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科学家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科学家的故事
两弹一星钱学森爷爷的故事
1960年,中国的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发射成功!
1964年,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中国的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这些伟大的历史时刻,让中国向全世界展现了自己的实力,成为了联合国五常的一员。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位了不起的科学家。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他,就是钱学森爷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父,导弹之父,工程控制论的先驱者,系统科学的大宗师!
1911年12月11日,钱学森出生在上海。
在北京师大附中读完中学以后,钱学森从小就有一颗爱国的心,他看到中国很贫穷,他就想,怎么才能改变穷苦的中国人民呢?如果有火车就好了,货物就可以很快地运输,人们也会变得很富有。
于是他就努力的学习,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学习铁路机械工程专业,学习如何造火车!
可是还没有过多久,日本人就发动了侵华战争,他们有很强的的军事战斗机,中国人民饱受磨难,很多人被炸伤很多建筑被破坏,于是钱学森意识到,光有火车运输货物是远远不够的!中国人民只有强大才能有话语权!于是,他决定去学习制造飞机!到了美国以后,钱学森又来去进修了,参加了由5个人组成的研究火箭小组“火箭俱乐
部”。
5年后,钱学森对于火箭的研究工作已经极大地前进了,他的关于核火箭的研究论文震惊了美国的科学界,年仅37岁的钱学森被成为了伟大的科学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诞生的消息传到了美国,钱学森和夫人蒋英决定回到祖国,为自己的国家效力。
当时的新中国科技非常落后,没有自己的导弹和很强的军事武器,随时可能被其他国家侵略。
于是钱学森带着大家一起造火箭、造导弹,终于把中国的两弹一星送上了天空。
钱学森爷爷一生都是默默治学,为了中华人民的伟大复兴在一直在努力!我们小朋友也要向他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尽自己的一份力!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出自《悯农》,这首诗歌人人会读。
若说中国出了一位“食神”,人人知晓,那肯定是袁隆平爷爷。
他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爷爷出生在1930年的动乱年代,从小跟着家人过着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
在重庆求学时,经历了大轰炸,他感到要想不受别人欺负,国家就必须得强大起来。
因此,他选择农业报国,主要源自想让大家“吃饱饭”的强烈愿望。
从发现特殊水稻,引入野生稻,发明杂交水稻,研究转基因水稻,最后到水稻突破性技术,袁隆平爷爷
在农业科研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
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当之无愧成为当代“神农”。
通过读袁隆平爷爷的故事,让我领悟了什么是餐桌上的尊严!中国人的脊梁要挺直了,首先就得解决温饱问题,不能再让老百姓饿肚子了,一碗米饭就是一条鲜活人命。
袁爷爷一生在农业科研的无私奉献,这份功德太伟大了,后人应当铭记。
我想谨以一首诗词,来表达我对袁爷爷的敬爱之情!
科学家的故事——鲁班
鲁班,姬姓,公输氏,名般。
春秋时期鲁国人。
"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
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事物绀珠》、《物原》、《古史考》等不少古籍记载,木工使用的不少工具器械都是他创造的,如曲尺(也叫矩或鲁班尺),又如墨斗、刨子、钻子、锯子等工具传说也都是鲁班发明的。
这些木工工具的发明使当时工匠们从原始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劳动效率成倍提高,土木工艺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名师巨匠,把他尊为中国土木工匠的始祖。
曲尺最早的名称是"矩",又名鲁班尺,传说是鲁班发明。
《墨子·天志上》说:“轮匠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圆。
”规矩,即圆规及曲尺。
曲尺由尺柄及尺翼组成,相互垂直成直角,尺柄较短为一尺,主要为量度之用;尺翼长短不定,最长为尺柄一倍,主要为量直角、平衡线之用。
木工以曲尺量度直角,平面,长短甚至平衡线。
俗话"有眼不识泰山"中的泰山可不是山东的那个泰山,这里还有一段小故事。
木匠的祖师爷是鲁班,手艺巧夺天工,非常高明。
传说他曾用木头做成飞鸟,在天上飞三天三夜都不下来。
可就是这样一位高人,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鲁班招了很多徒弟,为了维护班门的声誉,他定期会考察淘汰一些人,其中有个叫泰山的,看上去笨笨的,来了一段时间,手艺也没有什么长进,于是鲁班将他扫地出门。
几年以后,鲁班在街上闲逛,忽然发现许多做工精良的家具,做得惟妙惟肖,很受人们欢迎。
鲁班想这人是谁啊,这么厉害,有人在一旁告诉他:“就是你的徒弟泰山啊。
”鲁班不由感慨地说:“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
《科学家的故事》——天才钱学森
钱学森,浙江杭州人,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中国导弹之父。
1911年12月11日,钱学森出生于上海。
早年求学
钱学森自幼智力惊人,1929年至1934年,他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上海交大毕业后考取清华大学留美研究生,获得当时
全国仅有的20个庚子赔款奖学金公费赴美留学资格,进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在美国相继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师从超声速时代之父冯·卡门。
初期建树
25岁时,钱学森加入加州理工大学火箭俱乐部,是五位创始人之一,他在美国拥有最高级别的安全通行证长达8年之久,他以中国公民的身份参与美国军事蓝图的制定和绝密军事项目研究,他自由出入于五角大楼,是当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无理拘留
1948年,祖国解放事业胜利在望,钱学森开始准备回国。
然而,这位被美国人断言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的举世罕见的天才,美国人又怎会轻易放他离去呢?1950年,就在钱学森打算离开洛杉矶的前两天,忽然收到美国禁止回国的通知,不仅他所整理的资料被没收,就连钱学森本人,也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抓进了看守所,遭受无理羁留达5年之久。
辗转投书
1955年6月,无数次尝试后的钱学森终于摆脱特务监视,在写给比利时亲戚的家书中,夹带了给时任全国人大会副委员长陈叔通的信,请求祖国帮助他早日回国;在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下,经过中国政府的严正交涉和国际友人的热心援助,同年10月8日,钱学森一家乘船离开美国后抵达香港并过境,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
赤心报国
回国之后,钱学森立刻深入到航天工作的一线,与专家战士争分夺秒,排除一切困难,在他的主持下,中国成功研制出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向世界宣告了新中国国防现代化和航天时代的来临。
由于钱学森的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五年归国梦,十年两弹成,浩瀚长空凌云志,此生不忘报国恩。
天才或许难以被复制,但这种精神却可以被传承。
我相信,在未来,还会有更多钱学森式的天才出现,用一颗颗赤子之心报效我们深爱的祖国和这个伟大的时代。
同学们,让我们向这些英雄们致敬,并用他们的事迹激励自己,努力学习,用我们的力量报效伟大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