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
导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文中相关的文言知识,以及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
思维发展与提升: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和修辞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和修辞方法。
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文化传承与理解:让学生从文中体会学习孟子为政之道,树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领会孟子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教学难点: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和修辞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讲解,点拨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1、导入新课,进入文本
从春秋时代开始,中国社会进入一个历史性的变革时期,即由领主封建制向地主封建制转化。
到了战国中期,各国互相攻伐,强者称霸,列国分立开始趋向统一。
这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动,激起了新旧势力和各种不同政治主张的剧烈斗争,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儒、道、墨、法、兵、名、纵横诸家都竭力宣扬自己的一套政治主张。
孟子是孔子
学说的继承人,属于儒家学派。
孟子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
他多次到过齐国,尽管他先后受到齐威王和齐宣王的礼遇,但齐宣王倾心于春秋时期的霸主地位,一心想建立霸业。
即位后任用名将田忌、孙膑等,伐魏大胜,后又攻伐燕国等弱小国家,最终未能采纳孟子的政治主张。
第一课时
解题
齐恒:齐恒公(公子小白)春秋五霸之首。
晋文:晋文公(姬重耳),第二位春秋霸主。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史记》
郑庄公一四方是维、"春秋小霸"
晋悼公一复霸中原
吴王阖闾一纵横江淮
越王勾践一东南称雄
文学常识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字子舆。
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后世尊称为"亚圣"。
战国时期鲁国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东南人。
《孟子》共七章,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部分为上下篇。
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的一部语录体著作。
诵读训练
读准字音,注意断句,读出人物语气情感。
声音洪亮,整齐划一。
播放课件,初读正音
王(wànɡ)胡龁(hé)便嬖(piánbì)觳(hú)觫(sù)褊(biǎn)恶(wū)挟(xié)度(duó)莅(lì)惛(hūn)盍(hé)畜(xù)赡(shàn)豚(tún)彘(zhì)庠(xiánɡ)序颁(bān)
朗读课文思考如下问题:
1、《齐桓晋文之事》是什么体裁的文章?对话体议论文
在文章中孟子提出的主张是什么?保民而王
理解王道和霸道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
"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
"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
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
听朗读并跟读。
4、翻译课文,理解课文
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教师答疑,教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疏通课文。
教师可补充。
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等,虚词注意它的用法。
注意特殊句式的句子。
通假字
无以,则王乎(“以”同“已”,停止)
王说(“说”同“悦”,高兴)
为长者折枝(“枝”同“肢”,肢体。
一说,折枝即折取树枝)
刑于寡妻(“刑”同“型”,典范、榜样,这里用作动词,做榜样)
盖亦反其本矣(“盖”同“盍”,何不;“反”同“返”,回到)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同“途”,道路)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愬”同“诉”,诉说)
是罔民也(“罔”同“网”,这里用作动词,张网捕捉、陷害)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已”同“矣”,表示确定语气)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同“斑”)
古今异义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古义:吝惜,舍不得。
今义:爱护,喜爱。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古义:痛惜,哀怜。
今义:隐藏不露;潜伏的,藏在深处的。
)
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古义:中原地区。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
一词多义
度
得
形
若
之
则
其他重要的实词虚词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动词,述说,谈论)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保,动词,安定,安抚;御,动词,阻挡,抵挡)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动词,吝惜,舍不得)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动词,走向)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动词,痛惜,哀怜)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动词,替换)
有复于王者(动词,禀报)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名词,视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动词,推及,推广到)
犹缘木而求鱼也(动词,攀援,攀登)
殆有甚焉(副词,恐怕,可能)
其若是,孰能御之(连词,表假设,如果)
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权,然后知轻重(名词用作动词,称重)
然后从而刑之(名词用作动词,处罚)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名词用作动词,种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名词用作动词,穿)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2)动词的活用
危士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危害)
朝秦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见)
形容词活用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形容词用作动词,疏远,不接近)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一个“老”字及下句第一个“幼”字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分别是“敬爱”“爱护”的意思;第二个“老”字及下句第二个“幼”字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是“老人”“小孩”的意思)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
肥甘,美味的食物;轻暖,又轻又暖的衣服)
小固不可以敌大(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
小,小的势力;大,大的势力)
寡固不可以敌众(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
寡,人少的一方;众,人多的一方)
弱固不可以敌强(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
弱,弱小的力量;强,强大的力量)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是乃仁术也(“乃……也”表判断)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也”表判断)
非不能也(“非……也”表否定判断)
是诚不能也(“也”表判断,此句为否定判断)
(2)省略句
臣闻之(于)胡龁曰(省略引出对象的“于”)
有牵牛而过(于)堂下者(省略引进处所的“于”)
将以(之)衅钟(省略介词的宾语“之”)
(3)宾语前置句
是以后世无传焉(即“以是后世无传焉”)
臣未之闻也(即“臣未闻之也”)
莫之能御也(即“莫能御之也”)
何由知吾可也(即“由何知吾可也”)
牛何之(即“牛之何”)
一羽之不举(即“不举一羽”,“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舆薪之不见(即“不见舆薪”,“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
(4)主谓倒装句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即“百姓之谓我爱也宜乎”)(5)状语后置句
吾何快于是(即“吾何于是快”)
天下可运于掌(即“天下可于掌运”)
王坐于堂上(即“王于堂上坐”)
构怨于诸侯(即“于诸侯构怨”)
树之以桑(即“以桑树之”)
申之以孝悌之义(即“以孝悌之义申之”)
(6)被动句
百姓之不见保(“见”表被动)
文化常识
(1)衅钟古代新钟铸成,宰杀牲口,取血涂钟行祭。
(2)海内古人认为中国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以内为海内,也就是天下的意思。
(3)商贾(gǔ)古人以贩卖货物者为商,藏货待卖者为贾,故有“行商坐贾”之说。
(4)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
(5)孝悌善事父母为“孝”,敬爱兄长为“悌”。
课后作业
1.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
(1)王说,曰
(2)为长者折枝
(3)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4)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答案:
(1)说,同“悦”,高兴
(2)枝,同“肢”,肢体
(3)采,同“彩”
(4)涂,同“途”,道路
(5)颁,同“斑”
2. 解释下列句中加色的词。
(1)是以后世无传焉传: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莫:
(3)百姓皆以王为爱也爱:
(4)以小易大,彼恶知之恶:
(5)无伤也,是乃仁术也无伤:
(6)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察:
(7)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御:(8)犹缘木而求鱼也缘:
(9)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疾:(10)申之以孝悌之义申:
答案:(1)流传
(2)没有谁,没有人
(3)吝惜,舍不得
(4)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5)没有什么妨碍,没有什么关系
(6)看,看清
(7)治理
(8)爬
(9)憎恨
(10)反复(做)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抽查字词)
孟子并非真的不知道"齐恒晋文之事",在《论语》和《孟子》的其他篇章中对此事都有所评价,那么他为什么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臣未之闻也"呢?圣人也会说谎么?
巧妙回避,弃异求同
第一步引导抓住齐宣王想统治天下的心理,引导齐宣王抛开霸道而谈王道。
思考:
诗云:"他人有心,余付度之。
"齐宣王说这是"夫子之谓也","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看来齐宣王对孟子比较信服了,那么,孟子是怎么达到这种效果的?
欲擒故纵,缩短距离
利用齐宣王"以羊易牛"这件小事中其"不忍其觳觫"的说法来大做文章说这种"不忍之心"也就是仁爱的表现这无疑是给齐宣王歌功颂德,于是轻易地博得了对方的欢心,大大缩短了彼此的思想距离。
齐宣王本来因为事情并不光彩还在自嘲,经孟子这样一解释,当然不由得连连对他称赞,把孟子看成知心人了。
第二部引导引导宣王认识自己有"保民而王"的条件。
引导方法:举出以羊易牛的事例。
孟子精心劝导齐宣王"推恩"于民,现依据孟子的论述谈一下"推恩" "恩"即恩情,"推"就是推广,所谓"推恩"就是推广自己的恩情。
"推恩"的最终目的: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团结自己的民众,进而"王天下" 第三步引导为齐宣王说明没有实行"保民而王"并非
"不能"而是"不为"。
引导方法:以"一羽"“"舆薪""挟泰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
为喻,说明民之不保,"非不能",实为"不为"。
巧用比喻
第四步引导区别了“不能”与“不为"后,引经据典,说明"王道"
最基本的做法,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推恩以保民
第五步引导指出宣王的“大欲”,并明言“以若所为”则“大欲”不能
实现。
引导方法:以“缘木求鱼”为喻
第六步引导引导齐宣王认识行霸道必败,行王道必胜的道理,要齐宣王采用保民而王"的主张。
引导方法:
举邹楚之战说明行"霸道"(以小敌大、以寡敌众,以弱敌强)是自取其败;再举“天下归心之状"说明行"王道"必胜。
第七步引导阐述“保民而王”年的具体措施。
内容要点: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百亩之田勿夺其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总结:孟子"仁政"的基本主张包括:
1、"保民"("制民之产"一使人民得到耕种的土地;"申之以孝梯之义"一提高人民的精神境界,达到社会的安定)
2、"敬德"(国君有"仁心"-"不忍"之心,这是"仁政"的基础)、"推恩"(以"仁心"为起点,使其发扬推广,
由小及大,由远及近,推己及人,以国君的高尚品德来感化人民,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
课后作业:
3. 对下列句中加色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固知王之不忍也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
③有复于王者曰④天下可运于掌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答案:B
解析:
①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②结构助词,的。
③介词,向。
④介词,在。
4. 解释下列句中加色的词。
(1)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2)声音不足听于耳与
(3)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4)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5)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答案:
(1)妻子儿女
(2)音乐
(3)不足以
(4)中原地区
(5)试行
第三课时
情景导入:复习本课的文言知识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孟子是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学大师,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他曾游魏,说惠王,惠王不能用。
于是他去齐国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很尊敬他,但终不得重用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进步思想,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所谓“仁政”“王道”,反对“霸道”,以“平治天下”为己任。
孟子谈问题时,常用夸张、比喻和寓言故事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先隐主旨不谈,从侧面、反面入手,逐渐引向主题。
这样,文章如曲径探幽,引人入胜;文势则波澜起伏,毫不板滞。
其言行主要记录在《孟子》一书中。
成语积累
①秋毫之末: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的尖端。
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
②明察秋毫:比喻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很清楚。
③不见舆薪:看不见一车柴禾。
比喻不下功夫去做。
④缘木求鱼: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
⑤衣帛食肉:穿着精美的丝绸服装,吃的是肉食。
形容生活富裕。
⑥不饥不寒:不挨饿受冻。
生活不愁温饱。
⑦放辟邪侈:指肆意作恶。
文本探究
1.孟子避开齐宣王所提的问题,有何用意?
“无以,则王乎”说法婉转,使齐宣王难以拒绝,又巧妙地把话题转移到自己想谈的“王道”上来。
由问“霸道”开始,然后避开“霸道”引出“王道”,文势曲折生姿。
2.齐宣王以羊易牛的原因是什么?这和施行王道有什么联系?
原因:①眼见那牛惊恐颤抖的样子,不忍杀它。
②没有见到羊恐惧的样子,故以羊换牛。
联系:这足以说明齐宣王有仁慈怜悯之心,这与施行王道有共通点,都有怜悯仁爱之心,都有不忍见其他生命受苦及被杀害之心。
这正是“保民而王”的基础,这也就解决了齐宣王缺乏信心的问题。
3.孟子用“君子远庖厨”来进一步宽慰齐宣王,有何用意?
孟子用“君子远庖厨”来宽慰齐宣王,为的是坚定其已有的“不忍”之心。
这说明齐宣王已经有了“保民”的基本条件,具备施行王道的基础。
同时为下文论说齐宣王没有施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埋下了伏笔。
4. 孟子说“有复于王者曰……则王许之乎”这段话的用意是什么?
孟子在这段话中巧妙地设喻,旨在为后面的议论做铺垫,他以“举百钧”与“举一羽”、“察秋毫之末”与“见舆薪”为喻,引出齐宣王的“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这一观点,消除了齐宣王的畏难心理。
5.以“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为喻有什么用意?
以“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这组对照性的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进一步说明齐宣王能王天下而不去做。
孟子说“故推恩足以保四海……善推其所为而已矣”这段话有什么用意?用对比的手法说明“推恩”与“不推恩”的不同结果,发人深省。
孟子强调唯有推恩,才能保民;唯有保民,才能保四海;唯有“善推其所为”,使普天下之民均受其泽,才能成为“大过人者”的贤明之君。
明确指出“推恩”是“保民而王”的现实途径,从而将王道的概念具体化。
7.“王笑而不言”中的“笑而不言”四字有何妙处?请赏析。
笑而不言”四字写出了齐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闪闪、不那么理直气壮的神态,极尽传神之妙。
8.孟子以“缘木求鱼”为例说明了什么
爬到树上去找鱼的结果可想而知,以此来说明齐宣王以区区之齐国,要战胜力量强大的各诸侯国的做法之不可取,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粉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
9.赏析“今王发政施仁……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这几句。
以上五个句子构成排比句,描绘了“发政施仁”的具体效果,即使天下的仕者、耕者、商贾、行旅等都闻风而至,从而在齐宣王面前显示了巨大的诱惑力,展现出一幅“保民而王”的美丽远景,与行“霸道”的结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句式整齐,铿锵有力,富有音乐性。
10.孟子有富民、重民的思想,他的仁政主张有哪些内容?
①“制民之产”。
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改善人民生活,“人和”是施行王道的根本。
②“谨庠序之教”,重视教育。
让老百姓懂得礼仪,对他们施以道德的教育。
特别注重教化,提升品德修养。
主题归纳
本文记录了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次对话,孟子通过这次对话劝说齐宣王放弃“霸道”,施行“王道”,使齐宣王接受了他的观点,并自愿受教,从而宣扬了他“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
课后作业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
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
14. C(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
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画作里。
故C错误。
)
15.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
【详解】此题考查把握诗歌句子含义、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结合诗歌题目、作者、注释、诗句,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分析指定句子,组织答案。
诗歌翻译:画作望去,满眼都是长江水,山体苍翠。
万里
江山,如今都在尺牍之间。
白云飘荡在傍晚的树木上空。
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结合苏轼说过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这幅画包含着丰富的诗意,只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而表达对画家画的高度赞美之情。
许道宁,北宋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