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幼儿群体的需求与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关系浅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与文化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开始追求更高品质的人居环境。随着人们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其子女多由祖父母照看。老人与儿童休闲时间充裕,更使其成为居住区景观空间的主要使用者,老人的携子行为在居住区景观空间中极为普遍。他们是居住区景观空间的主要使用者,却并没有成为居住区开发商和设计师服务的主要目标。
2课题研究内容
2.1现存问题
(1)景观空间的规划对固有模式的重复较多,地域性和文化特色不够显著,形式单调,使得居民缺失对场所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无法营造出贴合居住者心里的人居环境氛围。
(2)由于认识的偏差和利益的驱动,居住区的人居环境建设中开发商和设计者更多的只是注重形式和构图的美感。他们所追求的往往是城市和居住区的视觉效果,而不是对主要使用者行为特点的准确地把握,建设具有人性关怀的人居环境。
2.2研究方法与内容
通过相关文献资料收集与整理,从居住区景观设计与空间理论及行为学关系、居住区景观设计与老人的关系、居住区景观设计与儿童的关系以及老人与儿童对景观空间的共同行为心理需求及相应的空间设计研究这四个方面归纳总结,阐述老人和儿童特殊的行为心理特点,以及对停留空间场所的需求与喜好,为进一步研究老人和儿童行为与景观空间的关联性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
3居住区景观设计与人的关系
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人性关怀”概念,通过创造多元化、多层次、多功能、可参与的居住区氛围,努力满足人们对于出行便利、社会交往、生活多样的需求,来实现居民生活与环境景观和谐共生,进而产生对居所、城市空间环境、社会环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特别指出居住区儿童和老人对环境的行为心理需求更为特殊,需要更多的关怀。3.1居住区景观设计与老年人需求的关系
3.1.1老年人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逐渐减弱,行动不便且自理能力较差,智力、记忆力及免疫功能均有所下降,容易出现意外事故。而在心理方面,由于社会角色的急剧变化,老年人时常感到孤独寂寞、焦躁抑郁,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的消极情绪,因此极其渴望受到社会尊重和被他人所关怀,对安全感、邻里感和家庭感等有着更强烈的需求。
3.1.2景观环境中面向老人的空间设计研究
老年人由于渴望交流与惧被忽视的心理,常同固定人群进行较小规模的交流。他们更加需求空间较为充裕、休憩较为方便的场地。绿化、卫生、日照、交通等方面也受到老年人的关注。晨练场所宜选择离主干道稍远、设有较好景观和可休憩座椅的安静之处;器械健身多在早上和傍晚天气较凉爽的时段进行,活动场所宜设置在人行道路附近、人流易聚集之处;棋牌等活动受空间及日照的影响较大;而休憩等活动则与场所内部空间要素的设置与摆放有关;健身等动态的活动与空间的开敞程度与活动设施的设置相关;而携子的活动场所宜较多考虑安全性,便捷的交通或及人流的集散,可与休息交流的景观区相结合。
3.1.3无障碍设计
在改善健全老年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如医疗保健、文化体育、照料服务设施等的同时,也要进一步完善绿地系统,构建安全、便捷、舒适的步行系统。针对老人对安全感的需求,提出户外环境的无障碍设施不完备,如坡道扶手的缺失、地面硬质铺地的欠考虑;针对老人生理机能衰退、体质较差的生理特点,提出休憩设施的匮乏;并指出细部设计对增强空间可识别性的重要作用,以消除老人在行为上的障碍和不安全。
3.2居住区景观设计与儿童需求的关系
3.2.1儿童的特点
儿童也是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所需要的人居环境不同于成人和老人。儿童时期身体和心理都处于发育之中,是人类整个生长过程中模仿能力、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最强的阶段。他们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探索和创造,带有趣味性的东西对儿童具有及其大的吸引力。他们自理能力较弱,对成年人有很强的依赖性,并对陌生事物和环境容易产生恐惧感。
少年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愈加狭小的室内空间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为儿童提供户外活动场地显得尤其重要。当代的城市生活中,居住区的外部公共空间已成为儿童最为重要的成长空间,也是儿童缓解学习压力、激发创造力和提高交往能力的场所。有调查表明,约86%的被调查家长希望孩子的活动地点选择在所住的居住区里。更有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儿童成长过程中受到同龄朋友之间的影响甚至大于家庭和学校的影响,与同龄人之间的交流也成为儿童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3.2.2活动空间中面向儿童的空间设计研究
场所会被感知,不是因为它们本身是什么而是因为它们为儿童创造了什么。儿童是空间的探索者,其对空间的感知与成人及老人有着极大的差别。当儿童游戏时,他们时常会以成人想象不到的方式利用空间。
儿童活动空间要从功能布局、空间划分、环境营造、色彩、材质、游戏和景观设施等多方面设计。例如,儿童活动场所应选择场地平整、通风良好、日照充足但不过度照射的空间,结合小区规模合理安排设置数量;空间尺度适宜,出入口有明显易识别的导向信息;场地中的树木以落叶乔木较为合适,冬天不会遮蔽阳光而夏天可乘凉;要有能吸引儿童的鲜艳活泼的颜色及多样化的造型;儿童活动场地的材质选用耐磨、防滑、易清洁的塑胶地垫;景观设施的设计应考虑自然环境的建立以及完备的安全设施的设置。
组团集中式布置的游戏场所比分散的点式布置更能满足儿童游戏的需求,产生多样化的游戏活动。而在场地设计方面,地面的起伏变化、材质等都影响着儿童的行动与交往。不同的空间组合方式及内部要素影响着儿童活动的内容的多样性。
3.3老人与儿童对景观空间的共同需求及相应的空间设计研究
儿童游戏时有祖辈的关照能提高他们的安全性,更增加了祖孙辈相对独立的交流空间。将老人习惯的活动场地与儿童的游憩场地综合考虑,研究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使其更符合老人和儿童的行为心理,既便于各群体内部的交往,也满足携子行为的需求,促进各群体的身心健康,营造健康的人居环境。
4总结
针对老幼群体对景观活动空间与停留场所的行为心理需求进行对比研究,为创造安全、舒适、符合两者行为特征的复合型景观空间提供基础。其对提高老人生活质量、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有着积极意义。同时这也为增强居住区活力、营造场所归属感和认同(下转第157页)
老年、幼儿群体的需求与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关系浅析
艾丽
(河北工业大学,中国天津300401)
【摘要】老人与儿童特殊的行为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所需的空间场所特征。老年人由于体力下降和社会角色的转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对归属感、安全感、私密感和舒适感等都有着较为强烈的要求;儿童天性活泼,独立性较差,智力体力都处于发展之中,倾向于在丰富多
样、有利于进行游戏同时具有一定安全性、领域感的空间中活动、停留。因此,如何兼顾老人与儿童二者的行为心理特点,创造符合二者共同需
求的复合型共享空间,是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人居环境;人性化;适老化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