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参考资料哲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参考资料哲学
老子哲学
一、道家
《汉书.艺文志》中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攘,《易》之谦谦,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

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

”史官在古代中国,既掌握史事的记载,又要掌管星历占卜的验证,对天人时空有深切的体验。

《庄子》说:“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道而道德次之。

”他们体验宇宙变而不变的“道”,然后把这个“道”推衍到社会与人类,这是道者的一个共同思路。

“道”的思想以及从“道”的思考衍生出来的一整套对于宇宙、社会与人生问题的知识和技术,在公元前五世纪到公元前四世纪前后渐渐出现。

粗略地划分的话,大体上是好几类相近但又略有区别的思路,可分为三。

一、《国语.越语下》中的范蠡的思想,《越绝书》中的《计然》等,半是阴阳半是道者,把对宇宙天地的揣摩和理解,作为自然和社会知识的基础和依据,最后的目的在以“天道”确认那些解决现实问题的只是的权威性。

二、《黄帝书》、《管子》中的若干篇,把偏重于使用的知识和技术范畴的思路引向了对宇宙观念、制度建设、个人生存等各方面的理论思考。

三、《老子》思考的中心则是通过宇宙之道的体验,追寻对天道、世道、人道的全面而终极的理解。

《庄子》,更偏向对于“人”的内在精神超越和自由境界的探寻。

二、老子其人
1,生平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聃”,《说文解字》曰:朵长大之意。

盖老子生来耳朵有些特别,故以耳为名,以聃为字。

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其地在今河南鹿邑县东,毗邻安徽毫县。

苦县原属陈国,公元前479年,陈国为楚国所灭,其地遂属
楚国,所以司马迁才说老子是楚人。

老子曾被庄子推崇为“古之博大真人”。

后来更被神化为“太上老君”和“道德天尊”。

《老子想尔注》第一次将老子成为“太上老君”。

《老子内传》云:“太上老君,姓李名耳,字伯阳,一名重耳;生而白首,故号老子;耳有三漏,又号老聃。

”葛洪《神仙传》卷一《老子》篇云:“老子者,字伯阳,楚国苦县曲仁里仁也。

其母感大流星而有娠,虽受气天然,见于李家,犹以李为姓。

或云老子先天地生。

或去天地之精魄,盖神灵之属。

或云母怀之七十二年乃生,生时剖母左胁而出,生而白首,故谓之老子。

或云其母无夫,老子是母家之姓。

或云老子之母,适至李树下而生,老子生而能言,指李树曰:‘以此为我姓。


按司马迁的记载,老子曾任“周守藏室之史”,掌管图书文献档案,所以现在人们多说这个官职相当于国家图书档案馆的馆长。

“守藏史”又称“征藏史”、“柱下史”,属于周王朝的史官。

古代官师合一,世传其学,则老子应出身于有深厚文化修养的史官世家。

老子出任周王室的守藏史,可以想见他的知识学问在当时有着相当显赫的声名。

老子的生卒年已不可确考,但既然孔子曾向他极为恭敬地请教过礼,可知老子必年长于孔子,盖孔子青年时,老子已是中年。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老子的生年据此约略可以推知。

现在学术界一般都接受这样的推测,老子年长于孔子20岁,其生年约为公元前571年。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

居周之久,见周之衰,乃遂去。

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

’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鲁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16年),周王室发生内乱,王子朝争夺王位失败,尽携周室典册奔楚,老子“见周之衰,乃遂去。

”据《庄子·天道》所载,“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则老子离职去周后大概是先回到了陈国,开始了“隐君子”的生涯。

后老子西游,至函谷关,关令尹久闻老子大名,留之为其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这“言道德之意”的上下篇,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老子》五千言的蓝本,亦称《道德经》。

老子过关西入于秦。

据《水经注》卷十九记载,今陕西周至县东南有“大陵”,“世谓之老子陵”,大概老子最终死于秦地。

2,孔老相会
在春秋末期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发生了一件对中国思想文化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影响的事件,那就是老子与孔子两位文化巨人的相会。

老子在任周室守藏史期间,曾会晤了前来问礼的孔子,关于孔老相会最可靠的材料,是《史记》中记载。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言道: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

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

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去子之骄气与多欲,贪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大白若辱、大巧若拙
杨朱离开沛城南游,老子向西去秦国。

二人在大梁的郊外相遇,于是结伴而行。

半路上,老子仰天叹息说:“开始我还以为你是个可教之人,现在才知道你简直不可教诲。

”杨朱听了,默默无言,继续赶路。

到了旅店,杨朱亲自给老子递上洗漱的水和面巾,然后把鞋子脱在房门外,进屋向老子行礼。

杨朱恭敬地问老子说:“方才在郊外,先生为何说我不可教诲呢?向来我肯定有什么过错。

刚才在路上行走,不得空闲,不敢动问先生。

现在先生有空闲了,所以我冒昧地向您请教。


老子说:“你走路的时候,高昂着头,大步向前走,目中无人,一副很了不起的样子。

这个样子,谁还能跟你一起相处呢?你要记住,最洁白的东西,看上去好像是污浊的;德行高深的人,表面看上去却很一般。


杨朱肃然起敬,说:“谨听教诲。


杨朱一开始很骄傲。

他离开沛城的时候,旅店的人将他迎进送出,
老板亲自站在旁边伺候,老板娘为他送面巾餐具,坐着休息的人见了他赶快站起来,正在灶前烤火的人,见了他马上离开,让出灶口让他烤火。

等他后来反悔沛城的时候,神色变得随和。

旅店老板见了他,很随意地大招呼;旅店的人也敢同他开玩笑,还敢和他争抢座位。

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

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

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后人据此作《犹龙传》。

据说,孔子走后,老子对人说这是“人中之凤”。

《庄子.天运》中有相似记载:
孔子见老聃而语仁义。

老聃曰:“夫:播糠迷目则天地四方易位矣;蚊虻咂肤则通昔不寐矣。

夫‘仁义’惨然,乃愤吾心,乱莫大焉!吾子使天下无失其朴!吾子亦放风而动,总德而立矣,又奚杰杰然,若负建鼓而求亡子者?邪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黑白之朴不足以为辩,名誉之观不足以为广。

泉涸鱼相: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孔子见老聃,归,三日不谈。

弟子问曰:“夫子见老聃,亦将何规哉?”孔子曰:“吾乃今于是乎见龙!龙,合而成章,乘云气而养乎阴阳。

予张口而不能嗋(音协·合),予又何规老聃哉?”
由于孔子从青年到中年曾数次与老子相会,他向老子请教的问题又十分的广泛,同老子的交往是他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因而老子深邃的思想便不能不对他产生影响。

老子和孔子这两位文化巨人的会晤,特别是中年时期的孔子同晚年老子的会晤,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具有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

这两位文化巨人,一个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一位哲学家,一个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一位教育家和伦理学家,他们都是中国古老文化传统的继承者,他们的思想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发展都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

他们出现于同一个时代,这既是一种历史的机缘,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是特殊的时代造就了
这两位文化巨人和他们的思想,是人类理性大觉醒的时代呼唤着一代文化托命之人的出现。

这些历史性的会晤,老子以阅历丰富的长者的姿态出现,孔子则对老子充满了敬仰之情。

他们交换了对天下大乱的感受,在时代无道方面达成了共识。

但是在如何对待西周以来的宗法封建制度及其文化传统的问题上,他们产生了重大的分歧。

他们都有着极强的历史使命感,都感受到时代与文化的严重危
机,但老子的态度更为激进,主张以抗议、批判和毁弃的方式加以暴露和解决,而孔子的态度则较为保守,他试图以维护传统和改良旧体制的方式来解救时代的危机。

孔子向老子阐述了自己对社会与人生的理解,抒发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宏大抱负,言谈之中表现出了对政治和伦理的信心与浓厚兴趣。

老子则表达了不同的看法,婉转而又语重心长地对孔子提出了批评。

他认为,孔子所魂牵梦萦的那些古代的圣人,他们的骨头,早已腐朽,他们的言论虽然还存留,但早已过时,他们曾赖以经邦治国的礼乐制度和伦理规范也都已破坏殆尽,不仅解救不了现时的社会危机,而且还蜕变为强人就范的工具,对人心和人性的自然状态起着破坏的作用,因而应该大胆毁弃。

孔子虽然对老子的睿智和哲理深为叹服,但却不能接受老子对西周以来的礼乐政治制度的批判态度。

通过与老子的对话,孔子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坚定了自己救世安民治国平天下的信心。

而另一方面,老子对周制和礼治文化的批判态度虽然并不为孔子所接受,但他对时代的某些极为清醒的认识和振聋发聩的大胆看法,却也使孔子受到了一定的震动和启迪,这也反映到孔子的学说中来,使他在主张维护周礼文化的同时,也主张在原有的体制内进行若干的改良和损益,从而使自己的学说获得了更多的时代性和长久的生命力。

老子与孔子的会晤,是历史上儒道两家的第一次对话。

老子与孔子的分歧,是儒道两家所分别代表的两种文化观念的分歧,也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两种价值取向和处世态度的分歧。

作为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两大学派的创始人,他们的思想分别代表了中国文化未
来发展的两种不同的路向。

这两种不同的路向后来发展为两种不同的传统,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们基本上是在这两种不同的传统中选择着自己的人生道路,出老则入孔,出孔则入老,儒道两家最终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两大主干。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

‘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净自正。


然而,老、孔之间的分歧和对立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儒道两家思想从一开始就存在着互补性,而二者文化路向和学术宗旨上的差异正是这种互补性所必不可少的前提。

正如冯友兰先生所指出的:“中国思想的两个主要趋势道家和儒家的根源,它们是彼此不同的两极,但又是同一轴杆的两极。

”从文化的深层结构来看,在后来的两千多年中,儒道互补一直是中国文化历史演进的主要内容。

可以说,与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相始终的儒道互补,在他们的创始人老子和孔子会面的时候起,就已经开始了。

一、道
1、道是什么?
道不是什么。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什么”是可以用我们的感官(看、听、闻)或理性(概念思维、逻辑思维,——数学)认知或把握的。

白居易说:
“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
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


轮扁的故事:
齐桓公在厅堂上读书,一个制作车轮的木匠轮扁在堂下工作。

忽然,轮扁放下工具,走上厅堂问齐桓公说:“请问您读的是什么书啊?”齐桓公说:“是圣人之书。


轮扁接着问:“那圣人还活着吗?”齐桓公说:“已经死了。

”轮扁说:“那么,国君所读的书,就是古人的糟粕了。


齐桓公很生气,说:“寡人读书,你一个工匠能够随便议论吗?
如果你讲得出道理来,那还罢了,否则,我就砍掉你的脑袋。


轮扁说:“我没什么文化,只能根据我从事的工作来说明这个道理。

制作车轮,轮上的榫头做得太宽,就会松滑而不坚固;榫头做得太紧,就会艰涩而难以安装进去。

不紧不松刚好,手里做出来的东西正好是心里所想的。

这不能用用言语表述出来,榫头的大小分寸只有自己心中清楚。

我不能用语言让儿子明白制作车轮的奥妙,儿子也无法从我这里继承制作车轮的技巧。

因此我七十岁了,还要制作车轮。


他接着说:“由此可见,一个人口中所说的,不一定就是心中所想的。

而心中所体味的玄妙之道,是无法通过语言表述给另一个人知道的。

所以,一个人死后,他心中所体味到的玄妙之道,也将随之消失,别人不可能知道。

古时候的人死去了,他们所不能言传的道理也同样死去了。

用文字记载下来的,都不可能是古人内心所提问的玄妙之道。

道是无法言说的。

因此,我才说国君所读的书,都是古人的糟粕。


《庄子·天运》:“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老聃曰:‘子来乎!吾闻子,北方之贤者也。

子亦得道乎?’孔子曰:‘未得也。

’老子曰:‘子恶乎求之哉?’曰:‘吾求之度数,五年而未得也。

’老子曰:‘子又恶乎求之哉?’曰:‘吾求之于阴阳,十有二年而未得。

’老子曰:‘然。

使道而可献,则人莫不献之于其君;使道而可进,则人莫不进之于其亲;使道而可以告人,则人莫不告其兄弟;使道而可以与人,则人莫不与其子孙。

然而不可者,无它也,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

由中出者,不受于外,圣人不出;由外入者,无主于中,圣人不隐。


《庄子·知北游》:“孔子问于老聃曰:‘今日晏闲,敢问至道。

’老聃曰:‘汝齐戒,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掊击而知。

夫道,窅然难言哉!将为汝言其崖略。

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

故九窍者胎生,八窍者卵生。

其来无迹,其往无崖,无门无房,四达之皇皇也。

邀于此者,四枝强,思虑恂达,耳目聪明。

其用心不劳,其应物无方。

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且夫博之不必知,
辩之不必慧,圣人以断之矣!若夫益之而不加益,损之而不加损者,圣人之所保也。

渊渊乎其若海,魏魏乎其终则复始也。

运量万物而不匮。

则君子之道,彼其外与!万物皆往资焉而不匮。

此其道与!”
《维摩诘所说经》云:“舍利弗言,天止此室已久如。

答曰。

我止此室如耆年解脫。

舍利弗言。

止此久耶。

天曰。

耆年解脫亦何如久。

舍利弗默然不答。

天根据我从事的工作来说明这个倒曰。

如何耆舊大智而默。

答曰。

解脫者無所言說故吾於是不知所云。

天曰。

言說文字皆解脫相。

所以者何。

解脫者不內不外不在兩間。

文字亦不內不外不在兩間。

是故舍利弗。

無離文字說解脫也。

所以者何。

一切諸法是解脫相。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看,却看不到具体的形状,
听,听不到任何的声音,
摸,也摸不着什么。

猜!这是什么?
猜的时候,已经是在用我们的头脑、智力来思维了,即使猜到了,也不可能真的就是。

“道可道,非常道。

”语言抓不住它。

不过猜测毕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这样的东西在我们的经验世界中存在吗?
有一样东西,最接近这种描述。

——空气
但是,空气虽然看不到、听不见,但我们可以感觉到它,(呼吸),
因此通过人的感觉器官的延伸,——各种科学仪器,我们可以对之进行研究。

成为科学研究对象,或用科学方法来研究的东西,就不是哲学。

但是,今天的科学基本上是种西方文化的产物。

空气就是。

中国古人没有空气的概念,与之比较接近的概念,叫做“气”。

(炁、氣)鱼在水中、人在道中,须臾不可离。

神仙求长生:内丹——服气;外丹——黄白
道教与古代科技
道教与中医
(气功热与传统的道教、中医养生)
对“炁”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靠近道,不过,“炁”看起来神秘,仍然可以放在自然哲学,乃至科学的范畴内来进行理解。

从哲学的角度,我们仍然可以说,道不是“炁”。

那么,道是否存在呢?
庄子:“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

”它真实的存在着,甚至比我们所知道的任何具体的事物还要真实,还要切近我们的生命本身。

这话真玄。

什么是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是“道”的又一个称呼,是一种描述性的称呼
《说文》:玄,悠远也。

黑而赤色者为玄。

象幽而入覆者之也。

(深不见底,深不可测)
首先,玄的本意是指一种颜色,黑而有赤色者。

赤色又不断的加深将要达到完全的黑色,(缁)时的颜色。

《后赤壁赋》:“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


引申之一:深,厚,远。

黑色,例如黑夜,深水,让人感到厚重,深远,幽深。

远古,称为玄古,天地玄黄。

引申之二:神妙,深奥。

幽深,让人感到不可测,蕴含着无穷丰富的内容,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引申之三:寂静,清静。

《淮南子》:天道玄默,无容无则。

(旷远的沙漠)
引申之四:玄虚,奇特,难以把捉,“这话真玄”“玄机”
引申的形容词:都是以作为颜色的选来的,颜色不是独立的,必然是某物的颜色,具有玄这种颜色的自然界事物,例如:黑夜,深夜的天空,渗水,幽深的峡谷,等等,多数都具有深远,寂静的特征。

玄(道)——深远、幽深、寂静、难以把捉。

(魏晋玄学)
那么,道是什么?
道是无。

道是真实的存在的无。

2、道是无
对“无”的常识理解,什么都没有
老子从我们对无的这种常识理解开始,步步深入,带领我们达到作为道的“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1)
(教室、肠胃)
老子说,我们不仅要看到这些具体事物有形质可触摸的一面,还要看到促成这个事物的“无”——那些我们往往会忽视的空间、空洞,倘若只有“有”(具体事物),没有无,这些东西毫无作用。

这样,老子的视角就与我们平时看问题的视角不同了,他注意到了那些我们忽视的东西,揭示了它的重要性。

老子拿具体事物打比方,目的是开启另一个视域,为了对“道”进行深入探讨。

(我们今天的思维方式,就是过多注意到有,而忽视了无)
叔孙通的故事:
叔孙通刚开始去见刘邦的时候,传着高雅整洁的儒士衣服,刘邦十分讨厌。

于是叔孙通立即更换了服装,穿着短衣,一身楚地农民的打扮。

刘邦见了很高兴。

叔孙通有100多弟子,他不讲儒法,却讲以前的强盗、侠客、壮士的故事。

儒生们抱怨,叔孙通说:“你们发什么牢骚,难道你们能冲锋陷阵吗?你们等着看吧,稍安勿躁。


刘邦的树下大多是一些县乡小吏或贩夫走卒出身,很多将军都是
屠夫、吹鼓手之流。

汉朝初建时,缺乏礼仪规矩,君臣相聚,饮
酒争功,拔剑击柱,混乱不堪。

于是,叔孙通通汉朝制定了简易的汉代礼仪,并建议刘邦采用。

刘邦问道:“这可行吗?”叔孙通把他的学生们叫来演示了一遍。

刘邦看后非常满意。

后来文武百官上朝,就照此礼仪,虽然简单,却很实用,重振了帝王的尊严。

刘邦说:“这才像做皇帝的样子。


2、道与万物
既然道不是具体的什么,不能用一般认识具体事物的方式来了解它,那么,道是否就与万物相隔绝呢?是否要离开这个世界,到某个神秘的地方(蓬莱仙岛、昆仑山、藐姑射之山、)才可能找到“道”呢?
不是这样。

道是万物之始、万物之母。

道是本源性的存在,万物在道之中孕育(母),道是事物得以存在的终极依据。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世间万物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天下万物,生于有,生于无。

”)
“道”表现在无形无名,简称为“无”;万物表现为有形有名,简称为“有”。

于是,道与万物的关系就转化为无与有的关系。

道存在于一切事物(包括人)之中,是事物赖以存在和发挥自身效益的内在依据。

因为它是一切事物的依据,而不是某个具体事物的依据,因此可以说它是大全,只有作为“大全”的“无”才可以成为一切的依据。

于是,从我们可以接触的世界来看,道遍在万物之中,——没有什么可以离开道,道也不曾离开万物,道无所不在。

《庄子》里边有个故事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
庄子曰:“无所不在。


东郭子曰:“期而后可。


庄子曰:“在蝼蚁。


曰:“何其下邪?”
曰:“在稊稗。


曰:“何其愈下邪?”
曰:“在瓦甓。


曰:“何其愈甚邪?”
曰:“在屎溺。

”(《庄子·知北游》)
即使最卑贱、最肮脏的地方,也有道的存在。

因此,可以认为,道是真正的大全,包括一切而无遗漏。

于是,道表现出涵容的、广博的胸怀,从道的角度看我们的生活
世界,万事万物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都是道的表现,都表现了道,因而,都值得尊重。

当我们说道与万物的关系是,用比较抽象的语言来说,就是“有”(万物——有形有相)与“无”(无——无形无相)的关系。

我们可以进一步借助这种对比来理解道。

无——本(源)——虚,静,安
有——末(流)——躁,动
无与有既是相对的概念,无的内容又是超越于具体的有之上的。

因此,无与有的性质是不同的,无的特征是虚,静,安,有的特征是躁动,有以无为本,展开来讲,则可以说“静为躁君”“安为动主”。

“凡有起于虚,动起于静,故万物虽并动作,卒复归于虚静,是物之极笃也。

”《老子注》16章
虚静是本体无的特征,是永恒的,运动是具体事物的属性,是暂时的,暂时的运动起于永恒的虚静,又复归于虚静的永恒之中。

二、观物知道
不过,虽然万事万物都表现了道,我们去了解道的特性,去接近道,有些事物更合适一些,表现得更充分一些
1、于相反相成中观道
道的微妙,在相反相成的事物当中最容易被揭示出来: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