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习共同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学习共同体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成都高新区芳草小学游琼英
一、学习共同体的提出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生的学习方式应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
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对老师组织、调控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发现,在数学课堂上为了尊重学生的意见,出现了老师失控的现象,造成课堂教学的低效,该完成的教学任务不能完成,该达到的目标未能达到,这不应该是新课改所期望的目标。
那么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有效调控课堂”,又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使其得到有效的发展呢?在小学高段的数学教学中,我采用“建立学习共同体”的办法,让每一个学生与同学、与教师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大家互相帮助、共同发展。
二、建立学习共同体的依据及办法
1、学生的差异是“建立共同体”的依据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素质和生活环境,都有自己的爱好、长处和不足,学生之间有生活经验的差异,思维水平的差异,原有基础的差异,个性特质的差异等等,这就使得每一个学生发展的速度和轨迹不同,发展的目标也具有一定的差异。
根据学生的差异,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愿进行“师徒结队”,一个“师傅”带一个“徒弟”,师傅是暂时优秀的学生,而徒弟是暂时学习困难的学生。
师傅和徒弟就组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
当然,学习共同体也可以由多个成员组成。
在数学活动课教学中,我们尊重学生自愿,让思维水平较高的学生和思维水平较低的学生分别自由组合成为学习共同体,研究不同的内容。
2、学生在同伴中的表现欲望是发挥“学习共同体”作用的保证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崇拜对象由老师逐渐转向为同伴中的优秀学生。
老师在班上表扬次数最多的学生或成绩很优秀的学生是同学追捧的明星,连家长也经常听到孩子提起这些优生的名字。
因此,学生在数学课上良好的表现不仅是为了赢得老师的欣赏,也是为了树立自己在同学中的威望。
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建立学习共同体,让每一个学生在共同体里面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挖掘自己的潜能、展示自己的价值,这是。
3、“捆绑式”评价是发展“学习共同体”的关键
每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学习状态和学业成绩,老师和同学都要给予“捆绑式”的评价,也就是由评价个人转化为评价团队,每一个学习共同体里面只要有一个落后了就将影响这个团队的整体水平。
因此,共同体内的暂时优生不能只顾自己的学习,还担负着“让我的队员跟我一样的优秀”的任务,因此优生会主动把自己的学习方法、解题策略告诉学困生;而学困生也会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如果自己落后了会影响整个团队的荣誉,同时也会受到同学的埋怨。
比如,在单元测试后,我们会根据每个团队的平均分进行评价。
当然,我们关注团队之间的横向比较,更看重每一个团队过去与现在的纵向比较。
对于班上学习最困难的学生,只有学习品质和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才有资格带为徒弟,带了徒弟的优生在期末评金星、银星、铜星时才有资格评为金星。
因此学困生是很抢手的,甚至学困生有权选择自己的“师傅”。
三、学习共同体的操作策略
以“评讲课”为例,谈谈如何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提高评讲课的有效性。
学生作业、试卷中的错误,可能是教师教学上的失误、可能是学生学习品质的问题、也可能是问题思维难度相对较大。
针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我发挥共同体的作用,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1、自主学习是共同体学习的基础
学习必须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
“学习共同体”不能替代学生的“自主学习”。
学生作业、卷子中的题出错,是由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方面的问题,像这类题,学生可以自己纠正错误的。
因此,我们在评讲课的时候,首先给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改错,这分为三个步骤:一是找出错误的原因,开始的时候学生觉得无话可说,就说一些套话,如粗心、马虎等等,这固然是问题,但没有涉及数学的本质。
我们展示、交流了写分析写得好的同学的本子以后,学生就知道怎么找原因了。
二是自我改正错误,学生分析出了错误原因后,就自己尝试去改正错误,改后的题交给同桌或组内同学检查。
三是举一反三。
因此,我们鼓励学生自己出同一类型的题再做,直到真正地掌握。
2、同伴互助是共同体学习的核心
学生自我评改的情况到底怎么样?需要检验,学生在自我评改中遇到一些思维难度较大的问题,靠个人的力量无法解决,怎么办?这就需要“学习共同体”的相互帮助。
以前,我们强调让学生独立改错,结果学生抄袭现象十分严重。
现在老师给予学习共同体的时间和空
间让共同体内的同学互评互改后,学生反而不抄袭,而是真正把问题解决了。
课堂上学习共同体内的学生在互评互改时,老师要巡视检查,请每组里的学困生给老师讲一讲,检查一下师傅对徒弟的帮助是否落实,如果学困生能讲清楚,那么这个学习共同体的同学都该表扬。
3、老师引领是共同体学习的关键
问题要来源于学生,把学生作业、试卷中的错误作为“评讲课”重要的教学资源。
学生的问题也反映了老师教学中的问题,因此需要老师插漏补缺。
老师也是整个班级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
在学生自评自改、互评互改的基础上,学困生到底掌握得怎么样,有的学习共同体还有遗留问题,有的是普遍性问题,因此全班点评是必不可少的。
一种方式是学生点,其他共同体的同学评讲,如果同学不能讲,就由老师评讲。
这是针对有些思维难度较大的问题,这一个小共同体的同学通过讨论、合作还不能解决的,就提交全班评讲。
另一种方式是老师点,学生评讲。
对一些重点、难点的问题,如果学生没有提出来,老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并请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讲,这既起到检验学习困难生的作用,同时也引起全班同学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4、多种方式并进提升共同体学习
学习就是跟遗忘作斗争的过程。
心理学家斯宾浩斯的实验告诉我们:遗忘有先快后慢的规律。
因此“评讲课”不仅仅是就题讲题,而要对题进行归类整理,总结出一类题的解题方法,同时对学生易错、常错以及容易混淆的问题多变换题型,让学生反复练习,以强化对薄弱环节的掌握和巩固,达到作业评讲的真正目的。
这种变式练习,可以学生自己给自己出;也可以共同体内同学相互出题;也可以由学习共同体之间相互出题,也可以由老师出题。
总之,要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变式练习和深化练习,找到学生知识的生长点,达到评讲课的目的。
学习共同体不仅在评讲课上发挥作用,在批改作业上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数学老师一般都教学两个班,如果作业全部由老师全批全改,那老师将不堪重负。
因此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相互批改、纠错或者共同体内领军人物的批改、督促纠错将会起到解放老师、发展
学生的作用。
总之,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以实现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成共识,达到共享、共进的目的。
师生互教互学、学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