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实验设计与小样本设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实验设计》——
准实验设计与小N设计
准实验设计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准实验设计的内涵
提出者:Campbell & Stanley(1966) 准实验设计是介于真实验设计和非实验设计之间 的一种实验设计。 准实验研究不需要采用随机化的方法来分配被试, 但是能够严格的操纵自变量和控制无关变量,适 合更广泛的研究目的。
B: treatment(处理)
注: A: base line(基线)
《心理实验设计》
18
A-B Design
A-基线测量;B-处理中或处理后测量 先进行基线测量,接着施加实验处理,
然后再进行后测。 例:Hall(1971)消除儿童课堂干扰 行为的研究 评价:做出因果判断时推断力最弱的 设计之一
小N实验设计的常见类型
A-B Design(基线-处理设计) A-B-A Design(基线-处理-基线设计) A-B-A-B Design(基线-处理-基线-处理设计) A-B-C-B Design(基线-处理-控制-处理设计) Multi-baseline Design(多基线设计) Transaction Design(交互作用设计)
前测与后测 从一所养老院选择了两层楼,分别作为处理组 和对照组;于实验前一周和实验后六周问卷调 查了被试对生活的控制感和幸福感,并要求楼 层管理和服务人员对被试行为的灵活性、社会 能力和积极性进行评价。 实验处理: 1. 被试有权自己决定生活中的许多事务; 2. 被试生活中的大部分事务是被安排好的。
典型领域:
《心理实验设计》
15
小样本研究的类型
个案研究(Case study)——在相当长的时 间内追踪个别被试的行为,然后用收集一 个或少数几个被试的大量行为事实来论证 某些理论或规律。 小样本实验研究——一种具有前测的重复 测量设计;前测用以提供控制或建立基线。
这种研究法是把实验法中发展起来的控制方法 和个案研究法结合而形成的,因而比个案研究 法更严密。
《心理实验设计》
5
1. 不相等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被试分组未随机化,各组间可能存在差异。 其关键在于建立良好的对照组。 对内部效度的威胁来自于历史事件、成熟、 测量、工具、统计回归等因素。
前测有何作用?与 真实验设计有何不 同?
处理组 控制组
《心理实验设计》
T1 T1
X
T2 T2
6
实例:不同沟通交流方式对养老院老年人行为、 情绪及自尊的影响(Langer & Rodin,1976)
内部效度:
《心理实验设计》
29
小结:小N设计的现实局限
有时将实验处理进行逆转是不现实的。 将实验处理逆转可能会违背科研道德。 如果实验过程包含被试的学习过程,将实 验处理逆转就没有必要,有时甚至是不可 能和不道德的。
《心理实验设计》
30
《心理实验设计》
27
例:反馈与强化对行为塑造的影响研究
《心理实验设计》
28
小样本研究与大样本研究的效度对比
外部效度:
小N研究由于被试数少,甚至n=I,所以其结果往往不 能推广到许多被试中去。 大N研究往往使用团体平均数,而团体平均数往往不能 概括个别被试。 所以,这两种方法在外部效度上各有自己的弱点。 小N研究使用重复处理和重复测量,对如成熟、实验者 主观偏向,特别是顺序效应作出了控制,因而保证了 小N研究的一· 定的内部效应。然而这种小N研究往往不 设控制组,因而造成对小N研究的内部效度的主要威胁。
21
《心理实验设计》
5
大 声 说 话 的 次 数
4 3 2
1 0
1 5 10 15
A
《心理实验设计》
B
实验阶段
A
22
A-B-A-B Design
A-B-A-B设计包括基线-处理的两个
循环,可以显示出处理与行为改变之 间关系的稳定性程度,因而具有很强 的分析原因的能力,是一种比较完善 的设计思路。 例: Hall(1971)消除儿童课堂干 扰行为的研究
不存在显 著的处理 效应
《心理实验设计》
10
简评:
单组时间序列设计的优点:
可以较好的控制无关变量对实验处理效果的影响。 (等距离的反复观测能够控制成熟的影响;适当的观 测间距可减少历史事件的影响) 可以较好的控制测验因素的影响。 不能排除与实验处理同时发生的偶发事件的影响(无 控制组),也不能排除与自变量同时出现的额外变量 的影响(现场情境)。 不能有效的控制测验与实验处理交互作用的影响。 对被试的反复观测易导致疲劳效应和一般练习效应, 增加或降低被试对实验处理的敏感性。
实例:
《心理实验设计》
13
小样本设计(小N设计)
Single-case Experimental Design
小样本研究的历史
小样本研究与大样本研究
小样本研究:强调控制 大样本研究:强调统计
小样本研究的历史与心理学的历史相仿 代表人物:
冯特、费希纳、艾宾浩斯、斯金那、弗洛伊德、 皮亚杰…… 心理物理学、心理与行为临床治疗
E:T1 T2 T3 T4 X T5 T6 T7 T8
8
《心理实验设计》
实例:
采用时间序列设计 对康涅狄格州的交 通死亡人数与实施 严惩制度的关系进 行的研究 Campell(1969)
《心理实验设计》
9
存在持续 或短暂的 处理效应
存在显著 的处理效 应
单组时 间序列 设计可 能出现 的部分 结果
《心理实验设计》
23
5
大 声 说 话 的 次 数
4
3 2
1
0
1 5 10 15 20
A
《心理实验设计》
B
实验阶段
A
B
24
Multi-baseline Design
多基线设计两大特征:
不同的行为(或不同的被试)在自变量引 进之前都有长短不等的基线期,基线期 在垂线的左边,处理期——引进白变量 的时期——在垂线的右边。 多基线设汁可以看成是一个小样本的被 试间设计。与在被试内设计时几种行为 被监视不一样,多基线设计中.在自变 量引进之前的不同时期,不同的被试都 可能受到监视。
16
《心理实验设计》
小样本研究的优点
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被试,节省时间和精 力。 有利于研究特定实验处理在个别被试的应 用或临床问题的探讨。 可以对个别被试实施详细的观测,获取丰 富的资料数据。 无须在被试间分派处理条件或区分控制。 结果无须使用平均数表示,比较直观,外 部效度较高。
《心理实验设计》 17
Hedrick(1993)
变量无法进行随机分配; 对正在进行的项目或干预措施进行评估 (回顾性研究); 社会条件下的研究(如贫困、种族、失 业、农民工等); 经费、时间、操纵上的困难; 伦理限制
《心理实验设计》 4
准实验设计的常用类型
不相等控制组前后测设计(Nonequivalent Control Group Design ) 单组时间序列设计(Interrupted Time--series Design) 不相等控制组时间序列设计( Nonequivalent Control Group Time--series Design )
《心理实验设计》
7
2.单组时间序列设计
实验处理前后各安排若干次观测,旨在寻 找处理前和处理后数据变化的趋势——表 现为处理前后行为水平、行为模式比率的 变化。
对内部效度的威胁主要来自过去事件、成熟、 仪器、疲劳效应等方面。 数据处理:建立处理前后的回归方程,比较斜 率与截距的差异。
Orwin(1997) 推荐在实验 处理前的观 测次数不少 于50次
11
时间序列设计的缺点:
《心理实验设计》
3. 不相等控制组时间序列设计
这种设计可以控制反复测量过程中过
去事件的影响;但两组被试并非相等 也会妨碍其控制效果。
E:T1 T2 T3 T4 C:T1 T2 T3 T4
《心理实验设计》
X
T 5 T6 T 7 T8 T5 T6 T 7 T8
12
《心理实验设计》 25
《心理实验设计》
26
Transaction Design
为了应对人们对小N设计不能作出变量之 间交互作用的分析的批评,小N研究发展 出了交互作用设计。如:
A—B—BC—B—A—C—BC—C—A
第一循环 第二循环
在以上设计中,既可揭示各个自变量的效果,又可揭示自变量之间交互 作用的效果。
生态效度的重视:1970’s Campbell&Cook(1979)发表的《准实验研究:现 场背景的设计和分析》(Quasi—Expeimentation: Design and Analisis Isues for Field Settings)
代表著作:
《心理实验设计》
3
准实验设计的使用条件
《心理实验设计》 19
5
大 声 说 话 的 次 数
4 3
2 1 0
1 5 10
A
实验阶段
《心理实验设计》
B
20
A-B-A Design
实验处理后又回到基线条件。如果B阶段 的行为变化由处理引起,则返回基线条件 后变化应消失;如果B阶段行为变化由额 外变量引起,则返回基线条件后变化应得 到保留。 例: Hall(1971)消除儿童课堂干扰行为 的研究 评价:推断力有所提高;但处理后返回基 线并不总是可取的。
准实验设计与小N设计
准实验设计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准实验设计的内涵
提出者:Campbell & Stanley(1966) 准实验设计是介于真实验设计和非实验设计之间 的一种实验设计。 准实验研究不需要采用随机化的方法来分配被试, 但是能够严格的操纵自变量和控制无关变量,适 合更广泛的研究目的。
B: treatment(处理)
注: A: base line(基线)
《心理实验设计》
18
A-B Design
A-基线测量;B-处理中或处理后测量 先进行基线测量,接着施加实验处理,
然后再进行后测。 例:Hall(1971)消除儿童课堂干扰 行为的研究 评价:做出因果判断时推断力最弱的 设计之一
小N实验设计的常见类型
A-B Design(基线-处理设计) A-B-A Design(基线-处理-基线设计) A-B-A-B Design(基线-处理-基线-处理设计) A-B-C-B Design(基线-处理-控制-处理设计) Multi-baseline Design(多基线设计) Transaction Design(交互作用设计)
前测与后测 从一所养老院选择了两层楼,分别作为处理组 和对照组;于实验前一周和实验后六周问卷调 查了被试对生活的控制感和幸福感,并要求楼 层管理和服务人员对被试行为的灵活性、社会 能力和积极性进行评价。 实验处理: 1. 被试有权自己决定生活中的许多事务; 2. 被试生活中的大部分事务是被安排好的。
典型领域:
《心理实验设计》
15
小样本研究的类型
个案研究(Case study)——在相当长的时 间内追踪个别被试的行为,然后用收集一 个或少数几个被试的大量行为事实来论证 某些理论或规律。 小样本实验研究——一种具有前测的重复 测量设计;前测用以提供控制或建立基线。
这种研究法是把实验法中发展起来的控制方法 和个案研究法结合而形成的,因而比个案研究 法更严密。
《心理实验设计》
5
1. 不相等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被试分组未随机化,各组间可能存在差异。 其关键在于建立良好的对照组。 对内部效度的威胁来自于历史事件、成熟、 测量、工具、统计回归等因素。
前测有何作用?与 真实验设计有何不 同?
处理组 控制组
《心理实验设计》
T1 T1
X
T2 T2
6
实例:不同沟通交流方式对养老院老年人行为、 情绪及自尊的影响(Langer & Rodin,1976)
内部效度:
《心理实验设计》
29
小结:小N设计的现实局限
有时将实验处理进行逆转是不现实的。 将实验处理逆转可能会违背科研道德。 如果实验过程包含被试的学习过程,将实 验处理逆转就没有必要,有时甚至是不可 能和不道德的。
《心理实验设计》
30
《心理实验设计》
27
例:反馈与强化对行为塑造的影响研究
《心理实验设计》
28
小样本研究与大样本研究的效度对比
外部效度:
小N研究由于被试数少,甚至n=I,所以其结果往往不 能推广到许多被试中去。 大N研究往往使用团体平均数,而团体平均数往往不能 概括个别被试。 所以,这两种方法在外部效度上各有自己的弱点。 小N研究使用重复处理和重复测量,对如成熟、实验者 主观偏向,特别是顺序效应作出了控制,因而保证了 小N研究的一· 定的内部效应。然而这种小N研究往往不 设控制组,因而造成对小N研究的内部效度的主要威胁。
21
《心理实验设计》
5
大 声 说 话 的 次 数
4 3 2
1 0
1 5 10 15
A
《心理实验设计》
B
实验阶段
A
22
A-B-A-B Design
A-B-A-B设计包括基线-处理的两个
循环,可以显示出处理与行为改变之 间关系的稳定性程度,因而具有很强 的分析原因的能力,是一种比较完善 的设计思路。 例: Hall(1971)消除儿童课堂干 扰行为的研究
不存在显 著的处理 效应
《心理实验设计》
10
简评:
单组时间序列设计的优点:
可以较好的控制无关变量对实验处理效果的影响。 (等距离的反复观测能够控制成熟的影响;适当的观 测间距可减少历史事件的影响) 可以较好的控制测验因素的影响。 不能排除与实验处理同时发生的偶发事件的影响(无 控制组),也不能排除与自变量同时出现的额外变量 的影响(现场情境)。 不能有效的控制测验与实验处理交互作用的影响。 对被试的反复观测易导致疲劳效应和一般练习效应, 增加或降低被试对实验处理的敏感性。
实例:
《心理实验设计》
13
小样本设计(小N设计)
Single-case Experimental Design
小样本研究的历史
小样本研究与大样本研究
小样本研究:强调控制 大样本研究:强调统计
小样本研究的历史与心理学的历史相仿 代表人物:
冯特、费希纳、艾宾浩斯、斯金那、弗洛伊德、 皮亚杰…… 心理物理学、心理与行为临床治疗
E:T1 T2 T3 T4 X T5 T6 T7 T8
8
《心理实验设计》
实例:
采用时间序列设计 对康涅狄格州的交 通死亡人数与实施 严惩制度的关系进 行的研究 Campell(1969)
《心理实验设计》
9
存在持续 或短暂的 处理效应
存在显著 的处理效 应
单组时 间序列 设计可 能出现 的部分 结果
《心理实验设计》
23
5
大 声 说 话 的 次 数
4
3 2
1
0
1 5 10 15 20
A
《心理实验设计》
B
实验阶段
A
B
24
Multi-baseline Design
多基线设计两大特征:
不同的行为(或不同的被试)在自变量引 进之前都有长短不等的基线期,基线期 在垂线的左边,处理期——引进白变量 的时期——在垂线的右边。 多基线设汁可以看成是一个小样本的被 试间设计。与在被试内设计时几种行为 被监视不一样,多基线设计中.在自变 量引进之前的不同时期,不同的被试都 可能受到监视。
16
《心理实验设计》
小样本研究的优点
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被试,节省时间和精 力。 有利于研究特定实验处理在个别被试的应 用或临床问题的探讨。 可以对个别被试实施详细的观测,获取丰 富的资料数据。 无须在被试间分派处理条件或区分控制。 结果无须使用平均数表示,比较直观,外 部效度较高。
《心理实验设计》 17
Hedrick(1993)
变量无法进行随机分配; 对正在进行的项目或干预措施进行评估 (回顾性研究); 社会条件下的研究(如贫困、种族、失 业、农民工等); 经费、时间、操纵上的困难; 伦理限制
《心理实验设计》 4
准实验设计的常用类型
不相等控制组前后测设计(Nonequivalent Control Group Design ) 单组时间序列设计(Interrupted Time--series Design) 不相等控制组时间序列设计( Nonequivalent Control Group Time--series Design )
《心理实验设计》
7
2.单组时间序列设计
实验处理前后各安排若干次观测,旨在寻 找处理前和处理后数据变化的趋势——表 现为处理前后行为水平、行为模式比率的 变化。
对内部效度的威胁主要来自过去事件、成熟、 仪器、疲劳效应等方面。 数据处理:建立处理前后的回归方程,比较斜 率与截距的差异。
Orwin(1997) 推荐在实验 处理前的观 测次数不少 于50次
11
时间序列设计的缺点:
《心理实验设计》
3. 不相等控制组时间序列设计
这种设计可以控制反复测量过程中过
去事件的影响;但两组被试并非相等 也会妨碍其控制效果。
E:T1 T2 T3 T4 C:T1 T2 T3 T4
《心理实验设计》
X
T 5 T6 T 7 T8 T5 T6 T 7 T8
12
《心理实验设计》 25
《心理实验设计》
26
Transaction Design
为了应对人们对小N设计不能作出变量之 间交互作用的分析的批评,小N研究发展 出了交互作用设计。如:
A—B—BC—B—A—C—BC—C—A
第一循环 第二循环
在以上设计中,既可揭示各个自变量的效果,又可揭示自变量之间交互 作用的效果。
生态效度的重视:1970’s Campbell&Cook(1979)发表的《准实验研究:现 场背景的设计和分析》(Quasi—Expeimentation: Design and Analisis Isues for Field Settings)
代表著作:
《心理实验设计》
3
准实验设计的使用条件
《心理实验设计》 19
5
大 声 说 话 的 次 数
4 3
2 1 0
1 5 10
A
实验阶段
《心理实验设计》
B
20
A-B-A Design
实验处理后又回到基线条件。如果B阶段 的行为变化由处理引起,则返回基线条件 后变化应消失;如果B阶段行为变化由额 外变量引起,则返回基线条件后变化应得 到保留。 例: Hall(1971)消除儿童课堂干扰行为 的研究 评价:推断力有所提高;但处理后返回基 线并不总是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