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000吨α-乙酰基-γ-丁内酯、200吨5-氯-2-戊酮项目环境空气评价与预测改环评报告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4.1 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X围确定
根据本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来确定本项目环境空气的评价等级。

参数选取
采用新导则要求的Screen3估算软件对项目污染物的排放进行估算。

根据拟建项目污染排放情况,本次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等级判定选取氯化氢和甲苯。

表4-1(1)主要有组织污染物排放参数
根据以上计算参数,采用新导则要求的Screen3估算软件计算后,拟建项目评价等级确定见表4-2。

表4-2 拟建项目评价等级确定表
空气影响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评价。

本项目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评价。

大气环境评价X围的确定
根据Screen3计算,甲苯、乙酸乙酯和氯化氢最大地面浓度均未达到标准限值的1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要求“评价X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km”,确定本项目环境空气评价X围为以车间排气筒为中心,半径为2.5km的圆型X围,详见图4-1。

4.2 污染源调查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三级评价项目可只调查分析项目污染源,污染源主要详细参数见表4-1。

4.3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
监测布点
本次评价委托XX省分析测试中心对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进行了监测,
其中污染物监测点位布设3处,监测点位具体布设情况见表4-3和图4-1,厂界无组织监测点位见图4-2;常规污染物引用东明县新材料工业园区于2012年12月监测数据,根据调查东明县新材料工业园区项目完成后,项目周围无新项目运行,本次环评的常规污染物监测与当时环境空气质量变化不大,因此,本次环评引用东明县新材料工业园区项目数据能够满足拟建项目需要,引用监测数据点位具体布设情况见表4-4。

表4-3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点一览表
4.3.2 监测单位、时间、监测项目与频率
本次环境空气质量特征污染物现状监测由XX省分析测试中心承担,监测时间为2012年10月13日至10月15日连续监测三天,具体监测项目见表4-5。

表4-5环境空气监测项目一览表
按照国家环保局颁发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空气和废气监测方法》和《环境监测技术规X》中的有关规定进行监测,分析方法见表4-6。

表4-6监测因子选取依据
监测期间气象条件见表4-7,常规因子引用东明县新材料工业园区项目数据见表4-8,特征因子见表4-9。

表4-7 项目厂址环境空气现状监测气象条件
单位:mg/m3
单位:mg/m3
4.4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4.4.1 评价方法
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进行评价,计算公式为:Pi=C
i /C
oi
其中:C
i
—为第i种污染物的实测浓度,mg/m3
C
oi
—为第i种污染物的浓度标准值,mg/m3
P
i
—为第i种污染物的单因子指数
4.4.2 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见表1.5-2。

4.4.3 评价结果
本工程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见表4-13、表4-14。

表4-13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常规污染物)
SO
2
:最大小时浓度为0.081mg/m3,出现在唐庄测点,占标准值的16.2%;最大日均浓度为0.076mg/m3,出现在后营测点,占标准值的51%。

NO
2
:最大小时浓度为0.04mg/m3,出现在董庄和井店测点,占标准值的17%;最大日均浓度为0.033mg/m3,出现在董庄测点,占标准值的27.5%。

PM
10
:最大日均浓度为0.16mg/m3,出现在唐庄测点,占标准值的106%。

TSP:最大日均浓度为0.289mg/m3,出现在井店测点,占标准值的96%。

根据评价结果可知,评价区域内各监测点SO
2、NO
2
小时值、日均值以与TSP日均值均
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限值,但PM
10
在井店、唐庄、后营
监测点位出现超标,其他监测点位监测结果接近标准值。

PM
超标与北方天气干燥有关。

10
表4-14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特征污染物)
要求。

4.5污染气象特征分析
4.5.1 气象资料适用性与气候背景分析
东明气象站位于东经115°05′E,35°17′N,台站类别属一般站。

据调查,该气象站周围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与拟建项目周围基本一致,且气象站距离拟建项目较近,该气象站气象资料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东明近20年(1991~2010年)年最大风速为12.2m/s(2006年),极端最高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分别为41.6℃(2002年)和-16.7℃(2000年),年最大降水量为926.0mm(1993年);近20年其它主要气候统计资料见表4-15,东明近20年各风向频率见表4-16,图4-3为东明近20年风向频率玫瑰图。

表4-15 东明气象站近20年(1991~2010年)主要气候要素统计
表4-16 东明气象站近20年(1991~2010年)各风向频率
4.5.2地面常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
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 2.2-2008)要求分析常规地面气象资料统计特征量。

项目地面气象参数采用当地2012年逐时24次地面观测数据,云量采用线性差值,其余均为实测数据。

地面气象数据项目包括:风向、风速、总云量、低云量、干球温度、站点处大气压,均为模式必需参数。

以下为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

4.5.2.1 近地面温度基本特征
根据2012年地面气象资料中每月平均温度的变化情况表4-17和年平均温度月变化曲线图4-4知:区域全年月平均气温最高为28.0℃,出现在7月,最低为-2.4℃出现在1月。

表4-17 东明各月平均温度(单位:℃)(2012年)
4.5.2.2近地面风场基本特征
风是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稀释的最重要的一个因子,风速的大小决定着污染物的扩散速率,而风向则决定着污染物的落区。

用东明气象站2012年逐时观测资料分析该区域的近地面风场特征。

⑴ 风速
从东明2012年各月与年平均风速表4-18和东明月平均风速变化曲线图4-5可以看出:2012年春季风速较大,其中以4月份风速最大为2.8m/s;8、9、10月份风速最小为1.7m/s。

图4-5 东明年平均风速月变化曲线
表4-18东明2012年各月与年平均风速(单位:m/s)
季小时平均日风速呈强弱的周期性变化:夜间风速较小,午后较大。

风速日变化与温度的周期性日变化趋于一致。

统计分析表明,该地区地面风速四季变化趋势一致,比较稳定,春季风速略大些。

表4-19东明2012年季小时平均风速的日变化
⑵风向、风频
表4-20为东明2012年各月、各季与全年各风向出现频率,图4-7为东明2012年各季与年的风向频率玫瑰图。

由表和图可以看出,该区域全年静风频率平均为1.64%。

除静风天气外,该地区2012年全年区域主导风向不明显,监测季秋季主导风向为北西北~北~北东北(NNW~N~NNE)。

详细情况见东明2012年各月、各季、全年各风向出现频率表4-20。

表4-20 东明2012年各月、各季、全年各风向出现频率(%)
4.5.3 高空气象参数
本次预测采用的探空气象资料由中尺度数值模拟气象模式MM5最新版本V3.7提取而来。

初始场来自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的全球再分析资料,水平分辨率为1︒⨯1︒,每天共4个时次:00、06、12、18时。

海温资料来自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

地形和地表类型数据采用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全球数据。

模拟选定如下图的区域为模拟X围,模型采用两层嵌套,第一层网格中心为北纬40︒,东经110.0︒,格点为50×50,分辨率为81km×81km;第二层网格格点为43×43,分辨率为27km×27km,覆盖我国华北地区。

垂直方向上对所有的区域从地面到100mb的等压面,考虑到污染物主要在行星边界层内,低层采用较高分辨率,高层使用较低分辨率,共定义了31个σ层:1.000,0.9975,0.995,0.988,0.98,0.97,0.956,0.950,0.938,0.900,0.893,0.850,0.839,0.800,0.777,0.750,0.702,0.600,0.582,0.500,0.400,0.300,0.200,0.00。

高空气象资料格点坐标为118.16°E,34.92°N,距离拟建工程3km小于50km,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关于常规地面与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调查的要求。

图4-8 模拟X围示意图
4.6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4条要求大气三级评价可不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工作,直接以估算模式的计算结果作为预测与分析依据。

估算项目和内容
结合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拟建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确定本次评价估算项目与内容如下:
估算项目:拟建项目氯化氢、甲苯等污染物对周边关心点最大地面浓度贡献值;
估算项目参数选择
根据HJ2.2-2008要求,本次采用Screen3估算软件对项目污染物的排放进行估算,选取的估算参数见表4-21。

估算结果
.1 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表
表4-21 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表
1、氯化氢估算
表4-22 对环境敏感点氯化氢小时浓度贡献值
为0.0002222mg/m3,占标准值的0.44%。

2、甲苯估算
表4-23 对环境敏感点甲苯小时浓度贡献值
0.002182mg/m3,占标准值的0.36%。

根据估算可知,拟建项目对各环境敏感目标烟氯化氢、甲苯等污染物小时浓度贡献值均满足质量标准要求。

异味环境影响分析
(1)生产区异味
拟建工程生产过程中会使用或产生甲苯、γ-丁内酯、乙酸乙酯等物质,这类物质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来自其无组织排放。

拟建工程采取物料管道密闭输送,选用无泄漏的化工屏蔽泵、波纹管式截止阀,封闭操作,并加强设备巡检,防止物料对设备、管道腐蚀而造成泄漏,防止跑、冒、滴、漏现象发生,可最大限度的减少有异味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量,减轻拟建工程异味影响。

(2)污水处理站恶臭
拟建工程配套建设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氨、硫化氢等恶臭气体会对周围空气产生一定污染影响。

参照国内同类企业较大规模污水处理场运行状况,恶臭影响X 围一般在200m之内。

最近的村庄前营村距离厂址1190m,最近的开关站距离厂址800m,均距离拟建污水处理站较远,且拟建污水处理站废水处理量较小,所用废水处理工艺主要是好氧曝气、污泥浓缩等环节,产生量较小,根据类比结果,拟建污水处理站所散发的恶臭污染物不会对周围村庄产生较大影响。

拟建工程完成后,将对污水处理站加强生产管理,减少恶臭的无组织排放,并在厂区与厂界周围种植具有吸收恶臭污染物的植物,将恶臭污
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到较低水平。

综上所述,在落实好各项恶臭防治措施的情况下,类比国内同类企业现状,项目建成后厂界臭气浓度能够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
值”要求。

4.7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与卫生防护距离
无组织排放情况
(1)拟建项目投产后氯化氢估算
表4-24 氯化氢无组织排放厂界浓度贡献情况
0.00243mg/m3,占排放标准的4.86%,可以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氯化氢无组织排放监控限值0.2mg/m3的要求。

(2)拟建项目投产后甲苯估算
表4-25甲苯无组织排放厂界浓度贡献情况
放标准的1.17%,可以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甲苯无组织排放监控限值2.4mg/m3的要求。

(3)拟建项目投产后乙酸乙酯估算
表4-27 乙酸乙酯无组织排放厂界浓度贡献情况
由于乙酸乙酯无排放标准,本次环评不予评价。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10.1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确定方法”的要求,采用推荐模式中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计算各无组织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表4-28 本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确定表
尽管根据(HJ2.2-2008)推荐模式计算本项目不需设置环境空气防护距离,为了控制本项目对周边居住人群的影响,本次评价计算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L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C m----标准浓度限值,mg/m3;
L----工业企业所需卫生防护距离,m;
r----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生产单元的等效半径,m;
根据该生产单元占地面积S(m2)计算,r=(S/π)0.50;
Q
----工业企业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可以达到的控制水平,kg/h;
c
A、B、C、D----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无因次,根据工业企业所在地区近五年来平均内速与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构成类别从《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表5中查取。

拟建工程厂区涉与叔丁醇、氯化氢与苯等有害物质的无组织废气的排放,需计算其卫生防护距离。

罐区与装置区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结果见表4-29。

表4-29 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确定表
为保守考虑,确定拟建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以拟建项目装置区、罐区向外200m所综合包络的X围,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包络线图见图4-7。

经过现场踏勘,距离拟建厂区最近的环境敏感点为东北侧1190m处的前营村,不在拟建项目卫生防护距离X围内,因此拟建卫生防护距离满足要求。

4.8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小结
项目选址与总图布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根据污染物排放情况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结果,本项目不需要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选址与总图布置较合理。

污染源的排放强度与排放方式
根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结果,本项目污染源排放方案合理,预测浓度满足标准要求。

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目前采取的各项大气污染控制措施能够保证污染物排放浓度满足标准要求,预测浓度满足环境功能区要求。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与卫生防护距离设置
根据估算结果,拟建项目不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拟建项目须设置以装置区与罐区为边界,距离为200米的卫生防护距离。

距离项目厂区最近的环境敏感点为厂界外1190米的前营村,均不在卫生防护距离X围内,满足卫生防护距离要求。

拟建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包络线见图4-9。

4.9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结合项目选址、污染源的排放强度与排放方式、大气污染控制措施以与总量控制等方面综合进行评价,本项目对环境空气影响较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