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对中国模式的看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我对中国模式的看法
谈谈我对中国模式的看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可以称作“中国道路”“中国经验”或“中国模式”。

是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系列战略策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既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的过程。

它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也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丰富了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和道路的认识,是一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

自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

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有人开始将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称为“北京共识”或“中国模式”。

自2004年5月英国著名思想库——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乔舒亚·库珀·拉莫题为《北京共识》的研究报告以来,中国模式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这种讨论随着美国2003年发动的对伊战争受挫、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以及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先后出现了几个高潮,延续至今,他们就中国模式对世界的影响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国内的学者也有很多不同的分析讨论,同时他们也提出了很多不同观点和看法。

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和理解,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谈我自己对中国模式的看法。

一、“中国模式”产生的背景和条件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旧的经济模式基本上是“斯大林模式”,其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是:国营经济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国有企业实行国有国营的企业制度,收入分配存在平均主义倾向,政府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追求高速度的赶超战略,依靠高投入和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重工业(含军事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农业落后的畸形产业结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较先进的工业和城市与极为落后的农业和农村并存的典型的二元经济结
构。

这种模式存在严重的缺陷,带来的是消耗高浪费大质量差效益低,形成的是短缺经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再加上文化大革命的政治动乱,使得中国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消费品严重短缺,连火柴肥皂都要凭票供应,农村2.5亿人吃不饱穿不暖,连温饱的问题都没有解决中国旧模式的弊端充分暴露出来,城乡居民强烈要求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旧模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78年在文化大革命动乱结束改革开放的主要政治障碍基本清除后,中国走上了探索新的经济模式的道路。

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自己纠正了政治上的偏差、经济上的失误,尊重民意,坚定地推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这是中国改变旧模式形成新模式的基本保证。

中国人民吃苦耐劳勤俭节约望子成龙注重教育穷则思变的优良传统,再加上大量的海外华人,是中国模式转变的重要因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产业转移和结构变动,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周边关系的改善,也为中国经济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中国模式”的内涵
第一,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的现代化是在中国的土地上由中国人自己来实现的外国的经验和教训都要吸取,外国的模式也应参考和借鉴,但决不能照搬。

普世的理念是有的,如民主、自由、人权,但如何落实为一国的实践,要根据这个国家的经济、历史、文化、习俗和现实情况来采取行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第二,稳定压倒一切。

社会上总有各种阶层和利益集团,如果让它们以任意无序的、激烈妄动的方式来诉求,社会便永无宁日,好的政策也无从落实老百姓希望过安宁生活,复杂的国际环境更需我们头脑清楚中国从改革开放
一开始,就强调稳定,摆正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十分明智的决策。

第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不搞多党制和议会政治,不搞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

在意识形态上,中国已经允许不同思想流派的存在,但仍然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政治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

这些都是与西方发展模式的基本区别。

但这并不是说在社会发展战略方面,中国与其他国家没有任何共同之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处,恰恰就在于它是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充分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份的结果。

第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句话既讲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又讲出了人民的心声。

凡是经济搞不好的国家,社会也不能安定党的。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实施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第三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第五,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第六,坚持渐进性。

中国模式没有走极端搞单一化,而是实行多元化、多样化、混合化。

既否定了单一公有化,又没有搞全盘私有化,从而能够发挥多种所有制的优势和作用;既改变了方式单一的平均主义倾向严重的分配制度,扩大收入差距,鼓励部分人先富,又强调缩小过大的收入差距,防止贫富高低悬殊两极分化,最终要达到共同富裕,公平效率并重,更有利于发展和稳定;既改变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又没有一切市场化完全自由放任化,注重发挥了政府宏观管理的作用,更有利于纠正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特别是致力于公共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在实行对外开放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对本国企业、产业、经济的必要的合理的保护,既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本资源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又减少对外国的依赖,促进本国企业和产业的发展,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

三、中国模式的成功经验
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都是发展经济,持续有效的发展又需要完善制度的保证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如果制度极不合理、政治上动荡不定、天下大乱,就谈不上发展。

发展中国家往往经济体制不成熟和完善,政治上也往往不稳定,政治稳定有赖于制度完善和经济发展,完善体制则需要制度创新即改革,而改革是权力和利益的调整或再分配,又会产生不稳定因素,因此都有一个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
关系的问题。

中国模式的一个重要的成功经验,就是正
确处理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中国的经验是:发展是目的、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改革是手段、是动力,稳定是前提、是必备条件,三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改革和稳定应该为发展服务,发展能够促进改革和稳定,改革必须带来发展,使尽可能多的人受益,不能为改革而改革,也不能造成剧烈的社会动荡,更不能因为害怕不稳定而不改革,要尽量使三者协调统一、互相促进。

四、中国模式的不足和完善
中国现行的模式,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还不成熟不完善。

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创新动力不足,技术进步还不快,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压力加大,表明经济增长方式在总体上还没有由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转变为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型,还没有形成推动技术进步的有效机制,真正做到以自主创新为主,还不能更有效地克服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制约。

贸易摩擦不断、出口受阻、国际竞争激烈、外贸条件恶化、外贸顺差过大、外贸依存度太高,表明以数量扩张、外延扩大、粗放增长、靠劳动力充足价廉、低资源环境成本、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低价格和增大规模取胜、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加工度、附加值都低、质量不高、缺乏自主品牌、国际市场竞争力弱的外贸增长方式还没有转变成一种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市场多元化、主要依靠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科技兴贸、以质取胜、产业结构合理、加工度高、附加值大、高效益、可持续的方式。

工业、城市、东部地区发展快,农业、农村、中西部发展滞后,三农问题严重,城乡地区发展差距扩大,表明重工轻农、重城市轻农村、重东南沿海轻中西部的偏差还没有完全纠正,还没有找到切实实现工农、城乡、地区协调平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收入差距扩大,发展成果分享不均;公共品供给不足,看病难、买房难、上学难、就业难,生产安全和社会治安问题比较严重;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法制不健全,诚信等弱势群体问题比较突出;民主、
法制不健全,诚信缺失、道德失范明显,政府有些不该管的事仍然还在管,有些该管的事又没有管好,腐败现象也比较严重。

这些表明现在社会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发展的偏差也没有完全纠正过来,也没有找到切实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平衡发展的有效机制。

正是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中国现在提出一系列新的理念、方针和措施,主要包括,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和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外贸增长方式,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
好型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充实和完善现行的经济模式。

五、中国模式在实践中面临的挑战
当前中国的社会转型尚未完成,中国模式也还不够成熟,中国现存的体制在很多方面尚不完善,所以中国模式在实践中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很多学者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陶文昭认为:中国模式还不成熟,中国模式虽然起步已经有30年,但还不够长;虽然经济有很大的发展,但层次还是太低;今天的中国仍然处在变化之中,一切都还远未定型,而且也不会很快定型。

宋林飞认为,中国模式面临的挑战主要是两个:一是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增长和长期繁荣;二是经济能否与社会政治自然相协调发展。

国外学者里奥霍恩认为,应该实事求是地看待中国的成就,其过去30多年的经济表现在可比的增长阶段实际上还不如东亚近邻(日本和韩国),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生态危机社会差距拉大以及存在的腐败现象与经济成功形成了强烈反差,有这些领域,伴随着经济改革的是形势的恶化,这引发了广泛的不满,并危及未来的经济增长。

中国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不及博茨瓦纳或安哥拉,三分之二的人口没有健康保险,中国面临着艰巨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将是中国成功的真正考验。

六、总结
虽然中国模式给对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我们更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例如官员腐败日趋严重、严
重影响政府的公信度、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差距扩大、地区和城乡发展不平衡、民生方面的问题(如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以及由于利益格局调整而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等等。

因为我们中国还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同时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初步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而言之,如何在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交互作用的情况下,处理好中国模式中存在的国内问题,寻求发展模式的转型,建设一个真正可持续的、环保的、公平正义的发展模式,是我们今后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方向。

成熟完善的中国模式还是要坚定不移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混合经济为基础,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地区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合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战略指导的作用,正确处理城乡、地区、不同利益群体、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尽量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坚持以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向以集约型增长方式为主转变,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建设以自主创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谐为特征的社会,才能够真正的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