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三章抛体运动1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教学设计鲁科版必修2
高中物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教案 鲁科版 必修2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一、学习任务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学习曲线运动的起始篇,是学生在学习研究了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等较简单的直线运动后从定量研究直线运动规律进入定量研究曲线运动规律的转折点。
通过本节的学习研究,使学生学会如何用平面坐标系和图解法描述曲线运动,如何通过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把运动物体实际表现的复杂运动分解成儿个简单的分运动,从而利用研究分运动的性质和轨迹来确定物体实际表现的运动的性质和轨迹。
同时通过本节的学习,巩固矢量合成的一般法则即平行四边形定则,进一步强化矢量运算的可逆性和等效性原理。
二、学情分析1、知识结构上,学生在物理方面已经学习了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以及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数学方面,已经学习了直角坐标系等基础知识,具备解决物体在平面内运动问题的知识基础,在能力结构上,对于如渡河问题也有一定的感性体验和理性认识,所有这些构成学生本节课的学习基础。
2、学生对一个物体实际的复杂运动可以看作是两个简单运动的组成的认识在理解上还很抽象,对物体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的矢量性,并能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合成与分解没有感性认识,不能很好区分实际例子中物体合运动和分运动,同时还对物体在两个方向的运动是相互独立的还存在疑问,这就要求教学中必须提供来源于生活中的大量事例和能进行探究的实验素材,帮助学生提升感性认识,内化解决问题方法,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l、在一个具体问题中知道什么是合运动,什么是分运动;知道合运动和分运动具有等时性,独立性。
2、知道什么是运动的合成,什么是运动的分解,理解运动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3、会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知识解决有关位移和速度的合成、分解问题,理解合运动是由分运动组成的,分运动的性质决定合运动的性质和轨迹。
(二)过程与方法:1、利用船渡河提供的物理情景,引导学生建立直角坐标系描述小船的运动。
高中物理第三章抛体运动第2节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教案鲁科版必修
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后,安排的一节新课。
用运动合成的观点(模型)分析复杂的运动,是把复杂的运动分解为简单的运动,认为复杂的运动是简单运动的合成,这既是认识的深化,也是研究问题的方法,是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统一。
在直线运动中,匀速运动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是两种最简单的运动形态.其他的复杂运动都可以看作是这两种简单运动的合运动.从运动和力的关系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力的合力为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恒力.
竖直方向上的抛体,有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的初速度v0.在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时,物体抛出后受恒定的重力作用,有竖直向下的恒定加速度g. 因此,竖直上抛运动把它看作是竖直向上、速度为v0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向下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就整体而言,竖直方向上抛体的运动是一种匀变速运动,因此我们统一用匀变速运动的公式分析、研究竖直方向上的抛体问题.
师:竖直上抛运动——物体以一定初速度沿着竖直方向向上抛出,仅在重力作用下物体所做的运动叫做竖直上抛运动.
竖直上抛物体的运动可以看成是速度为v0的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由于重力加速度g 的方向与v0的方向相反,它是一种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由公式可直接得到描述竖直上抛物体运动规律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a =-g) 【学生上台推导竖直上抛运动规律】 v =v0-gt
2
22v v gs t -=-
师:根据我们刚才所学的竖直上抛运动的分解,它的合速度和合位移如何分解? 生:v =v0-gt V=v 1+(−v 2)
【学生总结得出合位移与分位移的关系】 师:能不能根据刚才推导的规律画出V-t 图像? 【学生上台画出V-t 图像】
2021gt t v s -
=。
高中物理 第3章 抛体运动 第1讲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课件 鲁科版必修2
图1
A.仍为t
B.大于t
C.小于t D.无法确定
第1讲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0
预课对习堂点导讲练学义习
理梳巩解理固·深识应化记用·探点反究拨馈
解析 水平风力并不影响跳伞者在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 有风与无风的情况下,下落时间均为t,故A正确. 答案 A
第1讲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1
预课对二习堂点、导讲练运学义习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
第1讲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8
预课对习堂点导讲练学义习
理梳巩解理固·深识应化记用·探点反究拨馈
(3)独立性:各分运动之间互不相干、彼此独立、互不 影响. 在解决此类问题时,要深刻理解“等效性”;利用 “等时性”把两个分运动与合运动联系起来;坚信两 个分运动的“独立性”;放心大胆地在两个方向上分 别研究.
第1讲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2
预课对习堂点导讲练学义习
栏目索引
CONTENTS PAGE
理梳巩解理固·深识应化记用·探点反究拨馈
1 预习导学 梳理·识记·点拨 2 课堂讲义 理解·深化·探究 3 对点练习 巩固·应用·反馈
第1讲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3
预课对习堂点导讲练学义习
理梳巩解理固·深识应化记用·探点反究拨馈
预课对习堂点导讲练学义习
第3章——
第1讲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理梳巩解理固·深识应化记用·探点反究拨馈
1
预课对习堂点导讲练学义习
理梳巩解理固·深识应化记用·探点反究拨馈
第1讲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目标定位 1.理解合运动、分运动及运动的独立性. 2.掌握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 3.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分析速度、位移的合成与分解问题.
高中物理-第3章-第2节-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教案1-鲁科版必修2
高中物理-第3章-第2节-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教案1-鲁科版必修2-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学新课教学新课教学新问题:竖直下抛运动有什么规律?师生共同分析:1、竖直下抛物体的运动可看成是由初速度为v0的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2、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与v0的方向相同,所以,它是一种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均适用于此运动(a=g)。
3、用v-t图象来描述运动。
学生总结:1、v t=v0+gt2、2021gtt vS+=3、【板书】1、v0=v0-gt2、2021gtt vS+=推论:222vvght-=实际应用(一)例题:一人站在楼顶向下扔物块。
已知物块离开手的速度是 2.0m/s,楼高20.0 m。
假设物块出手的位置靠近楼顶,不计空气阻力,物块到达地面的速度大小是多少(取g=10m/s2)分析:物块离开手后,只受重力作用。
重力方向和初速度方向相同,都是竖直向下,物块将做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学生解答:由212S v t gt=+求时间,再由v t=v0+gt求出到达地面的速度。
另解:由222tgh v v=-直接求出v t=20.1m/s反思:这相当于一辆汽车快速行驶时的速度,可见高空抛物危险极大。
问题提出(竖直上抛运动)指导学生重做实验及重放视频,引导学生分析竖直上抛运动的实例,讨论并提出问题。
1.什么是竖直上抛运动2.竖直上抛运动有什么规律?学生动手实验、讨论观察的现象并提出相应的问题。
解决问题1:什么是竖直上抛运动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实验2的现象。
教师归纳: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的运动分别叫做竖直上抛运动。
这是一类典型的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加速度就是重力加速度g。
【板书】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的运动叫做竖直上抛运动。
精选高中物理第3章抛体运动第1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教师用书鲁科版必修2
第1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先填空]1.合运动与分运动如果一个物体同时参与几个运动,那么这个物体的实际运动叫做合运动,参与的几个运动叫做这个合运动的分运动.2.运动的独立性一个物体同时参与几个运动,各方向上的运动互不影响,各自独立,都遵守各自相应的规律.[再判断]1.竖直方向的分运动与水平方向上的分运动互不影响.(√)2.根据运动的独立性,合运动和分运动时间可有差别.(×)3.合运动是曲线运动,分运动也一定是曲线运动.(×)[后思考]如图3-1-1所示,降落伞在匀速下降过程中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若风速越大,则降落伞下落的时间变长吗?图3-1-1【提示】根据运动的独立性,水平方向的运动不影响竖直方向上的运动,降落伞下落的时间不变.[合作探讨]探讨1:如图3-1-2,将某一物体水平抛出后,物体将参与水平方向的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运动,当水平方向有风和无风相比较,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是否变化?图3-1-2【提示】不变.根据运动的独立性,当水平方向有风时仅影响水平方向的运动,而其他分运动不受干扰,竖直方向运动性质不变,即加速度不变.探讨2:风雨大作时,我们会看到大雨倾斜而下.你知道哪个运动是雨滴的合运动吗?这个合运动可以分解为哪两个分运动?【提示】雨滴的实际运动即倾斜方向的运动就是雨滴的合运动,合运动可以分解为竖直方向的运动和水平方向随风的运动这两个分运动.[核心点击]1.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判定:在一个具体运动中,物体的实际运动是合运动,合运动往往是物体相对于静止地面的运动或相对于静止参考系的运动.2.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理解(1)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①物体实际运动的方向是合速度的方向.②只有同时运动的两个分运动才能合成.1.(多选)(2016·巴彥淖尔高一检测)雨滴由静止开始下落,遇到水平吹来的风,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风速越大,雨滴下落时间越长B.风速越大,雨滴着地时速度越大C.雨滴下落时间与风速无关D.雨滴着地速度与风速无关【解析】雨滴竖直向下的下落运动和在风力作用下的水平运动是雨滴同时参与的两个分运动,雨滴下落的时间由竖直分运动决定,两分运动彼此独立,互不影响,雨滴下落的时间与风速无关,选项A错误,选项C正确;雨滴着地时的速度与竖直分速度和水平风速有关,风速越大,雨滴着地时的速度越大,选项B正确,选项D错误.【答案】BC2.关于运动的独立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01360079】A.运动是独立的,是不可分解的B.合运动同时参与的几个分运动是互不干扰、互不影响的C.合运动和分运动是各自独立的,是没有关系的D.各分运动是各自独立的,是不能合成的【解析】运动的独立性是指一个物体同时参与的几个分运动是各自独立、互不影响的,故只有选项B正确.【答案】 B3.(2016·福州高一检测)小船以一定的速率垂直河岸向对岸划去,当水流匀速时,它渡河的时间、发生的位移与水速的关系是( )A.水速小时,位移小,时间亦短B.水速大时,位移大,时间亦长C.水速大时,位移大,但时间不变D.位移、时间大小与水速大小无关【解析】小船渡河时参与了顺水漂流和垂直河岸横渡两个分运动,由运动的独立性原理和等时性,小船的渡河时间等于河的宽度与垂直河岸的分速度之比,由于小船以一定的速率垂直河岸向对岸划去,故渡河时间一定.水速大,水流方向的分位移就大,合位移也就大,反之则合位移小.【答案】 C1.复杂的运动可以分解为比较简单的两个分运动,分运动与合运动可以等效代替.2.各个方向的分运动具有独立性、等时性,即互不影响,运动时间相同.[先填空]1.运动的合成由已知的分运动求合运动的过程.2.运动的分解由已知的合运动求分运动的过程.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实质是对物体的速度、加速度、位移等运动量进行合成与分解.4.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1)如果两个分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求合运动时直接进行代数加减.(2)如果两个分运动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而是成一定夹角,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合成与分解.[再判断]1.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均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2.合运动的速度、位移大小一定大于分运动的速度、位移大小.(×)3.合运动的位移一定等于各分运动位移的代数和.(×)[后思考]下雨时,如果没有风,雨滴是竖直下落的,而冒雨骑车的人为什么总觉得雨滴是向后倾斜的?当车速增大时,觉得雨滴将有什么变化?【提示】人感觉到雨滴的速度是雨滴相对于人的速度v雨人,v雨地是v雨人和v人地的合速度,如图所示,所以人前进时,感觉雨滴向后倾斜,而且由图可知,当车速增大时,雨相对于人的速度增大,且倾斜得更厉害.[合作探讨]如图3-1-3所示,在军事演习中,飞机常常一边匀加速收拢绳索提升战士,一边沿着水平方向匀速飞行,请思考:图3-1-3探讨1:战士在水平方向上和竖直方向上分别做什么运动?【提示】 战士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探讨2:战士的合速度的大小、合位移的大小如何计算? 【提示】 合速度、合位移都可以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计算. [核心点击]1.合运动与分运动的求解方法不管是运动的合成还是分解,其实质是对运动的位移s 、速度v 和加速度a 的合成与分解.因为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所以求解时遵循的原则是矢量运算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2.互成角度的两个直线运动的合成4.如图3-1-4所示,竖直放置且两端封闭的玻璃管内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用红蜡做成的圆柱体,玻璃管倒置时圆柱体能匀速运动.已知圆柱体实际运动的速度是 5 cm/s ,θ=30°,则玻璃管水平运动的速度是( )【导学号:01360080】图3-1-4A.5 cm/s B.4.33 cm/sC.2.5 cm/s D.无法确定【解析】将实际速度v分解如图,则玻璃管的水平速度v x=v cos θ=5cos 30° cm/s=5×32cm/s=4.33 cm/s,B正确.【答案】 B5.如图3-1-5所示,在一张白纸上放置一把直尺,沿直尺的边缘放置一块直角三角板.将直角三角板沿刻度尺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同时将一支铅笔从直角三角板直角边的最下端向上运动,而且向上的速度越来越大,则铅笔在纸上留下的轨迹可能是( )图3-1-5A B C D【解析】铅笔在垂直于直尺方向向上加速运动,沿着直尺方向匀速运动,则铅笔的运动轨迹为曲线,向着加速度方向弯曲,选项C正确,其他选项均错.【答案】 C6.河宽d=200 m,水流速度v1=3 m/s,船在静水中的速度v2=5 m/s.求:【导学号:01360081】(1)欲使船渡河时间最短,船应怎样渡河?最短时间是多少?船经过的位移多大?(2)欲使船航行距离最短,船应怎样渡河?渡河时间多长?【解析】(1)当船头指向对岸时,渡河时间最短,如图甲所示.甲t min =dv 2=40 s船经过的位移大小x =vt min =v 21+v 22t min ≈233 m.(2)欲使船航行距离最短,需使船的实际位移(合位移)与河岸垂直,设此时船的航行速度v 2与岸成θ角,如图乙所示.乙则cos θ=v 1v 2=35.v ′=v 22-v 21=4 m/s渡河时间t ′=dv ′=50 s. 【答案】 (1)船头指向对岸 40 s 233 m (2)船头指向上游,与岸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550 s小船渡河问题1.小船渡河时间仅与河宽和船沿垂直于河岸方向上的速度大小有关,与河水流动的速度无关.2.小船渡河问题,多是求渡河最短时间或是渡河最小位移,需牢记这两类渡河问题的解题关键:(1)船头与河岸垂直时渡河时间最短; (2)船随水向下游运动速度与水速相同; (3)船的合速度与河岸垂直时能到达正对岸.学业分层测评(十) (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关于合运动、分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合运动的位移为分运动位移的矢量和 B .合运动的位移一定比其中的一个分位移大C .合运动的速度一定比其中的一个分速度大D .合运动的时间一定比分运动的时间长【解析】 位移是矢量,其运算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A 正确;合运动的位移可大于分位移,也可小于分位移,还可等于分位移,B 错误,同理可知C 错误;合运动和分运动具有等时性,D 错误.【答案】 A2.某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该小船要渡过一条河,渡河时小船船头垂直指向河岸.若船行至河中间时,水流速度突然增大,则( )【导学号:01360082】A .小船渡河时间不变B .小船航行方向不变C .小船航行速度不变D .小船到达对岸地点不变【解析】 因为分运动具有等时性,所以分析过河时间时,只分析垂直河岸方向的速度即可,渡河时小船船头垂直指向河岸,即静水中的速度方向指向河岸,而其大小不变,因此,小船渡河时间不变,故A 正确;当水流速度突然增大时,由矢量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知船的合速度变化,航行方向变化,因而小船到达对岸地点变化,故B 、C 、D 错误.【答案】 A3.(多选)两个互相垂直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分别为v 1和v 2,加速度分别为a 1和a 2,它们的合运动轨迹( )A .如果v 1=v 2=0,那么轨迹一定是直线B .如果v 1≠0,v 2≠0,那么轨迹一定是曲线C .如果a 1=a 2,那么轨迹一定是直线D .如果a 1a 2=v 1v 2,那么轨迹一定是直线【解析】 判断合运动是直线还是曲线,看合初速度与合加速度是否共线. 【答案】 AD4.(2016·莆田高一检测)一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 m/s ,它在一条河宽150 m 、水流速度为4 m/s 的河流中渡河,则该小船( )A .能到达正对岸B .渡河的时间可能少于50 sC .以最短时间渡河时,它沿水流方向的位移大小为200 mD .以最短位移渡河时,位移大小为150 m【解析】 因为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小于水流速度,所以小船不能到达正对岸,故A错误;当船头与河岸垂直时渡河时间最短,最短时间t =dv 船=50 s ,故渡河时间不能少于50 s ,故B 错误;以最短时间渡河时,沿水流方向位移x =v 水t =200 m ,故C 正确;当v 船与实际运动方向垂直时渡河位移最短,设此时船头与河岸的夹角为θ,则cos θ=34,故渡河位移s =dcos θ=200 m ,故D 错误.【答案】 C5.(多选)一物体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在相互垂直的x 方向和y 方向上的分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3-1-6所示.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01360083】图3-1-6A .物体做曲线运动B .物体做直线运动C .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50 m/sD .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10 m/s【解析】 由v -t 图象可以看出,物体在x 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y 方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物体做曲线运动,选项A 正确,B 错误;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v 0=302+402m/s =50 m/s ,选项C 正确,D 错误.【答案】 AC6.如图3-1-7所示,物体A 和B 的质量均为m ,且分别与跨过定滑轮的轻绳连接(不计绳与滑轮、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在用水平变力F 拉物体B 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则( )图3-1-7A .物体A 也做匀速直线运动B .绳子拉力始终等于物体A 所受重力C.绳子对A物体的拉力逐渐增大D.绳子对A物体的拉力逐渐减小【解析】将B物体的速度v B进行分解如图所示,则v A=v B cos α,α减小,v B不变,则v A逐渐增大,说明A物体在竖直向上做加速运动,选项A错误;对A由牛顿第二定律T-mg=ma,可知绳子对A的拉力T>mg,选项B错误;运用外推法:若绳子无限长,B物体距滑轮足够远,即当α→0时,有v A→v B,这表明,物体A在上升的过程中,加速度必定逐渐减小,绳子对A物体的拉力逐渐减小,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答案】 D7.(多选)下列图中实线为河岸,河水的流动方向如图中v的箭头所示,虚线为小船从河岸M驶向对岸N的实际航线.则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导学号:01360084】【解析】静水速度垂直于河岸,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合速度的方向偏向下游,故A正确;当船头偏上游时,若船静水中速度与水流速度的合速度垂直河岸,会出现这种轨迹,故B正确;因船头垂直河岸,又存在水流,因此不可能出现这种运动轨迹,合速度不可能垂直河岸,故C错误;船头的指向为静水速度的方向,静水速度的方向与水流速度的合速度的方向,应偏向下游,故D错误.【答案】AB8.由于暴雪,在阿勒泰地区有多人被困.为营救被困人员,新疆军区派出直升机,用直升机空投救援物资时,直升机可以停留在离地面100 m的空中不动,设投出的物资离开直升机后由于降落伞的作用在空中能匀速下落,无风时落地速度为5 m/s.若直升机停留在离地面100 m高处空投物资,由于风的作用,使降落伞和物资以1 m/s的速度匀速水平向北运动,求:(1)物资在空中运动的时间.(2)物资落地时速度的大小.(3)物资在下落过程中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解析】如图所示,物资的实际运动可以看作是竖直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1)分运动与合运动具有等时性,故物资实际运动的时间与竖直方向分运动的时间相等. 所以t =h v y =1005s =20 s. (2)物资落地时,v y =5 m/s ,v x =1 m/s ,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得v =v 2x +v 2y =12+52m/s =26 m/s.(3)物资水平方向的位移大小为 s =v x t =1×20 m=20 m.【答案】 (1)20 s (2)26 m/s (3)20 m[能力提升]9.(2014·四川高考)有一条两岸平直、河水均匀流动、流速恒为v 的大河.小明驾着小船渡河,去程时船头指向始终与河岸垂直,回程时行驶路线与河岸垂直.去程与回程所用时间的比值为k ,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相同,则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为( ) A.kv k 2-1B.v 1-k 2 C.kv1-k 2D.v k 2-1【解析】 设大河宽度为d ,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 0,则去程渡河所用时间t 1=dv 0,回程渡河所用时间t 2=d v 20-v 2.由题知t 1t 2=k ,联立以上各式得v 0=v 1-k 2.选项B 正确,选项A 、C 、D 错误.【答案】 B10.某人骑自行车以4 m/s 的速度向正东方向行驶,天气预报报道当时是正北风,风速也是4 m/s ,则骑车人感觉的风速方向和大小为( )【导学号:01360085】A .西北风,风速4 m/sB .西北风,风速4 2 m/sC .东北风,风速4 m/sD .东北风,风速4 2 m/s【解析】 若无风,人向东骑车,则相当于人不动,刮正东风,而实际风从正北方刮来,所以人感觉到的风应是这两个方向的合成.人向正东方行驶产生的风向西,如图中的v 1,而实际的自然风从北向南刮,如图中的v 2,人感觉到的风速是v 1与v 2的合速度,即图中的v 合,很显然v 合=v 21+v 22=4 2 m/s ,方向是东北方向.【答案】 D11.如图3-1-8所示,一条小船位于200 m 宽的河中央A 点处,从这里向下游100 3 m 处有一危险的急流区,当时水流速度为4 m/s ,为使小船避开危险区沿直线到达对岸,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至少为()图3-1-8 A.433 m/s B.833m/s C .2 m/sD .4 m/s 【解析】 如图所示,小船刚好避开危险区域时,设小船合运动方向与水流方向的夹角为θ,tan θ=d2s =33,所以θ=30°,当船头垂直合运动方向渡河时,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最小,可以求出小船在静水中最小速度为2 m/s ,C 正确.【答案】 C12.质量m =2 kg 的物体在光滑的平面上运动,其分速度v x 和v y 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3-1-9所示,求: 【导学号:01360086】图3-1-9(1)物体的初速度;(2)物体受的合外力的大小;(3)t =8 s 时物体的速度;(4)前4 s 内物体的位移大小.【解析】 (1)由图可知v x 0=3 m/s ,v y 0=0, 所以v 0=3 m/s ,方向沿x 轴正方向.(2)由图可知,x 方向没有加速度,y 方向加速度a y =0.5 m/s 2, 所以F =ma y =1 N.(3)t =8 s 时, v x =3 m/s ,v y =4 m/s ,所以v =v 2x +v 2y =5 m/s ,方向与x 轴正方向成53°角.(4)前4 s 内x 方向位移x =v x t =12 m ,前4 s 内y 方向位移y =12at 2=4 m , 所以位移s =x 2+y 2=410m.【答案】 见解析.。
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案-3.1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鲁科版
《曲线运动初探》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思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鲁科版物理必修2第3章第1节的内容,教材设计初衷是暂时搁置曲线运动的力学本质,先从运动学的角度出发引入曲线运动的分析和处理。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必修1已经学习过动力学完整体系的前提下更容易接受从动力学本质上理解曲线运动的知识逻辑,而且按照这种教学逻辑更容易和后续的平抛、圆周运动“无缝衔接”,故而笔者将原先教材中的《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设计成两个课时讲授,第一课时《曲线运动初探》主要解决:曲线运动定义、曲线运动瞬时速度方向、物体做曲线运动的动力学特点、化曲为直的分析方法;第二课时《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实例》则重点偏向于建模,如小船过河、牵连问题等。
本文为第一课时《曲线运动初探》的教学设计。
2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重点:第一,物体做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的确定;第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动力学特点;第三,曲线运动的分析方法。
其中物体做曲线运动的动力学特点和通过蜡块运动体会研究平面运动的方法是本节的难点。
本节课采取了观察实验,逻辑推理,思维探究等多种教学方式。
3主要教学过程3.1利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问题一:什么是曲线运动?引入: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运动(展示各种曲线运动图片),它们的运动特点?总结:我们把轨迹是曲线的物体的运动叫曲线运动。
过渡:在描述曲线运动时常用到哪些物理量?提示: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
曲线运动的位移判断还是和直线运动一致,可是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要怎么判断?3.2 理论结合实际形成认知冲突问题二: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如何判断?活动1:小球在软管中的运动(如图),观察小球离开管口A时的运动方向与轨道(曲线)有什么关系?若从B处离开呢?活动2:观察几幅图(展示图片)描述的现象,说清砂轮打磨下来的炽热微粒,飞出去的链球,伞面上甩出去的雨滴分别沿着什么方向运动?总结1:做曲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方向并非沿位移方向,而是曲线上的某一点切线方向。
2020年高一物理第3章抛体运动第1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课件鲁科版必修2
(1)合速度就是两分速度的代数和.( ) (2)合位移一定大于任意一个分位移.( ) (3)运动的合成就是把两个分运动加起来.( ) 提示:(1)× (2)× (3)×
合运动与分运动关系的理解 1.合运动的判定:在一个具体运动中,物体的实际运动是 合运动,合运动往往是物体相对于静止地面的运动. 2.分运动与合运动的关系 (1)等效性:各分运动的共同作用效果与合运动的作用效果 相同.
一个物体同时参与几个运动,合运动的速度、位移与每个 分运动的速度、位移大小有何关系? 提示:合运动的速度、位移可能小于、等于或大于每个分 运动的速度、位移.
二、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 1.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运动的合成:由已知的____分__运__动_____求___合__运__动______ 的过程. (2)运动的分解:由已知的____合__运__动_____求____分__运__动_____ 的过程. 结论: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互为___逆__过__程______.
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包括___速__度________、____位__移_______、 ___加__速__度___三个矢量的合成与分解. (1) 两 分 运 动 在 同 一 直 线 上 , 同 向 ___相__加______ , 反 向 ____相__减_____. (2)不在同一直线上时,按照_平__行__四__边__形____定则进行合成或
[解题探究] (1)小船渡河问题中有哪几个速度?怎样区分 合速度与分速度? (2)合运动与分运动间有何特点?
[解析] (1)小船参与了两个分运动,即船随水流的运动和船 在静水中的运动.因为分运动之间具有独立性和等时性, 故小船渡河时间等于垂直河岸的分运动的时间,即 t=vd船=2040 s=50 s 小船沿水流方向的位移 s 水=v 水 t=2×50 m=100 m,即船 将在正对岸下游 100 m 处靠岸.
高中物理第3章抛体运动第1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教学设计2鲁科版必修20315657.doc
第1节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新课教学]师:我们先来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研究直线运动的,同学们可以从如何确定质点运动的位移来考虑.生:可以沿着物体或质点运动的轨迹建立直线坐标系,通过物体或质点坐标的变化可以确定其位移,从而达到研究物体运动过程的目的.师:现在我们先看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例子。
生:物体运动轨迹是直线,位移增大的越来越快,初逮度为零,速度均匀增大,加速度保持不变,所以这种运动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师: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已经把这个物体的运动分解成了两个运动:其一是速度为v O的匀速直线运动:其二是同方向的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可以说这种方法可以将比较复杂的一个运动运动转化成两个或几个比较简单的运动.这种方法我们称为运动的分解.实际上运动的分解不仅能够应用在直线运动中,对于曲线运动它同样适用.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怎样应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来研究曲线运动。
(演示实验)如图6.2—l所示,在一端封闭、长约l m的玻璃管内注满清水.水中放一红蜡做的小圆柱体R,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紧.(图甲)将这个玻璃管倒置(图乙),蜡块R就沿玻璃管上.如果旁边放一个米尺,可以看到蜡块上升的速度大致不变,即蜡块做匀连直线运动.再次将玻璃管上下颠倒,在蜡块上升的同时将玻璃管水平向右匀速移动,观察蜡块的运动.(图丙)师:在黑板的背景前观察由甲到乙的过程.可以发现蜡块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过程丙中蜡块微的是什么运动呢?生:有可能是直线运动.速度大小变不变化不能判断;有可能是曲线运动.师:也就是说,仅仅通过用眼睛观察我们并不能得到物体运动的准确信息,要精确地了解物体的运动过程,还需要我们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下面我们就通过运动的分解对该物体的运动过程进行分析.对于直线运动,很明显,其运动轨迹就是直线,直接建立直线坐标系就可以解决问题,但如果是一个运动轨迹不确定的运动还能这样处理吗?很显然是不能的,这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平面内的坐标系了.比如选择我们最熟悉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怎样在乎面直角坐标系中研究物体的运动。
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 第三章 抛体运动 第1节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教案 鲁科版必修2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一、学习任务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学习曲线运动的起始篇,是学生在学习研究了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等较简单的直线运动后从定量研究直线运动规律进入定量研究曲线运动规律的转折点。
通过本节的学习研究,使学生学会如何用直角坐标系描述曲线运动,如何通过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把运动物体实际表现的复杂运动分解成儿个简单的分运动,从而利用研究分运动的性质和轨迹来确定物体实际表现的运动的性质和轨迹。
同时通过本节的学习,巩固矢量合成的一般法则即平行四边形定则,进一步强化矢量运算的可逆性和等效性原理。
二、学情分析1、知识结构上,学生在物理方面已经学习了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以及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数学方面,已经学习了直角坐标系等基础知识,具备解决物体在平面内运动问题的知识基础,在能力结构上,对于曲线运动问题也有一定的感性体验和理性认识,所有这些构成学生本节课的学习基础。
2、学生对一个物体实际的复杂运动可以看作是两个简单运动的组成的认识在理解上还很抽象,对物体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的矢量性,并能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合成与分解没有感性认识,不能很好区分实际例子中物体合运动和分运动,同时还对物体在两个方向的运动是相互独立的还存在疑问,这就要求教学中必须提供来源于生活中的大量事例和能进行探究的实验素材,帮助学生提升感性认识,内化解决问题方法,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l、在一个具体问题中知道什么是合运动,什么是分运动;知道合运动和分运动具有等时性,独立性。
2、知道什么是运动的合成,什么是运动的分解,理解运动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3、会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知识解决有关位移和速度的合成、分解问题,理解合运动是由分运动组成的,分运动的性质决定合运动的性质和轨迹。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黑板的演示实验,得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基本概念。
2、通过蜡块实验视频,分析得到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基本性质及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 第三章 抛体运动 第1节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教案4 鲁科版必修2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一、教材分析:“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是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三章“抛体运动”的第1节内容。
在这一章中,教材的安排本节讲述曲线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研究较复杂运动的一种方法,即复杂的运动可以看作是几个较简单运动的合运动。
这既是方法介绍又是研究平抛运动的预备知识。
从整个高中物理教材的编排看,必修1中介绍了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这一节是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第二个矢量运算中的应用。
学好这一节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平行四边形定则这一矢量运算法则,并且能很容易的推广到其它的矢量运算。
矢量运算始终贯穿在高中物理知识内容的全过程中,因此无论从这一章看还是从整个教材看这一节是承上启下的重要知识。
学好这节内容,一方面可以深化前面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又为后续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本节内容可分为四部分:演示实验、例题、对运动合成和分解轨迹的分析、思考与讨论,但都是围绕演示实验而展开的,层层深入,由提出问题到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至最后对运动合成和分解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二、知识准备: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定则在力的运算中的应用已有深刻的认识;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对多个具体运动的演示及分析,使学生明确什么是合运动,什么是分运动;合、分运动是同时发生的,并且不互相影响。
2、知道什么是运动的合成,什么是运动的分解。
理解运动的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3、利用矢量合成的原理,解决运动合成和分解的具体情况,会用作图法、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有关位移、速度合成和分解的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运动合成与分解的练习和理解,发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对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四、教学重点:对一个运动能正确地进行合成和分解。
五、教学难点:具体问题中的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判定。
六、教学方法:训练法、推理归纳法、电教法、实验法、启发式、讨论法、反馈法七、教学用具:投影仪、多媒体、CAI课件、平抛运动实验装置八、教学程序设计:内容教师活动教学内容与手段学生活动板书投影创设情境,游戏这节课将要学习“第三章抛体运动”。
高中物理第三章抛体运动3.1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教学设计鲁科版必修2
3.1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在具体问题中知道什么是合运动,什么是分运动。
2.知道合运动和分运动是同时发生的,并且互不影响。
3.知道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4.能够运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解决有关位移、速度合成和分解的问题.二、过程与方法经历从真实物理情景中捕获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体验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是研究复杂运动的一种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对一个运动能正确地进行合成和分解【教学难点】具体问题中运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解决有关位移、速度合成和分解的问题。
【教法与学法】抛锚式教学模式情境学习【教学用具】多媒体、CAI课件、小球、“J2107运动合成分解”演示器【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教师演示:说明直线运动中,建立一维坐标,据运动规律,就可以确定任意时刻的位置,进而知道它的运动轨迹。
如果研究复杂的运动,我们怎么办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常用的一种方法——运动的合成各分解。
从常见的生活现象入手,表明学习的必要性,激发学习的兴趣二、新课教学(一)用实验创设情景,明确相关概念用“J2107运动合成分解”演示器演示; Flash演示起重机货物的运动。
总结得到什么是分运动和合运动:a.小球在竖直方向的运动和水平方向的运动,叫做分运动。
且两个方向上的运动互不影响,是相互独立的运动。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运动的独立性)小球实际发生的运动叫做合运动。
b.合运动的(位移、速度)叫做合(位移、速度)分运动的(位移、速度)叫做分(位移、速度)(达成学习目标1.在一个具体的问题中知道什么是合运动、什么是分运动,知道合运动和分运动具有同时性,而分运动之间彼此独立、互不影响。
)(二)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方法结合“J2107运动合成分解”演示器。
[讨论问题1]若经t时间,小球竖直向上运动位移为s1,水平方向运动位移为s2,能否知道小球的合位移s ? [讨论问题2]若经t时间,知道小球的合位移s,能否小球竖直向上运动位移为s1和水平方向运动位移为s2 ?结论:运动的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达成学习目标2.知道什么是运动的合成、什么是运动的分解,理解运动的合成和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鲁科版物理必修二课件3.1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讲授式)
v v v
2 x
2 y
5cm/s
vy
v
θ
tan
vy vx
0.75
vx
第三章抛体运动
分运动的 位置,位移, 速度,加速 度
运动的合 成
运动的分 解
合运动的 位置,位移 ,速度,加 速度
思考:上述蜡块的分运动均为匀速直线运 动,那么所用的运动合成分解的思想方法 在其他运动中是否还适用呢?
速度? 提示:两个物体用绳或杆 相连,则两物体沿绳或杆 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相等.
1
v1
v
v2
v=v1/cos60°=8m/ s
第三章抛体运动
1.复杂运动可以分解成简单的运动来分别研究,由分运 动求合运动叫运动的合成,反之叫运动的分解,运动的 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2.用曲线运动的条件及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知识可以判断 合运动的性质及合运动轨迹。
B C
v船
A
v合
θ
d
v水
问题3:拉船靠岸问题
第三章抛体运动
【例3】如图,人在岸边通过定滑轮用绳拉小 船。人拉住绳子以速度v0匀速前进,当绳子与 水平方向成θ角时,求小船的速度v。
第三章抛体运动
v1 v v2
第三章抛体运动
【归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 1.准确判断谁是合运动,谁是分运动;实际运 动是合运动 2.根据运动效果寻找分运动; 3.一般情况下,分运动表现在: ①沿绳方向的伸长或收缩运动; ②垂直于绳方向的旋转运动。 4.根据运动效果认真做好运动矢量图,是解题 的关键。 5.对多个用绳连接的物体系统,要牢记在绳的 方向上各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课堂训练
第三章抛体运动
5、枪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子 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为500m/s,则子 弹沿水平方向的分速度的大小为m/s, 沿竖直方向的分速度的大小为m/s。
高中物理第3章抛体运动第1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课件鲁科版必修2
t=v船sdin
。 θ
3.河宽 d=200 m,水流速度 v1=3 m/s,船在静水中的速 度 v2=5 m/s。求:
(1)欲使船渡河时间最短,船应怎样渡河?最短时间是多
少?船经过的位移多大?
(2)欲使船航行距离最短,船应怎样渡河?渡河时间多长?
[审题指导]
(1)
过河时间等于 垂直于河岸的 分运动的时间
或分解。
[试身手·夯基础] 1.一个运动如果由两个分运动组成,那么这两个分运动彼
此互不干扰,每一个分运动都按其自身的规律运动。因 此,在研究一个分运动时,可暂时认为另一个分运动不 存在,从而把问题简化。 例如:炸弹从飞机中投出后,由于________,炸弹在水 平方向上与飞机有大小相同的速度,而炸弹飞行过程中 受到竖直向下的________作用,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 g,所以,炸弹一方面在水平方向上跟飞机一起做 ________运动,另一方面在竖直方向上做__________运 动。两个分运动互不影响,遵循各自的运动规律,这就 是运动的独立性。
(2)合运动轨迹的判断: 看合速度与合加速度的方向关系
两种情况共 不线 共: 线物 :体 物轨 体迹 轨为 迹直 为线 曲线
(3)两直线运动合成时,其合运动性质与轨迹的几种情况:
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
直线两 合个 初初 速速 度度 方为 向零 与的 合匀 加变 速速 度直 方线 向运 在动 同的 一合 条运 直动 线
⇒
当垂直于河岸 的分速度最大时, 此分运动的时间 最短
⇒
根据t= 求解
d v⊥
当v船>v水时, 由几何关系知,合 过河时间可用 (2) 运动垂直河岸时, ⇒ 合运动求得
航行距离最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教学流程
运动合成规律的展示与分→析老师提问→题学生使用课件探→究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布置课外研究课题。
教材分析
现行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与旧教材相比,突出了如下特点:
(1)注重概念的形成,培养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2)注重以实验为基础,实验设计更具科学性;
(3)突破传统知识结构,更系统地编排知识点;
(4)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研究较复杂运动的一种方法,即较复杂的运动可以看作是几个较简单运动的合运动。
本节内容既是方法介绍,又是研究平抛运动的预备知识。
本节课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理解这一方法,并学会在分析平抛运动时运用它。
这一节又是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第二个矢量运算中的应用。
学好这节课的内容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平行四边形定则这一矢量运算法则,并且能很容易的推广到其他的矢量运算。
矢量运算始终贯穿在高中物理知识内容的全过程中,因此无论从这一章看,还是从整个教材看,这一节都是承上启下的重要知识。
学好这节内容,一方面可以深化前面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又为后续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学情分析
一、心理特点
高一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抽象思维能力不是很强,不注重对知识内涵的研究,通常是记住一些相关的公式和规律,不注重规律的得出和推广,而且高一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可塑性强,容易受老师教学思路的影响形成思维定势,如果教师教法得当,学生容易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知识结构
学生已知道了什么是曲线运动,曲线运动的一般规律,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定则在力的运算中的应用已有深刻的认识,已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多个具体运动的演示及分析,使学生明确什么是合运动,什么是分运动。
合、分运动是同时发生的,并且不互相影响。
2.知道什么是运动的合成,什么是运动的分解。
理解运动的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3.利用矢量合成的原理,解决运动合成和分解的具体情况,会用作图法及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有关位移、速度合成和分解的问题。
4.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过程以及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间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以及谦虚好学的思想。
2.通过设问、反问、反馈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钻研的精神。
3.通过对运动合成与分解的练习和理解,发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对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对一个运动能正确地进行合成和分解。
教学难点
具体问题中的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判定。
教学方法
设问法、启发式讨论法、反馈法、训练法、推理归纳法、电教法、实验法。
教学器材
玻璃管、蜡块、溜冰鞋(或平板车)、投影仪、投影片、多媒体、玻璃管、水、胶塞、蜡块、秒表。
教学实录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设问)爷爷给你6元钱,奶奶又给你5元钱,你所得的钱总共为11元;若爷爷给你6N的力,奶奶给你5N的力,那么你所得的合力也是11N吗?(引导学生得到答案)
学生:不一定,因为力是矢量,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师:(设问)除了力这一矢量外,我们所学过的矢量还有哪些?
学生:(讨论后回答)位移、速度、加速度。
教师:(反问)位移和速度是如何来合成和分解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内容。
二、新课教学
教师:做课本演示实验。
(1)在长约80~100cm一端封闭的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由红蜡做成的小圆柱体(要求它能在水中大致匀速上浮),将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紧。
(2)将此管紧贴黑板竖直倒置,蜡块就沿玻璃管匀速上升,做直线运动,记下它由A移动到B所用的时间。
(3)然后,将玻璃管重新倒置,在蜡块上升的同时,将玻璃管水平向右匀速移动,观察到它是斜向右上方移动的,经过相同的时间,它由A运动到C。
师生共同分析:红蜡块可看成是同时参与了下面两个运动,在玻璃管中竖直向上的运动(由A到B)和随玻璃管水平向右的运动(由A到D),红蜡块实际发生的运动(由A到C)是这两个运动合成的结果。
用多媒体重新模拟上述运动,利用直角坐标系分析蜡块的运动得出:x=vxt,y=vyt。
总结什么是分运动和合运动。
教师:(1)红蜡块实际发生的运动(A→C)叫作合运动;
红蜡块沿玻璃管在竖直方向的运动(A→B)和随管做的水平方向的运动(A→D),叫作分运动。
(2)合运动的位移(或速度)叫作合位移(或合速度);
分运动的(位移、速度)叫作分(位移、速度)。
根据多媒体进一步的演示结论,让学生分析得出蜡块的轨迹:
是一个常量,也就是说蜡块相对于黑板的运动轨迹是直线。
从记时开始到时刻t,蜡块运动位移的大小是:
在蜡块位移的表达式中是个常量,这个常量与时间的乘积等于位移的大小,所以代表蜡块的速度v。
教师:(归纳)这里由分运动求合运动的过程叫作运动的合成,由合运动求分运动的过程叫作运动的分解。
(出示分析思考题)
(1)说明红蜡块参与哪两个分运动;
(2)根据实验观察知道,分运动与合运动所用的时间有什么关系?
(3)红蜡块的两个分速度应如何求解?
(4)如何分解合速度?
(分析解答上述几个问题后,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解题过程)
解:竖直方向的分速度
水平方向的分速度
合速度
例题小结:此题将演示实验过程定量讨论,给出两个分运动s1,s2及合、分运动的时间t,求合速度v。
方法一:先求出两个分速度,再利用矢量合成求v。
方法二:先利用矢量合成求出s,再由求出v。
通过此题归纳总结:
教师:(设问)如何确定一个具体运动的合运动及分运动?
(1)合运动———对象实际发生的运动;
(2)合运动在中央,分运动在两边。
教师:(设问)两个分运动是否互相影响?
(引导学生分析:改变实验中玻璃管水平方向移动的速度,蜡块在竖直方向由A运动到B的时间不变,即竖直方向的运动情况不受水平方向运动的影响。
)
得出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
(1)等时性:合运动与分运动同时进行,同时结束。
(2)独立性:一个物体同时参与几个分运动,各分运动独立进行各自产生的效果互不干扰。
[巩固练习]
1.关于运动的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运动的速度一定比每一个分运动的速度都大
B.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也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只要两个分运动是直线运动,那么合运动也一定是直线运动
D.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一定与它们合运动的时间相等
2.一船垂直河岸开行,船到河心时水速突然变为原来的2倍,则过河时间()。
A.不受影响B.缩短为原来的3/4C.时间增长D.缩短为原来的1/2
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
由于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是研究较复杂运动的一种方法,即较复杂的运动可以看作是几个较简单运动的合运动。
这节内容既是方法介绍,又是研究平抛运动的预备知识。
本节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理解这一方法,并学会在分析平抛运动时运用它。
本教学设计演示实验中应着重分析蜡块的合运动和分运动是同时进行的,并且两个(或多个)分运动之间是不相干的,即讲述中注意渗透运动的独立性原理。
分运动的性质决定合运动的性质和轨迹。
本设计以蜡块的运动说明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不一定都是直线运动。
比如,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一个匀速运动与一个变速直线运动合成后,它的轨迹是曲线。
这一点学生不易理解,可根据学生实际引导他们做些分析。
点评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曲线运动的概念,同时也是对前面相关知识的运用。
因此本节课要做好实验,本教学设计在知识点和知识的逻辑性方面兼顾衔接的比较好,设计合理,符合高中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引导为辅。
较为突出的体现为:
1.课程导入的设计,教师用一个很形象的计算钱的实例启发学生思考。
因此本节课要研究的是一个矢量,为了引起学生充分的思考,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用此事例提示学生注意区别对比矢量和非矢量,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2.在新课教学中,教师将演示实验的要求以及做法给予了周密的要求,在授课过程中能够留有引起学生思考的“设问”环节、“师生共同探究”环节等体现以学生的探究为主的理念,让学生在课堂中成为学习探究的主体。
3.教师对教材的挖掘深入、透彻,知识点的衔接较好。
如教师设问“如何确定一个具体运动的合运动及分运动?”“两个分运动是否互相影响?”让学生分组讨论进而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即等时性和独立性。
在本节课的探究过程中兼顾了以前学习过的矢量分析中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在例题问题的设计上又兼顾了后面即将学习到的“平抛运动”等知识点,让本节知识瞻前顾后,让知识前后形成连贯的体系。
4.板书的设计,简洁明了中体现了知识体系的关系,充分体现了较强的逻辑性和概括性,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进而强化了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