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琼林》师生篇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注释】 • 振铎:摇响有舌的铃铛。古人布政施教时, 常常振铎以吸引民众。舌耕:用口舌授课 换取粮食,即以教书谋生。 • 【译文】 形容别人设立教馆讲学叫做“设帐”,又 叫“振铎”;谦称自己设立教馆讲学叫做 “糊口”,又叫“舌耕”。
• 振铎:摇动铃铛。《尚书》中载,古 代每年奏派人摇动铃铛一路上进行教 化,故用振铎指教育。
桃李在公门,称人弟子之多; 苜蓿长阑干,奉师饮食之薄。
• 【注释】
• 【译文】 “桃李在公门”,是形容教的学生多,硕果 累累;“苜蓿长阑干”,是形容教师的俸 禄少,饮食很差。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比学生过于先生;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谓弟子优于师傅。
• 【注释】
• 【译文】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是用来形容学生强 过先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用来 形容弟子强过师傅。
师生篇诵读
马融rïng设绛jiàng帐, 前授shîu生徒, 后列女乐yuâ; 孔子居杏坛, 贤人七十, 弟子三千。 称教jiào馆曰yuē设帐, 又曰振铎duï; 谦教馆曰糊口, 又曰舌耕。
师曰西宾,师席曰函hán丈。 学曰家塾shú,学俸曰束shù修。 桃李在公门,称人弟子之多; 苜蓿mù xu长zhǎng阑干lán gān, 奉师饮食之薄bï。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 比学生过于先生;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谓弟子优于师傅fù。
“负笈千里”,是 负笈千里, 形容苏章寻找老师的殷 苏章从师之殷; 勤,“立雪程门”,是 立雪程门,游杨 形容游酢和杨时对老师 敬师之至。弟子 程颐的尊重。学生称赞 称师之善教,曰 老师善于教导,就说像 如坐春风之中; 坐在感化万物的春风中 学业感师之造成, 一样;学业有成,感谢 曰仰沾时雨之化。 老师的教导,就说受到 了符合时令的雨露的滋 润和感化。
“琼林”释义
• 琼林亦作“璚林”。其中一种解释为:琼树之林。 古人常以形容佛国、仙境的瑰丽景象。 • 为什么叫做“琼林”呢?有两层意思: • 第一、琼的本义为美玉,琼林就是宝库的意思,唐 朝德宗皇帝藏宝贝的地方就叫琼林,此书以“琼林” 为名,就是比喻它像皇家书库的藏书一样,内容广 博全面、精湛丰富,美不胜收,可称得上是知识的 宝库。 • 第二、宋朝皇宫的御花园里有个琼林苑,从宋太宗 赵光义开始,皇帝在琼林苑赐宴,款待新科进士。 后来就用“琼林”比喻中进士。这里用“琼林”也 有鼓励学童努力读书,早日金榜题名的意思。
未得及门,曰宫墙外望; 称得秘授,曰衣钵真传。
• 【注释】
• 【译文】 • 还没有进入师门,叫做“宫墙外望”;已 经得到师父的秘密传授,叫做得到“衣钵 真传”。
人称杨震为关西夫子, 世称贺循为当世儒宗。
• 【注释】 • 杨震: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人。他通晓经传, 博览群书,但不愿做官,一生以设塾授徒为己任, 学生多达数千人,可以和孔子相媲美,当时人称 “关西夫子”。贺循:字彦先,魏晋时人。他博 览群籍,尤精礼传,朝廷有难题的时候就去问他, 他都能依经礼而回答。时人称他是“当世儒宗”。 • 【译文】 杨震的学生多达数千人,可以和孔子相媲美,人 们称他是“关西夫子”;贺循博览群籍,精通礼 传,世人称他是“当世儒宗”。
1.源于唐代的“琼林库” 2.源于宋代的“琼林苑”
《幼学琼林》凡四卷, 三十三项内 容,依次是:天文、地舆、岁时、 朝廷、文臣、武职(卷一);祖孙父 子、兄弟、夫妇、叔侄、师生、朋 友宾主、婚姻、女子、外戚、老幼 寿诞、身体、衣服、(卷二);人事、 饮食、宫室、器用、珍宝、贫富、 疾病死丧(卷三);文事、科第、制 作、技艺、讼狱、释道鬼神、鸟兽、 花木(卷四)。它相当于一部百科知 识词典,用生动形象的对偶句,宣 讲各种典故、知识和成语等。抑或 可以把它看作是一部成语词典,里 面的奇词妙语,比比皆是,不愧为 “琼林”。
【出自】《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如坐春风 【解释】: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得到教 益或感化。 象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 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出自】宋·朱熹《伊洛渊源录》卷四:“朱公掞(1.shàn 2.yàn 3.yǎn )见明道于汝州,逾月而归。语人曰:‘光 庭在春风中坐了一月。’”
宋朝时期,朱光庭是理学大师程颢的弟子,他在汝 州听程颢讲学,如痴如狂,听了一个多月才回家, 回家逢人便夸老师讲学的精妙,他说:“光庭在 春风中坐了一月。”
• • • •
• • • • •
【近义词】如沐春风、春风化雨、春风风人 如沐春风 【释 义】 1、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犹言和高人相处。 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就像受到春风的吹拂一般。 2、比喻沉浸在美好的环境中。形容心情愉快舒服。 与对“景物”的 感受无关。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成语中的“春风”不再是本义, 而是比喻义。现多用作指受到老师的教导。 春风化雨 【释义】化雨:适时的雨。像用和暖的春风吹拂人;似及时的雨水滋 润大地一样。适宜于植物生长的风和雨。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 也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出处】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上》:“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 春风风人 也称“春风风人,夏雨雨人”。指像春天的风一样温暖人,像夏天的 雨一样滋润人。出处:汉·刘向《说苑·贵德》:“管仲上车曰:' 嗟兹乎,我穷必矣!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 矣。‘”
师生篇原文
马融设绛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孔子居杏 坛,贤人七十,弟子三千。称教馆曰设帐,又曰振 铎;谦教馆曰糊口,又曰舌耕。 师曰西宾,师席曰函丈。学曰家塾,学俸曰束 修。桃李在公门,称人弟子之多;苜蓿长阑干,奉 师饮食之薄。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比学生过于先生;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谓弟子优于师傅。 未得及门,曰宫墙外望;称得秘授,曰衣钵真 传。人称杨震为关西夫子,世称贺循为当世儒宗。 负笈千里,苏章从师之殷;立雪程门,游杨敬 师之至。弟子称师之善教,曰如坐春风之中;学业 感师之造成,曰仰沾时雨之化。
《幼学琼林》是骈(pián)体 文(也称“骈俪文”或“骈偶文”; 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 “四六文”或“骈四俪六”)写成 的,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句式 整齐,通篇对偶,错落有致,节奏 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诵读,便于 记忆。内容广博、包罗万象,被称 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素有“读 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 走天下”。 《增广》指的是《增广 贤文》,《幼学》呢,指的就是 《幼学琼林》。 这是前人学习运用 《增广贤文》、《幼学琼林》的经 验之谈。
程门立雪 【解释】: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 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 侍立不云。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青出于蓝 【解释】: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 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比 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幼学琼林》在旧时的乡塾中颇为流行,究其原因:
(一)内容上材料丰富,知识面广,诸如天文 地理、人情世故、婚姻家庭、生老病死、衣食住行、 制作技艺、鸟兽花木、神话传说等等,无所不包, 几乎囊括了过去人们日常生活中较常用的知识与词 汇,象一部微型百科辞书, 是一部中国文化常识 的小百科。 它既是字典又是词典,还可以看作是 成语词典和典故词典。知识丰富,内容广博,其资 料来源,不仅有群经正史、诸子百家,还涉及到许 多稗官野史、方志异闻和俗语俚谚。 (二)形式上均采用对偶句式,句子有四言、 五言、七言等,一般都言简意赅,对仗工整,读起 来琅琅上口,易学易懂易记。
家塾教师叫做“西 宾”,教师的座席叫做“函 丈”;在家里教学叫做“家 塾”,给教师的学费叫做 “束脩”。“桃李在公门”, 是形容教的学生多,硕果累 累;“苜蓿长阑干”,是形 容教师的俸禄少,饮食很差。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是 用来形容学生强过先生;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 用来形容弟子强过师傅。
《幼学琼林》师生
《幼学琼林》简介
《幼学琼林》原名《幼学须知》,又称《成 语考》、《幼学求源》。明代程登吉(允升)所著。 清代邹圣脉为之增补,易名为《幼学故事琼林》, 简称《幼学琼林》, 曾风行于世。民国时人费有 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都曾一再增补。此外, 还有人仿效其体式,另行撰述,如清人谭贵球的 《故事逢原》就是如此。《幼学琼林》在整个清 代乃至民国时期风行全国各地,版本甚多,名称 也不尽一致,如《故事寻源》、《幼学故事珠 玑》、《幼学须知句解》等。 此书的作者,一般都认为是明西昌人程登吉 (字允升),也有的意见认为是明景泰年间的进 士邱睿ruì。
●子日:“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子日:“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子日:“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日:“三人行,必 有我师焉。”
“立雪程门”的典故
北宋的游酢(zuî)和杨时,他们都是 程颐的学生。他们初次去拜见程颐时,程颐 正闭目休息,他俩就侍立在门外,当程颐发 现他们的时候,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
东汉的马融设帐授 徒,前面教导弟子,后 面却有女乐为伴;孔子 在杏坛讲学,先后培养 了三千多弟子,其中最 著名的有七十二人。形 容别人设立教馆讲学叫 做“设帐”,又叫“振 铎”;谦称自己设立教 馆讲学叫做“糊口”, 又叫“舌耕”。
师曰西宾,师 席曰函丈。学曰家 塾,学俸日束修。 桃李在公门,称人 弟子之多;苜蓿长 阑干,奉师饮食之 薄。冰生于水而寒 于水,比学生过于 先生;青出于蓝而 胜于蓝,谓弟子优 于师傅。
负笈千里,苏章从师之殷; 立雪程门,游杨敬师之至。
• 【注释】 • 苏章:西汉北海人,曾经背着书箱不远万里寻找 老师。游杨:指游酢和杨时,他们都是程颐的学 生。他们初次去拜见程颐时,程颐正闭目休息, 他俩就侍立在门外,当程颐发现他们的时候,门 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 • 【译文】 “负笈千里”,是形容苏章寻找老师的殷勤,“立 雪程门”,是形容游酢和杨时对老师程颐的尊重。
师曰西宾,师席曰函丈。 学曰家塾,学俸曰束修。
• 【注释】 • 西宾:坐在西边的宾客。古时对家庭教师 的尊称。函丈:古时讲学者与听讲者座席 之间相距一丈。后用函丈指代讲学的座席。 束脩:送给老师的报酬。脩,古时指干肉。 • 【译文】 家塾教师叫做“西宾”,教师的座席叫做 “函丈”;在家里教学叫做“家塾”,给 教师的学费叫做“束脩”。
未得及门, 曰宫墙外望;称 得秘授,曰衣钵 真传。人称杨震 为关西夫子,世 称贺循为当世儒 宗。
还没有进入师门,叫 做“宫墙外望”;已经 得到师父的秘密传授, 叫做得到“衣钵真传”。 杨震的学生多达数千人, 可以和孔子相媲美,人 们称他是“关西夫子”; 贺循博览群籍,精通礼 传,世人称他是“当世 儒宗”。
未得及门, 曰宫墙外望; 称得秘授, 曰衣钵bō真传。 人称杨震为关西夫子, 世称贺循xún为当世儒宗。
负笈jí千里, 苏章从师之殷yīn; 立雪程门, 游杨敬师之至。 弟子称师之善教jiào, 曰如坐春风之中; 学业感师之造成, 曰仰沾时雨之化。
师生篇解读
马融设绛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
• 【注释】 马融:东汉著名经学家,他设帐授徒,门 人有千人之多,卢植、郑玄都是其门徒。 他不注重名教礼节,常坐高堂,施绛纱帐, 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开魏晋清谈家破弃 礼教之先河。绛帐:红色的帷帐。 • 【译文】 东汉的马融设帐授徒,前面教导弟子,后 面却有女乐为伴;
孔子居杏坛,贤人七十,弟子三千。
• 【注释】 • 杏坛:相传为孔子聚徒授业讲学之处。后 泛指授徒讲学之处。贤人七十,弟子三千: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人,其中最著名的有 七十二人,这里七十取其约数。 • 【译文】 • 孔子在杏坛讲学,先后培养了三千多弟子, 其中最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称教馆曰设帐,又曰振铎; 谦教馆曰糊口,又曰舌耕。
弟子称师之善教,曰如坐春风之中; 学业感师之造成,曰仰沾时雨之化。
• 【注释】
• 【译文】 学生称赞老师善于教导,就说像坐在感化 万物的春风中一样;学业有成,感谢老师 的教导,就说受到了符合时令的雨露的滋 润和感化。
马融设绛 帐,前授生徒, 后列女乐;孔子 居杏坛,贤人七 十,弟子三千。 称教馆曰设帐, 又曰振铎;谦教 馆曰糊口,又曰 舌耕。
《幼学琼林》堪称中国古代蒙学读物 中的独领风骚者,是中国古代蒙学读物 中编得最好、影响最大的读本。它以全 方位的视角对宇宙万象进行了一次宏观 扫瞄,其内容广博精深,涉及到天文、 地理、历史人物、典章制度、人伦日用、 饮食起居、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等,大 而无外、小而无内,凡所应有,无所不 有,是一部名副其实的蒙学百科全书。 熟读之,记诵之,揣摩之,宇宙万象尽 呈眼底,古往今来只在掌中。古人云: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绝 非虚妄之言。伟大领袖毛主席读私塾时 对《幼学琼林》很感兴趣,几十年后还 能熟背出来,并常常摘引其中句子和人 谈论。
• 振铎:摇动铃铛。《尚书》中载,古 代每年奏派人摇动铃铛一路上进行教 化,故用振铎指教育。
桃李在公门,称人弟子之多; 苜蓿长阑干,奉师饮食之薄。
• 【注释】
• 【译文】 “桃李在公门”,是形容教的学生多,硕果 累累;“苜蓿长阑干”,是形容教师的俸 禄少,饮食很差。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比学生过于先生;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谓弟子优于师傅。
• 【注释】
• 【译文】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是用来形容学生强 过先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用来 形容弟子强过师傅。
师生篇诵读
马融rïng设绛jiàng帐, 前授shîu生徒, 后列女乐yuâ; 孔子居杏坛, 贤人七十, 弟子三千。 称教jiào馆曰yuē设帐, 又曰振铎duï; 谦教馆曰糊口, 又曰舌耕。
师曰西宾,师席曰函hán丈。 学曰家塾shú,学俸曰束shù修。 桃李在公门,称人弟子之多; 苜蓿mù xu长zhǎng阑干lán gān, 奉师饮食之薄bï。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 比学生过于先生;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谓弟子优于师傅fù。
“负笈千里”,是 负笈千里, 形容苏章寻找老师的殷 苏章从师之殷; 勤,“立雪程门”,是 立雪程门,游杨 形容游酢和杨时对老师 敬师之至。弟子 程颐的尊重。学生称赞 称师之善教,曰 老师善于教导,就说像 如坐春风之中; 坐在感化万物的春风中 学业感师之造成, 一样;学业有成,感谢 曰仰沾时雨之化。 老师的教导,就说受到 了符合时令的雨露的滋 润和感化。
“琼林”释义
• 琼林亦作“璚林”。其中一种解释为:琼树之林。 古人常以形容佛国、仙境的瑰丽景象。 • 为什么叫做“琼林”呢?有两层意思: • 第一、琼的本义为美玉,琼林就是宝库的意思,唐 朝德宗皇帝藏宝贝的地方就叫琼林,此书以“琼林” 为名,就是比喻它像皇家书库的藏书一样,内容广 博全面、精湛丰富,美不胜收,可称得上是知识的 宝库。 • 第二、宋朝皇宫的御花园里有个琼林苑,从宋太宗 赵光义开始,皇帝在琼林苑赐宴,款待新科进士。 后来就用“琼林”比喻中进士。这里用“琼林”也 有鼓励学童努力读书,早日金榜题名的意思。
未得及门,曰宫墙外望; 称得秘授,曰衣钵真传。
• 【注释】
• 【译文】 • 还没有进入师门,叫做“宫墙外望”;已 经得到师父的秘密传授,叫做得到“衣钵 真传”。
人称杨震为关西夫子, 世称贺循为当世儒宗。
• 【注释】 • 杨震: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人。他通晓经传, 博览群书,但不愿做官,一生以设塾授徒为己任, 学生多达数千人,可以和孔子相媲美,当时人称 “关西夫子”。贺循:字彦先,魏晋时人。他博 览群籍,尤精礼传,朝廷有难题的时候就去问他, 他都能依经礼而回答。时人称他是“当世儒宗”。 • 【译文】 杨震的学生多达数千人,可以和孔子相媲美,人 们称他是“关西夫子”;贺循博览群籍,精通礼 传,世人称他是“当世儒宗”。
1.源于唐代的“琼林库” 2.源于宋代的“琼林苑”
《幼学琼林》凡四卷, 三十三项内 容,依次是:天文、地舆、岁时、 朝廷、文臣、武职(卷一);祖孙父 子、兄弟、夫妇、叔侄、师生、朋 友宾主、婚姻、女子、外戚、老幼 寿诞、身体、衣服、(卷二);人事、 饮食、宫室、器用、珍宝、贫富、 疾病死丧(卷三);文事、科第、制 作、技艺、讼狱、释道鬼神、鸟兽、 花木(卷四)。它相当于一部百科知 识词典,用生动形象的对偶句,宣 讲各种典故、知识和成语等。抑或 可以把它看作是一部成语词典,里 面的奇词妙语,比比皆是,不愧为 “琼林”。
【出自】《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如坐春风 【解释】: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得到教 益或感化。 象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 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出自】宋·朱熹《伊洛渊源录》卷四:“朱公掞(1.shàn 2.yàn 3.yǎn )见明道于汝州,逾月而归。语人曰:‘光 庭在春风中坐了一月。’”
宋朝时期,朱光庭是理学大师程颢的弟子,他在汝 州听程颢讲学,如痴如狂,听了一个多月才回家, 回家逢人便夸老师讲学的精妙,他说:“光庭在 春风中坐了一月。”
• • • •
• • • • •
【近义词】如沐春风、春风化雨、春风风人 如沐春风 【释 义】 1、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犹言和高人相处。 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就像受到春风的吹拂一般。 2、比喻沉浸在美好的环境中。形容心情愉快舒服。 与对“景物”的 感受无关。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成语中的“春风”不再是本义, 而是比喻义。现多用作指受到老师的教导。 春风化雨 【释义】化雨:适时的雨。像用和暖的春风吹拂人;似及时的雨水滋 润大地一样。适宜于植物生长的风和雨。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 也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出处】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上》:“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 春风风人 也称“春风风人,夏雨雨人”。指像春天的风一样温暖人,像夏天的 雨一样滋润人。出处:汉·刘向《说苑·贵德》:“管仲上车曰:' 嗟兹乎,我穷必矣!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 矣。‘”
师生篇原文
马融设绛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孔子居杏 坛,贤人七十,弟子三千。称教馆曰设帐,又曰振 铎;谦教馆曰糊口,又曰舌耕。 师曰西宾,师席曰函丈。学曰家塾,学俸曰束 修。桃李在公门,称人弟子之多;苜蓿长阑干,奉 师饮食之薄。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比学生过于先生;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谓弟子优于师傅。 未得及门,曰宫墙外望;称得秘授,曰衣钵真 传。人称杨震为关西夫子,世称贺循为当世儒宗。 负笈千里,苏章从师之殷;立雪程门,游杨敬 师之至。弟子称师之善教,曰如坐春风之中;学业 感师之造成,曰仰沾时雨之化。
《幼学琼林》是骈(pián)体 文(也称“骈俪文”或“骈偶文”; 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 “四六文”或“骈四俪六”)写成 的,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句式 整齐,通篇对偶,错落有致,节奏 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诵读,便于 记忆。内容广博、包罗万象,被称 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素有“读 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 走天下”。 《增广》指的是《增广 贤文》,《幼学》呢,指的就是 《幼学琼林》。 这是前人学习运用 《增广贤文》、《幼学琼林》的经 验之谈。
程门立雪 【解释】: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 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 侍立不云。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青出于蓝 【解释】: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 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比 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幼学琼林》在旧时的乡塾中颇为流行,究其原因:
(一)内容上材料丰富,知识面广,诸如天文 地理、人情世故、婚姻家庭、生老病死、衣食住行、 制作技艺、鸟兽花木、神话传说等等,无所不包, 几乎囊括了过去人们日常生活中较常用的知识与词 汇,象一部微型百科辞书, 是一部中国文化常识 的小百科。 它既是字典又是词典,还可以看作是 成语词典和典故词典。知识丰富,内容广博,其资 料来源,不仅有群经正史、诸子百家,还涉及到许 多稗官野史、方志异闻和俗语俚谚。 (二)形式上均采用对偶句式,句子有四言、 五言、七言等,一般都言简意赅,对仗工整,读起 来琅琅上口,易学易懂易记。
家塾教师叫做“西 宾”,教师的座席叫做“函 丈”;在家里教学叫做“家 塾”,给教师的学费叫做 “束脩”。“桃李在公门”, 是形容教的学生多,硕果累 累;“苜蓿长阑干”,是形 容教师的俸禄少,饮食很差。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是 用来形容学生强过先生;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 用来形容弟子强过师傅。
《幼学琼林》师生
《幼学琼林》简介
《幼学琼林》原名《幼学须知》,又称《成 语考》、《幼学求源》。明代程登吉(允升)所著。 清代邹圣脉为之增补,易名为《幼学故事琼林》, 简称《幼学琼林》, 曾风行于世。民国时人费有 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都曾一再增补。此外, 还有人仿效其体式,另行撰述,如清人谭贵球的 《故事逢原》就是如此。《幼学琼林》在整个清 代乃至民国时期风行全国各地,版本甚多,名称 也不尽一致,如《故事寻源》、《幼学故事珠 玑》、《幼学须知句解》等。 此书的作者,一般都认为是明西昌人程登吉 (字允升),也有的意见认为是明景泰年间的进 士邱睿ruì。
●子日:“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子日:“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子日:“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日:“三人行,必 有我师焉。”
“立雪程门”的典故
北宋的游酢(zuî)和杨时,他们都是 程颐的学生。他们初次去拜见程颐时,程颐 正闭目休息,他俩就侍立在门外,当程颐发 现他们的时候,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
东汉的马融设帐授 徒,前面教导弟子,后 面却有女乐为伴;孔子 在杏坛讲学,先后培养 了三千多弟子,其中最 著名的有七十二人。形 容别人设立教馆讲学叫 做“设帐”,又叫“振 铎”;谦称自己设立教 馆讲学叫做“糊口”, 又叫“舌耕”。
师曰西宾,师 席曰函丈。学曰家 塾,学俸日束修。 桃李在公门,称人 弟子之多;苜蓿长 阑干,奉师饮食之 薄。冰生于水而寒 于水,比学生过于 先生;青出于蓝而 胜于蓝,谓弟子优 于师傅。
负笈千里,苏章从师之殷; 立雪程门,游杨敬师之至。
• 【注释】 • 苏章:西汉北海人,曾经背着书箱不远万里寻找 老师。游杨:指游酢和杨时,他们都是程颐的学 生。他们初次去拜见程颐时,程颐正闭目休息, 他俩就侍立在门外,当程颐发现他们的时候,门 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 • 【译文】 “负笈千里”,是形容苏章寻找老师的殷勤,“立 雪程门”,是形容游酢和杨时对老师程颐的尊重。
师曰西宾,师席曰函丈。 学曰家塾,学俸曰束修。
• 【注释】 • 西宾:坐在西边的宾客。古时对家庭教师 的尊称。函丈:古时讲学者与听讲者座席 之间相距一丈。后用函丈指代讲学的座席。 束脩:送给老师的报酬。脩,古时指干肉。 • 【译文】 家塾教师叫做“西宾”,教师的座席叫做 “函丈”;在家里教学叫做“家塾”,给 教师的学费叫做“束脩”。
未得及门, 曰宫墙外望;称 得秘授,曰衣钵 真传。人称杨震 为关西夫子,世 称贺循为当世儒 宗。
还没有进入师门,叫 做“宫墙外望”;已经 得到师父的秘密传授, 叫做得到“衣钵真传”。 杨震的学生多达数千人, 可以和孔子相媲美,人 们称他是“关西夫子”; 贺循博览群籍,精通礼 传,世人称他是“当世 儒宗”。
未得及门, 曰宫墙外望; 称得秘授, 曰衣钵bō真传。 人称杨震为关西夫子, 世称贺循xún为当世儒宗。
负笈jí千里, 苏章从师之殷yīn; 立雪程门, 游杨敬师之至。 弟子称师之善教jiào, 曰如坐春风之中; 学业感师之造成, 曰仰沾时雨之化。
师生篇解读
马融设绛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
• 【注释】 马融:东汉著名经学家,他设帐授徒,门 人有千人之多,卢植、郑玄都是其门徒。 他不注重名教礼节,常坐高堂,施绛纱帐, 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开魏晋清谈家破弃 礼教之先河。绛帐:红色的帷帐。 • 【译文】 东汉的马融设帐授徒,前面教导弟子,后 面却有女乐为伴;
孔子居杏坛,贤人七十,弟子三千。
• 【注释】 • 杏坛:相传为孔子聚徒授业讲学之处。后 泛指授徒讲学之处。贤人七十,弟子三千: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人,其中最著名的有 七十二人,这里七十取其约数。 • 【译文】 • 孔子在杏坛讲学,先后培养了三千多弟子, 其中最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称教馆曰设帐,又曰振铎; 谦教馆曰糊口,又曰舌耕。
弟子称师之善教,曰如坐春风之中; 学业感师之造成,曰仰沾时雨之化。
• 【注释】
• 【译文】 学生称赞老师善于教导,就说像坐在感化 万物的春风中一样;学业有成,感谢老师 的教导,就说受到了符合时令的雨露的滋 润和感化。
马融设绛 帐,前授生徒, 后列女乐;孔子 居杏坛,贤人七 十,弟子三千。 称教馆曰设帐, 又曰振铎;谦教 馆曰糊口,又曰 舌耕。
《幼学琼林》堪称中国古代蒙学读物 中的独领风骚者,是中国古代蒙学读物 中编得最好、影响最大的读本。它以全 方位的视角对宇宙万象进行了一次宏观 扫瞄,其内容广博精深,涉及到天文、 地理、历史人物、典章制度、人伦日用、 饮食起居、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等,大 而无外、小而无内,凡所应有,无所不 有,是一部名副其实的蒙学百科全书。 熟读之,记诵之,揣摩之,宇宙万象尽 呈眼底,古往今来只在掌中。古人云: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绝 非虚妄之言。伟大领袖毛主席读私塾时 对《幼学琼林》很感兴趣,几十年后还 能熟背出来,并常常摘引其中句子和人 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