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配套文档:专题九 专题检测(九)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检测(九)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吟啸矜持子衿岑寂
B.料峭俊俏讥诮悄寂
C.杆菌轩窗旰食坩埚
D.点缀辍学掇拾啜泣
答案C
解析C项分别读ɡǎn、xuān、ɡàn、ɡān;A项yín、jīn、jīn、cén;B项分别读qiào、qiào、qiào、qiǎo;D项分别读zhuì、chuò、duō、chuò。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一蓑烟雨任平生任:任凭
B.夜来幽梦忽还乡幽梦:梦境隐约
C.料峭春风吹酒醒料峭:形容早春微寒的样子
D.何妨吟啸且徐行且:连词,表递进
答案D
解析表并列。

3.请将下面的句子重组为一个单句,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如果说,苏东坡的盖世才华是他让无数的后人崇敬和偏爱的首要因素,那么他的儒雅与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有情感的天性则是令人崇敬与偏爱的又一个原因。

答案苏东坡的儒雅和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可以说是他盖世才华外的又一个令无数的后人崇敬和偏爱的原因。

4.用“儒、道、佛”作开头重新组织下面的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苏轼的生活和创作充满了矛盾,因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

儒、道、佛各方面对苏轼都有影响,使得他思想比较复杂,生活和创作充满了矛盾。

5.文学常识填空。

苏轼与欧阳修一起树立了一种稳定成熟的散文风格,世称“欧苏”;苏轼又是宋代著名书法家,他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

6.名句默写。

(1)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2)回首向来萧洒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3)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4)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5)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6)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二、阅读鉴赏
7.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苏轼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1)开头三句写景,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案
写美丽的山色湖光是为人物设置背景,使人物与自然景物相映成趣。

(或:写山色湖光为人
物出场交代背景,以景的美丽衬托人的美丽。

)
(2)上片运用多种手法描写弹筝女,请择其一种作具体分析。

答案比喻、双关——“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写花的美丽轻盈,其实是借出水芙蓉比喻弹筝的美人,一语双关。

衬托——“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将白鹭人格化,或许是因为仰慕美人,或许是因为音乐动听而停息,以此衬托弹筝女的美丽或音乐的美妙。

(3)下片重在写音乐,最后三小句词意味深长,试作简要评析。

答案最后三小句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未正面写人、写音乐,反而写曲终人散,只见青翠的山峰仍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音乐仍回荡在山水之间,萦绕在人的心头,言有尽而意无穷。

8.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①
苏轼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②渐漫漫。

雪沫乳花③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④,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①这首词是苏轼贬谪苏州四年后再迁移汝州时写的。

②清洛:今安徽洛河。

③雪沫乳花:煎茶时上浮的白色泡沫。

古时烹茶,以乳色鲜白、泡沫细腻为上乘。

④蓼茸:蓼菜的嫩芽。

蒿笋,莴苣笋。

春盘:唐代以来的风俗,立春日用春饼、生菜等装盘,馈赠亲友,称“春盘”。

(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整体理解:词作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品茗、野餐的情味,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热爱。

B.词作上片可以这样描述:冬尽春萌,早上,细雨斜风,乍暖还寒,山中淡烟疏柳雾朦胧,河边突然阳光明媚,豁然开朗;从洛涧流出的清浅河水,进入淮河后逐渐变得混黄迷漫,迤逦向前。

C.人物形象分析:词作第一句写风斜雨细,瑟瑟寒侵,作者置身其中,物我两忘,这与唐代张志和所刻画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烟波钓叟”同为隐逸者形象。

D.艺术形象分析:作者以“雪沫乳花”,状煎茶时上浮的白色泡沫,形象鲜明,这种将生活形象铸成艺术形象的手法,显示出词人高雅的审美意趣和旷达的人生态度。

答案C
(2)简析“淡烟疏柳媚晴滩”中“媚”字的妙处。

答案一个“媚”字引出了雨后初晴,阳光明媚的初春美景,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声。

作者运用拟人手法,把淡烟和疏柳在河滩上的妩媚神态写活了,似乎淡烟和疏柳也懂得献媚“晴滩”似的,给人以动感。

(3)就全词来看,结尾句“人间有味是清欢”中的“清欢”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景色的淡雅,视野的开阔;饮食的清淡新鲜;主人的热情好客;经历人生挫折后的从容淡定,清旷闲雅。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①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②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①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

②红蕖:红荷花的别名。

(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鹧鸪天”是他写的这首词的词牌名。

(2)词的上阕写景。

你认为这首词写景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请就其中一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答案开放性题目,只要能够从一个方面简要分析,有理有据即可。

示例:
①描写景物生动活泼,层次分明。

先由远及近:远景(“林断”、“山明”),描写远处的树
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近景(“竹隐墙”、“乱蝉”、“衰草”),描写翠竹遮隐着墙,墙外小池塘旁边长满枯草,蝉声四起。

再由上而下地写景:上写白鸟在空中翻飞,下写红荷映水,散发着幽微的清香。

②写景动静结合,形象逼真。

词中写“林、山、竹”是静景,但用了动词和形容词“断”、“明”、“隐”,使这些静景顿时栩栩如生;写动景“乱蝉”、“翻空白鸟”,形象活泼,动静结合,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夏末秋初的美丽图景。

③写景有声、有色、有香,相映成趣。

“乱蝉”描写雨后蝉的鸣叫;“翻空白鸟”与“照水红蕖”红白相映,色彩鲜明;“细细香”写出了荷花散发的淡淡清香。

(3)最后两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画龙点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感慨?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词中的景物都是“昨夜三更雨”后作者趁凉爽出游时的所见所闻,从表面上看,这两句似乎是作者感谢天气的深情厚谊,使得自己度过清爽的一天。

其实从“又”、“浮生”等词语中隐隐可见作者被贬黄州后无所事事、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的无可奈何的失意情绪。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暮春
苏轼
簌簌无风花自堕。

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

落日有情还照坐。

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千转舵。

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

凭仗飞魂招楚些①。

我思君处君思我。

注①凭仗飞魂招楚些:语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意思是像《楚辞·招魂》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

(1)你认为“山青一点横去破”一句中最具表现力的词语是什么?为什么?
答案“点”或“破”;突出了青山的高峻(言之成理即可)
(2)本篇是词人送别友人之作。

词的下片是怎样表现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
答案
虚写(或“想像”)朋友路途遥远,孤独寂寞;化用典故(前人诗句)表达与朋友早日重逢的愿望。

三、体验高考
11.(2015·北京)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醉翁操①
苏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

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

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②。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时而童巅③,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

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④。

注①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

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

②蒉:草筐。

《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③童巅:山顶光秃。

山无草木曰童。

④徽:琴徽,系弦之绳。

此处代指琴。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了山的空寂。

B.“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之妙。

C.“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

D.词作最后三句是说醉翁虽已离世,声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却仍然得以留存人间。

答案C
解析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项曲解文意,本词主要借对流泉声音的描写来赞美欧阳修在琅琊山寄情山水、感受天籁的悠然自得之情。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是说醉翁离开滁州,流泉失去知音,只留下自然声响,但此自然声响,朝夕吟咏,似带有怨恨情绪,并不是表达思念之情。

(2)词作开篇几句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形容泉声的清亮圆润。

按照要求,完成下列
各题。

①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A.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B.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

(刘长卿《听笛歌留别郑协律》)
C.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

(韦庄《听赵秀才弹琴》)
D.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

(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题目已经明确是以声写声的手法。

B项曲解文意,“商声”“羽声”都是古代五音之一,不是以声写声。

A项是用“龙吟虎啸”的声音和“万籁百泉”的秋音来写觱篥声。

C项是用蜂声和蝉声来写琴声。

D项是用寒敲白玉的声音和黄莺的叫声来写琴声。

②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白居易《琵琶行》同样运用了这种手法来写琵琶声:“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解析本题考查在语境中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既为考生提供了语境,又为考生提供了下文,实际上降低了考查的难度。

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写错字、别字,不要漏字、添字。

(3)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①古代文人常常喜欢“啸咏”,除了本词中的醉翁,陶渊明也曾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
②这首词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密切关联。

词中“惟翁醉中知其天”“醉翁啸咏,声和流泉”,呼应了《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寄情山水的名句。

答案①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或: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解析本题考查在语境中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①注意“皋”“啸”“临”的写法。


注意不要用混了或者遗漏了虚词。

(4)欧阳修《醉翁亭记》描写了琅琊山的四时景色,表现了作者以山水自适、与民同乐的情怀。

与之相比,苏轼这首《醉翁操》所描写的景色和所表现的情怀有何不同?
答案要点一:泉响空山、月明风露的幽静之景,醉翁啸咏与流泉之声应和的景象,写出作者对人与自然相融的境界的向往。

要点二:醉翁离去后流泉的“朝吟夜怨”,表达了“思翁无岁年”之“悲”,作者借以抒发对欧阳修的怀念之情。

(或:作者既借流泉的“朝吟夜怨”抒发了对欧阳修的怀念之情,也
直接表达了“思翁无岁年”之“悲”。

)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词的上片描绘了山谷空寂、明月皎洁、山风轻拂、夜露润物的美好景色,醉翁在这样的境界中弹奏的乐曲清琅、圆润,响彻空山,令作者向往这种人与自然相融的境界。

下片主要是抒情议论,醉翁的啸咏与流泉相应,醉翁逝去了,流泉仿佛在早晚幽咽,作者借山有时光亮、水有时回转与自己对醉翁的思念无尽对比,表达对醉翁的思念之悲。

12.(2014·江西)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
先觉四黎之舍三首①(其二)
苏轼
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②。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注①被酒:刚喝过酒,带着醉意。

四黎:子云、威、徽、先觉四人都是海南黎族人,姓黎,故称“四黎”。

②翁:苏轼自称。

(1)指出“溪边自有舞雩风”一句所用典故的出处。

(2)请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案(1)《论语》
(2)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和黎族百姓
的热情欢迎,因此表现出曾点曾经具有的那种逍遥自在、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或: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和黎族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仍然向往曾点描述的礼乐之治,表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
解析(1)本题考查典故的出处。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向孔子谈自己志向时说道:“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表现了曾皙洒脱高雅、逍遥自在的情操。

“溪边自有舞雩风”的典故就出自这一句。

(2)本题考查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苏轼虽一生屡遭磨难坎坷,但因其思想受佛道思想影响颇深,所以总能以乐观旷达的胸怀来应对人生世事。

另外,从诗歌前两句可看出黎族百姓对诗人的热情欢迎,从而引发诗人“莫作天涯万里意”的感慨,“莫作”二字写出诗人虽远在天涯(海南)却不必有伤怀之感;接着运用《论语》中曾皙言志的典故,借曾皙的志向说出自己现时的逍遥自在、随遇而安的感受。

13.(2011·广东)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
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

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

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1)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

答案初春。

这时莺儿开始鸣叫,细雨滋润大地,青草长出嫩芽,花朵含苞欲放,万物充满了生机,所以初春的时节最美好。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上片描写“莺语”“草色”“微雨”等景物,表现春天开始时的生机与美丽;下片叙写花开易谢、年华易老,感叹美景易逝,劝人一醉方休。

全词表达了珍惜春光、尽情享受生命中的美好时光的情感(热爱生活、享受人生的豪放情感)。

(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这首词上阕重在写景。

词人集中描写了初春的景象。

春天来临,黄莺婉转啼鸣;微雨润滑如酥,给人轻柔舒适的感觉;最惹人喜爱的是初生的青草,远远望去一层淡淡的嫩绿,走
近去看,却几乎看不到春草的踪影。

这些景物给人以生机和活力。

上阕后两句化用了唐代诗人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诗句,运用贴切自然,不露痕迹。

下阕重在抒情。

词人触景生情,感慨“花不看开人易老”,美景易逝,年华易老。

但词人并未由此而消沉,反而更加萌生了热爱生活、享受人生的豪放情感。

四、写作表达
14.请以“读苏轼”或“读苏词”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意自定,文体自选。

答案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