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的简介
![海伦凯勒的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daf9579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bf.png)
海伦凯勒的简介海伦凯勒赢得全世界的尊崇,被视为20世纪最富感受召力的作家之一。
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海伦凯勒的简介,欢迎阅读。
海伦凯勒的简介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在十九个月时因患急性胃充血、脑充血而被夺去视力和听力。
1887年与莎莉文老师相遇。
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1968年6月1日逝世,享年87岁,却有86年生活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
在此时间里,她先后完成了14本著作。
其中最著名的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石墙故事》。
她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了许多慈善机构,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二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海伦凯勒的贡献海伦·凯勒致力于社会主义,源于她作为残疾人的特殊经历,以及她对其他残障者的同情。
起先,她简化字母表,使之适合残障者使用﹔但是她很快意识到,单纯地解决失明问题,是治标不治本。
通过研究她发现,盲人并非随机分布在各种人口中,而是集中在社会底层。
穷人更容易由于生产事故或者得不到充分的治疗而失明。
有些穷人沦为妓女,又多了一种因梅毒而导致失明的危险。
于是,凯勒认识到,社会阶级制度控制着人一生的命运,有时甚至决定他们是否会失明。
凯勒的研究并非书斋式的:“我参观过糖果店、工厂、棚户区。
就算我看不见,我也闻得到。
”海伦·凯勒作为社会主义者,是由1920xx年开始的。
在1920xx年,她加入了马萨诸塞州的社会党。
早在从拉德克利夫学院毕业之前,她就是一位社会激进分子。
她本人强调,这并非由于在那里所受的任何教育。
俄国革命爆发后,她对这个新生的共产主义国家大唱赞歌:“在东方,一颗新星冉冉升起!在痛苦的挣扎中,新秩序从旧的秩序中降生。
看哪!在东方,一个男婴降生了!向前!同志们,齐向前!奔向俄罗斯的营火!迎接黎明!”凯勒在她的书房书桌上方悬挂了一面红旗。
海伦凯勒资料
![海伦凯勒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68dec7e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d6.png)
海伦凯勒资料海伦凯勒,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
她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聋哑盲作家、演说家和社会活动家。
海伦凯勒的故事激励了无数人,她以坚强的意志、不屈不挠的努力和积极的心态战胜了身体上的残疾,成为了一个传奇人物。
海伦·凯勒于1880年6月27日出生在美国亚拉巴马州的一个小镇上。
正常的海伦在2岁时患上了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导致她失去了听力和视力。
从此以后,海伦进入了黑暗与沉默的世界。
在她7岁的时候,她的父母决定请来一位家庭教师,教她学习手语。
这位家庭教师的名字叫安妮·沙利文,她起初面对海伦的情况感到十分困惑,但她并没有放弃。
通过耐心的教导和不懈的努力,安妮用手指写字在海伦的手上,一点一点地向她传授知识。
在安妮的帮助下,海伦逐渐掌握了手语,开始与外界进行交流。
她学会了读书、写字、数学和其他学科。
海伦非常聪明,她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很快就表现出了出色的成绩。
她先后就读于佛罗里达州的盲校和视听障碍学校。
在学校里,海伦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展示了她非凡的才能和坚定的意志。
1904年,海伦应邀在美国波士顿的一场慈善晚会上发表演讲,这是她第一次公开演讲。
她以真诚的言辞和坚定的目光感动了在场的观众,她的演讲被评为一次成功。
自此以后,海伦开始了她的演讲生涯,她在全国各地巡回演讲,向人们讲述她的故事,传达她的人生哲学。
海伦用她的言辞和故事激励了无数人,让他们重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除了演讲以外,海伦还是一位出色的作家。
她在1927年发表了自传体小说《黑水窟》,这本书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
《黑水窟》讲述了海伦从小失去视力和听力开始的奋斗和胜利的故事。
这本书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海伦的人生和她对世界的独特观察。
海伦凯勒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女性,她凭借毅力战胜了生活中的困难,她的故事激励了无数人不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的困难。
她的坚持和奋斗精神成为了人们的楷模,在今天仍然被人们所铭记和敬仰。
海伦凯勒的事例简短概括
![海伦凯勒的事例简短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9eb21192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7a.png)
海伦凯勒的事例简短概括1. 简介海伦·凯勒,这个名字你一定听过吧?她可是个传奇人物,真的是从黑暗与沉默中走出来的一位超级女英雄!想象一下,一个小女孩,才19个月大就因病失去了听力和视力,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个巨大的打击。
但是,海伦没有被打倒,反而以一种超乎寻常的勇气和毅力,开启了自己的传奇人生。
就像老话说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海伦用她的经历,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理:只要心中有光,就一定能走出黑暗。
2. 她的奋斗历程2.1 学习的艰辛海伦在学习的过程中,简直是经历了“千难万险”。
她的老师安妮·沙利文,就像她的指路明灯,一直在她身边。
安妮非常有耐心,虽然海伦一开始是个“调皮捣蛋鬼”,但是她用手语一点一点地打开了海伦的心扉。
想象一下,海伦在她的手中,用手触摸字母,直到那一刻,海伦突然领悟到这些符号背后的意义,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得不得了!她简直像个小孩子一样,开始探索这个充满色彩的世界。
2.2 超越自我海伦的成长过程简直就是一部励志大片。
她不仅学会了沟通,还最终完成了大学学业,成为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聋盲人士。
这可是个不得了的成就哦!就像她常说的:“生活要么是个冒险,要么是个无聊。
”所以,海伦在面对各种困难时,总是选择迎难而上,真的是个勇敢的小姑娘。
3. 她的影响力3.1 影响世界海伦的故事不止是一个人克服困难的传奇,更是启迪了无数人的心灵。
她不仅写了很多书,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倡导残疾人权利。
她的声音像一阵春风,温暖了很多人的心。
她常常告诉人们,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只要我们愿意去探索、去感受,就能发现它们的存在。
就像她说的:“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这种精神真的是深深打动了大家。
3.2 激励人心海伦的故事就像一剂强心针,激励着那些面临挑战的人们。
她让大家明白,虽然生活有时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但只要心中有梦想,就一定能找到出路。
她的生活哲学就像一道光,照亮了许多人的前行道路。
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https://img.taocdn.com/s3/m/3d10938ba0116c175f0e48d5.png)
一、要正确地对待困难,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困难。遇到困 难时,不要害怕退缩,而要想方设法地将困难克服,战胜困难 的过程也正是自己进步的过程。 二、尽力地完成每一件事。有位名人曾说过:“什么是不容易? 不容易是把每天应做的事每天都坚持做。什么是不简单?不简 单就是把每件事都做得最好。”是啊,如果能按上面说的去做 确实是十分难。做一件事、坚持一天很容易,坚持二天也很容 易,但天天做到却很难。因为这不仅需要恒心,还需要坚韧不 拨的毅力。而要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更是难上加难。因为这 不仅要上述的两点,还要有做事认真仔细的好习惯。如果我们 能办到这两点,就能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得到进步,得到提高。
《我的生活》是她的处女作。作品一发表立即在美国引起了轰动,本书是由 《我 我的生活》是她的处女作。作品一发表立即在美国引起了轰动, 的生活》 走出黑暗》《老师》三本书以及发表在美国《大西洋月刊》 》《老师 的生活》 《走出黑暗》《老师》三本书以及发表在美国《大西洋月刊》上的著名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组成。 散文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组成。 海伦·凯勒一生一共写了 部巨作 大学期间发表了《我生命的故事》 海伦 凯勒一生一共写了14部巨作。大学期间发表了《我生命的故事》。 凯勒一生一共写了 部巨作。 1927年,她出版《我的宗教》(MyRiligion),叙说她皈依斯维登堡教派的过程, 年 她出版《我的宗教》 ,叙说她皈依斯维登堡教派的过程, 1930年出版第二本自传《中流》(Midstream)。 年出版第二本自传《中流》 年出版第二本自传 。 除此之外还著有《我是怎样成为一名社会主义者的》 除此之外还著有《我是怎样成为一名社会主义者的》和《我为什么要加入 IWW》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最近,我读了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令我深有 感触。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主要讲述了又盲又聋的海伦·凯勒坎坷的一 生,以及她的心路历程。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冲破逆境》一文, 它讲述了海伦读中学二年级和她在考哈佛大学时所遇到的种种困难, 与她如何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取得成功的过程。 那时,由于书籍未能及时送到,盲文版本的不同等诸多困难,使 海伦心灰意冷到了极点。但在沙莉文小姐的帮助下,海伦又重新振作 起来,针对问题,付出了比常人多几倍的努力,终于克服了困难,取 得了成功。 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勇敢寓于灵魂之中,而不是一副强壮的 躯体。”这正是对海伦的真实写照。海伦凭着一颗坚强的心,最终在 逆境中崛起,真是身残志不残。而我这个体格健全的中学生呢,有着 良好的学习条件,却缺乏坚韧不拨的毅力。因此,这篇文章给我最大 的启示是:
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https://img.taocdn.com/s3/m/4e62592c4b73f242336c5f26.png)
• 我只是一个人,但我仍然是那一个。我不可能无所不为, 但我仍然可以有所作为。因为我不会拒绝去为我能为之事。 • 世间大部分不幸也许都有补救之方,但其中最不幸的无药 可救——那就是人类的冷漠。 • 长远来看,逃避危险并不比直面危险更安全。懦弱者和勇 敢者遭遇不幸的几率差不多。 • 当我们尽力而为的时候,并不知道会给自己的人生,或给 别人的人生,带来什么样的奇迹。 • 很多人对是什么构成真正的幸福抱着错误的观念。幸福不 是从自我满足中得到的,而是对一个有价值的目标的执著 追求。 • 一扇门关闭了,另一扇门打开了。但我们常常懊恼万分地 看着那扇关闭的门,以至于看不见那扇已经为我们敞开的 门。 • 只要我们有足够的恒心,便能做成任何想做之事。 • 人生如果不是一场勇敢的冒险,便什么都不是。 • 目能见物却没有见解,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 当一个人有高飞的冲动的时候,决不会同意爬着走。
《假如给我三 天光明》
《我生活的 故事》
《海伦·凯 勒传》
只要有阳光,便不会看见阴影。 ——《冲出黑暗》 虽然生命中有很多缺陷,但世界是美好的, 无论处于什么样环境,都要不断努力,都 要学会满足。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不要埋怨别人对你设下困难,只要自己努 力一把,克服那些困难,即使失败了我觉 得也不会太伤心,但我坚信那只是偶然, 而必然则是你肯定会成功!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19世纪出现了两个杰出的人物,一个是 拿破仑,一个是海伦· 凯勒。
------马克· 吐温 海伦· 凯勒 (1880—1968)美 国著名女作家、教 育家。她被美国 《时代周刊》评选 为20世纪美国十大 英雄偶像。获总统 自由勋章
• 她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父亲亚瑟是位南方邦联老兵。她 在19个月大时因为一次高烧而引致失明及失聪。后来籍 着她的导师波土顿柏金斯盲人学校老师安· 沙利文 (Anne 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学会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 1898年,海伦· 凯勒考入了哈佛大学附属剑桥女子学 校。1900年秋,再考进哈佛大学的雷地克里夫学院, 这对于一个失明和失聪的人而言,可说是教人难以置信。 最后于1904年,海伦· 凯勒成功取得文学学士学位, 而且成绩优异。而这么多年来沙利文老师则一直留在海 伦· 凯勒身边,并将教科书与上课内容写在海伦· 凯勒的手 掌上,让凯勒能了解其内容,可说是对海伦· 凯勒不离不 弃,因此海伦· 凯勒一生均十分感激她。 从1902年4 月开始,她又在莎利文老师的帮助下,开始在美国的一家 杂志上连载她的自传《我的一生》(又译《我生活的故 事》)(The Story of My Life)。第二年结集出版后轰 动了美国文坛,甚至被誉为1902年世界文学上最重要 的两大贡献之一。
海伦凯勒的简介
![海伦凯勒的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1faa9e888762caaedd33d435.png)
海伦凯勒的简介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19世纪美国盲聋哑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
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
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作品。
1968年6月1日海伦逝世,1971年国际狮子会的国际理事宣布将每年6月1日定为“海伦·凯勒纪念日”。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说:”海伦·凯勒和拿破仑是19世纪两个杰出的人物。
拿破仑试图用武力征服世界,他失败了:海伦·凯勒用笔征服世界,她成功了。
“海伦凯勒的成就1904年6月,海伦以优异的成绩从拉德克里夫学院毕业。
两年后,她被任命为麻萨诸塞州盲人委员会主席,开始了为盲人服务的社会工作。
她每天都接待来访的盲人,还要回复雪片一样飞来的信件。
后来,她又在全美巡回演讲,为促进实施聋盲人教育计划和治疗计划而奔波。
到了1921年,终于成立了美国盲人基金会民间组织。
海伦是这个组织的领导人之一,她一直为加强基金会的工作而努力。
在繁忙的工作中,她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先后完成了14部著作。
《我生活的故事》《石墙之歌》《走出黑暗》《乐观》等,都产生了世界范围的影响。
海伦的最后一部作品是《老师》,她曾为这本书搜集了20年的笔记和信件,而这一切和四分之三的文稿却都在一场火灾中烧毁,连同它们一起烧掉的还有布莱叶文图书室、各国赠送的精巧工艺礼品。
如果换一个人也许心灰意冷,可海伦痛定思痛,更加坚定了完成它的决心,她不声不响地坐到了打字机前,开始了又一次艰难的跋涉。
10年之后,海伦完成了书稿。
她很欣慰,这本书是献给安妮老师的一份厚礼,老师安妮也为此而感到无比骄傲。
9、海伦·凯勒
![9、海伦·凯勒](https://img.taocdn.com/s3/m/949b85390b4c2e3f57276396.png)
(3)海伦接着做的是什么?找出句子读一读。
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海伦 学会了拼写自己的名字,学会了……以 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
读了这一部分,你体会到了什么?
4
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海伦学会 了拼写自己的名字,学会了拼写“泥土”、 “种子”等许多单词。她不分昼夜,像一块 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 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 样的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都摸出了血。 沙利文老师心疼地用布把她的手指一一包 扎起来。就这样,海伦学会了阅读、书写和 算术,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她把自己全部的爱都倾注在残疾人
身上。海伦· 凯勒这种不屈不挠的奋 斗精神,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
1、回顾全文。海伦的哪些做法最让 你感动?为看见阴影。 ——《冲出黑暗》 虽然生命中有很多缺陷,但世界是美好的,无 论处于什么样环境,都要不断努力,都要学会 满足。 ——《假如给我三天光 明》 不要埋怨别人对你设下困难,只要自己努力一 把,克服那些困难,即使失败了我觉得也不会 太伤心,但我坚信那只是偶然,而必然则是你 肯定会成功!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书林漫步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
虽然生命中有很多缺陷,但世界是美好 的,无论处于什么样环境,都要不断努力, 都要学会满足。 不要埋怨别人对你设下困难,只要自己 努力一把,克服那些困难,即使失败了我觉 得也不会太伤心,但我坚信那只是偶然,而 必然则是你肯定会成功! 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 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作我的乐曲, 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快乐。
1
1880年,海伦· 凯勒出生在美国。不幸的 小海伦,在生了一场重病之后,双目失明, 双耳失聪。天哪,谁能想到,当时她才是一 个一岁半的娃娃呀!从此,小海伦与有声有 色的世界隔绝了。她面对着的是无边无际 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她不能喊一声 “妈妈”,也不能倾诉心中的希望和要求。 她变得暴躁起来,脾气越来越坏。
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https://img.taocdn.com/s3/m/f43cb20feff9aef8941e0611.png)
海伦·凯勒 - 简介海伦·凯勒海伦·凯勒(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一位残障教育家。
她在19个月大时因为一次猩红热而引致失明及失聪。
后来籍着她的导师安妮·沙利文(Anne 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学会“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
并且毕业于哈佛大学。
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一八八二年,在她一岁多的时候,因为发高烧,脑部受到伤害,从此以后,她的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后来,连话也说不出来了。
她在黑暗中摸索著长大。
七岁那一年,家里为她请了一位家庭教师,也就是影响海伦一生的苏利文老师。
苏利文在小时候眼睛也差点失明,了解失去光明的痛苦。
在她辛苦的指导下,海伦用手触摸学会手语,摸点字卡学会了读书,后来用手摸别人的嘴唇,终於学会说话了。
苏利文老师为了让海伦接近大自然,让她在草地上打滚,在田野跑跑跳跳,在地里埋下种子,爬到树上吃饭;还带她去摸一摸刚出生的小猪,也到河边去玩水。
海伦在老师爱的关怀下,竟然克服失明与失聪的障碍,完成了大学学业。
一九三六年,和她朝夕相处五十年的老师离开人间,海伦非常的伤心。
海伦知道,如果没有老师的爱,就没有今天的她,决心要把老师给她的爱发扬光大。
於是,海伦跑遍美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周游世界,为残障的人到处奔走,全心全力为那些不幸的人服务。
一九六八年,海伦八十七岁去世,她终生致力服务残障人士的事迹,传遍全世界。
她写了很多书,她的故事还拍成了电影。
苏利文老师把最珍贵的爱给了她,她又把爱散播给所有不幸的人,带给他们光明和希望。
死后,因为她坚强的意志和卓越的贡献感动了全世界。
各地人民都开展了纪念她的活动。
海伦·凯勒 - 相关作品* 奇迹缔造者(台湾译名:海伦凯勒)(2000,TV Movie,迪士尼)海伦·凯勒*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我的生活* 我的老师海伦·凯勒好像注定要为人类创造奇迹,或者说,上帝让她来到人间,是向常人昭示着残疾人的尊严和伟大。
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https://img.taocdn.com/s3/m/92a13548ad02de80d5d84001.png)
海伦·凯勒简介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在十九个月时因患急性胃充血、脑充血而被夺去视力和听力。
1887年与莎莉文老师相遇。
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1968年6月1日逝世,享年88岁,却有87年生活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
在此时间里,她先后完成了14本著作。
其中最著名的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石墙故事》。
她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了许多慈善机构,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二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海伦·凯勒(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小城镇——塔斯喀姆比亚。
是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的海伦凯勒,是一个聋盲人。
她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使她昏迷不醒。
当她苏醒过来,眼睛烧瞎了,耳朵烧聋了,嘴巴也不能说话。
由于失去听觉,不能矫正发音的错误,她说话也含糊不清。
对于一个残疾人来说,世界是一片黑暗和寂静,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学会读书、写字、说话,没有强大的记忆力,简直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海伦·凯勒没有向命运屈服。
她为了能清楚地发音,用一根小绳系在一个金属棒上,叼在口中,另一端拿在手上,练习手口一心,写一个字,念一声。
为了使写出来的字不至于歪歪扭扭,她还自制了一个木框,装配了一个滑轮练习写字,当然安妮·莎莉文老师也付出了很大的贡献,她让海伦将手放在自己的喉咙上,让海伦感受发声的震动的声音。
海伦·凯勒孩童时期1887年3月3日,对海伦来说这是个极重要的日子。
这一天,家里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安妮·莎莉文小姐。
莎莉文老师跟海伦·凯勒很投缘,她们认识没有几天就相处融洽,而且海伦·凯勒还从莎莉文老师那里学会了认字,让她能与别人沟通,再教导她一些生字的意思,她陆续学懂了鲜花、水、太阳等,并认为爱就是那温暖的阳光。
海伦·凯勒 介绍
![海伦·凯勒 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8fa42b2531126edb6f1a10c6.png)
海伦·凯勒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著名的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在十九个月时因患急性胃充血、脑充血而被夺去视力和听力。
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1968年6月1日逝世,享年88岁,却有87年生活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
在此时间里,她先后完成了14本著作。
其中最著名的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石墙故事》。
她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了许多慈善机构,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二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海伦·凯勒(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小城镇——塔斯喀姆比亚。
是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的海伦凯勒,是一个聋盲人。
她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使她昏迷不醒。
当她苏醒过来,眼睛烧瞎了,耳朵烧聋了,嘴巴也不能说话。
幼年的海伦·凯勒由于失去听觉,不能矫正发音的错误,她说话也含糊不清。
对于一个残疾人来说,世界是一片黑暗和寂静,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学会读书、写字、说话,没有强大的记忆力,简直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海伦·凯勒没有向命运屈服。
她为了能清楚地发音,用一根小绳系在一个金属棒上,叼在口中,另一端拿在手上,练习手口一心,写一个字,念一声。
为了使写出来的字不至于歪歪扭扭,她还自制了一个木框,装配了一个滑轮练习写字,当然安妮·莎莉文老师也付出了很大的贡献,她让海伦将手放在自己的喉咙上,让海伦感受发声的震动的声音。
1887年3月3日,对海伦来说这是个极重要的日子。
这一天,家里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安妮·莎莉文小姐。
莎莉文老师跟海伦·凯勒很投缘,她们认识没有几天就相处融洽,而且海伦·凯勒还从莎莉文老师那里学会了认字,让她能与别人沟通,再教导她一些生字的意思,她陆续学懂了鲜花、水、太阳等,并认为爱就是那温暖的阳光。
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https://img.taocdn.com/s3/m/bf2c27a2dd3383c4bb4cd25e.png)
海伦·亚当斯·凯勒(Helen Adams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巨蟹座),19世纪美国盲聋作家,教育家。
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她幼年因急性脑炎引致失明及失聪,她在安妮·沙利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
她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
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享年88岁。
中文名海伦·凯勒国籍美国出生日期 1880年6月27日职业美国女作家,教育家代表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外文名 Helen Keller出生地美国亚拉巴马州塔斯喀姆比亚逝世日期1968年6月1日毕业院校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海伦·亚当斯·凯勒又译为海伦·凯勒(Helen Adams Keller,1880-1968 6月1日),美国女作家,残疾教育家。
1880年6月27日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小城镇——塔斯喀姆比亚。
她在19个月的时候因为一次猩红热,被迫失去视力和听力,接着又失去表达能力。
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自暴自弃,但在导师安妮·沙利文(Annie Sullivan)的帮助下,海伦学会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
她热爱生活并从中得到许多知识,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
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位学识渊博,掌握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五种语言的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
她走遍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
她获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海伦认为视力和听力丧失的悲剧往往发生在那些因贫困而无法给予孩子及时治疗的家庭。
为了消除社会不平等引发的罪恶现象,海伦加入了美国社会党(SocialistParty of America)和国际产业工人协会IWW(Industrial Workers of the World),成为一名激进的社会主义者。
海伦凯勒的十大名言
![海伦凯勒的十大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b9bd3e8e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55.png)
海伦凯勒的十大名言
海伦凯勒是一位著名的美国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她自幼失去了视力和听力,但通过坚韧不拔的努力和教育,克服了重重困难,成为了一个启发人心的人物。
以下是海伦凯勒的十大名言:
1. "生命是一场壮丽的旅程,不要被黑暗的日子打败,要感受阳光的温暖。
"
2. "乐观主义是一种能力,它可以让你看到每一个困难中的机会。
"
3. "逆境是一个伟大的老师。
它会教给我们生活的珍贵和坚强。
"
4. "爱是一种美丽的东西,它是生活的全部意义。
"
5. "成功是一场持久的斗争,它需要毅力、信心和坚持不懈。
"
6. "教育是解锁心灵的钥匙,它能够让我们实现更多的梦想。
"
7. "沉默不是无声,它是内心的声音。
"
8. "真正的视力不仅来自于眼睛,还来自于心灵。
"
9. "希望是生命的明灯,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不会熄灭。
"
10. "生活是美丽的,无论你的身体状况如何,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幸福和满足。
"
这些名言反映了海伦凯勒对生命、坚韧、爱和教育的深刻见解,以及她的乐观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她的故事一直激励着许多人,鼓舞着他们克服困难,追求幸福和成功。
海伦凯勒资料
![海伦凯勒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a88f292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e7.png)
海伦凯勒资料海伦凯勒(Helen Keller)是美国著名的盲聋人士,也是一位非凡的作家和社会活动家。
她通过不屈的精神和无限的勇气,克服了重重困难,为世人树立了榜样。
海伦·亚当斯·凯勒于1880年6月27日出生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的塔斯库姆比亚。
她在18个月大时失去了视力和听力,从此过上了与外界隔绝的生活。
凯勒的父母悲痛欲绝,但他们不放弃帮助她,最终请来了一位年轻的老师安妮·沙利文(Anne Sullivan)。
沙利文通过手语与凯勒进行沟通,并教她认字。
凯勒渐渐学会了与人交流,但她内心深处仍然感到无助和孤独。
然而,一次意外的经历改变了她的命运。
在一次游泳中,凯勒感受到了水的流动和声音的震动,她意识到关键在于连接感觉和语言。
从那时起,凯勒愈加努力地学习,逐渐掌握了更多的知识。
1904年,凯勒考入了哈佛大学,并于1908年毕业。
她成为了首位获得学士学位的盲聋人士。
随后,她开始了自己的写作事业,出版了许多畅销书籍,为世人展示了盲聋人士的潜能。
凯勒也是一位热心的社会活动家。
她致力于改善盲聋人士的生活条件,并提倡残疾人权益。
她在全国范围内演讲,呼吁社会关注并帮助残疾人群体。
凯勒的努力获得了广泛认可和赞赏。
她在1915年获得了美国总统林肯奖章,以表彰她在改善盲聋人士生活方面的贡献。
此外,凯勒还获得了多个荣誉学位和奖项。
海伦·凯勒在1968年6月1日去世,享年87岁。
她的一生不仅鼓舞了无数的残疾人士,更激励了全世界的人们。
她以她的勇气和毅力展现了人类的潜力和拼搏精神。
凯勒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困境,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努力,我们都能战胜困难,实现梦想。
她的生平经历和成就将永远激励着世代人们追求自己的目标,展现出人类不屈不挠的意志力。
海伦·凯勒的名言:“人生最美的东西是看不见的,我们用心去感受。
”。
2024版年度图文《海伦凯勒》ppt课件
![2024版年度图文《海伦凯勒》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309468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3.png)
高潮部分
海伦在沙利文老师的帮助下,逐渐学会了手语、盲文和唇语, 打开了与世界沟通的大门。她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最终考 入了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并开始了自己的写作和演 讲生涯。
11
主题思想阐释及启示意义
2024/2/2
主题思想
本书通过海伦·凯勒的亲身经历,传达了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无论遭遇多大 的困难,只要有信念和毅力,我们都可以战胜病魔,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启示意义
海伦·凯勒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遭遇多大的挫折和困难,我们都不能放弃自己。同 时,我们也应该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感恩生活给予的一切。此外,我们还应该关注 残疾人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12
03 视觉元素在《海 伦凯勒》中运用
2024/2/2
13
插图风格选择与整体布局规划
2024/2/2
插图风格
选择符合《海伦凯勒》主题的插图 风格,如写实、抽象或卡通等,以 展现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和精神风 貌。
整体布局
合理规划PPT课件的整体布局,确 保图文并茂、层次清晰,使观众能 够快速了解海伦凯勒的故事。
14
关键场景描绘技巧分析
关键场景选择
选取海伦凯勒生平中的关键场景,如 学习盲文、写作、演讲等,以展现她 的坚韧不拔和励志精神。
19
分析人物性格,把握情感变化
分析海伦凯勒的性格特点
通过阅读文本,分析海伦凯勒的性格特点, 如她的坚强、乐观、感恩等。
VS
把握情感变化
在了解海伦凯勒经历的基础上,把握她在 不同阶段的情感变化,如从最初的绝望到 后来的充满希望和挑战自我。
2024/2/2
20
品味语言魅力,提升表达能力
海伦凯勒简介
![海伦凯勒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b1101187375a417866f8f58.png)
海伦凯勒简介总结归纳精选(1):海伦凯勒简介海伦·凯勒(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出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塔斯喀姆比亚。
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在19个月时因患急性充血症而被夺去视力和听力。
之后透过导师安·沙利文(AnneSullivan)的发奋,使她学会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
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1924年成为美国盲人基金会的主要领导人。
其中最著名的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人生故事》、《石墙故事》。
她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
1964年获“总统自由勋章”。
1965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二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总结归纳精选(2):海伦凯勒简介海伦·凯勒(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一位残障教育家。
她在19个月大时正因一次高烧而引致失明及失聪。
之后籍着她的导师安·沙利文(AnneSullivan)的发奋,使她学会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
并且毕业于哈佛大学。
情感短信死后,正因她坚强的意志和卓越的贡献感动了全世界。
各地人民都开展了纪念她的活动。
相关作品*奇迹缔造者(台湾译名:海伦凯勒)(2000,TVMovie,迪士尼)幸福无关*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1880年6月27出生在美国亚拉巴马州塔斯喀姆比亚。
1882年1月因患猩红热致盲致聋。
1887年3月安妮·沙利文成为凯勒的老师。
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1902–1903撰写出版《我的一生》(有的译作《我生活的故事》)。
1904年6月以优等成绩大学毕业。
1908–1913著《我的天地》(又译作《我生活中的世界》)、《石墙之歌》、《冲出黑暗》。
1916年遭受婚姻不幸。
1919年应邀去好莱坞主演电影。
1924年成为美国盲人基金会的主要领导人。
1929年著《我的后半生》(也译作《中流––––我以后的生活》)。
海伦凯勒资料
![海伦凯勒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60176d9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a8.png)
海伦凯勒资料海伦凯勒资料海伦·凯勒(Helen Keller 1880Nian6月27日-1968年6月1 日),19Shi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Huo动家。
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Ni。
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De等五国语言。
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Li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Guo《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Zong 统自由勋章”等奖项。
主要著作有《假Ru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De老师》等。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 1880Nian6月27日-1968年6月1日),19Shi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Huo 动家。
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
Sha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Guo语言。
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Can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Kan》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Xun章”等奖项。
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Ming》、《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Sheng平简介海伦·亚当斯·凯勒又译为海伦·Ka i勒(Helen Adams Keller,1880-1968 6Yue1日),美国女作家,残疾教育家。
1880Nian6月27日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小城Zhen——塔斯喀姆比亚。
她在19个月的时候因Wei一次腥红热,被迫失去视力和听力。
在这黑An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自暴自弃,但在导师An妮·沙利文(Annie Sullivan)De帮助下,海伦学会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Xian所造成的精神痛苦。
她热爱生活并从中得到Xu多知识,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开始和其他Ren 沟通。
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拉De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位学识渊博,掌握英语、Fa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五种文字的著名Zuo家和教育家。
海伦凯勒简介
![海伦凯勒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fcbfb3a31126edb6f1a10ce.png)
海伦·凯勒海伦·凯勒(Helen Keller 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
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
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生平简介:海伦·亚当斯·凯勒(Helen Adams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美国残障教育家。
她幼年因意外疾病而引致失明及失聪。
后来凭借着她的导师安妮·莎莉文(Anne Sullivan)的努力,她学会了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并接受教育。
她毕业于哈佛大学。
1880年6月27日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小城镇——塔斯喀姆比亚。
她在19个月的时候被猩红热夺去了视力和听力。
因为她听不到别人说话,所以她也不可以学习说话。
但是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并没有放弃,而是自强不息,并在安妮·莎莉文(Annie Sullivan)的努力下,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
她热爱生活并从中得到知识,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
而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
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海伦认为视力和听力丧失的悲剧往往发生在那些因贫困而无法给予孩子及时治疗的家庭。
为了消除社会不平等引发的罪恶现象,海伦加入了美国国家社会党(Socialist Party of America)和国际产业工人协会IWW(Industrial Workers of the Wor ld),成为一名激进的社会主义者。
海伦凯勒心态的故事简写
![海伦凯勒心态的故事简写](https://img.taocdn.com/s3/m/c4ddd09e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30.png)
海伦凯勒心态的故事简写摘要:1.海伦凯勒的生平简介2.海伦凯勒失去视力和听力后的心态变化3.导师安妮·沙利文的帮助和影响4.海伦凯勒的学习和实践经历5.海伦凯勒积极心态的体现和影响6.总结:海伦凯勒心态对我们的启示正文:海伦凯勒(Helen Keller)是美国著名的残障人士、作家、演说家和社会活动家。
她出生于1880年,自幼失去视力和听力。
然而,她并没有被命运所屈服,凭借顽强的毅力和积极的心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通过大学学业的聋盲人士。
在失去视力和听力之后,海伦凯勒一度陷入绝望。
但在她7岁时,她的人生迎来了转机——导师安妮·沙利文(Anne Sullivan)的出现。
安妮是一位富有爱心的视障女教师,她不仅教会了海伦凯勒如何使用触摸和手语与世界沟通,还帮助她建立了自信和积极的心态。
在安妮的引导下,海伦凯勒开始了她的学习之路。
她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通过触摸感受世界,通过手语与人交流。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她陆续学会了阅读、写作和其他多项技能。
她的勇敢和毅力使她成为世界的榜样。
海伦凯勒一生都保持着积极的心态,她的信念和坚持使她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
她不仅完成了大学学业,还出版了十几本书,成为了著名的作家和演说家。
她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全球聋盲人士争取权益。
海伦凯勒的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困境时,保持积极心态的重要性。
她曾说:“一个快乐的生活不是减轻负担,而是增加肩膀上的力量。
”这句话成为了许多人励志的座右铭。
她的经历向我们证明,心态决定命运,只要我们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就能创造出属于我们的美好人生。
总之,海伦凯勒的故事是一部充满勇气、信念和坚持的传奇。
她用她的行动告诉我们,无论生活中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我们都能够走出阴霾,迎接阳光。
《海伦凯勒》说课稿
![《海伦凯勒》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ca6b446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ef.png)
《海伦凯勒》说课稿海伦凯勒是美国盲聋女作家,她的传记作品《海伦凯勒》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
这部作品生动地描绘了海伦凯勒从一个与世隔绝的孩子,到成为一位杰出作家和社会活动家的漫长而艰辛的成长历程。
本文将从海伦凯勒的生平背景、作品内容、主要思想、影响和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海伦凯勒的生平背景1.1 海伦凯勒的家庭背景海伦凯勒出生在美国亚拉巴马州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位军官,母亲是一位家庭主妇。
海伦在家中是独生女,家庭环境温馨和睦。
1.2 海伦凯勒的残疾在海伦还是幼儿时期,她突发疾病导致失去了听力和视力,从此陷入了黑暗和沉默之中。
这对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是极大的打击,但海伦并没有被困在自己的残疾中,而是以顽强的意志力和毅力努力战胜困难。
1.3 海伦凯勒的教育经历海伦在六岁时遇到了教育家安妮·沙利文,后者成为了她的老师和导师。
在安妮的悉心教导下,海伦逐渐学会了沟通和学习,最终考入了哈佛大学。
二、《海伦凯勒》的内容2.1 海伦凯勒的成长历程《海伦凯勒》详细描述了海伦从一个与世隔绝的孩子,到成为一位杰出作家和社会活动家的成长历程。
这段艰难而感人的历程展现了海伦凯勒的坚强意志和不屈精神。
2.2 海伦凯勒的作品风格海伦凯勒的作品风格简洁明了,富有感染力。
她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揭示了残疾人士的内心世界和生活困境,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同情。
2.3 《海伦凯勒》的主题《海伦凯勒》的主题是希望和坚强。
海伦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她的故事鼓舞了无数人,让他们相信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三、海伦凯勒的主要思想3.1 自强不息海伦凯勒的一生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她始终保持着乐观和坚强的态度,不断努力克服自己的残疾,实现自己的梦想。
3.2 同情与爱心海伦凯勒在与安妮·沙利文的相处中学会了同情和爱心,她深知只有关爱他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3.3 社会责任海伦凯勒在成为一名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后,积极参与残疾人权益的争取和社会公益事业,她倡导尊重和平等,呼吁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用心感悟文章表达方法。
2、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理解“倾诉、倾注”等词语的意思及表达的情感;掌握文中双引号的用法。
3、拓展阅读,进一步认识海伦的形象,感受爱的教育。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营造情境。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海伦·凯勒》,这就是海伦﹒凯勒,一位传奇女子!一位与命运抗争的英雄(课件出示)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再次呼唤这个名字──生齐读:海伦·凯勒。
2、通过上节课学习,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吗?生说师板书:生病——奋斗——奉献3、谁来说说海伦凯勒给你留下的初步印象?生说,师板书:不屈不挠这节课咱们来继续学习课文,通过细读文本,深入体会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并感悟作者是如何写的。
二、品读语言,感悟形象。
(一)走进海伦凯勒一生中最痛苦最不幸的时光。
1、默读课文第一节,说说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课件出示课文第一节)交流所得:重点抓住:“天哪,谁能……一岁半的娃娃呀!”(对海伦的同情、担心)“倾诉”是什么意思,理解吗?“不能,也不能”想想该如何读好这一节?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才一岁半的小海伦就要面对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
命运看似已经无情地抛弃了她,残忍地把她禁闭在孤独的世界里。
可事实上海伦凯勒却“看”到了这个世界。
请同学们齐读第五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五节文字1、海伦看到的是怎样的世界?(板书:“看”)(美丽、玫瑰园、花瓣)2、这是她真正看到的吗?双引号里边的这个“看”字你怎么理解?这里双引号的作用是什么呢?同学们,你认为,是什么让海伦看到了如此美妙的世界?(知识)(二)深入感悟海伦“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过渡:从面对黑暗沉寂到“看”到美妙的世界,海伦靠什么走过了这条常人难以想象的道路?生说:勇敢、不怕困难、“不屈不挠”……师抓“不屈不挠”: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词语,这个词语只是个大概的、泛泛的说法,如果没有具体的细节描写,是支撑不起来的。
出示学习活动单一: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最能表现海伦凯勒不屈不挠奋斗精神的语句,再反复读读,透过语言想象当时的情景,并在句子旁写写你的感受。
生自学集体交流1、如饥似渴地学习。
课件出示: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
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
①说说你的阅读感受。
③“如饥似渴”什么意思?(如同饥饿的人需要食物,口渴的人需要水。
)海伦凯勒此时最需要的是什么?(知识)作者还把海伦比作了什么?生动形象地突出了什么?(对知识的渴求十分强烈)读着句子,我相信你眼前会浮现出海伦渴求知识的情景。
师语言点拨:也许这是一个早晨,太阳还没有升起,可是你看到海伦已在做什么?她是怎么做的?来说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生说也许夜很深很深了,万物进入梦乡,海伦还是在干什么,你又看到了吗?生说连手指头都摸出了血,血一滴滴落在书上,海伦忍住疼痛,她还在……(生接着说)同学们,这才叫不屈不挠。
④“这样的如饥似渴”完全是为了学习盲文。
大家对盲文了解有多少呢?介绍盲文(多媒体展示)盲文是向外凸出来的,只能靠着手指慢慢地、仔细地摸读,需要用食指的指节用力叩击盲文笔,在厚厚的纸上扎下一个个突起的盲文点。
不管是盲文的摸读还是书写,与我们平时的读书、写字相比都要困难的多,可这些困难能阻挡海伦学习的热情吗?师引读:为了走出这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海伦——(生齐)同学们,这才真正叫——(生:不屈不挠啊!)继续交流2、夜以继日地朗读。
课件出示: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懂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
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①交流你们的阅读感受。
②又有哪些词跳入你的眼帘?(根据学生回答,突出:夜以继日反复甚至几个小时每天坚持)学语文就要掌握这样的方法,抓住关键的词语来理解句子和人物的品质。
这段话该怎么读好呢?生练读后,指名读,齐读。
功夫不负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终于海伦凯勒能开口说话了,夏天放假,她回到家大声喊道:“——(生接:爸爸,妈妈,我回来了!)克服了重重困难,经历了成千上万次的练习,小海伦终于能开口说话了,她大声喊道——(生接)十年了,她终于能喊一声辛苦养育自己的父母了,她感激地大声喊道——(生接)刹那间——(生接读)后来,海伦考上了哈佛大学,学会了五种语言:英、法、德、希腊、拉丁文,写了14部巨著,成为著名的演说家、作家,被评为世界十大杰出妇女,荣获总统自由奖章。
毫无疑问,海伦能有现在的成绩靠的是?生:不屈不挠的精神。
是啊,一个人如果有了这种精神,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呢。
三、回味爱心,拓展提升。
1、请同学们想一想,除此以外,还有什么原因使海伦的内心世界变得丰富起来,明亮起来?(是老师的帮助老师的爱改变了海伦凯勒的一生。
)2、对,这个社会是有爱的,课文的第三、第六小节生动地写了老师帮助海伦学习的故事。
后来,海伦也把自己全部的爱都倾注在残疾人身上。
出示:“她把自己全部的爱都倾注在残疾人身上。
”学生齐读,理解倾注的意思。
3、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海伦文章中那些感动世界的文字。
(音乐渐起)黑暗将使人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使人更加喜爱声音。
在我生活的漫长黑夜里,我读过的书以及别人读给我听的书,已经变成一座伟大光明的灯塔,向我揭示出人类生活和人类精神的最深泉源。
我要努力把别人眼中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把别人耳中的音乐当作我的乐曲,把别人唇上的微笑当作我的幸福。
我的身体虽然不自由,但我的心是自由的。
就让我的心超脱我的躯体走向人群,沉浸在喜悦中,追求美好的人生吧!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海伦凯勒师:这些流露真情的文字终将成为我们指路的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四、回顾全文,感悟典型事例的选取。
课文学到这里,回顾全文,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写人离不开叙事,而海伦凯勒一生的事迹可以说是不胜枚举,要在一篇文章中全部介绍出来,显然是不可能的。
而作者为何只选取了她的生病、学盲文、练说话,然后取得成功这样几个片段来写呢?可以乱说的哦。
五、课后请大家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文章,完成《小练习册》。
同学们,让我们记住这种精神——生接,让我们记住她的名字——生接,下课!板书设计:9、海伦凯勒生病————奋斗————奉献“看”不屈不挠9、《海伦凯勒》教案(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这节课,请同学们再次伸出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工工整整地写下这个名字,这个曾经感动世界的名字——海伦·凯勒。
让我们一起轻轻地满怀尊敬地念这个名字——海伦·凯勒(齐读课题)。
2、我们知道只有一岁半的小海伦遭遇天大的不幸,她怎样啦?这意味着什么?从此,小海伦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面对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
不能喊,也不能倾诉,这日子在痛苦中煎熬,几乎生不如死。
就是这样一位身有残疾的弱女子,却成为哈佛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总统自由勋章的获得者,一生完成14部作品的作家、教育家,20世纪美国英雄偶像之一。
她是如何创造出辉煌的成就?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近她——海伦·凯勒。
二、整体感知,走近人物1、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思考: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海伦?(学生自主读书,整体感悟人物)2、由同学们读书的神态看出海伦·凯勒深深地吸引住了大家,现在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海伦·凯勒,你会一下子想到什么词?读出了一个“不幸、可怜”的海伦,一个坚强的、不屈不挠的海伦,还读出了快乐、幸福的,热爱生活、富有爱心的海伦,……(学生交流)3、文中是怎样评价海伦凯勒的?(用文中的一个词)(板书:不屈不挠)这是课文结尾对海伦精神的概括,谁来读出这句话。
4、我们一起读读这个词,你是怎样理解这个词的?(不屈不挠:曲,屈服。
挠,弯曲,在逆境或困难面前不屈服,不低头。
)小海伦面对的逆境、困难是什么?她的态度怎样?5、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你从课文的什么地方读出了不屈不挠的海伦?(在书上圈圈画画,简单写写自己的感受。
)三、细读课文,感动内心(一)(1).现在同学们的书本上留下了一道道充满你智慧的标记。
谁来说,你找到的第一处句子是什么?(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
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
)谁来读读这段话?请大家齐读这段话。
这段文字仅仅读一遍是不够的。
大家再读读,你发现有哪些词语值得我们注意,用笔将它圈出来同桌讨论讨论,可以在旁边写上一些自己的体会。
(2)交流:抓关键字体会海伦的坚强、不屈不挠。
A.“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点拨(此时的海伦渴求知识,求知的欲望越来越强烈。
每天的开始,海伦就是“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吮吸着,直至“这块海绵”装得满满的,饱饱的。
体会海伦的坚强)B.“拼命摸读” 点拨(我们知道盲文是向外凸出来的,由点数和点位的不同来区分,只能靠着手指慢慢地、仔细地摸读,这样的学习远远比我们正常人来得困难。
)C.“如饥似渴”“摸出了血” 点拨(盲人的书写更加困难。
需要用食指的指节用力叩击盲文笔,在厚厚的纸上扎下一个个突起的盲文点。
长时间摸读、书写,手指都出了血。
)4、了解了这个知识,再读这段话,你最想说什么?学生交流(困难这么多,她还能坚持,不屈服,太坚强了。
她有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5、让我们想象着海伦摸读盲文时的艰辛,带着你深深的感动之情读好这些词,这段话。
小结:真是功夫怒负有心人,凭着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海伦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二)还从哪些语句中读出她的不屈不挠精神的?1、(第6段)(1)首先请同学们想想:海伦既聋又盲,那她是怎样学习说话的?(学生指出:海伦把手放在她的脸上,用感觉来判断萨勒舌头和嘴唇颤动的情况,以此体会怎样发音。
)(2)请学生闭上眼睛,触摸自己的脸,体会一下海伦学习的情形,亲身体验她学习的难度。
小结:这种靠触觉练习说话的方式,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所以海伦这样说(师生齐读:“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懂我说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
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3)再联系下文看看(7自然段)后来“她说话的能力竟然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了”当她大声喊道:“爸爸,妈妈,我回来了”刹那间,爸爸和妈妈紧紧抱住了海伦,留下了兴奋的泪水。
这是兴奋的泪水,也是心酸的泪水,因为他们仿佛看到海伦曾经……曾经……(学生思考自由说)(4)指导朗读让我们体会着海伦说话的艰辛,想象着她付出的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一起来读这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