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基础油分类及性能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表1我国于我国于1983年建立统一的润滑油基础油分类年建立统一的润滑油基础油分类原油性质低硫石蜡基低硫中间基环烷基馏分油代号snzndn残渣油代号bsznzdnz表表2中性油黏度牌号及黏度范围中性油黏度牌号及黏度范围黏度牌号运动黏度范围40mm2s910赛氏通用黏度范围40s555960751315707410020229810615028321331512003842178196300556325629235065723023345009510744049660011012551057965012013555662575013515062569590016018074183412002002309271065表表3光亮油黏度牌号及黏度范围光亮油黏度牌号及黏度范围运动黏度范围100mm2s1622黏度牌号赛氏通用黏度范围100s82107901202528120134125140263012514315030331431562002204145193211同时润滑矿物基础油又可以按黏度指数的大小分为超高黏度指数基础油uhvi很高黏度指数基础油vhvi高黏度指数基础油hvi中黏度指数基础油mvi和低黏度指数基础油lvi
润滑油基础油分类及性能归纳
2011/7/20 张耀
1. 国外润滑油基础油发展趋势 ①热氧化安定性好 延长润滑油寿命、延长换油周期、降低消耗量
②挥发性低 延长润滑油的使用寿命
③黏度指数高 黏指剂会降低润滑油氧化安定性
④低硫或无硫 硫同添加剂相互作用,并使添加剂配方难以优化
⑤黏度低 提高内燃机效率
⑥环境友好 降低芳烃含量
赛氏黏度
通 HVI 用 MVI 型
LVI
专 HVIW 用 HVIS 型
MVIW
MVIS
表 5 通用基础油标准和专用基础油标准
60 75 10 15 20 25 30 35 40 50 60 65 75 90 120 90 120 125/1 150 230/2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BS BS 40BS BS 0BS
石油公司曾根据原油性质、加工工艺和深度,制定出石蜡基中性油和环烷基低凝
中性油标准。我国亦于 70 年代起草制定出三种中性油标准,即石蜡基中性油、 中间基中性油和低凝的环烷基中性油三大标准,如表 1。例如:75SN、100SN、 150SN、200SN、350SN 等,这些中性油的规格标准在国内实行国一段时期,对 于润滑油总体生产技术起促进和提高作用。基础油的黏度牌号见表 2 和表 3。
120~135
556~625
135~150
625~695
160~180
741~834
200~230
927~1065
表 3 光亮油黏度牌号及黏度范围
运动黏度范围
赛氏通用黏度范围
(100℃),mm2/s
100℃,s
16~22
82~107
25~28
120~134
26~30
125~143
30~33
143~156
41~45
193~211
同时润滑矿物基础油又可以按黏度指数的大小,分为超高黏度指数基础油
(UHVI)、很高黏度指数基础油(VHVI)、高黏度指数基础油(HVI)、中黏度 指数基础油(MVI)和低黏度指数基础油(LVI)。
表 4 我国于 1995 年修订的基础油标准
超高黏 很高黏 高黏度 中黏度 低黏度
表 1 我国于 1983 年建立统一的润滑油基础油分类
原油性质
低硫石蜡基
低硫中间基
环烷基
馏分油代号
SN
ZN
DN
残渣油代号
BS
ZNZ
DNZ
黏度牌号
60 75 100 150 200 300 350 500 600 650 750 900 1200
黏度牌号
90 120 125/140 150 200/22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Ⅱ类、Ⅲ类加氢基础油黏度等级以 100℃运动黏度中心值来表示。其中根据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SY44-2009)中规定,将Ⅱ类加氢基础油 分为高黏度指数加氢Ⅱ类基础油(HVIH)和高黏度指数优质加氢Ⅱ类Ⅲ类基础 油”。
综上,节能、环保和发动机技术的进步已成为润滑油基础油发展的主要驱动
力。目前国际市场对基础油的需求正在从Ⅰ类油向Ⅱ类及Ⅲ类,尤其是Ⅲ类加氢
基础油转变。不久的将来,Ⅱ类及Ⅲ类油将以优异的性能取代Ⅰ类油的市场地位。
2. 基础油划分标准 矿物基础油是由原油加工提炼而成。根据基础油黏度,国外通常采用赛氏通
用黏度(s)划分,馏分基础油称作中性油(Neutral),中性油黏度等级牌号以 37.8℃ (100F)赛氏通用黏度表示;如 150N、500N 等;残渣基础油称作光亮油(Bright stock),光亮油黏度牌号以 98.9℃(100F)赛氏通用黏度表示,如 150BS。国际 标准化组织对中性油尚未制定出统一的代号和标准。相当长一段时期,国外各大
表 2 中性油黏度牌号及黏度范围
运动黏度范围 (40℃),mm2/s
9~10
赛氏通用黏度范围 40℃,s 55~59
13~15
70~74
20~22
98~106
28~32
133~151
38~42
178~196
55~63
256~292
65~72
302~334
95~107
440~496
110~125
510~579
度指数 度指数 指数
指数
指数
≥140 120~140 90~120 40~90
<40
通用基础油
UHVI VHVI HVI
MVI
LVI
专用
低凝
UHVIW VHVIW HVIW MVIW
-
基础油 深度精制 UHVIS VHVIS HVIS MVIS
-
注:其中 W 是指倾点得到进一步降低;S 是指经深度精制后氧化安定性得到提高
表 6 加氢基础油标准
项目
2 4 5 6 8 10 12 14 20 26
30
0BS 120BS 150BS
HVIH ⊙ ⊙ ⊙ ⊙ ⊙ ⊙ ⊙ ⊙ Ⅱ类
HVIP ⊙ ⊙ ⊙ ⊙ ⊙ ⊙ ⊙ ⊙
⊙
⊙
Ⅲ类 VHVI ⊙ ⊙ ⊙ ⊙ ⊙ ⊙ ⊙ ⊙ ⊙
润滑油基础油分类及性能归纳
2011/7/20 张耀
1. 国外润滑油基础油发展趋势 ①热氧化安定性好 延长润滑油寿命、延长换油周期、降低消耗量
②挥发性低 延长润滑油的使用寿命
③黏度指数高 黏指剂会降低润滑油氧化安定性
④低硫或无硫 硫同添加剂相互作用,并使添加剂配方难以优化
⑤黏度低 提高内燃机效率
⑥环境友好 降低芳烃含量
赛氏黏度
通 HVI 用 MVI 型
LVI
专 HVIW 用 HVIS 型
MVIW
MVIS
表 5 通用基础油标准和专用基础油标准
60 75 10 15 20 25 30 35 40 50 60 65 75 90 120 90 120 125/1 150 230/2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BS BS 40BS BS 0BS
石油公司曾根据原油性质、加工工艺和深度,制定出石蜡基中性油和环烷基低凝
中性油标准。我国亦于 70 年代起草制定出三种中性油标准,即石蜡基中性油、 中间基中性油和低凝的环烷基中性油三大标准,如表 1。例如:75SN、100SN、 150SN、200SN、350SN 等,这些中性油的规格标准在国内实行国一段时期,对 于润滑油总体生产技术起促进和提高作用。基础油的黏度牌号见表 2 和表 3。
120~135
556~625
135~150
625~695
160~180
741~834
200~230
927~1065
表 3 光亮油黏度牌号及黏度范围
运动黏度范围
赛氏通用黏度范围
(100℃),mm2/s
100℃,s
16~22
82~107
25~28
120~134
26~30
125~143
30~33
143~156
41~45
193~211
同时润滑矿物基础油又可以按黏度指数的大小,分为超高黏度指数基础油
(UHVI)、很高黏度指数基础油(VHVI)、高黏度指数基础油(HVI)、中黏度 指数基础油(MVI)和低黏度指数基础油(LVI)。
表 4 我国于 1995 年修订的基础油标准
超高黏 很高黏 高黏度 中黏度 低黏度
表 1 我国于 1983 年建立统一的润滑油基础油分类
原油性质
低硫石蜡基
低硫中间基
环烷基
馏分油代号
SN
ZN
DN
残渣油代号
BS
ZNZ
DNZ
黏度牌号
60 75 100 150 200 300 350 500 600 650 750 900 1200
黏度牌号
90 120 125/140 150 200/22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Ⅱ类、Ⅲ类加氢基础油黏度等级以 100℃运动黏度中心值来表示。其中根据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SY44-2009)中规定,将Ⅱ类加氢基础油 分为高黏度指数加氢Ⅱ类基础油(HVIH)和高黏度指数优质加氢Ⅱ类Ⅲ类基础 油”。
综上,节能、环保和发动机技术的进步已成为润滑油基础油发展的主要驱动
力。目前国际市场对基础油的需求正在从Ⅰ类油向Ⅱ类及Ⅲ类,尤其是Ⅲ类加氢
基础油转变。不久的将来,Ⅱ类及Ⅲ类油将以优异的性能取代Ⅰ类油的市场地位。
2. 基础油划分标准 矿物基础油是由原油加工提炼而成。根据基础油黏度,国外通常采用赛氏通
用黏度(s)划分,馏分基础油称作中性油(Neutral),中性油黏度等级牌号以 37.8℃ (100F)赛氏通用黏度表示;如 150N、500N 等;残渣基础油称作光亮油(Bright stock),光亮油黏度牌号以 98.9℃(100F)赛氏通用黏度表示,如 150BS。国际 标准化组织对中性油尚未制定出统一的代号和标准。相当长一段时期,国外各大
表 2 中性油黏度牌号及黏度范围
运动黏度范围 (40℃),mm2/s
9~10
赛氏通用黏度范围 40℃,s 55~59
13~15
70~74
20~22
98~106
28~32
133~151
38~42
178~196
55~63
256~292
65~72
302~334
95~107
440~496
110~125
510~579
度指数 度指数 指数
指数
指数
≥140 120~140 90~120 40~90
<40
通用基础油
UHVI VHVI HVI
MVI
LVI
专用
低凝
UHVIW VHVIW HVIW MVIW
-
基础油 深度精制 UHVIS VHVIS HVIS MVIS
-
注:其中 W 是指倾点得到进一步降低;S 是指经深度精制后氧化安定性得到提高
表 6 加氢基础油标准
项目
2 4 5 6 8 10 12 14 20 26
30
0BS 120BS 150BS
HVIH ⊙ ⊙ ⊙ ⊙ ⊙ ⊙ ⊙ ⊙ Ⅱ类
HVIP ⊙ ⊙ ⊙ ⊙ ⊙ ⊙ ⊙ ⊙
⊙
⊙
Ⅲ类 VHVI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