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统计学概论》【自考0065】PPT 第九章 人口与劳动统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预期寿命又称平均寿命,是指同时期 出生的一批人按现有年龄别死亡率计算平 均可活多少岁。该指标综合反映人口总体 的死亡水平,从正面说明人的寿命长短。 但需注意,不能把某一年全部死亡者的平 均死亡年龄当做平均预期寿命。 (二)反映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主要指标 (三)反映人口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指标
(二)人口自然构成 即指人口的性别及年龄构成。 对人口年龄、性别机构形象的描绘可以采 用人口年龄金字塔的方法,即:以年龄为 纵轴,以男女各年龄组构成或人数为横轴, 纵轴左边为男性,右边为女性,绘制成类 似于金字塔的几何图形

分析统计人口性别和年龄构成的指标主要 有: 1.人口性别构成及性比例 (1)性别构成指标 男性(女性)人数 性别构成指标 100 % 总人口数 (2)性比例

男性人数 性比例指标 100 % 女性人数
2.人口年龄构成 人口年龄构成统计分析的目的,是在按年 龄标志将总人口分为若干个年龄组的基础 上,进而分析人口总体的年龄构成特征和 变动情况 对人口年龄的分组一般有三种方法,即按 年龄分组、按组距分组(组距为5岁或10岁) 和为满足各种专门需要而进行的年龄分组
第二节 人口质量统计
一、人口质量的概念及其统计的意义 人口质量是指反映人口总体质的规定性的 范畴,亦称人口素质。统计依据人口学理 论所讲的人口质量,一般包括人口身体素 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思想道德素质三方 面内容,它反映了人口总体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 人口质量涉及人口性别、年龄构成、职业 构成、人群健康、国家政策、社会关系、 教育水平、人际交往、环境和遗传等诸方 面因素。
(三)人口增长量与人口增长率 1.人口增长量 人口在一定时期增长的总规模 人口的增长反映了人口的出生、死亡所引 起的自然增长的规模,以及由于迁出、迁 入所引起的机械增长的规模

人口增长量 人口自然增长量 人口机械增长量 (出生人口数 死亡人口数) (迁入人口数 迁出人口数) 年末人口数 年初人口数 年初人口数 人口增长率

二、人口质量统计的主要指标 (一)反映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指标 平均身高、体重、胸围,青少年生长情况 能反映人群的发育状况; 体育运动成绩、高水平运动员的数量和占 运动员比重等指标,能反映人口的体育水 平; 患病人口数、疾病种类、传染病人口比重、 人口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呆残低能人口 比例和平均预期寿命等指标反映人口的健 康状况。

(三)人口社会构成 是指由社会因素、社会性质、社会发展水 平所决定的不同社会属性的人口在总人口 中的比例、分布和关系。 1.人口民族构成 把人口总体按民族标志进行分组,说明各 类民族人口的状况。 2.人口职业的部门、职务及身份构成

3.人口文化教育构成 人口受教育程度,一般可分为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按国际通用标准,把人口按年龄分为三组: 65周岁以上的为老年人口组, 0-14周岁的为少儿人口组 15-64周岁的 为成年人口组 利用这三个组的资料还可以反映和研究劳 动年龄人口对被抚养人口的负担情况,从 而说明人口年龄构成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 响。常用的统计指标有总负担系数、负担 少年人口系数和负担老年人口系数
年出生人数 1000 ‰ 育龄妇女年平均人数
育龄妇女生育率

育龄妇女的年龄范围通常是15~49岁
人口出生率 育龄妇女生育率 育龄妇女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2.人口死亡率 是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死亡人数与 平均人口数对比的相对数

年死亡人数 人口死亡率 1000 ‰ 年平均人口数

现有人口数=常住人口数+临时寄居的 外来人口数-临时外出的常住人口数
二、人口数量的计算 人口数量通常是指一定时点上的人口数。 通常统计的时点人口总数,是在人口自 然变动和迁移变动的基础上,经过平衡 计算后得出的“计算”人口数,即: 期末人口总数=期初人口数+(本期内 出生人数-本期内死亡人数)+(本期内 迁入人数-本期内迁出人数)
第九章 人口与劳动统计
第一节 人口数量统计
一、人口数量的概念及其统计特点 人口数量是指处于某一时点或某一时期 内具有某一特定标志的人口总体人数

人口数量是计算其他各项人口统计指标 的基础,简称人口数

特点: 1.确定人口数量统计的时间标准 2.确定统计的地理范围 3.确定统计的人口范畴 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对常住人口的界定: 常住本地半年以上且户口在本地的人口; 常住本地半年以上但户口在外地的人口; 居住本地不到半年,但离开户口所在地半 年以上人口;居住本地不到半年户口待定 的人口

人口身体素质是指人口群体在身体的遗传、 发育、智力、体质、营养、健康和长寿等 方面的状况。主要反映人口的自然属性, 包括先天素质和后天素质。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是指人口群体的文化知 识、科学技术、生产经验、劳动技能等方 面的状况。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是人口素质 的核心,是人口的社会属性。 人口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人口总体的思想觉 悟、道德品质和传统习惯等。


城乡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乡村) 城市(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 100 % 总人口
城乡人口比例相对指标:
城市人口 城乡人口比例 100 % 乡村人口

人口密度是指一定地区的人口数与该地 区的面积数之比,即某一时点单位土地 面积(平方公里)上居住的人口数
某地区人口数(人) 人口密度 该地区土地面积数(平方公里)

四、人口变动统计 (一)人口自然变动 人口的出生与死亡是人口再生产过程的两 个重要环节,是人口总体更新的两个自然 因素。反映人口自然因素变动规模的统计 指标有:一定时期内的出生人数、死亡人 数和自然净增人数

1.人口出生率 是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出生人口数 与人口总数对比的相对数,用‰表示
年末人口数 年初人口数 (出生人口数 死亡人口数) (迁入人口数 迁出人口数)
2.人口增长率 说明在一定时期内人口的增长程度,它受 人口机械变动和人口自然变动两方面因素 的影响。

年末人口数 年初人口数 1年人口增长率(‰) 1000 ‰ 年初人口数 年末人口数 1 年初人口数 年末人口数 年初人口数 (2)年人口增长率(‰) 1000 ‰ 年初人口数 人口增长数 1000 ‰ 年平均人口数 (3)人口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机械增长率
1 1 P0 P P2 P4 1 2 2 年平均人口数 n 1
三、人口构成统计 (一)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的地理分布,包括人口 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政治地理分布 衡量人口分布常用的指标是不同地理区域 的人口数及其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常见的 有世界各国人口及各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 口的百分比、城乡人口及其占全国或各行 政区总人口的百分比等

区别于自然资源的特点是: 1.劳动力资源是一种能动的资源 2.劳动力资源的再生长周期较长 3.劳动力资源一种有生命周期的资源

研究意义: 劳动力资源是社会再生产所依赖的三大资 源中最活跃最重要的资源。在市场经济条 件下,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都要重视劳 动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劳动力资源统计 主要是反映劳动力资源的总量、构成、变 动及其利用情况,分析就业人员和失业人 员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各种职业间的分布 以及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研究 如何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提供 依据

小学在学人数 初等教育就学率 100 % 6 ~ 13岁人口数 中学在学人数 中等教育就学率 100 % 14 ~ 19岁人口数 与识字很少人数 文盲率 100 % 15岁及以上人口数 大学在学人口数 大学教育普及程度指标 100 % 总人口数
(四)人口经济构成 是指人们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由于所处 的经济地位和劳动分工不同而形成的人群 结构状况 1.所处经济地位不同分组 2.按劳动分工不同分组


人口迁移和人口自然变动不同。人口自然 变动是使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它不仅影响各地区的人口分布,而且导致 了人口总数和未来劳动力资源的的变动。 统计反映人口迁移变动的主要总量指标是 人口迁入数、迁出数,通产是按常住人口 算的


人口迁移统计常用的相对指标有:
一定时期迁入人口数 (1 )人口迁入率 1000 ‰ 该时期平均人口数 一定时期迁出人口数 (2)人口迁出率 1000 ‰ 该时期平均人口数 一定时期迁入迁出总人口数 (3)人口总迁移率 1000 ‰ 该时期平均人口数 一定时期迁入迁出人口数之差 (4)人口净迁移率 1000 ‰ 该时期平均人口数 人口迁入率 人口迁出率

三、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分析 (一)基本科学素养的内涵 主要内涵包括三方面: (1)对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 (2)对科学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 (3)对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 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

(二)基本科学素养调查的意义 国民素质是决定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 基础,而科学素养又是国民综合素质中 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个关系到我国 在新的国际竞争中,迎接新的挑战,顺 利实现现代化的重大问题。 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是科普工作中一项十 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二、劳动力资源数量统计 劳动力资源的时点数是指某一时刻上的劳 动力资源数量,一般用来反映一个国家的 潜力和实力,具有不可相加的特点。 实际中,劳动力资源总量通常用期末或期 初劳动力资源数表示,它表明劳动力资源 在某一时点上的规模。

期末劳动力资源数 期初劳动力资源数 劳动力资源平均人数 2


(三)2001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 目的和调查对象

(四)2001年中国公众基本科学素养 分析要点
第三节 劳动力资源统计
一、劳动力资源的概念和特点及其统计 的意义 理论含义:劳动力资源是指一定劳动年 龄以上有劳动能力的人口。 实际应用中,劳动力资源的定义:16岁 及以上劳动年龄人口的总和

平均人口数是指某一时期内的各个时点人 口的平均数。可以代表计算期内任何时点 的人口数,是计算人口出生率、死亡率、 迁入率、迁出率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指 标的基础数据 (1)已知年初、年末人口总数

年平均人口数 P P0 P4 2 年初人口数 年末人口数 2

(2)已知年初及各季末人口总数
死亡人数是指一定时期内死亡的人数之和。
某年龄组死亡人数 年龄别死亡率 1000 ‰ 该年龄组的平均人数 未满1岁的婴儿死亡数 婴儿死亡率 1000 ‰ 2 / 3的本年出生人数 1 / 3去年出生人数

3.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量 人口自然增长率 1000 ‰ 年平均人口数
三、劳动力资源的构成统计 1.按照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愿望分组, 分为经济活动人口和非经济活动人口 2.按劳动力资源的文化程度分组 平均受教育年限 3.按劳动力资源的年龄分组 劳动力资源的平均年龄 4.按劳动力资源的城乡分组 城镇(乡村)劳动力资源比重 5.按劳动力资源的性别分组

年出生人数 人口出生率 1000 ‰ 年平均人数

年出生人数是指在一年内出生后有生命现 象的活婴数之和。因此,出生人数不应包 括死产,但包括出生后有生命现象、因疾 病或其他原因死亡的婴儿数,因为这些婴 儿在人口再生产过程中有着出生和死亡两 个基本现象。

分析出生率的高低要考虑育龄妇女人口 比重、育龄妇女生育率等指标的影响。
(二)人口迁移变动 人口机械变动,指人们改变常住的地址, 从一个地区(城市、乡村或国家)迁出并 迁入到另一个地区(城市、乡村或国家) 所引起的变动 人口迁移受到自然因素(地理环境、自然 资源等)和社会因素(政治、经济、文化 中心的转移等)影响 人口迁移从移动的范围看,可以分为国内 迁移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又分为户口管 理区迁移、地区间迁移和省际迁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