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黄。 暑病多汗,气随汗泄——疲乏而脉濡数。 暑挟湿邪,湿犯上焦——苔白或黄。
21
最新版整理ppt
【证候鉴别】
伤暑既暑邪伤表证,此证严重者谓中暑,属 里证。
22
最新版整理ppt
(四)湿邪遏表证
【概 念】 湿邪遏表证即湿邪外侵,郁遏 于肌腠的证候。
【病 因】 居处卑湿,冒受雾露,淋雨涉 水。
【辨证要点】 微恶寒热,头胀而重,肢体困 重,苔白薄腻。
中医辨证学
1
最新版整理ppt
绪论
以八纲辨证为纲, 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卫气营血、六经 及三焦辨证为目,
2
最新版整理ppt
总论
第一章 辨证学的形成与发展 1.八纲辨证
“八纲”一词最早出现于祝味菊著《伤寒 质难》中。
3
最新版整理ppt
总论
2.六经辨证 3.脏腑辨证 4.温病辨证
第二章 审症、辨证、诊病的中医诊断体系 一、症、证、病的基本概念
一、表证
定义——六淫、疫疠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 入机体,正气(卫气)抗邪所表现的轻浅 的证候。
12
最新版整理ppt
一、表证
病因——感受六淫之邪,即风邪、寒邪、暑 邪、湿邪、燥邪、火热之邪等。
《景岳全书·传忠录》:“表证者,邪气之 自外而入者也,凡风寒暑湿燥火,气有不 正,皆是也。”
13
最新版整理ppt
最新版整理ppt
(一)风邪袭表证
【概 念】
风邪袭表证主要是因感受外界风邪所 产生的证候。
【病 因】 起居不慎,汗出当风。 【辨证要点】 发热恶风,汗出,苔薄白,
脉浮缓。
16
最新版整理ppt
(一)风邪袭表证
【临床表现】发热恶风,头痛,汗出,鼻塞流 涕,微咳,苔薄白,脉浮缓。
【证候分析】
风邪袭表,腠理疏松,卫气不固——发热恶风, 汗出;
【辨证要点】 发热较重恶寒轻,咽喉痒痛, 舌边尖红,脉浮数。
29
最新版整理ppt
(六)热邪犯表证
【临床表现】 发热,微恶风寒,面红,头痛,口干微渴, 咽喉痒或痛,或有汗。舌边尖红,脉象浮数。
30
最新版整理ppt
【证候分析】
热邪犯表,卫气被郁——发热恶寒; 热为阳邪——发热重而恶寒轻。 风热灼伤津液,上炎于咽喉——口干微渴,
固摄、防御、气化等功能减退,脏腑组织 机能活动减弱所表现的证候。
52
最新版整理ppt
【病 因】
1.久病体虚——久病多虚 2.劳累过度——劳则耗气 3.年老体弱——肾的精气衰退 4.生成不足——先天不足、后天饮食失调 【辨证要点】 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活动时诸症加剧,脉 虚。
53
最新版整理ppt
【临床表现】
最新版整理ppt
(二)寒邪束表证
【临床表现】 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鼻塞 微咳,苔薄白,脉浮紧。
【证候分析】
寒邪束表,卫气不能宣发——恶寒重发热轻,无 汗。
寒邪郁于经脉——头痛,身痛; 肺失宣降——鼻塞微咳; 寒袭于表,脉气鼓动于外,脉道拘急——脉浮紧。
19
最新版整理ppt
(三)暑邪伤表证
【概 念】 暑邪伤表证是指夏月炎暑之季, 感受暑热之邪所致的证候。
49
最新版整理ppt
一、虚证
虚证是对人体正气虚弱的各种临床表现的病 理概括,
特点: 正气虚弱、不足,而邪气并不明显。
50
最新版整理ppt
临床一般是以久病、势缓者多虚证,耗损者 多虚证,体质素弱者多虚证,
《难经·四十八难》“缓者为虚”、“出 者为虚”
51
最新版整理ppt
(一)气虚类证
1.气虚证 【概 念】元气不足,气的推动、温煦、
【病 因】 炎夏之季,烈日曝晒或高温环 境中劳作。
【辨证要点】 夏季恶寒发热,汗出,疲乏, 苔薄,脉濡数。
【临床表现】 恶寒发热,头痛,汗出,口渴,疲乏, 尿黄,舌红,苔薄白或黄,脉象濡数。
20
最新版整理ppt
(三)暑邪伤表证
【证候分析】 暑邪伤表卫气不能宣发——恶寒。 暑性炎热,蒸腾津液——恶热,汗多而口渴,
中气亏虚,脾运失健,清阳不升,气陷于 下——久泄久痢。 脱肛多见久泄久痢——中气下陷之象, 或小儿正气未充, 或大便干燥,排便时
用力过度。
59
最新版整理ppt
3.气脱证
【概 念】气脱证是指元气亏虚已极,气 息奄奄欲脱的危重证候。
【病 因】 1.久病气虚的进一步的发展; 2.大出血后,气随血脱。
(自学)
4
最新版整理ppt
总论
症——病人自身感觉到的异常变化及医生通 过四诊获得的异常体征,
即“症”包括症状与体征,是疾病和证候的 外在表象。
5
最新版整理ppt
总论
证——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 理概括,它包括了病位、病因、病性以及邪 正关系。
反映出病变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 的本质。
41
最新版整理ppt
二、热证
【概 念】疾病本质属热,由于感受热邪、 或阳盛阴虚,人体的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 的证候。 热证包括表热证、里热证、虚热证、实热 证等。
42
最新版整理ppt
【病 因】
1.外感火热之邪,或寒邪化热入里; 2.七情过激,郁而化热; 3.饮食不节,积蓄为热; 4.房室劳伤,劫夺阴精,阴虚阳亢。
39
最新版整理ppt
【病 因】
1.外感阴寒邪气;过服生冷寒凉 2.久病伤阳
【特点】 1.形寒 2.寒不消水
40
最新版整理ppt
【临床表现】
冷 体温、按诊 畏寒,恶寒喜暖,肢冷倦卧。 稀 排泄物 大便溏薄,(五更泻),小便清长,
痰稀白,清涕。 淡 色诊 面色苍白,舌质淡,苔白(苔灰黑
而润),阴黄(寒湿)。 润 津液未伤 口不渴,苔白滑。 静 望神、动态、脉诊 倦卧,脉迟、紧。
头晕目眩,少气倦怠,久痢久泄,腹部有坠 胀感,或内脏位置下垂,或脱肛,或子宫 脱垂等。舌淡苔白,脉弱。 胃腑下垂——脐腹中部坠胀感 肝肾下垂——少腹两侧重坠感
57
最新版整理ppt
【证候分析】
气陷证的病理特点——清阳之气不升反降, 内脏位置不能维固而下垂。
58
最新版整理ppt
2.气陷证
本证多由气虚进一步发展——头晕目眩,少 气倦怠,舌淡苔白,脉弱等。
47
最新版整理ppt
《素问·调经论》:“血气不和,百病乃变 化
而生。”
《素问·六微旨大论》:“出入废则神机化 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48
最新版整理ppt
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古今元气不同论》: “气血者,人之所赖以生者也,气血充盈, 则有邪外御,病安从来?气血虚损,则诸 邪辐辏,百病丛集。”
43
最新版整理ppt
【特点】
1.身热 2.津亏(热盛伤津,阴亏)
44
最新版整理ppt
【临床表现】
热 体温、按诊 发热,壮热,五心烦热(皮肤、咽喉、
齿龈红肿热痛)
稠 排泄物 大便干结,(或大便黄褐如糜而臭——
湿热),小便短赤,黄脓涕,黄粘痰。
深 色诊 面红目赤,(颧红、潮红)舌质红绛,
苔黄(苔灰黑而干),阳黄(湿热)。
气虚卫外不固——自汗;
劳则耗气——活动时诸症加剧;
气虚无力鼓动血脉,血不上营于舌——舌淡
嫩;
55 气虚运血无力——脉按之无力。
最新版整理ppt
2.气陷证
【概
念】 气陷证是气虚无力升举而反 下陷的虚弱证候。
【病 因】劳累用力过度,损伤某一脏气。
【辨证要点】 内脏下垂 + 气虚
56
最新版整理ppt
【临床表现】
干 津伤 口苦口臭,口干喜冷饮,鼻燥咽干,
苔干燥。
动 望神、动态、脉诊 烦躁不宁,新病鼻翼煽动,数脉、
洪脉、滑脉,出血(吐血,衄血,痰中带血,色鲜红)、
45 灼痛。
最新版整理ppt
三、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
寒热 口渴 面色 四肢 痰涕 二便
舌象 脉象
寒证
恶寒喜热 口不渴 面色白 按之冷 清稀 大便溏薄
33
最新版整理ppt
二、里证
里证是泛指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气血、 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
《景岳全书·传忠录》:“里证者,病之在 内、在脏也。凡病自内生,则或因七情, 或因劳倦,或因饮食所伤,或为酒色所困, 皆为里证。”
34
最新版整理ppt
里证的成因
一、六淫袭表,表证未解,病邪传里,形成 里证;
1.精神——神疲乏力
2.声息——少气懒言,或声音低微,呼吸气 短
3.头目——头晕目眩,自汗,易感冒,活动 时 诸症加剧。
4.舌脉——舌淡嫩,脉虚无力。
54
最新版整理ppt
【证候分析】
元气亏虚,脏腑组织机能减退——少气懒言, 神疲乏力;
气虚清阳不升,不能温养头目——头晕目眩;
肺的呼吸功能减弱——声音低微,呼吸气短。
二、外邪直接入里,侵犯脏腑、气血、骨髓 等,即所谓“直中”为病;
三、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因素,直接损伤 脏腑;或脏腑气机失调,气血津精逆乱而 致病。
35
最新版整理ppt
附:半表半里证
外邪由表内传,尚未完全入里,邪正分争于 表里之间,少阳枢机不利,称为半表半里 证。
【临床表现】 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 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
八纲辨证 阴
阳——归纳疾病类别
表 里——辨别疾病部位的深 浅
寒 热——疾病性质 虚 实——邪正斗争的盛衰
8
最新版整理ppt
第一节 表里辨证
9
最新版整理ppt

体表 六腑 经络 三阳经 皮肤

脏腑 五脏 脏腑 三阴经 筋骨
10
最新版整理ppt
【临床表现】

病位 皮毛、肌腠、经络

脏腑、骨髓
11
最新版整理ppt
【临床表现】
寒热 —— 恶寒(或恶风)发热 (或自觉无发热)、
头身 —— 头身疼痛、 苔脉 —— 舌苔薄白,脉浮, 兼呼吸道症状——鼻塞流涕,咽喉痒或痛,
喷嚏,微有咳嗽。
14
最新版整理ppt
发病特点
表证多见于外感病的初期阶段 1.起病急 2.病情轻 3.病程短 4.有感受外邪的因素可查的特点。
15
23
最新版整理ppt
(四)湿邪遏表证
【临床表现】 微恶寒热,头胀而重,胸闷, 口不渴,肢体困重或酸痛,周身倦怠,舌 苔薄白腻或滑,脉濡或缓。
24
最新版整理ppt
【证候分析】
湿邪遏表属外湿,亦称伤湿。 湿郁遏肌腠,阻滞经络——头胀,肢体困重,
微恶寒热。 湿邪缠绵,困遏清阳——困重、闷胀、酸楚、
腻浊。
36
最新版整理ppt
三、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
37
最新版整理ppt
第二节 寒热辨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胜则 热,阴胜则寒。”
《素问·调经论》说:“阳虚则外寒, 阴虚则内热。”
38
最新版整理ppt
一、寒证
【概 念】 寒证是疾病本质属寒,因感受寒邪,或阴 盛阳虚所表现的证候。寒证包括表寒证、 里寒证、虚寒证、实寒证等。
风邪上受——头痛
肺气失宣——咳嗽,鼻塞流涕 苔薄白,脉浮缓——风邪袭表
17
最新版整理ppt
(二)寒邪束表证=表寒证
【概 念】 寒邪束表证又称表寒证,多因 感受阴寒之邪,体内阳气未能御制寒邪所 出现的证候。
【病 因】 衣单感寒,冒雨涉水,贪凉饮 冷。
【辨证要点】 恶寒重发热轻,苔薄白,脉浮 紧。
18
小便清长 舌淡、苔白腻
脉迟或紧
热证
恶热喜冷 渴喜冷饮 面色红 按之热 黄稠 大便干结
小便短赤 舌红、苔黄
脉数
46
最新版整理ppt
第三节 虚实辨证
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虚指正气不足,实指邪气盛实。
《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 气 夺则虚。”
《素问·调经论》:“百病之生,皆有虚 实。”
咽喉痒痛。 热性升散,腠理疏松——汗出。 热邪上扰——头痛。 舌边尖红,脉浮数为温热在表之征。
31
最新版整理ppt
(六)热邪犯表证
一般以热轻而火重,温邪与火热同性,温为 热之渐,火为热之极。
32
最新版整理ppt
(七)疫疠证候
疫疠又名瘟病、毒气、乖戾之气、疠气等, 是由感染瘟疫病毒而引起的具有严重传染 性的证候。
25
最新版整理ppt
(五)燥邪伤表证
【概 念】 燥邪伤表证多见于外界气候干 燥,燥邪外袭,侵犯肺卫所表现的全身干 燥的证候。
【病 因】 秋令干燥或居北方干旱少雨之 处。
【辨证要点】 恶寒发热,皮肤、口、鼻、咽 干燥。
26
最新版整理ppt
(五)燥邪伤表证
【临床表现】 恶寒发热,口唇、鼻窍、咽喉 干燥失润,皮肤干燥甚至皲裂,脱屑,舌 苔干燥,口渴欲饮。或见干咳少痰,痰粘 难咯,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脉象浮等。
27
最新版整理ppt
【证候分析】
“燥胜则干。” 燥邪为病,最易耗损津液,故其主要病理 表现为皮肤、官窍干燥的特征。 且燥从上受,最易伤肺,临床常兼见肺系 症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8
最新版整理ppt
(六)热邪犯表证
【概 念】 热邪犯表证又称表热证,是指 风热病邪侵袭卫表的证候。
【病 因】 外感温热之邪或其它邪气郁而 化热。
6
最新版整理ppt
总论
疾病——人体在病因作用下,机体邪正相争, 阴阳失调,产生特殊的病理变化,构成不 同的病机及有规律的演变过程,
具体表现出若干固定的症状和相应的证候。 疾病一般包括致病因素、病理性质、临床 症状和体征、演变规律及预后等。
7
最新版整理ppt
第一章 八纲辨证
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