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在流体中的运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b (1 ) 2 150 3 2 u L d ea
当 Reb > 280 (Rep >1000) 时,欧根方程右侧第一项可忽略。 即流动为湍流时,压降与流速的平方成正比而与粘度无关。
pb (1 ) 2 1.75 3 u L d ea
与管内 ~ Re 关系不同的是, ’ ~ Reb 的变化是一条连续 光滑曲线,说明流体在颗粒床层中由滞流到湍流是渐变过程, 这反映了颗粒床层对流体速度分布的均化作用。
曳力与曳力系数(Drag and drag coefficient) 在球坐标系中用连续性方程和 N-S方程可得到颗粒周围流体中 剪应力 r 和静压强 p 的分布为
r u R 4 3
sin 2 R r
2 3 u R p p 0 gz cos 2 R r
自由沉降与沉降速度(Free settling and settling velocity) 颗粒-流体体系一定,ut一定,与之对应的Rep 也一定。
根据对应的 Rep,可得到不同Rep范围内 ut 的计算式:
(1) Rep<2,层流区(斯托克斯公式)
ut
2 dp p g
18
0.6 d p p g Re p
m du F dt
Fd Fg Fb
合力为零时,颗粒与流体之间将保持 一个稳定的相对速度。
Fd F g - Fb
CD
u t2 d 2 p
2
1 d3 p g p 4 6
4 dp p g ut 3 C D
——重力场中的沉降速度
ut 由颗粒与流体综合特性决定,包括待定的曳力系数CD
流体通过固定床的压降
流体在颗粒床层纵横交错的空隙通道中流动,流速的方向与 大小时刻变化,一方面使流体在床层截面上的流速分布趋于 均匀,另一方面使流体产生相当大的压降。 困难:通道的细微几何结构十分复杂,即使是爬流时压降的 理论计算也是十分困难的, 解决方法:用简化模型通过实验数据关联。 简化的机理模型
pb 1 2 1 2 150 3 2 u 1.75 3 u L d ea d ea
—— 欧根 (Ergun) 方程
可用 A 与 deV 的乘积 (A deV) 代替 dea。
流体通过固定床的压降
当 Reb < 2.8 (Rep <10) 时,欧根方程右侧第二项可忽略。即流 动为层流时,压降与流速和粘度的一次方均成正比。
u p u ut
u = 0,up = ut 流体静止,颗粒向下运动; up = 0,u = ut ,颗粒静止地悬浮在流体中; u > ut , up > 0, 颗粒向上运动;
u < ut , up < 0,颗粒向下运动。
非球形颗粒的几何特征与曳力系数
一般采用与球形颗粒相对比的当量直径来表征非球形颗粒的 主要几何特征。 等体积当量直径 deV 等表面积当量直径 deA
’ — 固定床流动摩擦系数
f Reb
Reb
u d ebu1 4 a(1 )
床层雷诺数
康采尼(Kozeny)式:Reb < 2
K Reb
K —— 康采尼常数,= 5.0 —— 康采尼(Kozeny)方程
pb a 2 (1 )2 K u 3 L
流体通过固定床的压降
工程上为了直观对比的方便而将流体通过颗粒床层的阻力损 失表达为单位床层高度上的压降
2 pb L e 1 u1 L e 1 a u 2 (1 )a u 2 3 L L d eb 2 3 8L
第四章 颗粒—流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相流动
流体与颗粒的相对运动
曳力与曳力系数(Drag and drag coefficient)
流体与固体颗粒之间有相对运动时,将发生动量传递。 颗粒表面对流体有阻力,流体则对颗粒表面有曳力。 阻力与曳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由于颗粒表面几何形状和流体绕颗粒流动的流场这两个方面 的复杂性,流体与颗粒表面之间的动量传递规律远比在固体 壁面上要复杂得多。 爬流(Creeping flow): 来流速度很小,流动很 缓慢,颗粒迎流面与背 流面的流线对称。
流体通过固定床的流动
固定床(Fixed bed):固定不动的固体颗粒层 例:固定床催化反应器、吸附分离器、离子交换器等。流体 在固定床中的流动状态直接影响到传热、传质与化学反应。 颗粒床层的几何特性 粒度分布 测量颗粒粒度有筛分法、光学法、电学法、流 体力学法等。工业上常见固定床中的混合颗粒,粒度一般大 于70mm,通常采用筛分的方法来分析颗粒群的粒度分布。 标准筛:国际标准组织 ISO 规定制式是由一系列筛孔孔径递 增(0.045 mm ~ 4.0mm)的,筛孔为正方形的金属丝网筛组 成,相邻两筛号筛孔尺寸之比约为2。 由于历史的原因,各国还保留一些不同的筛孔制,例如常见 的泰勒制,即是以筛网上每英寸长度的筛孔数为筛号,国内 将其称之为目数。
d
d
F
d sin r
2
0
0
r R
R
2
sin d
3 u d sin sin R 2 sin d 4 Ru 2 R 0 0
2
—— 表面曳力 (Wall drag)
xi p a 1 ai 6 xi d pi
比表面相等
6 d pm a
p
1 xi d pi
对于非球形颗粒, 按同样的原则可得
d pm
1 xi d ea i
1 xi d Ai eVi
(2) 2<Rep<500,过渡区(阿仑公式) u t 0.27
dp p g
(3) 500<Rep
<2×105,湍流区(牛顿公式)
u t 1.74
因Rep中包含 ut,故需通过试差确定计算公式。 灵活运用上述原理还可以根据颗粒在流体中沉降速度的实验 数据关联出颗粒的粒度 dp 或密度 p。
将流体通过颗粒床层的流动简化为在长为 Le、当量直径 deb 的管内流动,床层的压降 p 表达为
u pb L e 1 d eb 2
2
u1 — 流体在虚拟细管内的流速,等价于流体在床层颗粒空隙 间的实际 (平均) 流速。 u1 与空床流速(又称表观流速) u、空隙率 的关系
u1 u
流体通过固定床的压降
欧根(Ergun)关联式:Reb=(0.17~420)
100
4.17 Reb
0.29
' 10
1.0 0.1 0.01 0.1 1.0 10 100 1000 10000
Reb
pb a 2 (1 )2 a (1 ) 4.17 u 0.29 u 2 L 3 3
(2) 2<Rep<500,过渡区 (阿仑定律区)
24 Re p
18.5 Re p 0.6
(3) 500<Rep<2×105,湍流区 (牛顿定律区) C D 0.44
(4) Rep>2×105,湍流边界层区 边界层内的流动也转变为湍流,流体动能增大使边界层分 离点向后移动,尾流收缩、形体曳力骤然下降,实验结果 显示此时曳力系数下降且呈现不规则的现象,CD 0.1。
——斯托克斯(Stockes)定律
颗粒雷诺数
Rep d pu
严格说只有在 Rep < 0.1 的爬流条件下才符合上式的求解条件
曳力与曳力系数(Drag and drag coefficient) 颗粒表面的总曳力 Fd
Fd C D A p
u 2
2
CD
CD
(1) Rep<2,层流区 (斯托克斯定律区)
自由沉降与沉降速度(Free settling and settling velocity)
ut 是颗粒在流体中受到的曳力、浮力与重力平衡时颗粒与流 体间的相对速度,取决于流固二相的性质,与流体的流动与 否无关。 颗粒在流体中的绝对速度 up 则与流体流动状态直接相关。
当流体以流速 u 向上流动时,三个速度的关系为:
d eV 3 d eA 6V
A
d ea 6 6 a AV
等比表面积当量直径 dea
颗粒形状系数
Ap 6 ap Vp dp
A
ap a
d eV A d eA d ea d eV
2
非球形颗粒4个几何参数之间的关系
工程上多采用可以测量的等体积当量直径 deV 和具有直观意 义的形状系数A。
式中p0为来流压力。
流体对单位面积球体表面的曳力(表面摩擦应力)为
s r
r R
3 u sin 2 R
曳力与曳力系数(Drag and drag coefficient)
r 在 z 轴的分量为
r cos / 2 r sin
z
所以整个球体表面摩擦曳力 在流动方向上的分量 F 为
4 R 3 g 2 Ru 3
2
浮力 Fb 与流体运动无关
流体对颗粒的形体曳力 Fp 正比于流速 u ——形体曳力(Form drag)
曳力与曳力系数(Drag and drag coefficient) 流体流动对颗粒表面的总曳力为摩擦曳力与形体曳力之和
F d F F p 4 Ru 2 Ru 6 Ru
曳力与曳力系数(Drag and drag coefficient) 曳力系数 CD 与颗粒雷诺数 Rep 的关系
流体绕球形颗粒流动时的边界层分离
0
A
u0
B
85
C
A
u0
B
140
0
C
自由沉降与沉降速度(Free settling and settling velocity) 单颗粒(或充分分散、互不干扰的颗粒群)在流体中自由沉 降时在所受合力方向上产生加速度
密度函数(频率函数)和分布函数 若筛孔直径为 di-1 和 di 相邻两筛的筛 留质量为mi,质量分率为xi,则有
d pi 1 d i-1 d i 2
fi xi d i-1 d i
密度函数 f
fi
粒度等于和小于 dpi 的颗粒占全部 颗粒的质量分率
1.0
0
d i d pi di-1 粒径 d p
分布函数F
F i 0 f d p d d p
d pi
Fi
——混合颗粒粒度分布函数
两函数可相互转换 f d pi
d d p dF
0
d p d pi
d pi
d max
粒径 d p
混合颗粒的平均直径 由于颗粒的比表面对流体通过固定床的流动影响最大,通常 以比表面积相等的原则定义混合颗粒的平均直径 dpm。 若密度为p的单位质量混合球形颗粒中,粒径为dpi的颗粒的 质量分率为xi,则混合颗粒的比表面为
曳力与曳力系数(Drag and drag coefficient)
流体静压强对整个球体表面的作用力在流动方向上的分量为
Fn d cos p
2
0
0
r R
R
2
sin d
3 u d p0 gR cos cos R 2 sin cos d 2 R 0 0
L
Le
表观速度
u
u
流体通过固定床的压降
把颗粒床层的不规则通道虚拟为一组长为 Le 的平行细管,其 总的内表面积等于床层中颗粒的全部表面积、总的流动空间 等于床层的全部空隙体积。 该管组(即床层)的当量直径可表达为
4 4 4 床层空隙体积 4 管组流通截面积 d eb d eb deb 床层颗粒的全部表面积 管组湿润周边 a b a 1
d pm x i d pi
也可用质量平均求混合颗粒的平均直径
床层的空隙率、自由截面和比表面 床层空隙率 颗粒床层中空隙体积与床层总体积之比
V 0 V b V p Vb Vb
床层自由截面 颗粒床层横截面上可供流体流通的空隙面积
床层比表面 单位体积床层具有的颗粒的表面积
ab 1 a
当 Reb > 280 (Rep >1000) 时,欧根方程右侧第一项可忽略。 即流动为湍流时,压降与流速的平方成正比而与粘度无关。
pb (1 ) 2 1.75 3 u L d ea
与管内 ~ Re 关系不同的是, ’ ~ Reb 的变化是一条连续 光滑曲线,说明流体在颗粒床层中由滞流到湍流是渐变过程, 这反映了颗粒床层对流体速度分布的均化作用。
曳力与曳力系数(Drag and drag coefficient) 在球坐标系中用连续性方程和 N-S方程可得到颗粒周围流体中 剪应力 r 和静压强 p 的分布为
r u R 4 3
sin 2 R r
2 3 u R p p 0 gz cos 2 R r
自由沉降与沉降速度(Free settling and settling velocity) 颗粒-流体体系一定,ut一定,与之对应的Rep 也一定。
根据对应的 Rep,可得到不同Rep范围内 ut 的计算式:
(1) Rep<2,层流区(斯托克斯公式)
ut
2 dp p g
18
0.6 d p p g Re p
m du F dt
Fd Fg Fb
合力为零时,颗粒与流体之间将保持 一个稳定的相对速度。
Fd F g - Fb
CD
u t2 d 2 p
2
1 d3 p g p 4 6
4 dp p g ut 3 C D
——重力场中的沉降速度
ut 由颗粒与流体综合特性决定,包括待定的曳力系数CD
流体通过固定床的压降
流体在颗粒床层纵横交错的空隙通道中流动,流速的方向与 大小时刻变化,一方面使流体在床层截面上的流速分布趋于 均匀,另一方面使流体产生相当大的压降。 困难:通道的细微几何结构十分复杂,即使是爬流时压降的 理论计算也是十分困难的, 解决方法:用简化模型通过实验数据关联。 简化的机理模型
pb 1 2 1 2 150 3 2 u 1.75 3 u L d ea d ea
—— 欧根 (Ergun) 方程
可用 A 与 deV 的乘积 (A deV) 代替 dea。
流体通过固定床的压降
当 Reb < 2.8 (Rep <10) 时,欧根方程右侧第二项可忽略。即流 动为层流时,压降与流速和粘度的一次方均成正比。
u p u ut
u = 0,up = ut 流体静止,颗粒向下运动; up = 0,u = ut ,颗粒静止地悬浮在流体中; u > ut , up > 0, 颗粒向上运动;
u < ut , up < 0,颗粒向下运动。
非球形颗粒的几何特征与曳力系数
一般采用与球形颗粒相对比的当量直径来表征非球形颗粒的 主要几何特征。 等体积当量直径 deV 等表面积当量直径 deA
’ — 固定床流动摩擦系数
f Reb
Reb
u d ebu1 4 a(1 )
床层雷诺数
康采尼(Kozeny)式:Reb < 2
K Reb
K —— 康采尼常数,= 5.0 —— 康采尼(Kozeny)方程
pb a 2 (1 )2 K u 3 L
流体通过固定床的压降
工程上为了直观对比的方便而将流体通过颗粒床层的阻力损 失表达为单位床层高度上的压降
2 pb L e 1 u1 L e 1 a u 2 (1 )a u 2 3 L L d eb 2 3 8L
第四章 颗粒—流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相流动
流体与颗粒的相对运动
曳力与曳力系数(Drag and drag coefficient)
流体与固体颗粒之间有相对运动时,将发生动量传递。 颗粒表面对流体有阻力,流体则对颗粒表面有曳力。 阻力与曳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由于颗粒表面几何形状和流体绕颗粒流动的流场这两个方面 的复杂性,流体与颗粒表面之间的动量传递规律远比在固体 壁面上要复杂得多。 爬流(Creeping flow): 来流速度很小,流动很 缓慢,颗粒迎流面与背 流面的流线对称。
流体通过固定床的流动
固定床(Fixed bed):固定不动的固体颗粒层 例:固定床催化反应器、吸附分离器、离子交换器等。流体 在固定床中的流动状态直接影响到传热、传质与化学反应。 颗粒床层的几何特性 粒度分布 测量颗粒粒度有筛分法、光学法、电学法、流 体力学法等。工业上常见固定床中的混合颗粒,粒度一般大 于70mm,通常采用筛分的方法来分析颗粒群的粒度分布。 标准筛:国际标准组织 ISO 规定制式是由一系列筛孔孔径递 增(0.045 mm ~ 4.0mm)的,筛孔为正方形的金属丝网筛组 成,相邻两筛号筛孔尺寸之比约为2。 由于历史的原因,各国还保留一些不同的筛孔制,例如常见 的泰勒制,即是以筛网上每英寸长度的筛孔数为筛号,国内 将其称之为目数。
d
d
F
d sin r
2
0
0
r R
R
2
sin d
3 u d sin sin R 2 sin d 4 Ru 2 R 0 0
2
—— 表面曳力 (Wall drag)
xi p a 1 ai 6 xi d pi
比表面相等
6 d pm a
p
1 xi d pi
对于非球形颗粒, 按同样的原则可得
d pm
1 xi d ea i
1 xi d Ai eVi
(2) 2<Rep<500,过渡区(阿仑公式) u t 0.27
dp p g
(3) 500<Rep
<2×105,湍流区(牛顿公式)
u t 1.74
因Rep中包含 ut,故需通过试差确定计算公式。 灵活运用上述原理还可以根据颗粒在流体中沉降速度的实验 数据关联出颗粒的粒度 dp 或密度 p。
将流体通过颗粒床层的流动简化为在长为 Le、当量直径 deb 的管内流动,床层的压降 p 表达为
u pb L e 1 d eb 2
2
u1 — 流体在虚拟细管内的流速,等价于流体在床层颗粒空隙 间的实际 (平均) 流速。 u1 与空床流速(又称表观流速) u、空隙率 的关系
u1 u
流体通过固定床的压降
欧根(Ergun)关联式:Reb=(0.17~420)
100
4.17 Reb
0.29
' 10
1.0 0.1 0.01 0.1 1.0 10 100 1000 10000
Reb
pb a 2 (1 )2 a (1 ) 4.17 u 0.29 u 2 L 3 3
(2) 2<Rep<500,过渡区 (阿仑定律区)
24 Re p
18.5 Re p 0.6
(3) 500<Rep<2×105,湍流区 (牛顿定律区) C D 0.44
(4) Rep>2×105,湍流边界层区 边界层内的流动也转变为湍流,流体动能增大使边界层分 离点向后移动,尾流收缩、形体曳力骤然下降,实验结果 显示此时曳力系数下降且呈现不规则的现象,CD 0.1。
——斯托克斯(Stockes)定律
颗粒雷诺数
Rep d pu
严格说只有在 Rep < 0.1 的爬流条件下才符合上式的求解条件
曳力与曳力系数(Drag and drag coefficient) 颗粒表面的总曳力 Fd
Fd C D A p
u 2
2
CD
CD
(1) Rep<2,层流区 (斯托克斯定律区)
自由沉降与沉降速度(Free settling and settling velocity)
ut 是颗粒在流体中受到的曳力、浮力与重力平衡时颗粒与流 体间的相对速度,取决于流固二相的性质,与流体的流动与 否无关。 颗粒在流体中的绝对速度 up 则与流体流动状态直接相关。
当流体以流速 u 向上流动时,三个速度的关系为:
d eV 3 d eA 6V
A
d ea 6 6 a AV
等比表面积当量直径 dea
颗粒形状系数
Ap 6 ap Vp dp
A
ap a
d eV A d eA d ea d eV
2
非球形颗粒4个几何参数之间的关系
工程上多采用可以测量的等体积当量直径 deV 和具有直观意 义的形状系数A。
式中p0为来流压力。
流体对单位面积球体表面的曳力(表面摩擦应力)为
s r
r R
3 u sin 2 R
曳力与曳力系数(Drag and drag coefficient)
r 在 z 轴的分量为
r cos / 2 r sin
z
所以整个球体表面摩擦曳力 在流动方向上的分量 F 为
4 R 3 g 2 Ru 3
2
浮力 Fb 与流体运动无关
流体对颗粒的形体曳力 Fp 正比于流速 u ——形体曳力(Form drag)
曳力与曳力系数(Drag and drag coefficient) 流体流动对颗粒表面的总曳力为摩擦曳力与形体曳力之和
F d F F p 4 Ru 2 Ru 6 Ru
曳力与曳力系数(Drag and drag coefficient) 曳力系数 CD 与颗粒雷诺数 Rep 的关系
流体绕球形颗粒流动时的边界层分离
0
A
u0
B
85
C
A
u0
B
140
0
C
自由沉降与沉降速度(Free settling and settling velocity) 单颗粒(或充分分散、互不干扰的颗粒群)在流体中自由沉 降时在所受合力方向上产生加速度
密度函数(频率函数)和分布函数 若筛孔直径为 di-1 和 di 相邻两筛的筛 留质量为mi,质量分率为xi,则有
d pi 1 d i-1 d i 2
fi xi d i-1 d i
密度函数 f
fi
粒度等于和小于 dpi 的颗粒占全部 颗粒的质量分率
1.0
0
d i d pi di-1 粒径 d p
分布函数F
F i 0 f d p d d p
d pi
Fi
——混合颗粒粒度分布函数
两函数可相互转换 f d pi
d d p dF
0
d p d pi
d pi
d max
粒径 d p
混合颗粒的平均直径 由于颗粒的比表面对流体通过固定床的流动影响最大,通常 以比表面积相等的原则定义混合颗粒的平均直径 dpm。 若密度为p的单位质量混合球形颗粒中,粒径为dpi的颗粒的 质量分率为xi,则混合颗粒的比表面为
曳力与曳力系数(Drag and drag coefficient)
流体静压强对整个球体表面的作用力在流动方向上的分量为
Fn d cos p
2
0
0
r R
R
2
sin d
3 u d p0 gR cos cos R 2 sin cos d 2 R 0 0
L
Le
表观速度
u
u
流体通过固定床的压降
把颗粒床层的不规则通道虚拟为一组长为 Le 的平行细管,其 总的内表面积等于床层中颗粒的全部表面积、总的流动空间 等于床层的全部空隙体积。 该管组(即床层)的当量直径可表达为
4 4 4 床层空隙体积 4 管组流通截面积 d eb d eb deb 床层颗粒的全部表面积 管组湿润周边 a b a 1
d pm x i d pi
也可用质量平均求混合颗粒的平均直径
床层的空隙率、自由截面和比表面 床层空隙率 颗粒床层中空隙体积与床层总体积之比
V 0 V b V p Vb Vb
床层自由截面 颗粒床层横截面上可供流体流通的空隙面积
床层比表面 单位体积床层具有的颗粒的表面积
ab 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