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毕业论文》word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制造行业的竞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核心制造商之间的竞争了,而是包括零部件制造企业在内的整个供应链之间的激烈竞争。
本文以供应链管理及集成化供应链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在认真分析了我国制造业所处环境的基础上,指出了制造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并且针对制造业供应链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向,着重对制造业供应链运作过程中零部件的自制与外包决策及供应商的评价进行研究和探讨。
首先,论文阐述了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我国制造业的优势及其供应链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构建一个合理的供应链模式对我国制造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集成化的供应链管理模式要求企业不断地加强与其它企业的协调和合作,整合企业外部的资源优势,把不擅长的业务“外包”出去,而零部件自制与外包的战略选择正是决定制造业供应链结构的重点所在。
本文利用0-1规划的方法,通过比较零部件内部制造总成本与外包总成本,确定外包零部件的种类,优化供应链结构,并构建了基于零部件的制造业供应链模型,为制造业企业构建供应链提供参考。
最后,在对影响制造企业供应商选择的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层次化、系统化的制造企业供应商评价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和集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制造企业供应商评价与选择作了探讨和分析。
最终实现与其它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实现强强联合,达到共赢的目的。
关键词:供应链;外包;模式;层次分析
Research of Supply Chain Mode Basing on the Decision-making
of Parts Outsourcing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economy globalization, the manufacture competition has not only been restricted within core manufacturers, but in the whole supply chain including the components manufacturers.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th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the integrated supply chain,the thesis indicates the necessity of inplementing the supply chain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n the basis of carefully analyzing the environ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and has placed emphasis on the study of the parts self-production,outsourcing decision and supplier’s evaluation in the operational coruse of manufacture supply chain.
First of all, this thesis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th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alyses the advantage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manufacture in China, and demonstrates it important to develop a proper supply chain mode for the Chinese manufacture.
Secondly, to meet the challenge of the integrate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mode, it is necessary that the enterprise constantly strengthens the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with the other enterprises, integrates its external resources superiority, and “outsource” the business which it is not good at. But the key point of the manufacture supply chain structure is the strategic selection of component outsourcing and self-production. This paper utilizing the method of 0-1 plannrng,by comparing the cost of internal manufactured components with the total outsourcing cost, the variety of outsourcing component is confirmed, and the structure of supply chain is optimized. A manufacture supply chain model
which is based on the components is developed to make a reference for th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to construct its supply chain.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factors in the selection of the suppliers to th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a hierarchical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suppliers is developed. Then the evaluation and selection of th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suppliers are discussed and analyzed with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hierarchy analysis method and set-pair analysis method. The strategic partnership with other enterprise is developed to realize the association and together benefit.
Key Words:Supply Chain; Outsourcing;Mode;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目录
引言 (1)
第1章概述 (4)
1.1 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 (4)
1.1.1 供应链 (4)
1.1.2 供应链管理 (5)
1.1.3 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类型 (6)
1.2 核心竞争力理论及其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9)
1.3 集成化供应链 (11)
1.4 外包相关理论 (13)
第2章制造业供应链的构建 (16)
2.1 供应链的设计策略及其特点与不足 (16)
2.1.1 供应链设计策略 (16)
2.1.2 供应链设计研究的特点与不足 (17)
2.2 我国制造业供应链概况分析 (18)
2.2.1 我国制造行业面临的环境分析 (18)
2.2.2 我国制造业实施供应链优化的必要性分析 (20)
2.2.3 制造业供应链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向 (21)
2.3 基于零部件的制造业供应链模型的构建 (23)
2.3.1构建制造业供应链模型的基本原则 (23)
2.3.2基于零部件的制造业供应链模型 (25)
第3章零部件外包与自制的评价与选择 (30)
3.1 零部件的分类 (30)
3.1.1传统ABC分类法 (31)
3.1.2帕雷托(Pareto)分析法 (31)
3.2 零部件自制与外包的战略选择方法 (31)
3.2.1零部件自制与外包选择指标体系 (33)
3.2.2零部件自制与外包的选择 (35)
3.2.3零部件外包策略优化的0-1规划模型 (37)
3.3 实例分析 (40)
3.3.1企业介绍 (40)
3.3.2 A企业咖啡机产品的SWOT分析 (41)
3.3.3零部件的自制与外包优化选择 (43)
3.3.4用0-1规划模型进行分析 (45)
第4章制造业集成供应链中供应商的评价与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制造业供应商综合评价与选择的一般步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制造业供应商评价体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供应商评价指标设置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制造业的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3制造业的供应商评价与选择方法比较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实例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引言
1.选题背景及研究现状
经济的全球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的多变性,使得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残酷,企业运作越来越艰难。
就国内市场而言,早期的竞争规律是“大鱼吃小鱼”,靠的是实力。
九十年代初,随着竞争进一步加剧,出现了“快鱼吃慢鱼”的理论。
企业为了不被淘汰出局,从内部向外部资源扩充,寻找合作伙伴,加强其竞争能力,形成了供应链运作模式。
有学者曾经预言“21世纪的竞争将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这就是说,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通过合作来发展,企业之间的合作要求企业必须充分利用企业内部,以及上下游节点企业的资源共享,使得整个供应链无缝的连接。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制造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为了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和顾客需求变化中立于不败之地,制造企业的产业结构近年来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随着业务外包的兴起,各种原材料和元器件的供应商增多,使制造行业中的分工日渐明显,如果企业仍采用那些“大而全”、“中而全”、“小而全”的传统纵向一体化模式,根本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步伐。
这就是说在现代社会中,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演越烈,制造企业欲获得竞争优势,必须从企业与环境的特点出发,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合作能力,加强与内、外部供应链的集成管理,建立一个集成的供应链物流模式,从而形成整体的竞争优势[1]。
以往对制造业供应链的构建与优化中研究最多的是对供应商数量进行优化,而对于产品的零部件自制还是外包的战略选择问题在供应链结构优化中没有被人们得到足够的重视,然而自制还是外包的战略选择直接影响选择供应商的数目,以及企业是否合理利用内外部资源的问题,以至影响整个供应链结构是否合理以及整个供应链的运营效率。
所以对零部件自制与外包的战略选择必须被考虑在供应链构建的初期。
本文从制造业产品的零部件入手,通过对零部件自制与外包的评价与选择对供应链进行优化,并且针对制造业构建了基于零部件的供应链模型,进而对供应商的评价与选择做了详细的讨论,真正实现了集成供应链中对业务外包,资源整合及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要求。
2.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内容
本文是站在外部供应链管理集成的角度对制造企业的集成供应链物流模式来进行研究的。
本文的主要思路是:首先集成化的供应链管理就是把整个供应链上涉及到所有企业集成起来,形成一个集成化供应网链,通过计划、协调、控制等使其成为一个无缝的连接,实现集成供应链的整体目标。
那么就外部供应链的集成而言,零部件的自制与外包战略选择是决定制造业供应链结构的重点所在[2],合理的选择零部件的外包应该是制造企业实现供应链集成化管理的第一步,正确的外包决策可以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扩大企业的发展空间,相反一个错误的决策很可能直接导致企业的经营失败。
因此本文将零部件的因素考虑到供应链的设计环节中,提出了基于零部件的制造业供应链模型,进而对制造企业的业务外包策略进行了研究。
确定了零部件的外包后,紧接着就需要选择供应商,供应商的选择对企业的发展以及整个供应链的成败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也直接关系到整个供应链集成化的程度。
本文对制造企业集成供应链中供应商的评价与选择做了深入的分析,将核心制造企业与供应商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真正的实现强强联合,建立战略性的伙伴关系,形成制造企业完整的供应链集成物流模式。
本文的研究方法:基于以上的思路及研究目的,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证分析”的逻辑思路进行。
采用了系统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运筹学方法和实例分析等方法。
3.论文的结构安排
本文结构如下:
(1)第1章:概述。
介绍了有关供应链、供应链管理及集成供应链以及外包的相关理论,是全文的理论基础。
(2)第2章:制造业供应链的构建。
从分析供应链的设计方法入手,并且详细分析了我国制造业的生存环境及供应链的不足与优化方向,提出了符合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基于零部件的制造业供应链模型。
(2)第3章:零部件外包与自制的评价与选择。
详细讨论了零部件外包与自制的战略选择方法,通过对零部件的分类及0-1规划的方法做出合理外包决策。
最后通过A企业的实例分析加以证明整章内容的可行性。
(3)第4章:制造企业集成供应链中供应商的评价与选择。
建立了一套层次化、系统化的制造企业供应商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和集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制造企业供应商评价与选择作了探讨和分析,依然通过实例加以证明。
(4)结论:全文的总结与展望。
总结了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一些成果和体会,并对将来的进一步研究做出展望。
第1章概述
1.1 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
1.1.1 供应链
“供应链”来源于英文“Supply Chain”。
对于供应链的定义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学者们给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
2000年马士华先生在《供应链管理》一书中给供应链作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定义: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网链结构和模式[3]。
图1.1 供应链的网络结构模型
Fig 1.1 the network structure model of supply chain
供应链的网络结构模型如图1.1所示。
它是一个范围更广的企业结构模式,包含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从原材料的供应开始,经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加工、组装、分销等过程直到最终用户。
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
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都带来收益。
1.1.2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SCM (Supply Chain Management)这一名词最早出现于80年代,开始是由咨询业提出来的。
长期以来,对于供应链管理的定义也有多种不同的表述。
菲利普认为:“供应链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体制策略,它把不同的企业集成起来以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注重企业之间的合作。
”而伊文思的定义是:“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
”供应链世界论坛(1993年成立)给出的定义是:“供应链管理是从提供产品、服务和信息来为用户和股东增添价值的,从原材料供应商一直到最终用户关键业务过程的集成管理。
”而美国供应链协会对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做出了最权威的解释为:“供应链是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一个术语,它囊括了涉及生产与交付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一切努力,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客户的客户。
供应链管理包括管理供应与需求,原材料、备品备件的采购、制造与装配,物件的存放及库存查询,订单的录入与管理,渠道分销及最终交付用户[4]。
”虽然这些定义的文字不同,但基本思想是一致的,都强调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把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最高的目标。
可见,供应链管理是指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执行、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供应链管理的内容是提供产品、服务和信息来为用户和股东增添价值,是从原材料供应商一直到最终用户的关键业务过程的集成管理,其目标是要将客户所需的正确的产品(Right Product ),能够在正确的时间(Right Time )、按照正确的数量(Right Quantity )、正确的质量(Right Quality)和正确的状态(Right Status ),以正确的价格(Right Price)送到正确的地点(Right Place ),并实现总成本最小[5]。
供应链管理的内涵:供应链过去曾特指产品生产中物料采购和供应过程。
现在则指在某种产品生产过程中相互关联的业务流程及业务伙伴之间发生的,贯穿从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计划、加工制造到将产品提交给客户的整个过程中物流和信息流所构成的价值链。
由于伴随物料移动的路线存在着需求信息和供应信息两方面内容,因此供应链也常被称为供需链。
扩展的供应链范畴还应包括产品售后服务阶段的内容。
供应链管理就是对供应链上各个相关企业、组织和部
门之间的业务联系进行规划、控制、协调和平衡,以提高其效率和效益。
这是供应链管理的内涵。
供应链管理是新型的管理理念是从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到企业自身、到分销商、到客户,以及最终客户之间的关系,是合作、协同、信息共享、全程优化、利益均沾、风险分担的盈利性伙伴式关系。
从20世纪80年末到现在,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个变化首先是理念和关注点的变化,供应链管理突破了传统狭窄的视野,从客户的需求开始关注到储运商、销售商和供应商;而传统的管理方法的视野主要集中在自己的企业、部门,对与其联系的其他企业关注不够。
供应链管理是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
新型的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的管理模式之间的区别见表1.1。
表1.1 供应链的管理模式与传统管理模式的比较
Tab 1.1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mode and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mode
1.1.3 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类型
(1)供应链的类型
①根据供应链的运作方式划分
推式供应链(Push Supply Chain )——以产品为中心,以生产制造商为驱动原点,这种传统的推式供应链管理是以生产为中心,力图尽量提高生产率,降低单件产品成本来获得利润。
拉式供应链(Pull Supply Chain)——以顾客为中心,通过对市场和客户的实际需求以及对其需求的预测来拉动产品的生产和服务。
②根据供应链的结构划分
链状供应链——是一种最简单的供应链结构,即每一个节点成员只与一个上游成员和一个下游成员相连接,这样连接而成的供应链是一个链状型的供应链。
它在企业外部供应链、产业链和全球网络供应链中较少出现。
常见于企业内部和动态企业联盟中。
网状供应链——这种结构中的每一个节点成员至少与一个上游成员和一个下游成员相连接,这样连接而成的供应链是一个网状型的供应链,每一个环节上都有至少一个或多个供应链成员。
多存在于产业供应链和全球网络供应链中。
③根据供应链管理模式划分
纵向一体化供应链——企业除了拥有具有竞争优势的核心企业和业务外,还具有自己的原材料、半成品或零部件供应,分销网络,甚至运输企业,形成了整体业务一条龙的运作。
适用于计划经济时代。
横向一体化供应链——核心思想是发挥企业核心竞争力,即企业只需注重自己的核心业务,充分发挥核心竞争优势,将非核心业务交由其他企业完成,实施业务外包,以最大限度的取得竞争优势。
敏捷供应链——是支持动态联盟优化运行的重要技术,它可以根据动态联盟的形成与解体而组成和解散,快速地完成组织体系和信息系统的调整和重构,通过供应链管理来促进企业间的联合,进而提供企业的敏捷性,以适应动态联盟的需要[6]。
(2)供应链管理的类型
供应链管理具有多种类型,按其管理的范围分类,有如下四种类型[7]:
①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
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实现了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间的业务和信息集成,形成一条内部集成的供应链。
这种供应链管理关注企业内部资源的调配,实现各种业
务和信息的高度集成、共享、控制、管理和协调运营,供应链管理系统和ERP通过基于事件的集成技术紧密连接在一起,编制出基于物料和能力约束的企业计划。
这种管理的核心是内部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效率问题,主要考虑的是在优化资源、能力的基础上,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快的速度生产多品种的产品或提供多种服务,快速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企业反应能力和效率。
②企业外部上下游供应链管理
在企业下游供应链上,必须以“使客户满意”为战略中心点,通过信息集成和共享及时掌握客户的需求及其变化,通过协同运作充分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甚至整合其他方资源来最大限度地为客户实现优质和及时的服务,从而扩大客户群落和扩大市场,提高销售额和增加利润。
在企业上游供应链上,必须以“双赢”的经营理念为指导思想,与广义的供应商结成长期的、稳固的和互惠互利的供应伙伴关系,以最低的成本和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策略性的资源、并将供应商的技术、知识和创新能力记进自己的业务流程中,与供应商共享信息、协同运作来使它们快速和高效的响应自己的需求,从而节约成本、缩短产品投放市场的时间、增强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以及自己响应市场和客户的能力,以赢得市场,实现获利。
③产业供应链或动态联盟供应链管理
这种供应链管理是将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思想从上游供应链和下游供应链双向延伸扩展,从产品生命线的“源端”开始,终止于“终端”的消费者客户,使得众多的企业可以从全局和整体的角度考虑产品的竞争力,使得资源从企业内部的管理规划扩展到企业外部的行业或动态联盟供应链上的调配和规划。
④全球网络供应链管理
在这种供应链中,企业的形态和边界将产生根本的改变,全球资源随着市场的需求可以动态组合,以响应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
这种供应链的运作需要准确的预测、科学的决策、高度的协同、精确的计划、有效的执行和可衡量的绩效标准,供应链网络信息交流层次的沟通与协调将采取交互的、透明的、无对象的方式,生产的组织和实现超越了空间和时间的概念和限制,可以以网络信息为依托,在更广阔的范围内选择合作伙伴,采用灵活有效的管理组合模式,从而更加方便有效的实现多种企业的资源优势互补。
1.2 核心竞争力理论及其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核心能力理论是美国管理学家普拉霍莱德和哈米尔在《公司的核心能力》中首次提出的。
这种理论认为,企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这决定了企业不可能在所有业务领域都获得同样的竞争力,必须把有限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
核心能力理论的关键是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核心竞争力,可以定义为由企业、组织或群体中的一系列技能知识组合而形成,由它们所独有的,并为消费者带来特殊效用,使它们在某一市场上具有长期比较有竞争优势的能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表现为设计及制造能力、分销运输能力、品牌和商誉等等,但其本质是企业特有的知识、技术和资源,是其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和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知识体系,是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一种知识与资产互补的体系,是公司竞争能力的基础。
这表明,核心竞争力不仅仅表现为关键技术、关键设备或者企业的运行机制,而更为重要的是它们之间的有机融合,是各种能力的提升。
在特定的制度环境和组织制度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适应竞争发展起关键作用,具有异质性、难以仿制、可延展性等特点。
它的主要特征为:提供用户认可的核心价值;不可模仿的独特性;能为企业打开多种产品或服务的市场提供支持;不可交易性。
所以核心竞争力支撑着企业在较长时期享有市场上特别的竞争优势,令竞争对手很难模仿和超越。
实施供应链管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7R原则”,即将合适的产品或服务,按照合适的状态与包装,以合适的数量和合适的成本费用,在合适的时间送到合适的客户的合适地方,使总成本最小。
因此,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要明确自己的战略目标,把握核心优势,加强战略合作,建立供应链联盟,协同运作管理,采用适合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优化资源配置,外包非核心业务,集中于核心业务,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核心能力,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共生出更强的整体核心竞争能力与竞争优势。
通过实施供应链管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8]:战略层次:建立供应链联盟,协同合作、共同实施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强调战略合作,充分发挥供应链链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造竞争的整体优势,确立“双赢”思想,培养协作精神。
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理念和管理
技术,实施中最主要的障碍来自各组织传统观念的阻力,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关键。
供应链通过在全球范围内优化合作,既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更重要的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品分销、服务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实现对客户需求的快速有效反应,大幅度地缩短订货的提前期。
加强供应链战略管理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供应链的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的协作关系,优化供应链管理系统的设计与构建。
如果企业选择合作伙伴不当,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利润,还会使企业失去与其他企业合作的机会,从而无形中抑制了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对于供应链中合作伙伴的选择,可以遵循以下原则:1、合作伙伴必须拥有各自的可以利用的核心竞争力;2、合作伙伴必须少而精,并拥有相同的企业价值观及战略思想。
战术层次:采用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技术,优化配置资源。
通过建设先进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实施业务流程重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可以有效减少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的重复工作以及信息交换不充分所带来的“需求放大”效应,剔除流程中的多余步骤,提高信息流的精确性,优化了链上成员的组合,加快了客户反应速度,创造了竞争的时间和空间优势,优化了资源配置,从而使供应链流程简单化、高效化。
以“库存”为例,不确定性是企业库存滞留的根本原因,通过供应链管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信息共享,物流畅通,提高客户反应速度,从而有效地、连续地消除不确定性,减少了各个环节上的库存量,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库存成本消耗。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代表了企业的抗风险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加强自身核心竞争能力,争取竞争优势一直是企业的目标。
业务层次:外包企业非核心业务,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
传统的“纵向一体化”的运作模式己经不能适应目前技术更新快、投资成本高、竞争全球化的制造环境。
而在供应链环境下,企业成功与否也不再由“纵向一体化”程度的高低来衡量,而是由企业积聚和使用的知识为产品和服务增值程度的高低来衡量。
这就要求核心企业必须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其他企业,以有利于企业从外部获得更多的收益,分担风险,降低和控制成本,节约资本资金,加速企业重构。
也就是说在业务外包的基础上会形成一种新的企业形式——扩展企业。
在扩展企业中,各个制造企业完成了在设计、生产计划、市场营销、库存和运输等职能间、企业与企业间核心竞争优势的集成化,从而使整个供应链范围发挥了资源配置优势,形成了强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