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实践与思考覃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企业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实践与思考覃泽
发布时间:2021-08-10T02:15:11.325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12期作者:覃泽[导读] 在传统工程承包模式中,会因参与到工程项目中的施工企业较多而存在着责任主体不明确的现象,当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问题时,会导致责任与风险划分不明的问题,并且相关人员会发生互相推诿的现象,对业主方的利益会产生严重性的损害。南宁连冠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530022
摘要:建筑企业总承包管理模式应用于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需要将工程的实际特点充分考虑在内,包括施工作业面向的内容较广、施工区域较大、合同内容繁多等。建筑企业工程总承包需要建设业主与施工企业或者集团达成协议,进行总承包合同的签订。在总承包合同内规定了双方的责任,特别是对总承包方提出的要求,需要总承包方对工程建设质量、工程建设安全、施工进度、投入的建设成本、工程建设整体管理过程进行负责。本文所探讨的内容正是基于建筑企业工程总承包模式下,对项目管理展开的实践分析和思考,希望能为相关人员和建筑企业带来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实践思考;建筑企业
引言
在传统工程承包模式中,会因参与到工程项目中的施工企业较多而存在着责任主体不明确的现象,当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问题时,会导致责任与风险划分不明的问题,并且相关人员会发生互相推诿的现象,对业主方的利益会产生严重性的损害。在分担风险方面,总承包管理模式会在合同中规定出索赔风险是由总承包商承担,进而尽可能地降低了业主方的风险。
1 建筑企业工程总承包模式控制要点
1.1 组织健全的施工方案
总承包管理模式应用于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第一步需要开展创建项目部的管理措施,在项目部成立后优化工程的施工建设方案。项目部需要与工程施工部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进而针对建设中的管理细节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有效衔接,进而保证设计出的施工方案拥有成熟的施工技术,并且工程建设过程能够具备可靠性的要求,进而保障工程建设质量与效率满足业主方的实际需求。在制定工程的施工方案时需要挖掘出存在的重点与难点,并运用先进的技术对施工过程合理化指导,进而为总承包管理模式的有效发挥奠定良好的基础。
1.2 总承包管理模式质量管理
1.2.1 改变管理理念并实现价值统一
在全球化进程的速度不断加快后,市场竞争力度呈现出日益激烈的趋势。在水电行业中如果存在着相关者合作意识不足的问题,只是关注当前的利益而无法提升竞争能力。要应用总承包管理模式进行质量管理时,需要总承包部改变管理理念,以共赢为发展目标,创建出长期的共同目标进行奋斗,进而促进相关各方的利益达到最大化的目的。
1.2.2 做好质量监控的工作
总承包管理模式对于质量要求与质量责任进行了明确性的分配,在应用于工程时,需要将工程建设中存在的施工技术难度高、质量监控点多的问题考虑在内。因此,需要做好质量控管的工作,保证监控措施能够及时到位。工程施工项目部应实时与施工班级进行交流,将现场施工过程准确记录并做好质量检验资料的交接工作,并重点了解重点施工部位的质量情况,比如工程中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等要严格依照规范要求及施工标准进行监控,再由项目部复核质量的完成情况,将存在的质量监控盲区充分融入监控中保证质量。
1.2.3 实施层层递进与人人负责的管理模式
在工程中会含有多个建筑主体内容,这些工程项目对施工精度具有极高的要求,在控制质量时要达到严格化要求。项目部要与施工部门确定出施工质量标准,并采取联合检查的方式控制建设质量。承包管理者对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而分包队则对自己建设的内容负责质量,创建出人人负责质量的管理模式。对于工程中所应用的材料与设备,需要做好质量检测工作,包括目测检测、入场验收检测、场内复检的检测过程,将质量不达标的材料剔除,对于机电设备元件需要做好性能测试的工作。
1.2.4 协调各要素形成惯性管理思维
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后,要实现自上而下形成惯性管理思维的管理思想,能够让总承包管理模式中的设计环节、采购环节、施工环节之间达到深入融合的效果,并且之间还要高度协调。首先,以三位一体理念为管理思想,进而创建出EPC总承包管理氛围,将设计、采购、施工三个环节的实施步骤有效理顺。其次,培训项目部人员,在培训时要注重协调能力与管理能力的培养。最后,将重点应用于工程的工程投入成本与收益方面。
2 建筑企业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全过程造价控制对策
2.1 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通过高效化设计能有效减少后续变更,提高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成效。依照项目可行性报告拟定投资总额,做好项目初步设计,拟定完善的设计方案,便于节约更多投资。在项目设计方案选取中,各类设计方案对造价、收益以及建设数量会产生较大影响。在项目设计方案选取中,要注重对各类不同类型的设计方案进行有效对比。项目设计部门和项目造价部门人员要充分交流,将原有设计方案中使用的国外进口材料更改为使用国内材料,由设计部门完善设计方案。通过在设计方案对比中,能强化项目建设概况了解,为项目造价控制提供保障。其次,方案选取属于系统化操作,能对项目建设环境、投资估算以及预期收益进行有效分析,提高项目施工方案选取合理性,从而有效的节约项目成本,增加项目的收益。
2.2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项目中施工阶段是重点环节,此环节投入的成本较大,是全过程造价控制重点。在施工中要注重对施工进度影响要素进行分析,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避免对项目成本产生较大负面影响。还要注重对现场施工人员实施高效化管理,对其施工操作行为进行控制,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违规操作问题,导致严重的施工质量安全问题发生。在施工中要注重对各类材料进行控制,避免项目成本支出增加。之后要注重做好项目合同管理,对内对外均要做好竣工计价控制。做好项目签证管理以及设计变更管控。对项目施工合同各部门内容科学化划分,做好统一部署规划。在项目施工中,总承包部门要注重对项目建设进度、安全质量、合同管理、材料消耗、验工计价进行控制,保障项目造价能处于高效化控制中。本项目自中标开始,总承包部门与设计部门之间合作密切,项目整体建设进度、安全质量、合同管理、验工计价均处于高效化管控状态,项目造价控制能处于高效管理范围内。
2.3 竣工及结算控制
竣工阶段的工程结算极为重要,工程总承包模式下需要坚持具体原则,即以工程合同为依据,工程质量为保障,过程资料为基础,计量核算为手段,利用好进度款审查,全面真实的反映整个过程的费用发生情况。将场平土石方、桩基工程、主体工程进行分段结算,装饰装修工程、室外及附属工程、安装工程结算在项目完工后报审。实践表明,该项目过程结算的施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不仅有利于建设方对投资的动态把控,及时纠偏,也有利工程总承包方及时掌握工程造价及成本。避免投资出现较大偏差,也缩短了项目结算周期,过程结算的推进大大节约了资金的财务成本。
3 结语
总之,建筑企业工程总承包模式是造价管理中专业性与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其融入项目建设各个环节。在建筑企业工程总承包模式中,相关总承包部门担任较大风险。针对总承包部门造价人员来看,要注重全面参与到项目造价管理活动中。通过模式造价管理控制能推动模式全面发展。还能提高企业发展竞争力,促使企业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占据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刘永兵.建筑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的现状及改进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32):158-159.
[2]樊宇航,赵辉.试析EPC 工程总承包模式下建筑工程投资风险及管理对策[J].中国标准化,2019(20):115-116.
[3]仇凤玲.建筑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水泥,2018(12):210-211.
[4]刘进忠.EPC 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安全管理特点与监理对策分析[J].四川水泥,2018(4):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