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设多元习作支架,助力三年级习作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搭设多元习作支架,助力三年级习作教
学
[摘要]小学三年级处于习作的起始阶段,应该根据学生的原有水平和习作目标,为学生搭建有效的习作支架,以内容支架提供写作素材,以结构支架厘清写
作思路,以言语支架提高表达能力,以评价支架提升写作实效。
[关键词]三年级习作教学;习作支架;内容支架;结构支架;言语支架;评
价支架
三年级学生初步接触习作,无素材、无章法、难表达,容易有“畏难”心理。
笔者以新课标为纲,从学生心理实际出发,深入研究习作支架在小学三年级习作
教学中的运用,结合日常教学经验和对统编教材的理解,提出了三年级语文习作
教学策略。
一、搭建内容支架,激发表达欲望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应该基于儿童的生活经验,要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该指导学生关注与生活经验有关的写作素材,激发表达欲望。
三年
级学生的生活经验范围主要集中在和自己息息相关的生活和学习中,但是有些经
验学生还难以自觉感知,需要刻意“唤醒”。
为学生搭建内容支架,可以提供写
作素材,让学生不再害怕“无米”。
教学中,笔者经常有意识地对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唤醒,如校园里的植物种
类丰富,学生却经常视而不见,写作《我的植物朋友》时,正值学校的木棉花开放,火红的花朵鲜艳而热烈,笔者带领孩子们到树下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观察,积
累了第一手写作素材。
又如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要求学生写一次“玩”
的经历。
“玩”是孩子的天性,三年级的学生不乏“玩”的经历,但是随着时间
的推移,学生的真切感受已经被淡化,甚至完全忘记,难有倾吐的欲望。
因此在
交流“哪次玩得特别开心、印象特别深刻”时,学生对玩的过程叙述不够完整,
对当时的心情只是简单地归纳为“快乐”。
为了让学生清楚准确地表达“玩”的
过程及那时候的心情,写作前,笔者组织学生进行“蒙眼贴鼻子”的游戏,让学
生沉浸游戏的过程,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心理体验,然后让孩子描述参加游
戏前的心理活动,游戏中的情感变化,游戏后的心理感受。
生动有趣的游戏,大
大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感,既为学生提供了现成的习作素材,又方便教师对“玩”
的过程及当时的心情进行具体、细致且有针对性的指导,效果立竿见影。
二、搭建结构支架,厘清写作思路
丰富的生活经验犹如建筑材料,构篇章法则是“建筑图纸”。
如果没有构篇
章法,再丰富的写作素材也只是一堆零散的文字,没办法建成文章这一“高楼”。
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写作,缺乏谋篇布局的意识和方法,写作往往章法凌乱,表
达无序。
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搭建篇章结构支架,让习作思维“可视化”。
(一)迁移典型的文本结构
文章的结构即框架,是对全文的谋篇布局,合理的结构是习作成功的关键。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在
结构上都采用了总-分-总的方式,为学生学习这种篇章构造方式提供了范式。
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为例,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介绍了西沙群岛的
优美风景和丰富物产,文章层次分明。
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有意识地将这种结构
方式以导图的形式进行强化,并渗透这种结构方式的使用,如三年级上册习作六《这儿真美》让学生介绍身边的美景,可以选择学生熟悉的校园或家乡主题进行
结构仿写,使学生增强习作的框架意识,让写作更具层次感。
(二)利用直观的思维导图
写作是一项多种能力参与的复杂思维过程。
思维导图以直观的方式对信息、
思维过程进行表述,能够启发学生多向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写作思路。
有
了思维导图的帮助,学生就会增强谋篇布局的意识,从整体上把握文本框架。
如
三年级下册习作一《我的植物朋友》,教材通过表格(观察记录卡)为学生搭建
了范例内容支架,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了可以从哪些方面对植物朋友进行描写。
但
是如何把观察和收集到的植物信息按照合理的结构进行整合,学生犯难了。
笔者
适时出示了一幅思维导图(图1),引导学生如何详略得当且有序写清楚植物朋友。
图1
直观的思维导图给了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支架,引导学生有序地表达,促进言语有效建构!
三、搭建言语支架,提高表达能力
(一)提供丰富的词语支架
三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不足和词语积累的欠缺,在表达上还存在着困难。
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注重将教材、课外书籍中有新鲜感的词句段进行积累,还应
该将丰富的积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勾连,培养学生的自觉使用意识,提高学
生的表达能力。
如三年级下册习作二《放风筝》,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虽然已经积累了一系列
描写动作的词语,但是受方言的影响,有些词语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并
不高,因此不能准确运用。
笔者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带着学生回顾了自己放风筝
的过程及方法,当学生表述的词语不够准确时,教师及时提供更加准确的词语进
行替代,如抛、拽、牵引、拖着、一紧一松等。
丰富的词语支架降低了学生写作
的难度,提高了表达的准确性。
(二)运用生动的文本范例
丰富的积累只有转化成自觉的使用意识,才能成为源源不断的活水,为写作
增色。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拟人、反问、夸张等。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丰富的语例中发现言语表达的规律和技巧,在
习作中正确合理地运用修辞手法,增加表达的生动性。
如在三年级下册《荷花》中,第二段用“有的……有的……有的……”的排比句式写出了满池荷花的不同
姿态。
笔者在教学《我的植物朋友》时,引导学生以《荷花》第二段为言语支架,结合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使用,将植物的不同形态生动地描绘出来。
学生有
了这个文本范例,结合自己的观察,写下了不少精彩的句子。
有位学生描写绿萝:“这盆绿萝长得葱葱郁郁,有的弯下腰给小蚂蚁们当楼梯;有的叶子从旁边伸出来,想多晒晒太阳;有的伸出长长的绿色的茎,像一条碧绿的丝带。
”既生动又
充满了童真童趣,让人读来甚是喜爱。
统编教材编排了多次的课后小练笔,教师应该充分结合教材中优秀的文本范例,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每一次小练笔,让学生在迁移运用中提升言语表达能力。
四、搭建评价支架,提升修改能力
三年级的学生要“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习作教学评价的目
的除了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兴趣,还应该引导学生朝更好的习作方向努力。
教师为
学生搭建明确而有体系化的评价支架,便于学生进行自主修改。
在教学三年级上册习作五《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笔者设计了以下评价表格。
在上面的评价表格中,评价指标精准细致而且一目了然,学生看了便能明确本次习作的具体能力要求,便于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有效的修改,促进了学生习作表达能力的提升,作文教学效能得到了优化。
以上习作支架的搭建都是基于学生写作的“最近发展区”,目的是以此为支点,辅助学生初步打开习作视野,启发习作思维,不再出现“畏难”心理,构建有效习作课堂,让写作真正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