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物理试卷期末练习卷(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上学期物理试卷期末练习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某反应的焓变小于零,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B.用湿润的pH试纸测稀盐酸溶液的pH为3.52
C.草木灰(K2CO3)是钾肥,硫酸铵是氮肥,二者混合施用可以提高肥效
D.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完的电池可以随意地丢弃
B.增加炼铁高炉的高度可以降低尾气中CO的含量
C.无论加入正催化剂还是加入负催化剂都能大大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D.把煤粉碎了再燃烧可以提高煤的燃烧效率
3.室温下,将碳酸钠溶液加热至70℃,其结果是()
A.溶液中c(CO32﹣)增大B.水的电离程序不变
C.K W(水的离子积)将变小D.溶液的碱性增强
4.将纯水加热至8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的离子积不变
B.水的pH变小,呈酸性
C.水的pH变大,呈中性
D.水中的c(H+)=c(OH-)>1×10-7 mol/L
5.A,B两相同容器内均进行如下反应:CO(g)+H2O (g)℃CO2(g)+H2(g)℃H=﹣43kJ•mol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象可知,B容器内反应速率较快
B.前2min内,v(CO)=0.15mol/(L•min)
C.若容器的体积为10L,则3min内,B容器中反应放出热量43kJ
D.将A,B容器体积均压缩至原来的一半,则两容器内平衡均向右移动
6.把下列4种X的溶液分别加入4个盛有10 mL 2 mol·L-1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 mL,此时X与盐酸缓和地进行反应。

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20 mL 3 mol·L-1的X溶液B.20 mL 2 mol·L-1的X溶液
C.10 mL 4 mol·L-1的X溶液D.10 mL 2 mol·L-1的X溶液
7.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条件改变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生成物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加,②任一生成物总量一定增加,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④反应物的浓度一定降低,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一定使用催化剂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⑤D.④⑥
8.采用情性电极,设计双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进行同步硝化和反硝化脱氮的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硝化过程中NH4+被O2氧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M和P均为燃料电池正极
B.P存在电极反应:NH4+-6e-+2H2O=NO2−+8H+
C.若乙室消耗1mol葡萄糖,则最多有24molH+进入甲室
D.若丙室消耗标准状况下44.8LO2,则至少有1molNH4+完全转化为NO3−
9.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10.一定温度下,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2HI(g)⇌H2(g)+I2(g)。

HI起始浓度为
0.20mol/L,若c(HI)由0.18mol/L降到0.14mol/L时,需要20s,那么c(HI)由0.20mol/L降到
0.18mol/L时,所需反应的时间为()
A.等于10s B.小于10s
C.大于10s D.以上答案都错误
11.某学习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下图装置。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K与M、N均断开,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质量变大
B.K分别与M、N相连时,铁均受到保护
C.K与M相连时,每转移1mol电子Fe表面生成32gCu
D.K与N相连时,碳棒上产生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
12.用CO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反应如下:CO(g)+2H2(g) ⇌CH3OH(g)。

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1℃2充入CO和H2,测得平衡混合物中CH3OH的体积分数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ΔH<0,且p1<p2
B.反应速率:v逆(状态A)>v逆(状态B)
C.在C点时,CO转化率为75%
D.其他条件均相同时,该反应恒压下平衡时CH3OH的体积分数小于恒容时的体积分数
二、多选题
13.温度为T1,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ΔH<0,反应过程中部分数据见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0~5min内,SO2(g)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mol⋅L−1⋅min−1
B.在10~15min内,v正(SO3)=v逆(SO3)
C.温度为T1时,化学平衡常数K=0.5L⋅mol−1
D.若温度升高到T2,则T2时化学平衡常数比T1时大
14.常温下,向20.00mL0.10mol·L-1的HA溶液中滴加0.10mol·L-1的NaOH溶液,溶液中的p c(A−) c(HA)
(pX=-lgX)随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lg5=0.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HA的电离常数的数量级为10-5
B.图中a点的Y值为3.4
C.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b>c
D.若d点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20.00mL,则Q约为8.7
15.常温下,一元碱BOH的K b(BOH)=1.0×10−5。

在某体系中,B+与OH−离子不能穿过隔膜,未电离的BOH可自由穿过该膜(如图所示)。

设溶液中c总(BOH)=c(BOH)+c(B+),当达到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II中c(B+)+c(H+)=c(OH−)
B.溶液I中BOH的电离度[c(B+)
c
总(BOH)]为1
1001
C.溶液I和II中的c(BOH)相等
D.溶液I和II中的c总(BOH)之比为10−4
三、综合题
16.工业上以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 为主要原料制备高锰酸钾(KMnO4)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原料软锰矿在使用之前通常需粉碎,其目的
是。

(2)“烘炒”时是将混合物放入某种材质的坩埚内,混合均匀,小火加热至熔融,有K2MnO4和KCl生成,则烘炒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烘炒”时所用坩埚的材质可以选用(填字母)。

a.石英
b.氧化铝
c.硅酸盐陶瓷
d.铁
(3)已知水溶过程中无化学反应发生,通入CO2使反应体系呈中性或弱酸性即可发生歧化反应,则歧化时发生反应的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对滤液进行蒸发浓缩时,温度不宜超过60℃,其原因
是;将蒸发温度控制在60℃左右的最佳操作方法
是。

(5)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6)用CO2歧化法将K2MnO4转化为KMnO4属于传统工艺,现代工艺多采用电解法,即电解K2MnO4水溶液,电解槽中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与“CO2歧化法”相比,“电解法”的显著优点是。

17.25℃时,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时,K a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下列四种离子结合质子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
a.CO 32−b.ClO- c.CH3COO- d.HCO 3−
(3)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填序号
a.CO 32−+2CH3COOH=2CH3COO-+CO2↑+H2O
b.ClO-+CH3COOH=CH3COO-+HClO
c.CO 32−+2HClO=2ClO-+CO2↑+H2O
d.2ClO-+CO2+H2O=CO 32−+2HClO
(4)用蒸馏水稀释0.10mol/L的醋酸,下列各式表示的数值随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的是
填序号;
a.c(CH3COOH)
c(H+)
b.
c(CH3COO−)
c(CH3COOH)c.
c(H+)
c(OH−)
18.已知25℃时部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数据如表: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碳酸的第一级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a1。

(2)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的五种溶液:
a.CH3COONa
b.Na2CO3
c. NaClO
d.NaCN
e.NaSCN
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编号填写)。

(3)25℃时,NaCN与HCN的混合溶液,若测得pH=8,则溶液中c(Na+)-c(CN-)=
mol·L-1(填代入数据后的计算式,不必算出具体数值)。

(4)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5)25℃时,0.18mol·L-1醋酸钠溶液的pH约为。

19.一定温度下,向5L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气体M和N,发生反应:xM(g)+
yN(g)⇌zR(g) ΔH>0。

容器中M、N、R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可逆反应中的化学计量数x:z=;反应第一次达到平衡时,R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2)在0∼10min内,下列关于上述可逆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标号)。

A.M的正反应速率:υa>υb
B.b点时,n(M)=n(R),则该反应达到平衡
C.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ΔH也增大
D.加入适宜的催化剂,N的平衡转化率保持不变
(3)若15min末,仅改变温度:
①则上述可逆反应在15∼25min内,υ(R)=mol⋅L−1⋅min−1。

②25min时反应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再往该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6mol N和
0.3mol R,对于反应xM(g)+yN(g)⇌zR(g) ΔH>0,此时υ正(填“>”、“<”或“=”)
υ
,判断的依据

是。

(4)若将pmol M与qmol N的混合气体充入该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反应至某时刻时各物质的量恰好满足:n(M)=2n(N)=3n(R)。

则原混合气体中p:q=。

(5)若某温度下,在4个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以不同的投料方式进行上述反应。

根据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进行该反应由快到慢的顺序为(填标号)。

①υ(M)=0.05mol·L−1·min−1
②υ(N)=0.03mol·L−1·min−1
③υ(R)=0.06mol·L−1·min−1
④υ(N)=0.01mol·L−1·s−1
20.如图所示,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燃料电池并探究氯碱工业原理和粗铜的精炼原理,其中乙装置中X为阳离子交换膜。

根据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通入氧气的电极为(填“正极”或“负极”),写出正极的电极反应
式。

(2)铁电极为(填“阳极”或“阴极”),石墨电极(C)的电极反应式
为。

(3)反应一段时间后,乙装置中生成氢氧化钠主要在(填“铁极”或“石墨极”)区。

(4)如果粗铜中含有锌、银等杂质,反应一段时间后,丙装置中硫酸铜溶液浓度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若在标准状况下,有2.24L氧气参加反应,丙装置中阴极析出铜的质量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2.【答案】D
3.【答案】D
4.【答案】D
5.【答案】C
6.【答案】A
7.【答案】C
8.【答案】A
9.【答案】A
10.【答案】B
11.【答案】D
12.【答案】C
13.【答案】C,D
14.【答案】A,D
15.【答案】B,C
16.【答案】(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2)3MnO2 + 6KOH + KClO3 △
_
_
3K2MnO4 + KCl + 3H2O;d
(3)2℃1
(4)防止温度过高导致KMnO4分解;水浴加热(5)MnO2
(6)MnO42--e- = MnO4-;KMnO4的纯度高、产率高17.【答案】(1)增大
(2)a>b>d>c
(3)cd
(4)b
18.【答案】(1)
(2)b>d>c>a>e
(3)10-6-10-8
(4)ClO—+CO2+H2O=HClO+HCO3—(5)9
19.【答案】(1)1:2;50%
(2)A;D
(3)0.012;<;Q=0.12mol·L−1×0.12mol·L−1
0.24mol·L−1×0.18mol·L−1
=13>K=0.06mol·L
−1×0.06mol·L−1
0.12mol·L−1×0.18mol·L−1
=16,因此该
反应朝逆反应方向进行
(4)7:4
(5)④>①>②=③
20.【答案】(1)正极;3O2+6H2O+12e−=12OH−(2)阴极;2Cl−−2e−=Cl2↑
(3)铁极
(4)减小
(5)12.8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