技能。
学情分析学生文化程度差异较大,有些学生基础较好,有些还未基础不好会对理解课文内容造成影响,因此需要教师注重掌握学生的基础,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获得进步。
二、第二单元:池塘美丽极了1. 课文1:池塘里的春天,1课时教学思路通过这篇课文了解春天水生生物活动和生长情况的介绍。
在课前,可以选择课前热身活动,例如,学生提问或学生游戏,调动学生情感,使学生更好的愉悦学习。
学情分析本单元的课文比较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 课文2:摸着良心说,1课时教学思路通过这篇课文了解母爱的力量和爱的真谛。
课前,可以采用多角度零距离模拟角色,以花束为喻、演示监护人的温暖、逐渐深入到文章的情感,逐步获取幸福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但愿人长久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但愿人长久](https://img.taocdn.com/s3/m/7d9882cc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e4.png)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但愿人长久教学目标:1. 理解古诗意义2. 能够正确吟唱《但愿人长久》3. 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4. 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1. 理解《但愿人长久》的情感表达2. 掌握吟唱古诗的规范教学准备:1. 准备好反义词、近义词卡片2. 准备好多媒体设备及相关资料3. 展示《但愿人长久》的词牌教学环节:一、热身引入(5分钟)1. 导入本课古诗《但愿人长久》。
2. 教师通过问答方式来巩固学生对于反义词近义词的掌握。
二、课堂引入(10分钟)通过让学生欣赏《但愿人长久》的电影曲目并且配上美化的画面,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并放映相关画面。
同时,让学生体会诗歌的美,创设好的情感氛围,使学生热情高涨。
三、教学过程(25分钟)Step 1. 课文理解1. 听一遍录音,学生跟读2. 请学生找到《但愿人长久》中带代表人物心情的词语3. 在学生课本上用荧光笔标出代表抒情的句子4. 学生读句子,老师进行感性领会例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诗歌可以理解为“希望健康长寿,和亲人恩爱永远伴随在一起”5. 在学生的笔记本上学生进行个人创作,让学生思考自己所期待的所有现在的以及未来的生活。
Step 2. 吟唱《但愿人长久》1. 教学词牌《水调歌头》的旋律,让学生歌唱《但愿人长久》这首古诗2. 让学生对照着教师所播放的音乐进行吟唱,并且记住要注意声音的节奏以及平稳3. 学生能够边唱边体会古诗的情感以及意境Step 3. 诵读古诗1. 教师把古诗分为五个部分,将古诗特殊的因素进行展示2. 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诵读,并且意会所表达的情感以及意境Step 4. 诗文背诵让学生进行诗文背诵,巩固学习的成果,并且在家长家长会时进行表演。
四、教学总结(5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2. 老师对于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3. 单词复习教学困难与解决方法:1. 针对古诗理解的难度较大,建议教师进行加深分析以及分词,分层次的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2. 对于学生的发音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需要加强,教师可以在预习中进行加强,然后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巩固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吟唱规范。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但愿人长久4篇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但愿人长久4篇](https://img.taocdn.com/s3/m/d0aef222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b6.png)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但愿人长久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但愿人长久精选4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诗歌《但愿人长久》,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增强家庭观念和家庭美德。
2.通过诗歌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朗读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但愿人长久》的意思。
2.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准备:1.诗歌《但愿人长久》的课件或复印材料。
2.录音机或者电脑播放器。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通过问题导入课题,引出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并给予学生些许时间回答。
问题:1.你知道为什么要感恩父母吗?2.你曾经为父母做过什么事情吗?Step 2:诗歌欣赏1.老师放课件或复印材料,让学生朗读诗歌《但愿人长久》。
2.让学生读一遍,然后选择几位学生来进行朗读。
Step 3:理解诗歌1.让学生自己默读一遍诗歌,然后思考诗歌中的意思。
2.提问学生,诗歌《但愿人长久》通过哪些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3.解释诗歌具体表达了什么?Step 4:朗读练习1.让学生分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诗歌进行朗读。
2.老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和纠正。
Step 5:诗歌欣赏播放诗歌的录音,让学生跟读。
让学生模仿录音的语调和韵律,一起跟读诗歌。
Step 6:课堂小结1.提醒学生,父母是给予我们生命和关爱的人,我们要好好感恩他们。
2.总结学习的内容,再次强调诗歌里的表达方式和感恩的重要性。
Step 7:课后作业让学生背诵诗歌《但愿人长久》,并思考诗歌中的意思。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但愿人长久精选4篇(二)教案标题:峨眉山月歌教学内容:《峨眉山月歌》教学目标:1. 能听懂歌曲《峨眉山月歌》。
2. 能正确朗读歌曲中的句子。
3. 能理解歌曲的内容。
4. 能模仿歌曲的歌唱方式。
教学重点:1. 歌曲中的歌词。
2. 歌曲的节奏。
3. 歌曲的情感表达。
教学准备:1. 歌曲《峨眉山月歌》的音乐文件。
2. PPT幻灯片,包括歌曲的歌词以及相关图片。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但愿人长久》教案三篇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但愿人长久》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765e8d2a964bcf84b9d57b40.png)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但愿人长久》教案三篇2.感悟文本主题:通过朗读课文体味诗人在中秋节的夜晚内心情感的变化,体会诗人思念亲人的纯真感情和豁达人生的积极态度。
3.培养语文品质:(1)通过删词删句等展开表达方式的比较,培养学生感悟的准确性和分寸感。
(2)通过品析词句、展开联想、想象等方式,培养学生感悟的丰富性。
(3)通过苏轼心里活动的变化线索,体会他思念亲人的纯真感情和豁达人生的积极态度,培养学生感悟的深刻性和情感性。
(4)在语言文字的准确而丰富的感悟中掌握想象、对比等读书方法,并学习苏轼“转念想问题”的良好思维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三、教学时间四、预习作业1.朗读课文很多于3遍,要读得准确、流利。
2.反复读读课后的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并能组成词语。
3.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意思心绪不宁形影不离屈指埋怨宽慰4.读不懂的地方请做上记号,在课上提出并交流。
5.上网查查关于苏轼的资料,对他的生平有所了解。
第一课时第二课时(一)体验苏轼对弟弟思念的情景和情感1.复习导入(1)指名朗读课题,尽量读出文字中蕴藏的情感。
(师白:这个题目是有温度的,你在朗读时要感受得到。
)(2)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板书:苏轼)这篇文章写了苏轼的什么事情?(要说清楚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在做什么。
)(一个中秋节的夜晚,苏轼在家中望着月亮,思念自己的弟弟苏辙。
)板书:思念师:同学们,这篇文章的内容很特别,它重点不是写苏轼怎么样去欣赏月亮,而是写苏轼的内心活动。
(板书:内心活动)所以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就是要去体会苏轼的内心活动。
2.请你找出“思念”这个词语所在的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然后出示第二自然段,问:“在朗读这个段时,你最注重哪个词语?为什么?”说后再感情地朗读词语所在的这句话。
(点红并板书:心绪不宁)(2)师:其实仅仅注重一个词语是不够的,因为词语与词语之间是有联系的,如果只注重一个词语,对这个段的理解就不够全面深入。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但愿人长久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但愿人长久](https://img.taocdn.com/s3/m/75a5dad4bb68a98270fefa3d.png)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但愿人长久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_6自然段。
2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 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5 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朗读导入,简介生平。
1 播放《水调歌头》的录音带,小黑板出示《水调歌头》全篇。
2 简介苏轼生平,并揭示课题。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课题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1 自读课文,要求:自由练读课文后的生字画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理解词义。
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2 师检查自读情况(1)听写词语。
品尝玩耍埋怨睡觉吟诵悲欢离合观赏但愿宽慰眼睁睁隐藏阴晴圆缺(2)学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探讨婵娟埋怨皓月吟诵等(3)指名试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谁的事,是一件什么事?三、课堂练习:1、完成习字册。
2、熟读《水调歌头》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指名背诵《水调歌头》2 学生齐背《水调歌头》二细读课文1、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只有文学家苏轼却心绪不宁。
同学们,苏轼为什么在中秋之夜心绪不宁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2、学生交流根据交流重点抓“手足情深”“形影不离”“又有”等词的理解体会a、你从哪里看出他们俩手足情深呢?(小时侯……)b、你从“形影不离”这个词中能体会到什么呢?c、“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从这句话中你又有什么体会,主要是从哪个词中体会到的?3、指导朗读结合学生的交流,请他们读你能读好么?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你会用朗读表现吗?4、引说:苏轼之所以会如此“心绪不宁”,是因为——(苏轼在思念着弟弟)是啊,苏轼跟弟弟——(手足情深),小时侯——……长大以后——……如今屈指算来——……怪不得苏轼会这样——(思念弟弟呢!)三、学习课文第4节1、看图想象瞧,月亮渐渐西沉,抬头望月,月光如水,它还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到床前,这是多么美的夜晚呀!同学们,在这样的夜晚,你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可是在月色这么美丽的中秋节晚上,苏轼躺在床上,心里不禁埋怨起来了。
四年级语文教案《但愿人长久》
![四年级语文教案《但愿人长久》](https://img.taocdn.com/s3/m/d998552c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8.png)
四年级语文教案《但愿人长久》教案一:《但愿人长久》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并领悟诗词的含义和艺术之美。
2. 培养学生欣赏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通过朗读、理解、仿写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学习理解《但愿人长久》这首诗的意义和主题。
2. 学会欣赏和朗读诗歌。
3. 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但愿人长久》的内涵和人情味。
2. 在欣赏和朗读中感受诗歌的美妙,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喜爱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课件或手写《但愿人长久》的诗歌内容,并放一段古筝伴奏的音乐,创设温馨的氛围。
引导学生欣赏音乐,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 学习课文:通过教师朗读,学生跟读,渐入诗意。
然后教师解释诗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思想。
学生可以分组讨论,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3. 欣赏和朗读:学生再次跟读诗歌,教师指导学生表达出诗中表达的情感和美。
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对读,以增强对诗歌韵律和语调的把握。
4. 创作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一段关于美好愿望的小短文。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话题或提示,如“我愿……”、“我的美好愿望是……”,并鼓励学生进行表达和分享。
5. 展示和点评:学生可以选择向全班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师和同学可以给予鼓励和评价,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五、作业布置:将学生的小短文集结成册,发放给家长,鼓励家长和学生一起阅读。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诗歌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并且能够通过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情感来写作。
通过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七、延伸拓展:1. 课外阅读: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一些经典的诗歌作品,如杜甫、白居易等的作品,让学生进一步领略诗歌的美妙之处。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朗读或背诵,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案模板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但愿人长久9篇
![教案模板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但愿人长久9篇](https://img.taocdn.com/s3/m/3d3be13c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38.png)
教案模板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但愿人长久9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但愿人长久 1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年的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是怎样度过的?当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到来,我们会亲人团聚,品尝瓜果月饼,共享一轮明月。
但总有人因为生活和工作的原因漂泊他乡,不能与亲人团聚,看到这一轮明月,心里会有那些感受?每逢佳节倍思亲,望着天上的月亮,总让人想起家乡的亲人。
才上心头,却下眉头,许多写月的诗词作品都表达了这种情愫。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所学过的有关描写月的作品。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新的诗词《水调歌头》,齐读课题。
二、初读诗文出示诗歌《水调歌头》,学生自由朗读。
指名朗读,纠正学生读音。
(阙,琼,绮)这首脍炙人口的诗词,想象丰富,语言凝练,情感深刻,意境深邃,同学们在学习理解上遇到了较大的困难。
请同学们打开课文《但愿人长久》,仔细阅读这篇文包诗结构的作品,就能帮助我们学习和理解。
三、精读诗文读了课文,你感受和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因为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绪?(埋怨、宽慰)课文一至三小节描写了诗人对弟弟的思念。
在中秋月圆之夜,诗人为何单单想起了他的弟弟呢?什么是手足情深?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出他们之间的兄弟情深?指名同学朗读。
从这些语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在这首诗里,同样也蕴涵着这样的感情,让我们齐声朗读,来感受这种深深的思念之情。
齐读《水调歌头》。
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描写诗人的离愁别绪,自由读读这一段。
你感受了怎样的意境?(《静夜思》)指名有感情地背诵李白《静夜思》,指导朗读描写月夜环境和诗人辗转反侧的句段。
在皓月当空之时,诗人静思什么呢?齐声朗读诗人月下所思的句段。
你从这段文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齐读句段。
从“为什么”你是否感受到诗人的责怨,齐读句段体会感受;从“偏偏”你是否感受到了诗人的愤懑,再读句段,进一步体会感受。
在诗人的诗中同样也蕴藏着这样的情绪,让我们再读读这首诗,来体会诗人当时的情绪。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但愿人长久》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但愿人长久》](https://img.taocdn.com/s3/m/44829055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a.png)
教案名称:《但愿人长久》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理解诗中的生字新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诗中表达的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教学重点:古诗的朗读技巧和情感表达。
古诗的意境理解与文化背景。
教学难点:- 古诗中抽象意境的理解和情感的深入体会。
学生创作短诗时的创意和表达。
教学准备:古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PPT课件,包含诗句、作者介绍、创作背景等。
生字新词卡片,用于教学和复习。
配乐朗读音频,用于情感体验环节。
与古诗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素材,用于创设情境。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5分钟)展示月亮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你们在月亮下有什么美好的记忆或感受吗?”新课呈现(20分钟)1. 古诗朗读:老师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注意语速、语调和停顿。
2. 生字新词学习:通过卡片教授生字新词,让学生跟读并书写。
3. 逐句解析:逐句解释古诗的意思,强调关键字词的理解。
古诗理解(20分钟)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每句诗的意境和情感。
角色扮演:选择学生扮演诗人苏轼,表达对家人的思念。
情感体验(15分钟)配乐朗读:学生在轻柔的古筝或笛子音乐中朗读古诗。
情感分享:学生分享自己对古诗的感受,以及对家人的思念。
拓展延伸(15分钟)短诗创作:学生模仿古诗的形式,创作表达自己情感的短诗。
文化探究:讨论苏轼的生平和《水调歌头》的历史背景。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古诗的主要内容,强调其文学价值和情感表达。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古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作业布置(5分钟)背诵并默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完成自己的短诗创作,并准备在下节课上进行分享。
教学反思:反思学生在古诗朗读和理解上的表现,思考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但愿人长久.doc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但愿人长久.doc](https://img.taocdn.com/s3/m/880327afbcd126fff6050b1c.png)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但愿人长久一教学目标1能独立认识本课生字“轼、廷、皓、辙、婵、娟”;积累词语“朝廷、皓月当空、手足情深、埋怨、十全十美、吟诵、婵娟”。
理解“婵娟、皓月”的意思。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 能借助课文中的故事内容,通过联想和想象读懂诗词的意思,了解苏轼创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经过,感受苏轼思念亲人的情感。
4 通过学习,体会中国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想感情,了解中秋这个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深意。
二教学重难点1 能借助课文中的故事内容,通过联想和想象读懂诗词的意思,了解苏轼创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经过,感受苏轼思念亲人的情感。
2 通过学习,体会中国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想感情,了解中秋这个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 师:每年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你知道哪些关于中秋的习俗或故事呢?说明: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入手,便于教师了解学情,更好地进行接下去的教学。
2 学生交流。
3 师:中秋是团圆的象征,远在他乡的游子,望着天空的那一轮明月,常常涌起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因此,中秋又称“团圆节”。
4 出示课题:*39、但愿人长久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学生自由读课文。
3 交流(1)学习生字轼辙:读准字音(翘舌音)偏扁:辨别读音廷:复习笔顺说明: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字词的教学依然不能放松,对于一些容易读错、写错或混淆的词语要帮助学生加以辨析。
(2)开火车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出示:古时候,___________,______思念_______,写下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什么时间)(谁)(谁)个别说三重点突破,读中感悟1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苏轼在中秋节的夜晚对弟弟的思念之情,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思念之情?用“——”划出有关句子。
2 自读体会、交流。
3 出示句子: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但愿人长久》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但愿人长久》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d325eb7102de2bd96058867.png)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反思2、但愿人长久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体会作者对兄弟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回忆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3、导出苏轼并简介生平。
4、导入课题,板书:2 但愿人长久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学课文。
提出自学要求:1、自学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2、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3、默读课文,思考:每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说说自己理解的词语意思。
(2)指名读课文。
(3)说说课文要学哪一首诗。
(4)文章描写诗的意境是哪几小节?(5)说说课文可以分成哪几小节?概括段意。
3、指导朗读长句。
三、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讲解字形。
屈:半包围结构的字,外边的“尸”字旁不要太大,里边是个“出”字,最后一笔是点。
3、学生描红、仿影。
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学生自由轻声读文,思考:课文第一段交代了什么?2、指名说说。
三、学习第二节1、学生读文,说说从这首词中读出了怎样的一种感受?2、出示课文中的图,说说这是什么时候?图中苏轼表现怎样?3、读第2节,对比一下,人们与苏轼的心情有什么不同?4、指导朗读:读出人们的喜悦,苏轼的思念与惆怅。
四、学习第三小节1、为什么在如此佳节,苏轼不思念别人而是思念苏辙呢?2、出示填空:苏轼思念弟弟是因为__________。
五、学习4-5节1、看着如此美好的月色,苏轼在床上睡不着,他想到了什么?他的情绪有什么变化?请读文找出有关的词。
2、讨论、小结:中秋佳节,万家团圆,苏轼与弟弟却天各一方,难以相聚,正所谓"月圆人不圆",心中顿时升起难以名状的惆怅与埋怨。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但愿人长久2篇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但愿人长久2篇](https://img.taocdn.com/s3/m/437e2a51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93.png)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但愿人长久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但愿人长久精选2篇(一)教案主题:但愿人长久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感悟课文中的美好情感。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情感品味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
2. 学会运用合适的语言表达感慨和思考。
教学准备:1. 教学课文《但愿人长久》。
2. 黑板、彩笔、教学PPT等。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古老的爱情故事《牛郎织女》的内容,并观看相关图片和视频。
Step 2 阅读理解(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但愿人长久》,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
2. 学生自主阅读并回答问题:课文中描述了怎样的爱情?作者对这种爱情怎样评价?Step 3 情感品味(15分钟)1.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述爱情的词句,感受其中蕴含的美好情感。
2. 指导学生表达对课文中的爱情的理解和感受。
Step 4 语言运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在课文的基础上,运用想象力,写一段以“但愿人长久”为题材的小故事。
2.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小故事,并进行评价和建议。
Step 5 总结反思(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并要求学生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古诗词?学习古诗词对我们的人生有什么帮助?Step 6 课堂作业(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为家人或朋友写一封信,表达对他们的祝福和爱。
将下节课的内容做预告。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以课文《但愿人长久》为中心,通过阅读和思考课文,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品味。
通过学习古诗词,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人生的美好情感,培养爱和美的情操和品味。
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情感,提高情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但愿人长久精选2篇(二)教案标题:《峨眉山月歌》阅读教学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教学内容:《峨眉山月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峨眉山月歌》这首诗歌。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bf7610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08.png)
(四)课堂练习
1.教师示范朗读《2但愿人长久》,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和语调。
2.学生跟随示范进行朗读,相互纠正发音,提高朗读水平。
3.进行诗词背诵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4.设计相关的写作练习,如仿写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诗词,巩固所学知识。
3.在诗词的朗读和背诵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发音不准确、语调不自然等问题。
4.部分学生对古典诗词兴趣不足,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诗词的魅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他们从生活中体验诗词的情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结合苏轼的生平事迹和时代背景,设计专题讲座或小组讨论,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情感体验,提升他们对诗词的感悟。
3.运用示范法、模仿法和练习法,指导学生掌握诗词的朗读和背诵技巧。教师可以先进行示范,然后让学生模仿练习,最后相互评价、改进,以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
4.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诗词鉴赏、创作比赛、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4.家长要积极配合,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5.教师要及时检查作业,给予评价和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谈话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诗词,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让学生分享学习诗词的心得,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诗词的魅力在哪里?诗词是如何表达作者的情感的?”引导学生思考诗词的表达手法和情感内涵。
3.介绍苏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四年级上册语文《但愿人长久》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但愿人长久》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ba298a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5e.png)
四年级上册语文《但愿人长久》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但愿人长久》。
2. 理解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3. 分析古诗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背诵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 利用图片、音乐等辅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和友情,懂得感恩和珍惜的情感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本节课将学习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但愿人长久》,这是一首描写离别之情的古诗,表达了诗人对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2.2.1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但愿人长久》。
理解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分析古诗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2.2 教学难点:解释古诗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理解古诗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3.2 朗读与背诵引导学生朗读古诗《但愿人长久》,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鼓励学生背诵古诗,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3.3 词语解释解释古诗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
3.4 意境分析通过图片、音乐等辅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出古诗中的画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5 主题思想探讨引导学生分析古诗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探讨诗人为何要表达这样的情感。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四章:作业布置请学生回家后,将古诗《但愿人长久》背给家长,并解释其中的意思。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离别的小作文,可以参考古诗中的情感表达。
第五章: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朗读、背诵和讨论,评价学生对古诗《但愿人长久》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但愿人长久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6自然段。
2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 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
5 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朗读导入,简介生平。
1 播放《水调歌头》的录音带,小黑板出示《水调歌头》全篇。
2 简介苏轼生平,并揭示课题。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课题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
1 自读课文,要求:
自由练读课文后的生字
画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理解词义。
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2 师检查自读情况
(1)听写词语。
品尝玩耍埋怨睡觉吟诵悲欢离合
观赏但愿宽慰眼睁睁隐藏阴晴圆缺
(2)学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探讨
婵娟埋怨皓月吟诵等
(3)指名试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谁的事,是一件什么事?
三、课堂练习:
1、完成习字册。
2、熟读《水调歌头》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指名背诵《水调歌头》
2 学生齐背《水调歌头》
二细读课文
1、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只有文学家苏轼却心绪不宁。
同学们,苏轼为什么在中秋之夜心绪不宁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2、学生交流
根据交流重点抓“手足情深”“形影不离”“又有”等词的理解体会
a、你从哪里看出他们俩手足情深呢?(小时侯……)
b、你从“形影不离”这个词中能体会到什么呢?
c、“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从这句话中你又有什么体会,主要是从哪个词中体会到的?
3、指导朗读
结合学生的交流,请他们读
你能读好么?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你会用朗读表现吗?
4、引说:
苏轼之所以会如此“心绪不宁”,是因为——(苏轼在思念着弟弟)是啊,苏轼跟弟弟——(手足情深),小时侯——……长大以后——……如今屈指算来——……怪不得苏轼会这样——(思念弟弟呢!)
三、学习课文第4节
1、看图想象
瞧,月亮渐渐西沉,抬头望月,月光如水,它还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到床前,这是多么美的夜晚呀!同学们,在这样的夜晚,你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
可是在月色这么美丽的中秋节晚上,苏轼躺在床上,心里不禁埋怨起来了。
你们想知道苏老先生为什么“埋怨”,究竟“埋怨”谁吗?
2、指名朗读
指导看图
同学们,这时候的苏轼神情怎样?(眼睁睁)
那圆圆的明亮的月亮,好美,可是他眼睁睁地望着,会觉得怎样?
用你的朗读来回答吧。
指导读好“偏偏”一词。
3、交流讨论
出示课文插图,指导看图。
师:同学们,看,明月当头,月光如水,景色如此美丽,这个躺在床上的人如果就是你。
那你现在是身在异乡,与亲人朋友已分别多年,这时,你看着月亮会想些什么?自言自语说些什么呢?
4、配乐朗读
是呀,在月亮这么圆这么明的中秋之夜,苏轼却见不到自己日夜思念的弟弟,心里是多么不好受呀!耳畔传来忧伤的乐曲,更增添了苏东坡的思念之情,感伤之情。
指名朗读,齐读
四、自由朗读5、6小节
1、过渡:苏轼这么无奈这么惆怅,后来为什么又宽慰了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书
2、交流讨论
⑴用自己的话再来说说第一句的意思
(重点理解“悲”“欢”“离”“合”,“隐”“现”“圆”“缺”的意思)
⑵“哪里会十全十美呢!”你是怎么理解的?
⑶他还想到了什么呢?指名读第二句
联系上文说说
3、想到这里,苏轼的心里就感到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
出示: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师生共读
4、指名读,问:你们想了解这五行词的意思吗?课文已经告诉我们了,自己找找吧,看哪位聪明的同学最先找到。
5、指名再读意思
问:这意思你们都读懂了吗?
指名读意思
6、出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你们能找到这句话的意思吗?指名说
你能联系上文说说你的理解,体会吗?
7、出示词文,师范读
8、指名生读,提示:低声吟诵
五、总结
1 、苏轼的情感发生了什么变化?完成填空。
苏轼埋怨月亮是因为它在( )时候变得这么( )、这么( );但他想到世上本来就是( ),就像天上的月儿( )一样,他祝愿( )常留人们心间,这样虽然( ),也能共同拥有( )!
2 、引导学生逐段理清叙述的顺序,练习背诵。
六、课堂练习
1 背诵第4~6自然段
2 抄写书后词语两遍
板书:
2 但愿人长久
心绪不宁----埋怨-----宽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