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纺织行业的环境因素分析及相关污染治理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纺织行业的环境因素分析及相关污染治理技术[摘要]纺织工业的环境因素主要集中在染整过程,本文主要从染整过程的工艺流程谈及环境因素。
并简述了治理方法。
[关键词]纺织行业环境因素污染治理
1 概述
纺织工业是对纺织纤维进行加工的工业。
纺织纤维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大类,天然纤维包括植物纤维(棉、麻)、动物纤维(毛绒、蚕丝)、矿物纤维(石棉)三类;化学纤维包括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又分为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和矿物纤维,合成纤维有聚酯纤维(涤纶)、聚酯胺纤维(锦纶)、聚丙烯纤维(腈纶)、聚乙烯纤维(维纶)、聚氯乙烯纤维(氯纶)、聚烯烃纤维(丙纶)等。
这些纤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纺织工业生产一般包括纺纱、织造、染整三大块,但不同类型的纺织业其工艺流程也不尽相同。
但不管是哪种流程,污染物均主要在染整过程,纺纱和织造过程污染较轻。
主要的环境因素为纺纱、织造过程中产生的落花,织造过程中织机发出的噪声,机器检修时产生的废油,纤维的潜在火灾(一些合成纤维在燃烧时放出有毒气体)等。
本文主要介绍一下染整过程的环境因素及相关治理技术。
2 染整工艺简介及环境因素分析
染整过程一般包括前处理、染色及后处理三个部分。
2.1 染前处理
染前处理的目的是除去纤维上所附着的杂质及在纺织过程中所带入的物质,如染浆、油剂等添加物,染前处理一般包括烧毛、退浆、煮炼、漂白、丝光等。
2.1.1 烧毛。
烧毛是将织物表面的纤毛经直接火焰燃烧的方式去除,使其表面光滑。
烧毛过程是让织物以一定的速度通过一排由燃气组成的火焰屏,将织物两面的纤毛烧掉,然后进入水槽熄火,同时降温。
此工序的环境因素主要是燃气的消耗、燃气和织物的潜在火灾、烧毛过程产生的废气(烧羊毛织物时有臭味)、水的使用和废水排放。
2.1.2 退浆。
为了防止纱线在织造时断头,大部分纱线要上浆以增加其强度。
浆料有天然浆料和化学浆料之分,天然浆料为淀粉类,化学浆料有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等,但在下一步加工前必须将浆料退去,称之为退浆。
退浆剂可以是酶、酵素、酸、碱等,将织物浸在装有退浆剂的设备中,经过一段时间后,浆料溶于水中而被去除。
此工序环境因素主要有退浆剂的使用、水的消耗、退浆废水
的排放。
2.1.3 煮炼。
煮炼是染前处理的重要环节,各种纱线和织物在染前均需经过煮炼处理。
煮炼的目的是除去纤维以外的各种粘附物质,包括纤维在生产过程中伴随着各种物质或纤维形成过程中添加的某些物质。
如羊毛脂、羊汗、丝胶、油污等。
一般棉织物的煮炼温度为120-130℃,煮炼剂为10-15g/l,煮后要用清水将棉织物清洗干净;羊毛织物的煮炼一般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因为羊毛在较高的温度及较高的PH值条件下会水解。
所以羊毛织物的煮炼温度为80-95℃(白胚煮炼选择90-95℃;色胚煮炼选择80-85℃),PH值调整在6.5-7.5,煮炼完成后要进行洗炼,洗炼一般为皂洗。
加入纯碱将PH值调至9-9.5,皂洗后要进行冲洗,直至洗净织物为止。
此工序的主要环境因素为化学品的使用(纯碱、烧碱、皂液等),能源的使用、水的使用及废水的排放。
2.1.4 丝光。
为了改进棉纤维的物理性能,如光泽、吸光性、拉伸强度及增加与染料的亲和力,需用较浓的碱对棉纤维进行处理,丝光用的烧碱浓度为200-300g/l,温度选择20℃以下。
棉纤维用碱处理后生成碱纤维素。
经过丝光后的棉布中会有一些碱残留在棉布上,这些碱对后续的印染加工有妨碍,需用稀硫酸将其中和并冲洗干净。
此工序主要环境因素为化学品的使用(酸、碱)含碱废水排放、水的使用。
2.1.5 漂白。
纱线及其织物经过煮炼后,大部分色素被去除,但天然纤维中仍残留有少许色素,需进行漂白处理,棉纱和棉制品常做漂白处理,羊毛及其织物一般不做漂白处理,合成纤维也不漂白。
常用的漂白剂为次氯酸钠和双氧水,漂白后要对织物进行冲洗。
此工序主要环境因素有漂白剂的使用及潜在泄漏、水的使用、冲洗废水的排放。
2.2 染色、印花
染色是指在有关染料组成的染浴中,加入其它助染剂,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对白色纱线及其织物进行全面染色的一个过程。
由于染料与纤维分子结构及染料性质的不同,染料对纤维具有选择性,即某种染料只适用于某种纤维。
染色的过程非常复杂,既有化学作用又有物理作用。
为了保证印染效果,常需加入多种助剂。
染料品种繁多,有直接染料、硫化染料、还原染料、活性染料、酸性染料、酸性媒介染料、金属络合染料、反应性染料、冰染染料、氧化染料、分散染料、阳离子染料等。
其中硫化染料、还原染料、反应性染料、冰染染料主要用于棉织品的染色;酸性染料、酸性媒介染料、金属络合染料常用于毛织品的染色:分散染料主要用于聚酯纤维的染色;阳离子染料主要用于
腈纶的染色。
以活性染料对棉布连续轧染染色为例,其染色过程为:调配染料溶液→轧染棉布→烘干(红外、热风)→轧碱液→气蒸固色→皂洗→水洗→烘干。
染色过程自始至终均在非酸即碱的介质中进行。
所以会产生大量的酸碱废水;当采用酸性媒介染料或金属络合染料时,在染色过程中要加入红矾钠(重铬酸钠),故洗涤水中会含有六价铬,铬为一类污染物,需在车间处理达标后才能排至综合污水处理厂。
此工序主要环境因素为化学品的使用(酸、碱、染料、助剂)、能源消耗、水的使用、废水的排放(PH、COD、BOD、SS、色度、铬、六价铬、苯胺等)。
2.3 后整理
根据织物的不同用途,选用某种组合化学品和后整理剂对染后的织物进行加工,使织物具有抗静电、阻燃、防皱、免烫、柔软感、防霉蛀等性能,所有的后整理剂多为树脂类的表面活性剂,以树脂做后整理的工业为例,其过程为浸轧→预烘→烘焙→皂洗。
由上述流程可以看出,此工序的主要环境因素为化学品的使用(整理剂、皂液),水的使用、能源的消耗、废水的排放、织物的潜在火灾。
3 废水处理
纺织行业最主要的的污染物是印染废水的排放,废水中含有染料、助剂、浆料、纤维素等。
如果使用酸性媒介染料和金属络合染料,废水中还含有铬,铬的去除一般是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然后调节PH值使之成氢氧化物沉淀。
常用的还原剂为铁盐和铁屑。
印染废水可采用以下流程进行处理:格栅→调节池→生化池→沉淀池→汽浮池→脱色池。
脱色剂可以使用次氯酸钠、双氧水、也可使用活性炭吸附的方式进行脱色。
生化污泥经浓缩、压滤后进行焚烧处理。
4 清洁生产工艺
纺织行业的清洁生产主要是在染料选择时尽量选择环保染料(不含苯胺类物质);漂洗时采用逆流漂洗,以节约用水;丝光淡碱回收利用,冷却水循环使用。
参考文献
[1]中国纺织工业协套流通分会.江浙纺织工业基本情况与江浙化纤市场研判.
[2]陈季华,姜佩华,刘振鸿.纺织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中国纺织大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