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对外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李悦.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钱纳里,赛尔昆等.发展的型式:1950-1970[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7]赤松要.废金货币与国际经济[M].东京:东洋经济新报社,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7]吴进红.对外贸易与江苏产业结构升级[J].南京社会科学,2006(3).
[18]张伟.对外贸易影响产业绩效的机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12).
[19]乔真真.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选择——基于对外贸易视角[J].经济问题,2007(1).
[20]黄晖.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对宁波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启示[J].经济新视野,2010(11).
综上所述,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有许多;而且研究方法既有理论,也有实证分析,同样有理论和实证相结合,这为论文的撰写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当然,目前,国内学者大部分研究的对象还是局限于国家层面,以宁波作为研究对象的分析目前还没有。从上面的研究也知道,宁波近些年来必须要对产业结构进行转变和升级,而作为一个外向型经济城市,宁波对外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升级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宁波对外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机制也是顺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3.参考文献
[1]李怀政.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及国家竞争优势战略[J].国际贸易问题,2003.
[2]吕铁,周叔莲.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管理世界,1999(1).
[3]周英章,蒋振声.我国产业结构变动与实际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2002(3).
[4]朱慧明,韩玉启.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运筹与管理,2003(2).
[9]周振华.现代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0]高越.我国进出口对GDP及三个产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3(4).
[11]肖云.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及对外经济的战略选择[J].贵州社会科学,1994(5).
[12]王丽萍.试析国际贸易对产业结构成长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2000(5).
国内学者首先对对外贸易结构进行定义,他们认为对外贸易结构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对外贸易结构包括了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方式结构、对外贸易模式结构以及对外贸易区域结构四部分。而狭义的对外贸易结构就指的是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而目前大部分国内学者关于对外贸易结构的研究是以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为主。李丽明(2005)运用数据分析发现: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正处于不断优化的过程中,初级产品比重逐渐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逐年上升的局面。李怀政(2003)根据我国服务要素禀赋状况,对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与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认为我国目前的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还是很弱。
对于产业结构与外贸结构的关系,国外学者主要分析了三大产业结构的转变方向,并分析了进出口对三大产业转变的作用。配第—克拉克理论是产业结构方面的经典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同产业间相对收入的差异,会促使劳动力向能够获得更高收入的部门移动,即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减少、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的现象。库兹涅茨(1985)通过数据实证分析得到:随着时间和经济的发展,三大产业的国民收入和劳动力是会发生变化的,其基本上呈现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及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趋势。钱纳里和塞尔昆(1988)构建了一个半对数回归方程,对影响一国经济结构的一般因素做了分析,如:三次产业的比重系数、人均收入、总人口等。通过对日本、以色列、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统计数据的研究,发现制造业等加工部门的增长对出口的依赖很明显,规模较小的经济实体尤为突出,工业化进程与贸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联性。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1974)在考察了日本棉纺工业贸易的发展轨迹后,于1960年首先提出雁行形态发展模式,又称“雁行形态说”。该理论认为,落后国家可通过引进、吸收国外具有先进技术的资本品,并与本国廉价的劳动力优势相结合,推动本国产业结构升级。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1966)提出工业先行国的产业结构的演变模式是通过参与国际分工来实现的,本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国际分工密切相关。Brander和Spencer(1985),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克鲁格曼等人提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该理论认为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一国政府可以借助出口补贴和进口征税等保护国内市场等政策手段,来扶植本国战略性产业的成长。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对外贸易的结构以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其中Maztlnldar(2002)从经济增长的角度认为: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是相关的,贸易能否促进经济增长取决于贸易的结构和方向,即只有当一个国家出口消费品而进口资本品时,贸易才能够带来经济的增长;反之出口资本品而进口消费品则未必能够带来经济的增长。Sang-yirl Nam(2003)则分析了中国、日本和韩国之间的贸易结构及三者之间贸易的可能性,较全面的分析了三者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和其双边贸易及区域内贸易中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以及其对外模式结构中补偿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的情况,最后运用贸易重力模型对三者之间今后贸易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Liu和Parker(2001)对1980—1997年中国制成品贸易比较优势的变化状况对对外贸易结构的影响做了统计分析,重点考察外资的大量进入对中国高科技制成品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并利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净贸易条件率进行了对比分析。
同时,国内学者以中国为研究对象,分析对外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和三大产业结构比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周振华(1995)认为:决定产业结构高度化演进的本质变量主要有三组:需求结构、相对成本和对外贸易,前两者是封闭条件下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对外贸易则是开放条件下影响产业结构的外在因素。高越(2003)运用协整理论对我国的进出口及三大产业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我国的经济增长在短期内是进出口共同促进的,而在长期内则是出口导向型的;且进出口对三次产业的影响,以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及第一产业逐渐递减。周振华(1995)认为在适当保护本国新兴产业的条件下,通过国际产业关联效应,既可以消除产业结构发展的瓶颈,又可以强化结构转换能力,从而促进国内产业结构改善及优化。王丽萍(2000)归纳了通过国际贸易进出口促进国内产业结构成长的两种情况。一种是借助产品的进口,另一种是通过制成品出口替代过去的初级产品出口,均可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夏刊、王国顺(2000)认为在开放经济下,可以通过“资源转换”和“资源升级”两种途径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姬沈育(2001)认为对外贸易可通过“外溢”效应,可以促进本国产业结构升级,并实现整个国家的制度创新。陈志友(1992)认为:对外贸易的阶段性特征是“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是与产业结构的“顺向型”和“逆向型”发展态势相关联。战书彬(1997)分析了对外贸易进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间的相互作用,即产业结构对外贸结构的决定性、基础性作用,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化也同时制约着生产结构的转变。吴进红(2006)论述了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相辅相成关系。张伟、李勇(2004)阐述了对外贸易的进口与出口对产业发展不同的影响机制。出口结构的优化可以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高级化;进口方面,除了技术密集型商品的进口会产生一定的带动效应,其他商品的进口则会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负面影响。乔真真(2007)认为中国应该利用劳动力比较优势,获取最大限度的贸易利益,实现资本的快速积累。同时完善国内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起适应中国国情的多层次的产业结构。朱明(2010)运用协整理论对北京市的贸易进出口结构及产业结构地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北京市的外贸进出口的结构变化与三次产业的结构变化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且外贸进口的结构变化是三次产业的结构变化的Granger原因,而产业结构变化不是进口结构变化的Granger原因;三次产业的结构变化是外贸出口结构变化的Granger原因,反之,外贸出口的结构变化并不能解释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同时,货物贸易进出口与第二、三产业比重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第一产业比重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服务贸易的进出口与第三产业比重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第一、二产业比重的相关关系却不显著;第一产业比重与货物贸易的进出口所占比重均存在负的相关关系,与服务贸易进出口比重没有相关关系;第二产业比重与货物贸易进出口比重呈正相关关系,与服务贸易进出口呈负相关关系;第三产业比重与货物贸易进出口比重呈负相关关系,与服务贸易进出口呈正相关关系。吕铁、周叔莲(1999)研究指出:产业结构的转变升级一直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产业结构转变使得生产要素从低的部门转向高的部门,从而使得全社会的生产要素进行配置,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水平;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比较不均衡,需要通过产业结构的转变和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周英章、蒋振声(2002)运用协整模型对中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说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确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同时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证明产业结构的确也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并提出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变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朱慧明、韩玉启(2003)对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各地区的GDP及三大产业总值的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三大产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研究结论表明: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确存在着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即产业结构的转变能促进了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不是引起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同时,通过对三大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程度的研究发现:提高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良性增长。李悦(2004)在其著作《产业经济学》中详细阐述了产业结构及产业内部结构理论与趋势、结构分析方法、新趋势和升级方向等,指出产业结构是产业发展的主线,在现代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状况共同反映了一国的经济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制约着经济发展速度。黄晖(2010)运用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对宁波市的产业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宁波的工业化程度在全国范围内处于较高的水平,以文体教育用品和纺织服装制造业等传统优势产业为主导;但这些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宁波的产业结构急需转变。
[13]夏刊,王国顺.湖南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J].湖南经济,2000(8).
[14]姬沈育.优化产业结构的对外贸易分析[J].经济经纬,2001(2).
[15]陈志友.产业结构演变中的对外贸易战略的阶段性[J].财贸研究,1992(3).
[16]战书彬.论对外贸易与优化产业结构的关系[J].东岳论丛,1997(6).
开题报告
国际经济与贸易
宁波对外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在经济全球化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的效率是十分高效的,技术、资本及贸易在各国之间进行自由化地流动,而各国的产业也在加速转移。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必然带动了对外贸易产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使得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了转变。2008年的金融危机波及中国,并迅速对中国的实体制造业造成了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外贸的实体经济。而宁波作为典型的外贸实体经济城市,其对外贸易的产品结构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为主,这些产品附加值低,利润微薄,经受不起人民币升值、生产成本增加及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影响。因此,未来宁波经济的发展必须要靠积极调整宁波市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并通过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调整实现宁波整体产业结构的转变和升级来实现。此时,研究宁波市对外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对宁波市以及东部沿海周边城市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