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个性心理品质调查报告——关于小学生自我意识的调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个性心理品质调查报告——关于小学生自我意识的调查
第一篇:小学生个性心理品质调查报告——关于小学生自我意识的调查
小学生个性心理品质调查报告——关于小学生自我意识的调查
一、调查目的
“素质个性化”教育实验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个性品质。

在个性的心理结构中,自我意
识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它反映了个体对自身的理解程度,是个体主体性水平的一个标志。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身的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机体及其状态的意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意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意识。

我们在了解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时,可以从生理方面、智能方面、人际关系方面、社会地位方面等进行考察。

因此,我们拟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查:
1、我的身体健康状况
2、我在学习上的强项
3、我在同学中的地位
4、我的缺点、不足和不理想行为
5、我的权利和义务
6、我是一个这样的人
根据这些内容,我们编制了《学生个性自我评价手册》的调查问卷。

通过问卷调查试图
给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性发展水平一个量化的衡量。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式,从全校1~6年级学生中抽取295名学生。

具体为一(2)班45人,二(2)班47人,三(1)班51人,四(4)班52人,五(1)班46人,六(2)班54人。

三、调查结果统计
(一)我的身体健康状况
本项目调查结果如表1—1
次序特征人数百分比(%)
强壮 90 31
良好 160 54
一般 31 11
体弱 10 3
多病4 从表1—1的统计结果来看,31%的学生与5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属于“强壮或“良好”,这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生理条件持十分满意或满意态度,这就为大部分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打下了良好的生理基础。

(二)我在学习上的强项
调查结果如表1—2
表1—2
次序项目人次百分比(%)
绘画 116 39
作业工整 77 26
唱歌 72 24
做应用题 63 21
朗读 62 21
从表1—2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居前五位的有三项——“绘画”、“唱歌”、“朗读”是与我校开展的兴趣小组活动有关的。

这说明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

然而只有20%多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强项跟一般的学习内容有关,对语、数、英这些主要的学习内容,学生没有很好的涉及到。

(三)我在同学中的地位
调查结果如表1—3
表1—3
次序特征人数百分比(%)
一般 170 58
四、讨论
(一)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征
1、对自身的生理状况的意识比较清晰
随着现代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城市中的许多孩子有着良好的生活条件,衣食无忧,身体发育良好,因而他们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大多持满意态度。

2、学校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对学生学习强项有着较大的影响。

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丰富人的心理生活内容,让人觉得生活丰富多彩而心情愉快、充满热情;它能激发人的求知欲,推动人去学习和探索,从而发展智力;它还可以给人以巨大的推动力量,有助于活动效率的提高,甚至创造性地完成任务。

因而,多年来,朝天小学十分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大力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的能力和强项。

朝天小学历年来在艺术、体育、学科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因此,在调查中,认为自己的强项与兴趣小组有关的共有240人次。

而多年来的兴趣活动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在中高年级的学生中,大部分认为自己是有着一定现代人素质。

但在调查结果中发现,学生在学习上的自我意识比较狭窄,往往没有涉及到学习的主要方面,表明学生对什么是学习,以及对学习主要方面的认识水平还比较低。

3、班集体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教育对学生个体素质发展的影响是以学生个体所参与的班集体为中介的,以学生为主体,构建班集体的自我教育活动体系是朝天小学“素质个性化”教育实验的重要实验因子。

六年来,我们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采取以学生为主体设计集体目标,激励学生自我教育的动力机制;指导学生参与民主管理,使集体中的每个成员都担当成功的角色,找到自己满意的位置;组织交往,优化班集体的人际结构;构建班集体的自我教育活动体系,开发集体中每个成员的身心素质等措施,使班集体中充满平等、和谐、上进、合作的心理气氛,使学生对班集体、与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的个性得到
较充分的发展。

因此,在调查中,众多的学生对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地位感到满意。

4、由于小学生认识、经验的有限,他们对自身特点的认识不很清晰。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是在与周围人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交往中,通过理解对别人的评价,理解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因此,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中高年级的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了解更具体、更明确一些、这在一定程度上有着教师的引导作用。

我们要求教师对学生作适当的评价,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评价他人或自己的内心品质,这对提高其自我意识水平大有帮助。

(二)典型范例分析
六年2班的小农同学,在班上是一位学习成绩相对来说属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特别是数学方面。

在问卷中,她认为自己的主要缺点和不足之处是:缺乏独立战胜困难的勇气;缺乏耐挫能力;在生活学习上过分依赖父母;自己能办的事也请别人办等。

可以说,这些缺点是造成她的学习成绩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但她能承认这些,说明她是一个诚实的人、勇敢的人。

尽管如此,六年2班作为实验班,在班集体建设、发展学生个性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班上的学生普遍自信心较强,敢于表现自己。

小农就认为自己身体状况良好;学习上也有着自己的强项,如朗读(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唱歌(她是校合唱队队员)、口语表达等;在同学中的地位虽然由于受学习成绩的影响而不高,但也属一般水平;对于自己应尽的义务和应享受的权利比较清晰;认为自己是一个有特长、爱整洁、适应能力强、好交朋友的人。

可以看出,小农是一个性格比较开朗活泼的女孩,敢于面对自己的缺点,也不隐藏自己的优点,这与班集体的发展水平是分不开的。

在这个实验班,人人都敢于表现自己,敢于参加竞选,热心为班集体服务。

小农在六年级时也参加班干竞选,当上了卫生委员。

(三)问卷设计存在的问题
1、在低年级做问卷时,教师读题的影响很大。

如“我的权利和义
务”一项中,一5班全选的人数达
20人,远远超过二、三、四、五年级。

其原因可能是教师读题的影响。

因一年级学生所认的字有限,需教师边念题边做,使学生能集中注意,加深理解,而其他班的学生则是自己独立完成。

2、项目的表达方式影响学生的理解。

在“我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和“我应尽的义务”项目。

虽然选项的内容分低年级和中高年级二种不同的表述,但学生对“我应享受的基本权利”与“我享受到的基本权利”以及“我应尽的义务”与“我尽到的义务”的含义不是十分清楚,而把它们混淆起来。

项目“我是一个这样的人”设计的本意是让学生认识自己最大的特点,但很多学生还是在老师加以说明后仍将之理解为“我所具有的特点”,因而选择过多,造成统计的难度。

第二篇:浅谈小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
电大楚雄分校03级幼儿师范专业
姓名:刘桂敏学号:03510011
3摘要:个性心理品质就是根据学生个性心理特点,利用心理主式,通过了解学生心理特点,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还要深入学生心理,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使学生了解正确的心理品质的健康意义,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同时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品质环境。

关键词:个性心理品质培养
一、教师要了解学生心理特点
传统的健康观把健康囿于机体的生理方面,现在人们开始突破这一狭隘观念,将关注的焦点投向了心理健康,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怎样才能获得心理健康呢?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心理健康理解为“心理没病”,心理没病只是心理健康的最起码的条件,一个真正心理健康的人,应该能够平衡,调节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去面对学习与生活。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问题,目前尚无定论,但以下几条是大家都认可的:
1、智力发育正常,心理健康的孩子,其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均得到良好的发展,他们的智力水平达到或超过同龄儿童的正常水平。

智力发育过于缓慢,智力水平,智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同龄人的孩子,其学习会遇到很大的障碍,待人接物会感到困难重重,甚至会丧失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这样的孩子显然是不属于心理健康之列的,因此,智力正常与否是区分心理健康与不健康的一条重要标准;
2、情绪良好,反应适度,心理健康的小学生,其情绪是愉快的,且较为稳定。

对外界事物的情绪反应,是符合常理的,有时会产生情绪激动的情况,但能较快平静下来;
3、初步具备自控能力,小学生的自控能力是无
法与成年人相提并论的,但在没有强烈干扰的情况下,小学生也应该能够控制自己的言行,做事有一定的耐性和毅力;
4、个性因素诸方面的发展较为和谐,心理健康的儿童,其需要,动机、兴趣、态度、能力、性格等都有良好的发展,心理作为人的内在品质,要判明其健康状况是较为困难的,即使有了上面几条判断标准,也不能一概而论,要按具体情况来分析,心理会通过行为外显,我们可以通过对一个人外在行为的观察来推测其内在心理的健康状况。

借此了解儿童的心理状况:
1、对学习生活适应良好,对学生有兴趣,上课能专心听讲,乐于开动脑筋,能够独立完成作业,学习成绩较为稳定,对完成学校生活的多种要求并不感到十分困难;
2、自我意识发展良好,对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有所了解,对短处与缺点也略知一二。

3、乐意与人交往,人际关系和谐,心理健康的儿童适应学校的环境,乐于与他人交往,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受同伴的欢迎;尊重老师,不回避与老师的交往;
4、行为方式是与年龄,性别相称的,人的心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而人的行为方式又是随着心理的成熟而改革的。

二、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指导、教育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在不同的背景下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如注意力不稳定,不集中,兴趣狭窄等,也有品德发展方面的问题。

还有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面就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教育:
1、深入学生心理,使培养具有针对性。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百分之八十多的独生子女存在任性、放纵,易为小事发怒,喜欢搞恶作剧等个性心理。

应想方设法,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让他们学会自我控制,让学生体会到任性是不好的表现,让学生明辨该向谁学习?为什么?进而让学生控制自己的行为表现,从而达到形成学生健康的个性心理。

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有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教学技能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用一言一行,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心理健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可分割的内容,保护儿童的心理健康和正常发展,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个性是每一个教师的至圣职责。

2、如何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
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也应有不同方式,为了让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是否应对学生进行奖惩策略,让学习评价具有激励性,奖惩除了可以影响个体行为之外,还可以进一步影响个体在态度与情绪上产生积极与消极变化,如果一个老师对学生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能及时地给与肯定和鼓励,而不是把眼睛总盯在缺点上,那么,学生会更愿意去努力实现老师的期望,争取做个好学生。

教师应对学生情感相融,打开学生心扉,学校相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环境,是孩子成长,发展的必须场所。

我们在教给学生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也要像父母那样给孩子以情感的关注,学着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以敏锐细致的目光观察其言行,了解每个孩子的需求和兴趣,以平易近人的姿态与其共享喜怒哀乐,以真诚善良的心灵为其示范导航,及时满足他们的正当要求,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学生的心理与个性特征是十分复杂的,只有真正得到他们心理上的认同,才能洞悉他们的心理变化,运用灵活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

在实际工作中,坚持给每位学生以真诚、纯洁的关怀,有效地消除学生中的对立情绪,改善不良的人际关系,让学生自由选择角色位置,使他们人人有岗位,
为他们创造尝试自身力量的条件,使他们在丰富的人际交往过程中,感到自己确实是集体的一员,从而产生情感上的满足,愉悦,使学生个性在班集体背景下得到健康发展,同时学会沟通、关心、合作和竞争,既满足了学生自我表现,自我创造的需要,又提高了每个学生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汇,是灵魂对灵魂的告白,是生命节律的振动。

3、如何矫正儿童不良的品质
妒嫉是荣誉感的畸变,是对自己同胞的犯罪,学生心胸狭窄,一旦别人学习成绩、家庭背景、经济状况胜过自己,心理就不舒服,这些行为破坏了班集体和谐的心理气氛,可引发一系列非正常事件,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负面影响,矫治的方法除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妒嫉的危害外,还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他们的心理适应力,培养他们乐观开朗、豁达大度的心理品质,让他们明白只有靠自己的能力和智慧,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信任。

课堂教学中,发挥心理教育,体验学习的快乐,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不会学习,是导致学生缺失学习热情,缺乏学习自信的重要原因,这直接也间接地成为妨碍学生个性发展与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主控制学习进程,双方在教学生对教学活动中都有一种积极的情感的投入,教师教的积极,学生学得投入,学生的整个精神力量都得到了激发。

这种情感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健康心理与个性的基本特征。

使学生不仅通过教学获得知识,也获得认识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天赋,自己的个性特点把自身的学习潜力发挥出来。

4、教师如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品质环境
“心理环境”是指对人的心理发展着实际影响的环境因素,即被反映到心理世界中来,在人的头脑中形成的环境映像,包括对人产生影响的一切人、事、物。

学校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小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的创设,下面就谈谈如何创设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

(1)优化校园的物质环境,物质环境的创设其实是教育思想,教育
概念和教育价值的物化。

既注重环境的美化、装饰功能,也注重挖掘各种环境中的教育功能。

对于物质环境的创设,我们不是以量的多少,价格的昂贵作为评价标准,而是注重这种物质性的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认识、情感、思维产生的效应,注重学生能否在环境中主动活动,获得多元化的学习与发展经验,使身心得到更为充分的发展。

(2)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是指存在于人类主体周围并影响主体活动的各种精神
文化条件状况的总和,文化环境对于人的素质和形成和提升,作为独特,影响深远,不容忽视。

我们充分发挥隐性教育资源的作用,以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学生调适好自己的心情。

对学生的行为起了导向、激励、规范的作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感染、熏陶和鼓舞,同时我们还请学生把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积累的一些成功经验、失败教训通过“阳光灿烂”节目介绍给大家,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自己,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为提高学生兴趣、活跃学生身心,达到陶治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情感,改善心理环境的目的,学校应要开展各种文化、艺术、体育、科技等活动。

每个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其中的一项,学校还积极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实践能力的心理空间,提高社交能力,耐挫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保持融洽,正常的心境,感到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关心、老师的可亲,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教师如何对学生逆反心理的特点,进行有效化解。

随着年龄增长,学生生理,心理的急剧变化,他们一旦遇到激反应或干涉时就会出现逆反心理;另外,社会上不良的倾向也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

针对他们出现的逆反心理,我们要及时的疏导,帮助他们克服,和他们的理向健康方向发展,遇到逆反心理的出现,要耐心冷静,找出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疏导,化解逆反抗拒,要善于和学生作情感交流,教育引导时,做到严中有情,情理交融,还可开展多样的集体活动,引发他们进步的愿望,显示和发展他们的品德和才能,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最大限度地防止逆反
心理的产生。

(4)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有明确认识,从而更好培养心理品质。

心理健康是一个系统完整的概念,在现代社会,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是情绪稳定,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良好,心理健康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这个标准对于帮助我们适应地看待儿童心理发展和寻求提供有效的教育,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理想的心理健康状态:
1、情绪稳定,心境良好;
2、欲望适度,保持正常的自我意识;
3、人际适应,善于人处;
4、认识压力,反应适度;
5、智力正常。

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有正常的心理活动,智力正常,与同龄人有大致相同的喜怒哀乐和行为表现,言谈举止和思想活动符合社会规范;乐于交朋友,待人热情,能与周围的人友好沟通;热爱生活,有乐观,进取的精神。

天真活泼、积极进取。

具有正常的形为方式,有从事各种活动的兴趣、信心,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有效完成各种任务。

参考文献:
1、钱源伟,小学生健康心理解密,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4月;
2、汪潮,学生心理自我测评,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3年5月;
3、桑洋,人的自我测验,上海,学林出版社,1985年10月;
4、梁静,身心自测面面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
5、徐伟,健康心理学,北京,知识出版社,1992年11月;
6、威廉·巴那德,测你自己,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
7、沈曙红,儿童、少年、青年心理培育纲要,南京出版社,1991年3月;
8、沈宏,人生预测366篇,北京,华龄出版社,1994年2月;
9、刘学兰,中小学生学习心理辅导,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8月;
10、胡惠之,指导孩子学习的六要素,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3月;
11、陈永胜,小学生心理诊断,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5月;
12、韩进水,完善自我的艺术,北京,知识出版社,1992年8月;
13、吴锦骠,家庭教育心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
12、陈雪枫,中小学生心理测评与心理档案,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

第三篇: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各种心理品质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各种心理品质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p 155)
1、循序渐进,注意训练目的的合理性和科学的阶梯性
2、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阅读技能
3、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
4、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构建学生宽厚的知识文化背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p 149)
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加强言语交流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p 149)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
第一、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第二、留给学生充分选择的余地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第一、保护好奇心
第二、解除学生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第三、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第四、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五、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有利于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①头脑风暴法②直觉思维训练③发散思维训练④推测与假设训练
⑤自我设计训练如何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p 152)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① 帮助学生牢固的记忆知识
② 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
③ 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① 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
② 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① 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② 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
③ 鼓励自我评价和反思
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p 156)
1、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的大门
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幻想
如何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p 167)
1、培养小学生行为的目的性,减少其行动的盲目性
2、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从生活入手培养意志品质
3、培养小学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能力
4、有意识的为学生创设客服困难的情境,使学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锻炼各种意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