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研发费投入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研究【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研究方案绪论11研发费的概念12公司业绩的概念界定13研发活动的作用与地位21全球企业研发费投入概况22国外研发管理模式演变23国内企业研发费投入概况24研发与业绩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宁波制造业研发投入的基本情况31宁波制造业研发投入现状32宁波制造业研发投入面临的问题案例研究分析41研究方法42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43变量选择44研究假设与模型建立45实证分析451描述性分析452相关性分析453共线性问题诊断454回归分析46假设检验与原因分析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实施方案
2.2.1学者观念的一致处
国内学者大多认同了研发投入的加强能对企业产生有利影响。陈志勇(2006)采用实证研究发现,研发投入能给企业带来良好的成长性,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对企业业绩增长有着长期效益。张海燕(2008)对46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后也发现,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能给企业带来良好的成长性,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与其成长能力业绩指标呈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李香春(2008)也认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游春(2010)的研究发现R&D人员投入指标与EPS(每股收益)指标呈现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李松(2010)指出在提高我国制造业整体科技水平时根据各行业自身产业的发展特点以及各自的优劣势来制定有针对性的制造业各行业的R&D政策,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袁江丽(2010)以2008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披露研发投入的189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结果发现,在财务价值方面,研发强度与资产收益率ROA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企业的研发投入与财务价值显著正相关。周艳,曾静(2011)以中国沪深两市2002至2009年披露R&D投入信息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微观企业主体的角度对R&D投入的经济效果进行分析,发现各期R&D资金投入和人员投入都与企业经营利润正相关,并指出,企业股权性质和所处行业性质也影响到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盈利能力推动作用的大小。
开题报告
财务管理
企业研发费投入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研究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研究意义:
研究发展在制造业中逐渐被认业为主,对技术要求不高,因而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正受到国内外多方挑战。许多企业增加了研发投入,然而这种投入的回报仍是个未知数。
[6]Hu A G, Jefferson G H. Returns to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Chinese Industry: Evidence from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Beijing[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4(15).
总而言之,在我国,学者也基本认同了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且这种影响在各个行业有所不同。然而,也有学者认为,由于我国政策尚不完善、信息披露不充分等外部原因,以及企业规模、人力资源、投入产出效率等内部原因,研发投入给企业带来的回报依旧是不稳定的。
3.参考文献
[1]Chan, S. H., Martin, J.D., and J.W.Kensinger. Corporat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xpenditures and share value[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0(August).
[12]李香春.我国上市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与企业业绩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08.
[13]游春.我国中小企业研发投入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J].南方金融,2010(01).
[14]李松.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制造业各行业R&D投入绩效评价研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
2.2.2学者观念的分歧
然而,研发投入对业绩的正向影响并不是绝对的。程宏伟,张永海,常勇(2006)对96家上市公司的R&D投入与业绩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整体研发水平低,研发信息披露不充分,R&D投入虽然与公司业绩正相关,但是这种R&D的投入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却是逐年减弱。他们认为原因在于:公司后续R&D投入不足,而R&D收益需要持续的投入作为基础;R&D投入比重太低,不足以推动业绩的持续增长。张海燕(2008)的研究也证实,研发投入对中小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贡献作用是不稳定的,且对其辅助指标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的贡献作用也不稳定,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与其盈利能力业绩指标不相关,而研发投入与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也不相关。张海燕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花在研发活动的费用大多是无效的,并没有直接转化成企业的技术资产。臧维,艾静涛(2009)基于2003~2007年期间连续五年进入“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排名的54家企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研发投入与绩效的关系受企业规模的影响,在较大规模情况下,企业研发投入与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在较小规模情况下,企业研发投入与绩效却不存在相关关系。刘笑霞,李明辉(2009)利用我国制造企业2005年的调查数据,研究相关因素对企业研发支出及研发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是否有外商投资企业与研发支出的绝对值和强度之间均呈显著的正向关系;企业规模与研发强度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关系,但与研发支出之间只呈不显著的正向关系;亏损企业的研发支出显著低于盈利企业,但其研发强度却高于盈利企业。冯文娜(2010)通过试验发现,虽然研发资金投入强度与盈利能力呈显著正相关,但研发人员投入与创新绩效呈现弱的负相关关系。即企业研发资金投入比研发人员投入对创新产出的贡献更显著。另外,游春(2010)认为R&D资金投入指标与ROE(净资产收益率)以及EPS等绩效指标都不相关。袁江丽(2010)在其研究中指出,从市场价值方面来看,研发强度与托宾Q值、每股研发投入与股价均不存在相关关系。这说明我国企业研发投入总体水平偏低的现状和研发投入的非强制性披露政策导致研发投入所创造的价值并没有得到企业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同。陈海声,卢丹(2011)认为从整体上看,研发投入对企业发展能力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提升企业价值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Chan,Martin和Kensinger(1990)在研究中发现股价对95个增加研发投入的公告反应显著为正,即使公告是在面临盈余下降的时候报出的。另外,宣布增加研发投入的高科技公司平均得到正的超额回报,然而非高科技公司的公告与超额回报负相关。在截面分析中他们进一步发现:只有在高科技行业中,比行业平均研发强度水平高的公司的股价才能得到更大提升。Lev&Sougiannis(1996)以及Deng,Lev&Narin(1999)研究发现企业R&D活动对未来成长机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S. David young and Stephen F.OByren(2000)也在其研究中,证明R&D支出与未来成长价值有显著的正相关。Chan,Josef Lakonishok和Sougiannis(2001)检验了研发费用与公司股票市场价值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是:从事研发的公司,其股票的历史收益要超过不从事研发的公司,高研发投入的公司在权益市场上得到超常收益;企业的研发强度与回报成正相关关系。Hu,A.G和Jefferson(2003)研究指出,研发投入与企业规模间比例关系不明显,对不同的行业来说,研发投入对企业业绩的贡献是显著的,而且这种显著程度对不同的行业是不同的,并且影响程度随着时间的推延而越来越小。英国贸工部“2005年度研发排行榜”的研究表明:研发投入与公司业绩之间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但这种关联性适用于以研发作为企业竟争的显著影响因素的产业。研发强度直接影响到销售额的增长、财富创造效率和资本市场总值。意大利学者FrancescoAiello(2008)认为研发溢出弹性受到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预期目标:
希望可以通过调查研究,探索出研发活动对宁波制造业发展的带动和支撑作用,并且能够为鼓励企业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提高科技创新竞争力,以及优化宁波制造业产业结构等提供参考与帮助。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研发的探索主要表现出三方面的特点。一是在研究对象上大多通过分行业对研发费用绩效进行评价;二是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与国内相比,更多地使用时间序列数据以及宏观经济学模型,突出发展变化轨迹;三是在研究内容上主要强调研发支出对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和一些国际上的跨国公司充分认识到了科技、研发投入的重要性,并对此从宏观与微观上都展开了长期、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因此形成了比较丰富、成熟的结论。
[2]Lev,B and T Sougiannis. The Capitalization,Amortization,and Value Relevance of R&D[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eonomies,1996(21).
[3]Deng, Z. B. Lev and F Nar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Predictors of Stock Performance[J].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1999.
[8]赵立雨,师萍.对我国研发投入有效性的测度[J].统计与决策,2010(09).
[9]全球企业研发投入趋势分析[J].科技导报,2011(06).
[10]陈志勇.中小企业研发投入与公司业绩相关性的研究——基于中小企业板的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06.
[11]张海燕.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绩效分析——来自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
总的来说,国外学者普遍认同了研发投入与企业业绩是正相关的,但是考虑到行业、公司业务范围等因素,研发投入对业绩的回报程度是有差异的。
2.2国内研究现状
从国内现有的研究情况来看,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和研发投入的非强制性披露,以及对研究发展的统计起步较晚,统计数据不完善等原因,目前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专门研究相对较少。尽管我国许多有关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都包括了企业研发投入这部分,但因为不是专题研究,因此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十分有限,且多为宏观上的定性研究,即偏重于对研发投入的理论探索,这与研发投入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是极不相称的。但是这些基础性的研究从理论意义上为研发投入做好了铺垫,为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4]S. David young and Stephen F. O Byren. Eva and value-Based Management: A Practical Guide to Implementation[M]. McGraw-Hill Press,2000.
[5] Louis K.C.Chan, Josef Lakonishok, Theodore Sougiannis. The stock market valuation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xpenditures[J].The Journal of Finance, Cambridge,Dec2001(Vol. 56).
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我国研发统计工作的不断推进、统计数据的不断完善,国内学者关于研发投入对经济和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有了较多的研究,运用实证分析研究探讨研发投入对经济和企业发展的效果也逐渐被经济学家所关注。
赵立雨,师萍(2010)使用DEA模型进行研究后发现,我国研发投入虽呈逐年增加趋势,但与国外相比,研发投入强度较弱,研发支出结构不合理;我国研发投入既能实现技术有效又能实现规模有效的效率较差。科技导报(2011)也指出,全球研发投入在2009年出现六年来首次下滑,但研发投入强度不降反升。美、欧、日在研发投入上的领先优势仍然较明显,我国研发投入与国外存在明显差距。
[7]Francesco Aiello·Paola Cardamone,R&D spillover and firms’performance in Italy—Evidence from a flexible production function[J].Empirical Economics,2008(34).
[15]袁江丽.我国上市公司研发投入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D].陕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
2.2.1学者观念的一致处
国内学者大多认同了研发投入的加强能对企业产生有利影响。陈志勇(2006)采用实证研究发现,研发投入能给企业带来良好的成长性,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对企业业绩增长有着长期效益。张海燕(2008)对46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后也发现,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能给企业带来良好的成长性,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与其成长能力业绩指标呈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李香春(2008)也认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游春(2010)的研究发现R&D人员投入指标与EPS(每股收益)指标呈现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李松(2010)指出在提高我国制造业整体科技水平时根据各行业自身产业的发展特点以及各自的优劣势来制定有针对性的制造业各行业的R&D政策,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袁江丽(2010)以2008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披露研发投入的189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结果发现,在财务价值方面,研发强度与资产收益率ROA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企业的研发投入与财务价值显著正相关。周艳,曾静(2011)以中国沪深两市2002至2009年披露R&D投入信息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微观企业主体的角度对R&D投入的经济效果进行分析,发现各期R&D资金投入和人员投入都与企业经营利润正相关,并指出,企业股权性质和所处行业性质也影响到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盈利能力推动作用的大小。
开题报告
财务管理
企业研发费投入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研究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研究意义:
研究发展在制造业中逐渐被认业为主,对技术要求不高,因而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正受到国内外多方挑战。许多企业增加了研发投入,然而这种投入的回报仍是个未知数。
[6]Hu A G, Jefferson G H. Returns to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Chinese Industry: Evidence from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Beijing[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4(15).
总而言之,在我国,学者也基本认同了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且这种影响在各个行业有所不同。然而,也有学者认为,由于我国政策尚不完善、信息披露不充分等外部原因,以及企业规模、人力资源、投入产出效率等内部原因,研发投入给企业带来的回报依旧是不稳定的。
3.参考文献
[1]Chan, S. H., Martin, J.D., and J.W.Kensinger. Corporat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xpenditures and share value[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0(August).
[12]李香春.我国上市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与企业业绩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08.
[13]游春.我国中小企业研发投入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J].南方金融,2010(01).
[14]李松.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制造业各行业R&D投入绩效评价研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
2.2.2学者观念的分歧
然而,研发投入对业绩的正向影响并不是绝对的。程宏伟,张永海,常勇(2006)对96家上市公司的R&D投入与业绩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整体研发水平低,研发信息披露不充分,R&D投入虽然与公司业绩正相关,但是这种R&D的投入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却是逐年减弱。他们认为原因在于:公司后续R&D投入不足,而R&D收益需要持续的投入作为基础;R&D投入比重太低,不足以推动业绩的持续增长。张海燕(2008)的研究也证实,研发投入对中小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贡献作用是不稳定的,且对其辅助指标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的贡献作用也不稳定,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与其盈利能力业绩指标不相关,而研发投入与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也不相关。张海燕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花在研发活动的费用大多是无效的,并没有直接转化成企业的技术资产。臧维,艾静涛(2009)基于2003~2007年期间连续五年进入“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排名的54家企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研发投入与绩效的关系受企业规模的影响,在较大规模情况下,企业研发投入与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在较小规模情况下,企业研发投入与绩效却不存在相关关系。刘笑霞,李明辉(2009)利用我国制造企业2005年的调查数据,研究相关因素对企业研发支出及研发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是否有外商投资企业与研发支出的绝对值和强度之间均呈显著的正向关系;企业规模与研发强度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关系,但与研发支出之间只呈不显著的正向关系;亏损企业的研发支出显著低于盈利企业,但其研发强度却高于盈利企业。冯文娜(2010)通过试验发现,虽然研发资金投入强度与盈利能力呈显著正相关,但研发人员投入与创新绩效呈现弱的负相关关系。即企业研发资金投入比研发人员投入对创新产出的贡献更显著。另外,游春(2010)认为R&D资金投入指标与ROE(净资产收益率)以及EPS等绩效指标都不相关。袁江丽(2010)在其研究中指出,从市场价值方面来看,研发强度与托宾Q值、每股研发投入与股价均不存在相关关系。这说明我国企业研发投入总体水平偏低的现状和研发投入的非强制性披露政策导致研发投入所创造的价值并没有得到企业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同。陈海声,卢丹(2011)认为从整体上看,研发投入对企业发展能力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提升企业价值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Chan,Martin和Kensinger(1990)在研究中发现股价对95个增加研发投入的公告反应显著为正,即使公告是在面临盈余下降的时候报出的。另外,宣布增加研发投入的高科技公司平均得到正的超额回报,然而非高科技公司的公告与超额回报负相关。在截面分析中他们进一步发现:只有在高科技行业中,比行业平均研发强度水平高的公司的股价才能得到更大提升。Lev&Sougiannis(1996)以及Deng,Lev&Narin(1999)研究发现企业R&D活动对未来成长机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S. David young and Stephen F.OByren(2000)也在其研究中,证明R&D支出与未来成长价值有显著的正相关。Chan,Josef Lakonishok和Sougiannis(2001)检验了研发费用与公司股票市场价值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是:从事研发的公司,其股票的历史收益要超过不从事研发的公司,高研发投入的公司在权益市场上得到超常收益;企业的研发强度与回报成正相关关系。Hu,A.G和Jefferson(2003)研究指出,研发投入与企业规模间比例关系不明显,对不同的行业来说,研发投入对企业业绩的贡献是显著的,而且这种显著程度对不同的行业是不同的,并且影响程度随着时间的推延而越来越小。英国贸工部“2005年度研发排行榜”的研究表明:研发投入与公司业绩之间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但这种关联性适用于以研发作为企业竟争的显著影响因素的产业。研发强度直接影响到销售额的增长、财富创造效率和资本市场总值。意大利学者FrancescoAiello(2008)认为研发溢出弹性受到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预期目标:
希望可以通过调查研究,探索出研发活动对宁波制造业发展的带动和支撑作用,并且能够为鼓励企业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提高科技创新竞争力,以及优化宁波制造业产业结构等提供参考与帮助。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研发的探索主要表现出三方面的特点。一是在研究对象上大多通过分行业对研发费用绩效进行评价;二是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与国内相比,更多地使用时间序列数据以及宏观经济学模型,突出发展变化轨迹;三是在研究内容上主要强调研发支出对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和一些国际上的跨国公司充分认识到了科技、研发投入的重要性,并对此从宏观与微观上都展开了长期、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因此形成了比较丰富、成熟的结论。
[2]Lev,B and T Sougiannis. The Capitalization,Amortization,and Value Relevance of R&D[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eonomies,1996(21).
[3]Deng, Z. B. Lev and F Nar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Predictors of Stock Performance[J].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1999.
[8]赵立雨,师萍.对我国研发投入有效性的测度[J].统计与决策,2010(09).
[9]全球企业研发投入趋势分析[J].科技导报,2011(06).
[10]陈志勇.中小企业研发投入与公司业绩相关性的研究——基于中小企业板的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06.
[11]张海燕.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绩效分析——来自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
总的来说,国外学者普遍认同了研发投入与企业业绩是正相关的,但是考虑到行业、公司业务范围等因素,研发投入对业绩的回报程度是有差异的。
2.2国内研究现状
从国内现有的研究情况来看,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和研发投入的非强制性披露,以及对研究发展的统计起步较晚,统计数据不完善等原因,目前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专门研究相对较少。尽管我国许多有关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都包括了企业研发投入这部分,但因为不是专题研究,因此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十分有限,且多为宏观上的定性研究,即偏重于对研发投入的理论探索,这与研发投入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是极不相称的。但是这些基础性的研究从理论意义上为研发投入做好了铺垫,为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4]S. David young and Stephen F. O Byren. Eva and value-Based Management: A Practical Guide to Implementation[M]. McGraw-Hill Press,2000.
[5] Louis K.C.Chan, Josef Lakonishok, Theodore Sougiannis. The stock market valuation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xpenditures[J].The Journal of Finance, Cambridge,Dec2001(Vol. 56).
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我国研发统计工作的不断推进、统计数据的不断完善,国内学者关于研发投入对经济和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有了较多的研究,运用实证分析研究探讨研发投入对经济和企业发展的效果也逐渐被经济学家所关注。
赵立雨,师萍(2010)使用DEA模型进行研究后发现,我国研发投入虽呈逐年增加趋势,但与国外相比,研发投入强度较弱,研发支出结构不合理;我国研发投入既能实现技术有效又能实现规模有效的效率较差。科技导报(2011)也指出,全球研发投入在2009年出现六年来首次下滑,但研发投入强度不降反升。美、欧、日在研发投入上的领先优势仍然较明显,我国研发投入与国外存在明显差距。
[7]Francesco Aiello·Paola Cardamone,R&D spillover and firms’performance in Italy—Evidence from a flexible production function[J].Empirical Economics,2008(34).
[15]袁江丽.我国上市公司研发投入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D].陕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