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法律专题(本)形考3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管制中限制自由的内容包括:
A.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B.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C.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迁居,应报执行机关批准
D.遵纪守法并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正确答案是:遵纪守法并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迁居,应报执行机关批准,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2、死刑的适用应该受到限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死刑执行上的限制表现在保留死缓制度,对死刑进行限制
B.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该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C.死刑案件只能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进行一审
D.如果最高人民法院作为一审或二审法院,就无需再核准了
正确答案是:死刑案件只能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进行一审,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该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如果最高人民法院作为一审或二审法院,就无需再核准了,死刑执行上的限制表现在保留死缓制度,对死刑进行限制
3、以下关于剥夺政治权利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依刑法分则的规定,对较轻犯罪可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
B.独立判处的剥夺政治权利,从判决执行之日起算,其期限也为1年以上5年以下
C.对有期徒刑、拘役附加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为1年以上5年以下,从主刑执行完毕或假释之日起算
D.当法律规定主刑与剥夺政治权利可以选择适用时,选择剥夺政治权利,就不能再适用主刑
正确答案是:依刑法分则的规定,对较轻犯罪可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当法律规定主刑与剥夺政治权利可以选择适用时,选择剥夺政治权利,就不能再适用主刑,对有期徒刑、拘役附加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为1年以上5年以下,从主刑执行完毕或假释之日起算,独立判处的剥夺政治权利,从判决执行之日起算,其期限也为1年以上5年以下
4、以下关于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几种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选择一项:
◎A.无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前先行羁押的应该折抵刑期
B.二者都是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的刑罚,但程度有所不同
C.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
D.有期徒刑的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总和刑期不满35年的,最高不能超过20年,总和刑期在35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25年
正确答案是:无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前先行羁押的应该折抵刑期
5、以下关于拘役的几种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拘役是由公安机关在拘役所就近执行
B.拘役执行期限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
C.拘役是短期剥夺自由的刑罚,适用于罪行较轻,但又必须实行短期关押的犯罪分子
D.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超过1年
正确答案是:拘役是短期剥夺自由的刑罚,适用于罪行较轻,但又必须实行短期关押的犯罪分子,拘役是由公安机关在拘役所就近执行,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超过1年,拘役执行期限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
6、《刑法》第29条第1款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对于本规定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选择一项:
○ A.唆使不满14周岁的人犯罪因而属于间接正犯的情形时,也应适用该款后段的规定
◎B.该款中的“犯罪”并无限定,既包括一般犯罪,也包括特殊身份的犯罪,既包括故意犯罪,也包括过失犯罪
○ C.该款规定意味着教唆犯也可能是从犯
○D.无论是被教唆人接受教唆实施了犯罪,还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教唆他人犯罪,都能适用该款前段的规定
正确答案是:该款中的“犯罪”并无限定,既包括一般犯罪,也包括特殊身份的犯罪,既包括故意犯罪,也包括过失犯罪
7、关于共同犯罪的说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共同犯罪人只要对基本犯罪构成存在共同故意,即便共同犯罪人对加重结果持过失之心态,也宜对加重结果承担责任
B.成立片面帮助犯,帮助者不仅在主观上有帮助的故意,在客观上也必须实际起到了帮助作用
C.片面共同犯罪是指参与同一犯罪的人中,一方认识到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犯罪,而另一方没有认识到有他人和自己共同犯罪
D.对于大部分结果加重犯而言,其构造是故意的基本犯加过失的加重犯
正确答案是:对于大部分结果加重犯而言,其构造是故意的基本犯加过失的加重犯,共同犯罪人只要对基本犯罪构成存在共同故意,即便共同犯罪人对加重结果持过失之心态,也宜对加重结果承担责任,片面共同犯罪是指参与同一犯罪的人中,一方认识到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犯罪,而另一方没有认识到有他人和自己共同犯罪,成立片面帮助犯,帮助者不仅在主观上有帮助的故意,在客观上也必须实际起到了帮助作用
75%)
8、下列哪项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有
选择一项:
A.甲将乙绑架,关在自己家中,被前来串门的丙着见,甲于是让丙给乙妻子打电话勒索赎金。
◎
B.甲让乙教训教训丙,但乙与丙有夺妻之恨,当场将丙杀死。
○ C.甲在为某公司办理代理进口药品业务过程中,答应帮助该公司采取伪报品名、少报数量、低报价格和夹带的手段,逃避海关监管,先后帮助该公司走私11起,偷逃应缴纳巨额关税
D.甲从某厂的车间偷了大量的机器零件,搬到厂外的树林中,由于东西太重,于是找车,这时遇见了司机乙,请求其帮忙,乙知道是赃物,但仍然帮甲把将东西拉走
正确答案是:甲从某厂的车间偷了大量的机器零件,搬到厂外的树林中,由于东西太重,于是找车,这时遇见了司机乙,请求其帮忙,乙知道是赃物,但仍然帮甲把将东西拉走
甲、乙夫妇因8岁的儿子严重残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而非常痛苦。
一天,甲往儿子要喝的牛奶里放入“毒鼠强”时被乙看到,乙说:“这是毒药吧,你给他喝呀?”见甲不说话,乙叹了口
气后就走开了。
毒死儿子后,甲、乙二人一起掩埋尸体并对外人说儿子因病而死。
9、关于甲、乙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选择一项:
A.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构成包庇罪
B.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构成遗弃罪
C.甲与乙构成故意杀人的共同犯罪
D.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无罪
正确答案是:甲与乙构成故意杀人的共同犯罪
10、下列属于法律规定转化犯的有:
A.虐待被监管人造成重伤、死亡的,以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论处
B.聚众斗殴造成重伤、死亡的,以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论处
C.刑讯逼供致人伤残、死亡的,以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论处
D.非法拘禁他人,故意暴力殴打致被拘禁人造成重伤、死亡的,以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论处
正确答案是:非法拘禁他人,故意暴力殴打致被拘禁人造成重伤、死亡的,以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论处,刑讯逼供致人伤残、死亡的,以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论处,虐待被监管人造成重伤、死亡的,以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论处,聚众斗殴造成重伤、死亡的,以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论处
11、剥夺政治权利所指的是以下哪些权利:
A.言论、出版、集合、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B.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正确答案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合、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12、关于共同犯罪的说法,下列表述错误的有:
选择一项:
A.如果集团犯罪的参与者实施的行为没有超出首要分子的要求,但造成了超出首要分子要求的结果,首要分子不承担责任
◎B.如果集团犯罪的参与者实施了明显超出首要分子概括故意的行为,首要分子不承担责任
C.对于共同犯罪中的主犯,要坚持部分行为之整体责任
D.对于集团犯罪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正确答案是:如果集团犯罪的参与者实施的行为没有超出首要分子的要求,但造成了超出首要分子要求的结果,首要分子不承担责任
13、张女为毒死丈夫,在丈夫茶杯里投毒,后见丈夫非常痛苦,于是将丈夫送往医院,经抢救,丈夫存活,但成了植物人。
对于张女的行为,应该如何定性?
选择一项:
◎ A.构成故意杀人罪,但应当免除处罚
O B.构成故意伤害罪的既遂
○ C.构成故意杀人罪,但应当减轻处罚
◎D.构成故意伤害罪的未遂
正确答案是:构成故意杀人罪,但应当减轻处罚
14、关于预备行为与实行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两者的临界点是“着手”
B.实行行为是在实行阶段中的行为,而预备行为是在预备阶段中的行为
C.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情形
D.实行行为有两个指标:其一,行为人实施了分则条文规定的行为。
其二,对法益有现实侵害的紧迫性
正确答案是: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情形,实行行为是在实行阶段中的行为,而预备行为是在预备阶段中的行为,两者的临界点是“着手”,实行行为有两个指标:其一,行为人实施了分则条文规定的行为。
其二,对法益有现实侵害的紧迫性
15、有关数罪并罚的说法,表述正确的有:
A.数罪并罚,是指对一人所犯数罪合并处罚的制度
B.数罪并罚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
C.数罪并罚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D.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
正确答案是:数罪并罚,是指对一人所犯数罪合并处罚的制度,判决宣告以前
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
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数罪并罚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
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数罪并罚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
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16、甲承租乙的房屋后,伪造身份证与房产证交与中介公司,中介公司不知有假,为其售房给不知情的丙,甲获款300万元。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选择一项:
A.由于存在牵连关系,对甲的行为应以诈骗罪从重处罚
◎ B.甲的行为触犯了伪造居民身份证罪与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同时是诈骗罪的教唆犯
◎C.甲是诈骗罪、伪造居民身份证罪与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的正犯
D.伪造居民身份证罪、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与诈骗罪之间具有牵连关系
正确答案是:甲的行为触犯了伪造居民身份证罪与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同时是诈骗罪的教唆犯
17、死缓被限制减刑的犯罪分子在死缓期间实施如下行为与对应的效果,正确的有:
A.死缓期间有重大立功,两年期满减为25年有期徒的,不能少于20年(不含死缓两年)
B.死缓期间没有故意犯罪,两年期满减为无期徒刑的,实际服刑期不能少于20年(不含死缓两年)
C.死缓期间故意犯罪的,执行死刑
D.死缓期间没有故意犯罪,两年期满减为无期徒刑的,实际服刑期不能少于25年(不含死缓两年)
正确答案是:死缓期间故意犯罪的,执行死刑,死缓期间没有故意犯罪,两年期满减为无期徒刑的,实际服刑期不能少于25年(不含死缓两年),死缓期间有重大立功,两年期满减为25年有期徒的,不能少于20年(不含死缓两年)
18、甲欲杀乙,将乙打倒在地,掐住脖子致乙深度昏迷。
30分钟后,甲发现乙未死,便举刀刺乙,第一刀刺中乙腹,第二刀扎在乙的皮带
上,刺第三刀时刀柄折断。
甲长叹“你命太大,整不死你,我服气了”,遂将乙送医,乙得以保命。
经查,第一刀已致乙重伤。
关于甲犯罪形态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选择一项:
A.故意伤害罪的既遂犯
◎ B.故意杀人罪的不能犯
C.故意杀人罪的未遂犯
D.故意杀人罪的中止犯
正确答案是:故意杀人罪的未遂犯
19、犯罪预备的特征犯罪预备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A.客观上有犯罪预备行为
B.主观上具有犯罪的目的
C.事实上未能着手实行犯罪
D.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正确答案是:主观上具有犯罪的目的,客观上有犯罪预备行为,事实上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20、甲将女友从山顶推下,2小时后,感觉在女友身上留下某些可能被发现的线索,于是下山寻找,结果发现女友没有摔死,奄奄一息,突然觉着女友可怜,于是将其送到医院治疗,女友后康复。
甲的行为,哪项是正确的?
选择一项:
◎ A.犯罪既遂
○ B.犯罪预备
◎ C.犯罪未遂
◎ D.犯罪中止
正确答案是:犯罪未遂
21、以下有关帮助犯的说法,错误的是:
选择一项:
A.事前通谋事后窝藏、包庇、窝赃、销赃行为,成立共同犯罪
B.中立的帮助行为是指日常生活或者业务行为中的惯常现象,大部分的中立的帮助行为都不应以犯罪论处
C.事前只是单纯知情,并未参与通谋,事后提供帮助的,与能成立共同犯罪
D.如果事前没有通谋,事后提供帮助,只单独成立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窝藏、包庇罪或者洗钱罪等
正确答案是:事前只是单纯知情,并未参与通谋,事后提供帮助的,与能成立共同犯罪
22、甲架好枪支准备杀乙,见已患绝症的乙踉跄走来,顿觉可怜,认为已无杀害必要。
甲收起枪支,但不小心触动扳机,乙中弹死亡。
关于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选择一项:
○A.仅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 B.仅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过失致人死亡罪
D.构成故意杀人罪(中止)、过失致人死亡罪
正确答案是:构成故意杀人罪(中止)、过失致人死亡罪
23、下列有关牵连犯的说法,正确的有:
A.牵连犯数行为之间为目的行为与手段行为或原因行为与结果行为关系
B.牵连犯数个行为必须触犯不同罪名,侵犯不同法益
C.牵连犯是指犯罪的手段行为或者结果行为,与目的行为或者原因行为分别触犯不同罪名的情况
D.行为人必须出于一个犯罪目的
正确答案是:牵连犯是指犯罪的手段行为或者结果行为,与目的行为或者原因行为分别触犯不同罪名的情况,牵连犯数个行为必须触犯不同罪名,侵犯不同法益,牵连犯数行为之间为目的行为与手段行为或原因行为与结果行为关系,行为人必须出于一个犯罪目的
24、根据不同未遂犯根据,有不同的立场,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抽象的危险说认为如果一般人认为行为人的行为有可能实现犯罪意图的,就成立未遂犯(相对不能犯);反之,没有可能实现犯罪的,就成立不可罚的不能犯(绝对不能犯)
B.客观的危险说的宗旨主要是在行为发生后,也即事后再通过科学的因果法则,由社会上一般人针对当时的情况,去客观评价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具有法益侵害的危险性
C.具体的危险说以行为人认识的情况为基础,根据行为时社会上一般人认识来判断是否有侵犯法秩序的危险
D.抽象的危险说以行为人认识的情况为基础,然后根据社会上一般人的认识来判断
正确答案是:抽象的危险说以行为人认识的情况为基础,然后根据社会上一般人的认识来判断,抽象的危险说认为如果一般人认为行为人的行为有可能实现犯罪意图的,就成立未遂犯(相对不能犯);反之,没有可能实现犯罪的,就成立不可罚的不能犯(绝对不能犯),具体的危险说以行为人认识的情况为基础,根据行为时社会上一般人认识来判断是否有侵犯法秩序的危险,客观的危险说的宗旨主要是在行为发生后,也即事后再通过科学的因果法则,由社会上一般人针对当时的情况,去客观评价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具有法益侵害的危险性
25、犯罪中止成立必须具备以下哪些条件:
A.犯罪既遂后还可以成立犯罪中止
B.中止必须是自动放弃犯罪,是行为人在认为能够完成犯罪的情况下,出于本人意志自动停止犯罪
C.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即自开始实施犯罪预备行为到犯罪既遂之前(预备阶段、实行阶段、实行后阶段都可成立中止)
D.犯罪中止必须是没有发生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结果
正确答案是: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即自开始实施犯罪预备行为到犯罪既遂之前(预备阶段、实行阶段、实行后阶段都可成立中止),犯罪中止必须是没有发生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结果,中止必须是自动放弃犯罪,是行为人在认为能够完成犯罪的情况下,出于本人意志自动停止犯罪
26、关于坦白的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
B.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应当减轻处罚
C.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D.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当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是: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27、间接正犯,也就是间接实行犯,它指利用不成立共犯的第三人实行犯罪,下列不属于间接正犯的有:
选择一项:
◎A.让邮递员将炸药寄给他人
B.被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收受贿赂的不知情的非国家工作人员
C.唆使未成年人自杀
D.医生指示护士打毒针,护士有过失
正确答案是:被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收受贿赂的不知情的非国家工作人员
28、下列有关非刑罚处罚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B.免予刑事处罚的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C.非刑罚处罚方法是指对于免予刑罚处罚的犯罪人,给予刑罚以外的处罚方法
D.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
正确答案是:非刑罚处罚方法是指对于免予刑罚处罚的犯罪人,给予刑罚以外的处罚方法,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免予刑事处罚的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
29、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
A.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
B.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起始时间应当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
C.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
五年
D.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其起始时间应当自无期徒刑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正确答案是: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起始时间应当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其起始时间应当自无期徒刑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
30、间接正犯,也就是间接实行犯,它指利用不成立共犯的第三人实行犯罪,下列属于间接正犯行为方式的有:
A.利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实施犯罪
B.利用他人的过失行为或利用他人的不为罪的行为
C.利用有故意的工具
D.利用他人的合法行为,包括利用他人的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正当化行为而犯罪的
正确答案是:利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实施犯罪,利用他人的合法行为,包括利用他人的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正当化行为而犯罪的,利用他人的过失行为或利用他人的不为罪的行为,利用有故意的工具
31、张某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被委派到某国有控股企业任财务总监,因公司账目混乱,张某便唆使该公司会计李某一起侵吞企业财物,共计人民币20万元,对于两人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选择一项:
◎A.张某构成贪污罪,但与李某在职务侵占罪的范围内成立共同犯罪
B.两人构成贪污罪的共同犯罪
○ C.两人构成职务侵占罪的共同犯罪
◎D.张某构成贪污罪,李某构成职务侵占罪
正确答案是:两人构成贪污罪的共同犯罪
32、关于死刑的适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我国对死刑的基本政策是限制死刑,少杀、慎杀
B.死刑立即执行由人民法院执行
C.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但也适用罪行较轻的犯罪
D.死刑是剥夺人生命的刑罚方法,包括死刑立即执行和缓期两年执行两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