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乐山一职中的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乐山一职中的感受》
xx年6月23日,在周大鹏院长和李建辅导员的带领下,我们职教师资班的全体同学去参观了乐山一职中,由该校校长跟我们讲解,历时4小时。
特别是一职中校长所选的几句大家名言,真的让我们受益匪浅啊。
虽然我是高职毕业,但是参观了乐山一职中,才叫我领悟了什么是真正的中职职业教育。
中职教育就是培养中等技术人才,发展地方经济。
然而,我们原来所读的职业中学,那就是主要是赢利,其次就是给老百姓提供一个上班的平台而已,技术根本就谈不到(那是普通老百姓都能干的一线工作)。
再就是升学,更违背了职业教育的宗旨。
教育部门应该深入基层,真正了解一下当今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大部分的职业教育已经变质了。
“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陶行知。
这是该校进门的第一副标语。
的确,读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一般家境都不是太好,所以以后也不能成为啃老族的“幸运儿”,因此在学生的教育上,首先要进行心理教育,要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实际状况,走自己该走的路;必须要让他们明白,你们并不是富二代,你们没有金钱后盾,你们只有靠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奋斗,才能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否则只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这就要求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要有自力更生的本事,而方法就是靠自己。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生活。
学生在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其最终目的
是为了学得一技之长,在社会上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因此,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才是他们迫切需要的,而能在社会上生存才是他们的最终目标,这才是最实际的东西。
现在的教育总是冠冕堂皇的教育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共产主义,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这些都是些空话,大话,没有人会相信,老师说了,对于学生来说只是耳边风,根本没有任何作用。
只有让他们彻底地明白自己的学习是为了自己将来的生活,为了能活下去,能潇洒地活下去,就这么简单,而不是为了什么共产党、人民群众。
改变了学生的学习观,有了正确的学习态度,他们才能真正地投入到学习中,在学校学到有用的知识,有用的生存能力。
就现阶段而言,很多人还是认为职高生不好,不优秀,职高就是学习成绩不好、表现不好、品行不端的坏学生读的学校,包括职教老师都是这么认为的。
这是个极大的错误。
所以很多职高生都有这方面的阴影,他们在外面不敢说自己是职高生,害怕受到别人的蔑视和不平等的对待。
就连学校里的老师也大都是这么认为的,这些老师上课不认真,不管纪律,不认真备课,不用客观的态度来对待他们的学生,上课讲的内容极其简单,不布置作业,因为他们想这些学生那
么笨,讲难了他们根本听不懂,作业也没有人会交,考试更是假的不得了,拿答案给他们抄,因为他们想这些笨学生肯定考不及格……所以,必须改变大众和职教老师对职高生的看法。
为什么现在学生越来越不听老师的话了。
老师在学生心目中越来越没有威严了。
答案是老师讲的东西越来越没有用,老师的技能和知
识不能让学生信服,不能让他们产生敬佩之情。
因此,一名合格的职业技术学校的职教老师,不能大学毕业后就墨守成规,不学习了,而是要不断的学习新的东西,新的知识,因为技术这个东西,每天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3年不学,就会被彻底淘汰,那时候你所交的东西就没有用了。
所以,如果我们将来打算当职教老师,就必须做好终身学习的榜样。
杨运根:10300287
电信1班xx-7-9
第二篇:参观民族小学的感受
(一)马万成校长的胆略与智慧
——考察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有感
(一)
太白湖新区石桥中心小学陈庆礼
现在的海淀区民族小学校园干净整洁,教学设施齐备,学校的装潢很有中国古典建筑的风格,一些距离学校较远的家庭争相送孩子来此入学。
不过,xx年前的海淀民族小学却不是这样。
在马万成的讲述中,我看到了一位校长艰苦创业、勇于创新的胆略及无穷无尽的智慧。
一、改变环境是转变人们对学校印象的最快途径。
xx年,马万成第一次走进海淀区民族小学时,就像被人迎头浇了一盆冷水。
为了创收,学校把能租的地方都租了出去。
校园里到处是私搭乱建的平房,头上的电线交织成了蜘蛛网,脚下是垃圾和污水。
当年6月,学校招到的一年级新生仅有70人,其中50余人是外地在
京打工人员的子女。
上任校长递给马万成一沓租用合同,算下来一年能收入100多万元。
掂着这一沓合同,看着学校破败的景象,面对学校被兼并裁撤的局面,他毅然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改变学校面貌,学校不能再这样下去,我们要有尊严,要立刻改变自己。
我们不要做百万富翁,我要做一个让人看得起的校长,我们要办孩子愿意上的小学。
马万成带领老师们在教学楼前的宣传栏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发展是硬道理,求生存靠自己。
”
改变从整治环境开始。
马万成带领大家开始清退校园内的住户,终止与校园周围商户的合同。
这期间,他遭受过人身威胁,官司打了十几起,赔了几十万元钱。
最终,所有租户全部被清走,学校恢复了应有的纯净。
建设缺少资金,马万成硬着头皮跟施工方商量先做工程后还钱。
他对班子成员说:“改变环境是转变人们对学校印象的最快途径。
”为了学校建设,马万成一次次写申请、打报告。
功夫不负有心人,北京市教委把学校列为扶持重点,给予了大力支持。
有了建设资金,马万成想把学校建成一所有民族特色的学校。
修缮后的教学楼和历经百年风雨遗留下来的东西配殿、四合院,都保留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特色,它们成为了图书馆、体育馆、校史馆、立人书院。
马万成和老师们根据不同的功能,为这些建筑拟定了传统的名字——砺学楼、铭史馆、求知堂、崇和馆等,并在门口书写了楹联。
在几棵百岁古槐下,立起古色古香的解说牌,讲述它们久远的经
历和丰富的寓意。
学校的绿化也与这些古朴的建筑相得益彰,有流水喷泉、藤萝架、银杏林,还种植了海棠、玉兰、翠竹等。
在这些景点旁边,用古老的条石镌刻上了“观鱼、萝亭、慧园、葡廊”等名字。
除了绿植花草,民族小学还种了各类果树和蔬菜,养了兔子之类的小动物。
“我们希望在这钢筋水泥的城市中能给孩子提供更多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让他们学会尊重和热爱大自然。
”孩子们可以观察这些果树和蔬菜如何生长、开花、结果,可以亲手浇水、施肥,在劳2动中亲近自然;给小动物喂食、做卫生,在照顾小动物的过程中培养爱心。
现在,海淀区民族小学是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学校,经常有国内外游客慕名前来参观。
马万成说:这所小学不是某个或某些少数民族的学校,而是能够融合各个民族的大家庭。
二、让孩子们拥有获得幸福的能力
当“做一个让人看得起的校长、办一所孩子都愿意上的小学”的梦想实现时,50多岁的马万成又开始了新的思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他的答案是:让孩子们拥有获得幸福的能力。
1、校园文化中的智慧。
学校100多年的办学历程,由回族人办学到各民族文化的兼容并蓄,这本身就体现出和谐与包容的思想。
经过不断反思与探索,学校办学思路日益清晰,以“高质量、现代化、民族特色、人民满意”为目标,提出了“和而不同,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以及“做最好的我”的校训,得到了师生、家长的一至认同。
此外,进一步挖掘民族教育的文化内涵,提出了“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蕴底气;知晓少数民族文化,铸和气;了解世界多元文化,成大气”的“三气精神”,成为了学校开展民族教育的指导思想。
2、课程研发中的智慧。
学习本来是件枯燥的事情,让孩子们快乐学习并不容易。
为此,马万成和老师们进行了很多研究。
树立了学校的育人目标:“培养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为幸福人生奠基。
”将育人目标分解为“健康之3体、规范之行、关爱之心、聪慧之脑、多才之身”五项指标,并构建了学校的“幸福公民”课程体系。
学校研发了“爱我中华”、“藏头诗”、“联海漫游”、“快乐童谣”、“书法”、“泥塑”等一系列校本课程,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作为民族小学,学校非常重视民族团结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修养。
在教学中,老师们有意识地将民族文化知识融入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主题班会。
学校还把经典诵读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的一项有力举措,利用早自习、语文课、班会等时间带领学生吟诵。
学校组建了多种多样的学生社团,有民乐团、合唱队、舞蹈队、美术组、书法组、民族体育运动队、跆拳道队、网球队、小志愿者联盟等。
现在,民乐团已小有名气,在首都学生器乐演出专场上,学校民乐团演奏的《渔舟凯歌》等曲目,富有民族风格和儿童特点,获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茶道小组的活动在学校古香古色的小四合院——立人书院进行,同学们一边沏茶、品茶,一边听茶艺师讲述如何制茶、
品茶以及茶的种类和茶文化,小小的兴趣小组激发了同学们对中国茶文化的热爱。
3、资源整合中的智慧
马万成认为,家长是学校的合作伙伴,良好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多年以来,学校在家校合作、家长教育资源调动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
学校聘请部分家长参加选修课程的授课工作,为他们颁发资格证,奖励他们对学校4工作的支持与付出。
越来越多的家长参与到了学校工作的各个层面,在学校的各项集会、演出、比赛中,经常会看到家长的身影。
与家长联合出版了班级诗集,家长积极参与班级读书活动……家校的密切配合极大地提高了学校教育活动的实效性,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家长已经成为学校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为了不断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学校开办了家长学校,定期组织家长沙龙,由心理教师组织,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提高了家长对于家庭教育问题的处理能力。
另外,学校还聘请了教育专家到学校开展家长大讲堂活动,教育专家与家长就时下教育热点问题与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大大提高了家长的教育意识,丰富了家庭教育技巧,对学校教育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学校树立了开放办学的思想,以学校为平台,挖掘社会、家长等各方面资源,为学生、为家长、为社区服务。
如今,海淀区民族小学有学生1100余人、30余个教学班、80多位教职工。
十年来,学校获得了很多奖项,学生们在各类科技、艺
术、体育比赛中也获奖颇多,大部分应届毕业生通过特长推优的途径升入了理想的中学,学校的特色教育已成为学校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第三篇:乐山一职中贫困资助工作领导成员工作职责乐山一职中贫困资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工作职责
组长:郭树林(学校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工作职责。
全面负责贫困助学金的评审及发放工作,负责对国家贫困助学金政策文件的解释,并依法制定学校贫困生资助金相关制度。
常务副组长:李永志(学校副校长)
工作职责。
具体负责国家及学校贫困助学金的审查、发放工作。
1、协助校长对贫困助学金制度政策的解释及学校贫困资助制度的制定。
2、全面统畴、协调、安排贫困助学金的审查发放工作。
3、受校长委托,处理审查发放中遇到的特殊情况。
4、向校长及有关部门汇报评审及资金发放情况。
副组长:吴则平(副书记)、李言奎(副校长)
工作职责。
协助组长、常务副组长做好相关工作。
成员
李萍
工作职责:
1、参与贫困生资助金受助对象的审定发放工作。
2、负责对贫困资助政策的宣传,让此项政策深入人心。
3、负责助学金发放工作总结。
4、完成组长及资助办交办的其它工作。
代小波
工作职责:
1、具体负责贫困助学金的管理与发放工作。
2、参与贫困生资助、受助工作的审定工作。
3、管理好贫困助学金的帐目,保证做到专款专用。
4、随时向有关领导及部门汇报助学金的使用、发放情况,根据每年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发放方式的建议。
5、完成领导及资助办交办的其它工作。
杨成平
工作职责:
1、具体负责将助学金信息、政策传达给新生,并要求新生按规定输相关手续。
2、具体负责贫困生申请书的印制、发放及填写指导。
3、及时向资助办汇报学生入学信息。
4、配合资助办填报、制作各种表册。
4、完成领导及资助办交办的其它工作。
马永林
工作职责:
1、具体负责助学金工作的信息资料的收集、归档保管工作。
2、负责受助情况的统计。
3、及时向有关领导和上级部门汇报工作的开展情况。
4、参加资助的各种会议,并将会议精神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5、兼任资助办联络员,并随时将学生变化情况上报各部门和领导。
6、完成领导及资助办交办的其它工作。
刘毅
工作职责:
1、具体负责学生银行卡的办理及贫困助学金每月发放上帐工作。
2、临时帮助流动型学生办理各种手续,确保在校贫困生能享受国家资助。
3、完成领导及资助办交办的其它工作。
专业部主任
工作职责:
1、具体负责对本专业学生申请表的发放、填写指导工作及收集工作。
2、负责对本专业学生受助资格的审核。
3、加强对该项政策的宣传,确保政策深入人心。
4、收集各种资料信息,并及时向资助办报告学生人数变化情况。
5、完成领导及资助办交办的其它工作。
乐山一职中资助办公室
xx年九月十二日
第四篇:“七一”烈士陵园参观感受参观烈士陵园有感
7月1日,跟随项目部党组织党员和积极分子一起到襄阳市烈士陵园参观襄阳市烈士纪念馆,瞻仰革命烈士,缅怀先烈事迹。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襄阳市烈士纪念馆,通过讲解员的介绍让我了解到1948年解放战争时期的战役,主要分为三大阶段:奇袭老河口、谷城、撇城攻山,“刀劈三关”、浴血攻城,围歼守敌。
襄樊战役于1948年7月2日开始,战至16日全歼守军。
给了蒋介石集团以沉重的打击。
此役,共歼国民党军2.1万人,俘第15“绥靖区”司令官康泽,解放了襄阳、樊城、光化、老河口、谷城、南漳、宜城等城镇,为尔后开辟汉水南岸新区创造了有利条件,整个战役历时14天,我军歼灭敌第十五绥靖区司令部、一零四旅、一六四旅全部和一六三旅大部,俘获康泽、郭勋祺以下17000余人。
收复襄阳、樊城、老河口、光化、谷城、南漳、宜城等七座城镇,我军牺牲719人,伤3000余人。
新中国成立后襄阳市政府在这里建立了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碑和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
革命烈士公墓安葬有在襄樊战役中牺牲的革命烈士103名及大革命时期革命牺牲的部分老前辈的遗骨,烈士骨灰堂安放有五十多位在不同时期为襄阳的解放和建设事业牺牲的革命烈士。
大家在听取了这些革命先烈的先进事迹并观看了烈士纪念馆内陈列的烈士遗物、珍贵图片和文献资料后,都震撼了,深深感动了,那些烈士英勇就义时还是那么的年轻,有的比我们年纪还小,在国难当头时他们一心只为了解放全中国,在奉献自己生命时,他们根本没
有去想我能得到什么,而是一心只想保卫自己的祖国、坚守共产党的秘密。
在优美的襄阳市烈士陵园风景区里,脚踩在埋着无数烈士先驱的这片土地,我的心情激荡着,久久不能平静。
我认为此次活动是一次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黑暗统治的腥风血雨中,先烈们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正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和弘扬的精神;先烈们的博大胸怀永远指引我们始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先烈们为了民族解放事业,不惜牺牲自己,顶住了各种威逼利诱。
我们一定要继承先烈遗志,树立远大理想,用先烈们的精神激励自己,鞭策自己,净化思想,提升素质,正确对待名利和得失。
参观完纪念馆后,在庄严的革命烈士雕像前,党员们在党旗下庄严宣誓,重温了入党誓言,大家驻足停留,在宣誓声中共同表达对共产党的无比忠诚和对革命烈士牺牲精神的无限敬佩。
作为一名土木工程技术员,在日常工作中我要从本职做起,脚踏实地,勤奋敬业,勇于创新,内练素质,外树形象,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和业务技能,继续为党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终身。
(陈洪朋)第五篇:石家庄二中参观学习感受)感受二中力,思考本职工作-----石家庄二中参观学习见闻感受
初一年级孔令博
11月22-26日,校长带领我们一行30几人来到河北石家庄二中参观、学习。
早就知悉石家庄二中是河北省实验中学,当我们身临其
境于校园时,被那整洁的校园环境、浓厚的校园文化,规范的校园管理、追求卓越的校园精神所震撼。
时间虽短,感触很深,不必说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出类拔萃的教学质量,让人流连忘返。
更不必说南北两个校区上万名师生员工的超大型办学规模,单就是以邵校长为引领的领导班子的办学管理理念。
就可以说受益匪浅,备受启迪,不虚此行。
石家庄二中始建于1948年9月,是河北省实验中学,现任校长邵喜珍,特级教师,国家督学,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二中现有南北两个校区,校本部(北校区)位于石家庄市新华区中华北大街,占地85亩,现有在校学生2600余人,教职工270人。
南校区位于栾城县城,始建于xx年10月,是省市政府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学校占地600亩,由上海同济大学设计,建筑精美,气势恢宏,彰显着浓郁的现代气息,现有在校生9000多人,教职工360人。
此行的参观学习,受到学校领导班子的热情接待,让我们倍感温暖,从北京清晨的接站,到西柏坡、赵州桥参观的陪同,学校表现出亲如兄弟般的盛情,让我们很是感动非常。
参观学校,听校长介绍学校的情况,安排相应的教研组长座谈,一系列的行程安排,井然有序,我在听,走,看,其中更多的是思与悟。
一所解放前建校的中学,如今已经是在全国首屈一指的学校,她的发展定然有她独到的力。
首先是校长领导班子的办学宗旨和理念令我钦佩——办学宗旨:以德立校育人为本从严治校质量第一。
办学理念:学生好,一切都好。
培养未来的政治领袖、科技精英、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
特别是“学生好,一切都好”这个理念,让人不禁想到我们学校的“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建家长信赖的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工作大政方针,其实,一所学校只有把学生的发展和未来放在首位,学校的发展才有未来。
其次是校长邵喜珍的亲和力和宽容大气的风度令我仰慕。
这位女校长其貌不扬,其个儿不高,但是,非常有头脑,对她的了解,不仅仅停留在几次听她讲话和两天来听下边中层和老师的介绍,更多的是通过观察这个学校的点滴和细节,我能感受到这里面彰显着校长的大智慧和细心思。
校园里随处可见,俯拾皆是校园文化的点滴,既有传承又有创新,班牌儿一面体现现在班序,一面记录着自建校到今天这个教室历经了几百个班级,这是校园文化的一种承继。
校史展室里收集整理着学校发展中每一项工程中值得记住的每一样物品,甚至是一个手电,一块石头等等。
那面曾有幸登上新闻联播的城市标志性建筑温度计,让我们对石家庄二中的文化理念又新增了一份佩服。
最后就是学校注意通过情景激励,彰显环境育人的思想。
步入这所校园,名言、警句、格言处处有,时刻提醒学生;规章制度要求上墙,使学生铭记;星满校园,榜样示范,激励学生。
大门旁边有“步入和谐校园,为了崇高使命”的警句。
教学楼上两行大字“迎着晨曦想一想:今天该怎样努力;踏着夕阳问一问:今天有多少收获”,让
学生每日三省吾身;教学楼的柱子上裹着优秀学生的励志誓言,如:清华梦,燕园情,九天揽月,前人真不朽;衡中人,赤子心,五洋摘星,我辈重复来。
如食堂墙上有“决心就是力量,信心就是成功,好习惯愈多,生活愈容易,坏习惯愈多,生活愈艰难。
”的标语;浓厚的校园文化,熏陶学生,充分体现了以情感人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
在这样一种强烈的学习、积极向上、充满朝气、充满活力、充满斗志、充满竞争的氛围里,有谁不受感染,有谁能不奋发前行呢,谁会不“两眼一睁,想到竞争”呢。
作为一名年级的管理者,我们学习回来的当务之急是要把二中学生的自强自立精神、模范守纪精神、吃苦耐劳精神以及他们青春飞扬风采传达给我们自己的学生,让我们省实验中学的学生也能构建健全的人格、锻炼坚强的意志、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树立治国齐家平天下的远大理想和信念,激发每一个学生的热情和朝气。
为将省实验中学打造成全国名校而奋斗。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