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10课 他们为什么会犯罪学案(无答案) 人民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们为什么会犯罪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了解同龄人犯罪的原因,警示自我、保护自我、防患于未然,增强法律意识,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过程与方法:
采用以“案例教学法”,组织学习和研究,在合作交流中锻炼能力,提升法律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高辨别是非能力,认识到一般违法与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学法、知法、守法、护法,坚决不做法律禁止的事。

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探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及危害,引导学生增强法律意识,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教学难点:
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如何避免自己违法犯罪。

教具学具:
利用书中的案例及把“法律链接”和“法律文库”等法律知识制成课件。

补充材料:
网上下载青少年无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案例及数据。

教学课时
五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表导入新课 1、展示“1998年至2002年我国未成年人罪犯占罪犯总数的比率”柱状图,引发学生思考“此图反映了什么问题?” 1、在分析图表中思考青少年为什么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直接导入,点明主题。

二、新课学习
第一环节“案情发布” 2、讲述“我错在哪里了?”的案例 2、在听讲的过程中交流讨论,分析杨益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从谈感想中悟出无知使人在浑然不觉中走向犯罪,思考“如何帮助朋友?” 利用案例引导学生
第二环节
“相关法律” 3、讲解“律师说法”中的《刑法》条文。

4、让学生讨论“杨益刚错在哪呢?”
5、展示“违法与犯罪”的法律链接课件,讲清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3、通过看案例分清一般违法与犯罪并弄清二者关系。

承上启下,突出主题,解决重点和难点。

第三环节
“小活动” 6、组织学生分两组分别讨论如何真正帮助朋友?如何不让自己无知而犯罪? 4、学生讨论得出共识:认真学法,自觉守法,增强法制观念。

引导学生寻求法律允许的途径。

三、巩固练习 7、指导学生以“年少如何做到不无知?”为主题写篇小论文。

5、在学写论文的过程中再次分析学习法律的重要性,要防微杜渐。

进一步围绕主题,进行总结与
反思
板书设计
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及联系
怎么就错了呢?
刑法规定X| k |B| 1 . c| O |m
——年少无知导致犯罪
——启示:认真学法、懂法、守法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问导入新课 1、设问:你最喜欢的影视作品或电脑游戏是什么?其中的哪些情节和人物是真实的? 1、学生在讨论问题中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直接导入并质疑
二、新课学习与探究
第一环节
“案情发布” 2、教师讲述文中谭明远故事,提问:①他想当中国的福尔摩斯,这种志向可取吗?②为什么会受法律的制裁? 2、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思考,得到结论:他是有志向的学生,但盲目模仿,不懂法导致他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独立思考,培养能力,解决疑难点
第二环节
“警方忠告” 3、展示“警方忠告”课件。

3、在讨论中分析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及盲目模仿的危害。

承上启下
第三环节
“漫画图” 4、展示课件提问:①漫画中人物的哪些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②你从中得到什么意识? 4、在自学中解决老师的提问,回顾前面所学的知识,明白不能一味模仿掉进犯罪的深渊。

开拓思维启迪学生
三、迁移扩展 5、布置作业。

“盲目模仿,可取吗?”写一段体会。

5、在体会中加深理解,盲目模仿是十分有害的,要学法、懂法、守法。

总结巩固,增强法制观念。

板书设计
模仿——盲目模仿,走上违法犯罪之路——警方忠告
1、提高明辨能力,不可盲目模仿
—→启示
2、认真学法,自觉守法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问导入新课 1、公布70%左右的青少年犯罪案件是青少年团伙作案,问:①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高的团伙犯罪事?②一起干当真就没事吗? 1、学生讨论交流,探寻导致如此高的团伙犯罪率的原因。

直接点明主题,引发学生深思
二、新课学习
第一环节
“案情发布”
第二环节
“想一想” 2、让学生阅读“案情发布”,组织学生分两大组讨论“想一想”中的两个问题。

2、在阅读和讨论交流中认识到未成年人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足,法律意识淡薄,加深对“一起干不会有事”危害的认识。

合作学习,启发学生思考,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第三环节
“法官忠告” 3、展示课件让学生阅读并讨论“这件事与你无关”、“出了事不要你负责”在法律面前起作用吗? 3、学生分组讨论,达成共识:诺言在法律面前不起作用,一旦违法犯罪,必自食其果。

增强学生法制观念,依法自律
三、巩固
迁移 4、布置作业:
你认为应该如何“慎交”?写一份建议书。

4、在完成建议书活动中加强对慎交朋友的认识,依法规范自己行为。

实现价值观情感的升华
温故互查1
一、二人小组复习巩固下列知识点:
1、我们有很多同龄人就是因为,
在浑然不觉中走向了犯罪。

2、影视作品或者电脑游戏为了吸引观众和用户,常常虚构一些极端的行为、人物和情节。

可是我们的一些同龄人却错误地把这些虚拟的情节当成了,盲目。

3、不辨是非地会使我们走上歧途,做出,掉进的深渊,落得终身悔恨。

二、四人小组交流以下内容
1、如何使自己不至于因无知而在浑浑噩噩中掉进犯罪的泥潭呢?
2、违法与犯罪的含义。

3、、青少年在观看含有暴力械斗、敲诈勒索、帮派之争等故事情节的影视作品和小说时,应牢记什么?
设问导读2
第一环节:“案情发布”
四人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孙友军前后言语的不同,说明他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的心理有什么危害?
2、如何才能避免因为某些“馊主意”的影响而使群体活动走上邪路?
第二环节:“法官忠告”
四人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不管你出于什么动机,只要行为触犯了,必然会受到
的制裁。

2、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在鼓动、唆使、胁迫青少年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时,会讲一些诸如“这件事与你无关”、出了事不用你负责的话,这些承诺具有法律效力吗?
3、你认为中学生应如何交友?一起干就没事吗?
自我检测3
单项选择
1、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青少年参与团伙犯罪,出于好奇,不应承担责任
B、模仿影视剧里的情景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不承担法律责任
C、在同伴的教唆下实施的违法行为,不承担法律责任
D、只要行为触犯了刑律,必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2、某校八年级学生王浩星期天在街上闲逛,听说拨打“119”电话不要钱,于是就用一个公共电话随意拨打了“119”电话,谎称某地着火。

王浩同学的这种行为是()
A、违法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
B、犯罪行为,应受到刑罚处罚
C、违纪行为,应受到纪律处分
D、一般的小错误,改正即可
3、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目前青少年犯罪呈现手段智能化,年龄低龄化,团伙化作案的上升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
A、青少年喜欢集体活动
B、青少年智力超群
C、社会发展的正常现象
D、外部环境的引诱或不法分子的教唆
4、某地初中学生李某,常和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一起吸烟、喝酒。

有几个朋友拿了一些“白粉”让李某吸,他没有拒绝,逐渐陷入吸毒的泥潭。

这件事告诫我们()
A、要慎交友,增强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拒绝不良诱惑
B、未满十八周岁不要广交朋友
C、要认真履行受教育义务
D、父母要管教好子女
巩固训练4
多项选择
1、2011年7月某日,太阳刚刚落山,4名放假不久的初中生正一起玩得起劲。

他们的“老大”刘猛突然停下来,把大家拉到一起神秘地说:“晚饭还没着落,我们先去打辆的士一起上水(抢劫)我们一起干不会有事”。

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员,应该()
A、跟大家一起干,不要让别人小瞧了我
B、告诉大家这是违法犯罪行为
C、不要被这些话所迷惑
D、“老大”的承诺不具有法律效力
2、2010年4月22日,《城市信报》报道:小浩(化名)今年刚刚年满18岁,但是,他的生日是要在监狱里度过了,因为他卷入了一起故意杀人案,刚刚被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判了刑。

法官说,他参与杀人是受人之托,而之所以同意帮人杀人,完全是因为“哥们义气”,在帮别人杀人之前,他甚至不认识他要“帮助”的人。

据此回答2-3题()
A、小浩杀人具有主观故意,应该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B、这是在别人鼓动、唆使下犯罪
C、不辨是非的“哥们义气”是导致小浩犯罪的原因之一
D、委托小浩杀人的人不应该被判刑
3、对于小浩以及有类似想法的人,应该()
A、谨慎交友
B、远离江湖义气
C、知法、守法,克服不辨是非,不分对错,不计后果的“哥们义气”心理
D、不能再与朋友交往
4、这是一个让人触目惊心的数字:70%左右的青少年犯罪案件是青少年组成团伙作案。

导致如此高的团伙犯罪率的原因是()
A、他们认为一起干不会有事
B、外部鼓励,出于好奇
C、坏人唆使、胁迫
D、法律意识淡薄
拓展探究5
观察与思考
中国法院网2010年5月2日揭示了大部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

由于他们的文化素质较低,分辨是非能力较差,其涉世的无知性、盲目性就很难应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不少青少年犯滥交朋友,深受“哥们义气”的影响,铤而走险,走上犯罪道路。

⒈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活动与探究
⒉针对目前青少年群体存在的不良行为,我校开展了“抵制不良诱惑,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设计:
⑴拟几个活动主题
⑵请你设计主题班会的步骤。

板书设计
青少年团伙作案率高
→“一起干不会有事吗?”→
1、从众心里导致犯罪
2、违法必受制裁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承上启下导入新课 1、复习第九课若干知识,设问:①为什么说法律是武器?②法律有着怎样的地位和作用? 1、在完成教师的提问中回顾法律是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武器。

抛砖引玉
二、新课学习、探索
第一环节
“案情发布” 2、教师组织学生阅读“以牙还牙,错了吗?”案情发布。

2、在阅读中思考“受害者为什么会成害人者?” 依据材料,引导学生质疑
第二环节
“案例讨论” 3、教师组织学生看课件并由自由发言:①是否同意书中观点?②如果王宜用法律手段会怎么样? 3、在讨论中认识王宜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

围绕主题,分析原因
第三环节“法官忠告” 4、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并组织讨论:“如何保护自己才是合法的?” 4、在讨论中认识受害者要克服报复心理,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突出主题告诫学生依法保护自己
第四环节
“法律链接” 5、展示课件,指导学生学习法律知识。

5、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依法律己。

青少年了解违法承担的法律责任,应知法、守法
三、巩固迁移 6、组织学生给王宜写一封信“王宜,我想告诉你”。

6、在信中进一步利用法律知识分析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总结巩固,达到觉悟和情感的统一板书设计
“别人犯错,我犯罪”
——报复心理导致犯罪——
法官忠告
法律依据
——启示:依法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第五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调查学生上网的情况,讲述在虚拟世界实施的行为同样负法律责任。

1、通过谈对网络的理解,认识、激发自己的求知欲。

直接导入
二、新课探究
第一环节
“案情发布”
第二环节
“法律文库” 2、讲述案例并展示“法律文库”引导学生讨论:①年轻的“黑客”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②为什么会受刑罚处罚?③从中得到什么教训? 2、在自由讨论和交流中认识电脑病毒的危害;未成年人利用电脑违法犯罪的原因及从中得到的教训:不能因一时的寻求刺激、逞能好胜导致犯罪。

质疑—→解惑—→启示
第三环节
“本框结语” 3、讲解:“黑客”的心理动机不同,但制造的后果都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3、在跟教师分析的活动中认识到青少年要依法规范网络行为。

加强对依法上网的认识
三、本课小结 4、布置作业:
共同完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和预防策略”的表格。

4、学生在完成表格的过程
中深化自己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原因的认识,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总结全文,突出主题,提高学生的认识
温故互查1
一、二人小组复习巩固下列知识点:
1、70%左右的青少年犯罪案件是青少年组成。

2、应该知道,不管你出于什么动机,只要行为触犯了,必然会受到的制裁。

3、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在鼓动、唆使、胁迫青少年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时,确实会讲一些诸如“这件事与你无关”,“出了事不要你负责”之类的话,这些承诺不具有,在法律面前什么作用也起不了。

二、四人小组交流以下内容
1、如何才能避免因为某些“馊主意”的影响而使群体活动走上邪路?
2、你认为中学生应如何交友?一起干就没事吗?
设问导读2
第一环节:阅读“别人犯错,我犯罪”二人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是武器,我们都应该学会使用这个武器保护自己。

面对别人的侵权或者伤害,我们如果不依靠这一武器,而是听任自己的自作主张,结果可能是
2、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一些本是受害者的青少年,到头来却成为被告人甚至罪犯呢?
3、我国对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一贯采取什么原则?
4、我国对青少年应负的刑事责任的范围作了严格的限制,主要内容是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P118上面这些观点有法律依据吗?如果你是法官,你会如何断案?
2、王宜应该怎样做?
第二环节:阅读“‘黑客’”的下场
二人小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1、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我们可以隐匿自己的。

但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同样要负。

2、我国刑法规定: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应该受到什么处罚?
四人小组讨论以下内容:
看P120的“案情发布”回答:
1、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是什么?
2、应该如何避免类似的事情在自己身上发生?
自我检测3
单项选择:
1、对违法犯罪的青少年,我们党和政府坚持的原则是()
A、放任自流
B、教育为辅,惩罚为主
C、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D、严加惩处
2、小军因结交不良网友,沾染不良习气,从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这警示我们应该()
A、遵纪守法,慎交网友
B、遵纪守法,拒交网友
C、远离网络,拒交网友
D、珍爱生命,拒绝网络
3、在日常生活中,一些青少年本是受害者,到头来却成为被告人,甚至罪犯的现象。

那么,作为受害的青少
年,我们应该()
①依法保护自己②采取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手段③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④私下进行报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4、目前,一些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有:()
①无知②盲目模仿③从众心理④报复心理⑤寻求刺激⑥逞强好胜
A、①②③④
B、③③④⑤
C、①③④⑤⑥
D、②②③④⑤⑥
巩固训练4
多项选择
1、小明是一个身材不高又很瘦小的孩子,进入初中一年多年来,常常受到班级中一些“小霸王”的欺负,一会儿让他帮忙写作业,一会儿让他给他们些“保护费”,面对这种情形,小明应该 ( )
A、忍气吞声,惹不起躲得起
B、以牙还牙,找几个好朋友报复他们一次
C、报告老师,请求老师出面解决
D、告诉家长,让家长协同学校解决
2、下列同学对于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行为认识正确的有()
A、小李:出于好奇心而制作、传播病毒的行为不违法
B、小葛:通过病毒破坏别人的网站,获得别人信息的行为是违法的
C、小王:为了展示自己的天赋而制作、传播病毒的行为不违法
D、小孙:故意制作、传播病毒并获利的行为是违法的
3、年仅16岁的王某是一所职业中学的学生,有一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他遇到了张某及其同学的勒索,他怀恨在心。

一天晚上,王某和几位同学看完电影后回家,在途中正巧遇到张某。

王某就把几天前的遭遇告诉了其他同学,这些同学就一起上前围住张某,向他索要钞票,王某用捡来的木棒将张某打伤。

后经法医鉴定,张某的颅脑损伤,构成重伤。

王某因故意伤害被判刑。

阅读材料后,回答下列问题:
⑴你认为王某犯罪的原因是什么?
⑵假如你是王某,你会怎么做?
⑶你认为青少年犯罪还有哪些原因?
拓展探究5
观察与思考
中学生李某喜欢钻研电脑技术,听说制作病毒的黑客很聪明,他想验证一下自己的技术实力。

他先攻击同学的信箱,后又攻击一些知名公司的网站,竟连连得手,后来受到法律制裁。

⑴、李某受到制裁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⑵、你从中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复习要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