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位二轮复习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 农业区位与农业发展
考点一农业的区位条件分析一、自然因素:土、地、气、水、耕地(土地)面积---五大要素1、土---土壤土壤肥力--制约产量和品质土壤类型---农作物种类土壤厚度、疏松状况---根系发育土壤肥力高的主要原因(1)植被覆盖率高,积累腐殖质多,养分多;(2)气温较低,有机质分解慢,土壤积累养分多;(3)降水较少,或风力弱,土壤侵蚀作用小;(4)河流沿岸长期流水堆积,形成肥沃土壤;(5)火山灰,含大量氮和磷,肥力高;2、气---气候热量、降水、光照、昼夜温差、生长期、生长周期、病虫害、气象灾害等生长期是指适宜作物生长的时间,纬度越高,生长期就越短;纬度越低,生长期就越长。
生长周期是指某一作物从播种到收获所需的时间,热的地方,作物生长快,生长周期就短;冷的地方,作物生长慢,生长周期就长。
3、地---地形地形平坦,利于耕作,且利于发展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地形类型多样,利于发展多种经营(立体农业);坡度适中,便于排水;海拔低(地形封闭、山地阻挡冷空气等),气温较高;海拔高,大气稀薄,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迎风坡,降水较多;阳坡,光照充足。
4、水---水源灌溉水源的量---影响产量水源的水质--影响品质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历史和经验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劳动力的丰富程度或素质影响农业发展科技包括机械、良种、冷藏保鲜技术等方面注意1:市场条件市场条件是影响商品农业、现代农业的关键因素。
在近几年高考题中也频频出现。
市场因素可细化为:①市场需求量→供需关系→销售价格。
②市场的时空差异:时间上→上市时间(反季节上市或错峰上市),空间上→市场距离。
③产品市场竞争力→农产品产量、品质、品牌(知名度)、销售价格(受生产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冷藏保鲜成本、营销成本等影响)等。
三、方法归纳1、在分析农业的区位条件时,在众多因素中要着重分析自然条件,即土、地、气、水四个方面,特别是自然条件中的气候条件(气候中包括了热量、光照、降水、昼夜温差、生长期、气象灾害等)2、主要区位因素:某一区域某农业发展所必需的所有因素(条件)。
(二轮)农业区位理论
• 根据农业特点判断
• 根据存在问题判断——各农业地域类型的地理环境、生产特点不同,它们所 面临的生产中的问题也不相同,反映出地域差异和自身生产特点,因此根据 其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判断所属农业地域类型。
(2)不利影响: 过度发展某种农业,会导致农作物种类单一,保持水土功能减弱。 ①干旱、半干旱地区会加剧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土地盐碱化的发生。 ②湿润、半湿润地区会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入湖、入河泥沙增多,河床淤积,湖泊萎缩,防洪蓄洪 能力减弱,旱涝灾害增多。 ③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化肥和农药残留大部分随地表径流汇入湖泊,使湖泊水质下降。湖泊生态 环境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1 高频考点
1.农业区位分析与评价 (2)规律技巧
③特定角度农业区位条件分析 • 水利工程量大小
a农业生产需水量大; b降水少需要灌溉设施; c降水季节变化大造成旱涝灾害——河流中上游水库调 节——河流中下游涝排,旱灌; d地形:地势低洼处,易积水;地势较高处,需要灌溉。
1 高频考点
1.农业区位分析与评价 (2)规律技巧
链,提高附加值 • 积极开拓市场,树立品牌意识
• 多元化经营,增加就业岗位, 提高农民收入
• 加大科教投入,提高农民素质 • 国家政策、资金扶持
要素
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自然条件
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农业发展应因地制宜。如山区发展立体农业,珠江三角 洲地区发展基塘农业
环境
农业发展过程中易产生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水体污染等问题;农业可持 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发展生态农业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农业区位与粮食安全
农业区位因素
1.(2023·全国甲卷)2005年前后,福建泉州开始购买国外优良而昂贵 的胡萝卜种子,在沿海沙质土地进行大规模种植,产品主要出口东 亚、东南亚国家,成为全国重要的胡萝卜出口基地。2020年,泉州 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培育的胡萝卜种子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替 代了进口种子。当地海关也助力胡萝卜出口基地发展,全程跟踪胡 萝卜生产过程,并保障产品及时通关。据此完成(1)~(3)题。
农业是人类的基本产业活动。高考常选取某种农业生产活动方 式或某地的农业生产实例分析,对主要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进 行考查
解答此类题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明确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特点。 ②熟知常见的农作物分布、农业生产方式的特点。 ③学会分析判断农业区位因素的方法
1.农业区位因素的定向分析方法 (1)气候条件:主要结合农作物习性重点分析光照、热量(气 温)、降水、昼夜温差、风、气象灾害等。 (2)地形条件: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势的起伏等方面分析 ①地形类型影响农业生产类型(平原→耕作业;山地丘陵→林业、 果业等)。
(2023·浙江桐乡模拟)水生蔬菜是指生长在浅水池塘、河田及水
田等淡水中,可作为蔬菜食用的植物,主要包括莲藕、茭白、菱角、
慈姑等。20世纪90年代之前绍兴水生蔬菜种植区域相对固定,主要在
平原、河湖区域种植。2015年绍兴市山区种植面积大大反超平原地
区。据此完成6~7题。
6.绍兴水生蔬菜种植区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平原地区( )
C.草场破坏
D.石漠化
解析: 该地位于新疆,新疆气候干旱,水土流失不严重,A错误;
依靠河流灌溉,灌溉多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外加光照充足,蒸发
旺盛,容易导致土壤盐碱化,B正确;草场破坏主要与放牧有关,C
农业二轮复习
区位因素 区位优势 地势平坦广阔(中央大平原) 地形 自 然 土壤肥沃深厚(黑土) 土壤 因 水源充足(五大湖、密西西比河) 水源 素 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 气候 社 水运、公路和铁路相衔接,交通四通八达 交通 会 人口密度 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 经 工业 工业发达,为农业提供机械、电力、化肥、农药 济
3、距海港近,促进了商品经营
3、阿根廷为发展牧牛业采取的措施
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
(三)、商品谷物农业
1、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2、主要的农作物:小麦和玉米
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3、分布: 中部平原(中央大平原)的北部和中部 (即小麦区和玉米带) 4、区位优势:
因 素
科技
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
(四)混合农业
(四)、混合农业
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1、分布
东南部和西南部的草原地区 墨累--达令盆地
2、优点
①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②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 ③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墨累-达令盆地的限制性条件—水源缺乏
土壤
技术
4.发展地分析。区位因素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 。除了静态地从综合、主导方面分析区位因素外 ,更要从发展变化角度度进行分析、评价。 例如,蔬菜基地一般在城市郊区,接近消费 市场,攀枝花现已成为成都冬季重要的蔬菜基地 是由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冷藏、保鲜 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 大为扩展,多变的市场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 和规模。
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 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 地形限制;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不
农业区位因素二轮复习
性自然因素是 ( )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土壤
5.该地区利用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 ( )
A.劳动力成本低 B.生产技术先进
C.种植历史悠久 D.能源供应充足
27.读图16,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指出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的共同有利自然区位条件。(4分) 东部季风气候区,水热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
降水——耕地类型 农业部门
水稻、小麦分布略图 天然降水不足或变率大的地区适合发展畜牧业,
灌溉农业区(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 如果发展种植业需要灌溉水源
绿洲农业
新疆坎儿井
以色列灌溉农业
中国气候分布图
温带大陆性气候,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
水热充足
土壤
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
地形
茶树—酸性土壤
地形:平原种植业;山区—林业、畜牧业, 垂直分异明显地区适合种植多种作物
水源:年降水量<200mm不适合发展种植业 考虑灌溉水源(西北地区)
土壤:河流+平原可以说肥沃 东北黑土,四川紫色土,长江以南红壤
社会 经济
中国热量带和熟制分布图
问题:读国说出影响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和熟制的
主要自然因素。
热量
②主导因素: 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即该因 素对该农业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或条件就 不可能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
例如: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在特有的地形条件— 地势低洼,因此地形是主要因素。
• ③限制性因素:
• 农业生产需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某一地 区其他条件都能满足,唯有某一条件不能满足, 这个缺乏条件就成为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若这个条件(限制性因素)得到满足,该因素 即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而不是限制性因 素。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导学案
人教版必修二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导学案(原卷+答案)一、农业区位因素1.农业生产活动(1)概念:人们利用土地的________,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等,以获得所需的产品。
(2)特点:________、季节性和周期性。
2.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①气候:________、光照、降水等气候条件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很大。
②水源:临近________,或有地下水源、高山冰雪融水,便于修渠打井进行灌溉的地方,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缺乏水源不能进行________的干旱地方,不宜种植农作物。
③地形:平原地区适宜发展________;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________或畜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分布随________有所不同。
④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________,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
(2)人文因素①市场:消费需求决定了农业生产的________和________。
②交通:农产品运往________,需要有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③政策: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法规,如________、鼓励或限制农业生产规模和类型,以及提高或降低农产品的价格等,都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
④其他因素:资金、________、科技、历史、文化、政治等。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市场:________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直接。
2.科技:人们通过技术手段对________、水分等不适宜农业生产的状况进行人工干预,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3.交通运输条件(1)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________、________等技术的改进,使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2)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些新兴的专业化________。
4.我国经济发展对农业区位选择产生的影响(1)城镇化的发展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在________的广大农、牧地区形成一大批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2)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________农产品的需求。
农业区位-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
自然因素(昼夜温差、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
昼夜温 差、自 然灾害 对农业 的影响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和养分的积累,品质优良;与 晴天多,光照充足结合
昼夜温差过大,易造成低温冻害(霜冻);昼夜温差小,品
昼 质较差
夜 温 差
取决于光 合作用与 呼吸作用
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处于最高状态, 产生大量有机物
市场 对农 业的 影响
①市场广阔;人口稠密或城市较多,经济发达,市场需 求量大;产品深受喜爱,市场广阔;
分
②市场距离近:距离近,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析 因
③错开上市时间;上市早晚、季节
素
④市场竞争力强:品牌效应、价格低、规模大、品质好;
⑤交通通达度高,快速运输产品到市场;
⑥保鲜冷藏技术发展,开拓新的更远市场等等
陡坡水土Hale Waihona Puke 持缓坡梯田或林果业河谷
谷 地
阶地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江谷地
横断山区
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 洪水威胁小
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 热量较好 干热河谷
高温、低湿
品种 分布 质量
自然因素(水源)对农业的影响
五种主要的水源补给
水
水量大小
河流 状况
河网密度 河流支流数量、河流的流域面积、流程等
作物生长习性与地理环境
热量带:热带亚热带耐高温;温带喜温暖;寒带耐寒 气温:均温高耐炎热,喜高温怕低温;均温低不耐热、抗寒
作物生 长习性 与气候
昼夜温差:大耐热耐寒;小喜温暖
光照:强喜光;弱喜阴
降水条件:多雨(降水充足)喜湿润(好潮湿);干旱(降 水不足)耐旱(忌潮湿)
风:风力强,植物弹性强、高大,抗风性能强;风力强,匍 匐状生长、矮小,抗风性能弱; 风力弱,抗风性能差
2023届高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农业区位因素
用水得到保障后,当地热带、亚热带水果种植业蓬勃发展,从气候角度分析 其原因。(6分)
全年气温高,热量充足,热带、亚热带水果全年可以生长; (海拔高,晴天多。) 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强,有利于水果品质提高(糖分积累)。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
(1)自然因素: ①气候
②地形
坡度、 海拔
农业类型(坡度小于25°:种植业;坡大:林、牧业;低山丘 陵:立体农业);
;蒸发旺盛的平原:次生 盐渍化)
④水源
(2)社会经济条件 ①市场条件:国内外市场位置、远近、城市人口数量、生活水平高低、消费习惯。 ②交通条件:海运及内河航运条件(对外贸易)、铁路和公路运输网络、航空运输条件 (花卉、高档果品等)。 ③农业技术:机械化水平、灌溉技术和农业科技水平。 ④国家政策:政策、价格、补贴、资金、技术。 ⑤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种(植)养(殖)技术。
2.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一般方法 (1)总体评价法:该种方法常用于分析某一区域图中某种农业发展的条件。该类问题解 答的基本方法:一是全面思考(各因素),重点评析(主导因素),条理清晰;二是利弊均 等,客观公正。 (2)关键因素法:从影响某种农业区位的众多因素中,找出该种农业发展的关键区位因 素。关键区位因素可分为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因素三类。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
农业
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2.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3.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甜菜、甘蔗、柑橘、苹果、棉花等)的生长习性 5.中国农业分布特点。 6.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老高考旧教材适用2025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7农业区位与区域农业发展核心考点练2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核心考点练2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2024·重庆二模)发展低碳农业的关键是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农业生产中的碳排放主要来自化肥、农药、地膜等农资运用和能源消耗,以及农地翻耕、畜牧养殖和秸秆、废弃农膜燃烧等环节;农业生产中的碳汇主要来自植物和土壤固碳,包括植物的光合作用、农田免耕和秸秆还田等。
下表为黄土高原区不同农业生产模式的碳汇量对比表。
据此完成1~2题。
注:净碳汇量常用碳汇量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差值来衡量1.种养复合传统生产模式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 )A.家禽家畜养殖B.运用农药C.秸秆燃烧D.农业机械耗能2.从发展低碳农业的角度考虑,黄土高原区退耕还林农户相宜发展的生产模式是( )A.设施作物的复种模式B.种养复合传统生产模式C.农林牧立体生产模式D.设施养殖循环生产模式(2024·湖南永州三模)陕西中北部(关中川道和渭北旱塬)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是陕西冬小麦主要种植区。
关中川道海拔较低,地势平坦;渭北旱塬海拔较高,以高原沟壑为主,但目前小麦种植面积呈削减趋势。
下图示意陕西中北部1961~2024年冬小麦越冬期改变(越冬期为0℃终日至次年0℃初日的日数)。
据此完成3~5题。
关中川道渭北旱塬3.有关陕西中北部冬小麦越冬期改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关中川道波动增长B.渭北旱塬逐年缩短C.总体呈逐年缩短趋势D.总体呈波动缩短趋势4.陕西中北部冬小麦越冬期的改变,会在肯定程度上( )①提高冬小麦抗寒实力②利于冬小麦平安越冬③使冬小麦播种期推后④加大春季病虫害风险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渭北旱塬小麦种植面积呈削减趋势,最可能的缘由是( )A.小麦种植北界北移B.区域降水削减C.区域水土流失加剧D.种植结构调整(2024·山东临沂二模)甘肃省渭源县(下图示意)依据自然环境差异可分为南部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秦岭西端交会区,中部浅山河谷川(塬)区和北部黄土墚峁沟壑区。
天津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农业与区位资料讲解
天津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农业与区位农业与区位一、农业区位因素农业的区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例如澳大利亚的小麦——牧羊业分布在国土的西南和东南部等地区;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
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就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1.自然因素:(1)气候(光照、热量、水分)——决定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产量;(2)地形(类型、海拔、坡向)——影响作物种类分布、规模化生产;(3)土壤(肥力、盐碱性)——影响作物的产量、宜种作物;(4)水源(灌溉条件)——是半干旱、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
例1:分析西藏发展种植业的有利和不利自然因素:有利条件是地势高造成的光照充足,日照强烈,气温日较差大;不利自然条件是气温低,热量不足,加上地势不平坦,降水少。
例2:我国南方亚热带山地丘陵茶叶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①气候湿润多雨;②排水良好的坡地;③红壤。
例3:尼罗河三角洲(南疆)盛产长绒棉的原因: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条件例4:中亚地区农业以荒漠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自然原因:①中亚深居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适宜发展荒漠畜牧业;②境内有额尔齐斯河、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宜发展灌溉农业。
2.社会经济因素:3、小范围地区农业区位的选择4、我国商品农业基地:5、分析某地或某种农业的区位因素方法:综合分析影响该农业的各种因素,包括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注意有则分析,没有则不必要分析,并且指出哪个是主导因素。
6、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1)农业地域类型分类:根据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将农业地域类型分为三类:①原始农业,包括:游牧业、迁移农业、初步定居农业。
②传统农业,包括:稻作农业、传统旱作谷物农业、传统混合农业、地中海式农业(谷物、果品园艺业)。
③现代农业,包括:种植园农业、现代旱作谷物农业、现代混合农业、乳畜业、市场园艺业、大牧场畜牧业。
农业区位因素二轮专题复习课
水源短缺
盐碱化
•15
思路分析
选定方向
确定优势产业
可 持
发展问题
挖掘潜力 增加效益
提高土地单产
农产品深加工、
续
培育品牌、发
发
展
持续问题
展绿色产品
保护生态环境 治理环境问题
•16
参考答案
1、分析乙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 环境的影响。 水资源短缺,土地盐碱化
2、为促进乙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你认为宜 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 2、结合实例,理解农业生产对环境的 影响,会归纳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 题思路。
❖ 3、通过案例学习,分析问题、归纳规 律,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课中探究一(农业区位因素)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 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 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图a中乙地为世界著名优 质葡萄产地,图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 世界上酒精度最高
失,不宜发展种植业,有 利于发展果林业
•20
【合作探究】
根据材料和右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图 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 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O℃,7月平均气 温24.6℃。
请为当地农业的 可持续发展提 出合理建议。
•21
【合作探究】
根据材料和右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图中A地年 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 月平均气温-12.O℃,7月平均气温24.6℃。
命题规律
❖ 从试题类型看: ❖ 选择题、综合题都有,以选择题居多 ❖ 从考查内容看: ❖ 侧重于对农业区位因素、农作物分布、农业
农业第二轮复习
• (1)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从南向北递减(从东南向西 北递减); • 年降水量分布规律: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
二、农业布局的区域差异: 2、区域积温条件的差异及农作物种类: ≥10℃ 地 区 温度带 作 物(喜凉作物) 积温 南部(辽 冬小麦、棉花、苹果、梨 暖温带 3600℃ 东半岛) 等水果 1000~ 春小麦、玉米、水稻、大 中 部 中温带 3600℃ 豆、甜菜、亚麻 北部(漠 寒温带 1000℃ 春小麦、大豆 河附近) 玉米:由南向北比例逐渐减少; 小麦和大豆:由南向北比例逐渐增多; 水稻: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及东部山区的河谷 盆地
农业区位因素及区域农业发展
区位因素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分布——发挥优势、克 服难题
研究思路: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农业生产与 布局特点 农业 发展 方向
一、区位条件及其对农业生产和布局的影响
⑴地形条件→ 平原、山地、高原面积都 较大,农业类型多样
具体分布是:
古高原、松嫩平原西部 及林区草地
⑵气候条件→
有利条件-→ 夏季温暖,降水丰富,雨热同期;
夏季日照时间长 不利条件-→ 东北平原热量条件差,生长期短; 春季、秋季季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西部高原主要气象灾害:寒潮、 暴风雪、沙尘暴 主要农作物→ ⑶水源条件→ 东北平原河流众多,水源丰富; 春季积雪融化,补充土壤水份 ⑷土壤条件→ 黑土广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 量高
2、社会经济条件及影响
良好的工业基础, 交通发达,对外联系便利 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
平原地区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该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是:
国营农场经营规模大,地区专业化,商品率高,
机械化程度高
二、农业布局的区域差异: 1、区域内部自然 条件的差异: • 读图,年平均气 温和年降水量各 主要分布特点是 什么?
高中地理二轮复习区位专题
区位专题导学案考点盘点:1、农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2、工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3、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4、交通线和点建设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基础知识再现区:1、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自然区位因素(静态因素)分析(2)社会经济因素(动态因素)分析2、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水源:水质好、水源充足。
原料:原料丰富;市场:市场广阔;动力:能源充足;劳动力:数量多且素质较高;科技:科技发达、技术水平高;交通:交通便利政策:政策支持;乡土情感:侨乡;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污染水源的工业: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和河流上游;污染空气的工业:工厂设置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或垂直盛行风向的郊外 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业:远离居民区和农田3、城市区位因素分析一座城市的区位因素,首先要分析他的位置特点,其次是分析影响它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具体应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分析:;地形(海拔较低的濒海、濒湖或沿河的平原地带);河流(河流水运的亲爹或终点;两河流的交汇处;过河点位置;河口位置)社会经济因素: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城市腹地(即服务范围广阔的地方);交通(沿海、沿河、沿铁路干线、沿高速公路等交通便利处);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科技水平高;政策支持;政治中心;工农业基础;发展历史;军事、宗教等。
4、评价某地交通运输发展条件一般是从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如下:(1)自然条件项目评价内容地形平原山地对交通线路的限制较小,工程造价较低,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交通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城镇发展的关系山区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线路应尽量沿等高线修建,避开陡坡,修成“之”字形弯道或开凿隧道水文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缩短桥涵总长度地质地壳运动活跃地区,多断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交通建设难度大,安全性差,故应尽量避开,开凿隧道要避开断层,从背斜部位穿越气候湿润地区应注意排水,干旱地区应注意防风固沙,高寒地区应注意克服冻土带来的不利影响问题探究区:探究一: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的分析思路典例题再现: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7农业区位和我国的农业生产
专题七农业区位和我国的农业生产全国卷5年考情导向考点考题考情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考点一农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全国乙卷·T36(1)(2)全国卷Ⅰ·T36(2)~(3)全国卷Ⅱ·T2~3全国卷Ⅰ·T1、3全国卷5年考点考次统计命题预测:(1)农业区位因素及生态农业的发展;(2)我国的粮食安全。
考点二农业地域类型与我国的农业生产全国甲卷·T1~2全国乙卷·T36(4)全国卷Ⅰ·T36(4)全国卷Ⅱ·T11、T37全国卷Ⅱ·T3~5全国卷·T1~3、T37(3)1.(2015·全国卷Ⅱ·T2~3)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
据此完成(1)~(2)题。
【导学号:01252066】(1)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 )A.提高土壤质量B.节省劳动力C.促进生态循环D.提高经济收入(2)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1)D (2)A [第(1)题,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随着珠三角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的增多,花卉和蔬菜的市场需求量增大。
农民用花基、菜基取代桑基、蔗基,生产花卉、蔬菜,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提高了经济收入。
第(2)题,城市数量增加,使城郊农业发展较快。
城郊农业深受城市市场的影响,要为城市人口提供大量的花卉、蔬菜、肉蛋奶等农产品,种桑、种甘蔗显然与城郊农业的发展方向不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内容较多,复习时重点掌握。
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一是要知道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各
自所包含的要素有哪些。
二是要学会分析不同的地区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主导因素以及限制性因素。 三是要注意各种不同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 影响。
2.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 农业地域类型是受农业主要区位因素影响的,总的来说 它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本考点要求在分析 某个具体农业地域类型时,不仅能指出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外观
能力要求 1.通过判读农业区位统计图,理解影响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掌握不同统计图的判读方法。
2.通过学习,能够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影响农业的区位因
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农业区位因素类试题的解答模板 1.判断某地农业生产主导区位因素的基本方法
农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要结合区域环境特征找出有
利于农业发展最突出的优势区位因素或限制农业生产(主要限
乳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的差异 地域类型 比较项场
气候温和湿润
以人工草场为主 城市人口密集地区 牛奶及奶制品为主 高 以本地市场为主
半干旱、干旱气候
以天然草场为主 地广人稀的地区 肉、皮、毛为主 较高 以外地市场为主
核心点: 题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比较、分析和借鉴
特点及形成这些特点的内在条件,还能进一步进行区位因素分
析。 3.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重点是理解为什么在不同地区,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 影响不同,在此基础上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能力对接
能力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
【真题1】 (2012·全国课标)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 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据
1.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分析与提高商品率和劳动生产率的问
(1)亚洲水稻种植业的两大优势:一是优越的气候条件,季风
气候区的水热组合;二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2)该区农业和经济发展存在的三大问题:一是农产品的商品 率低,农业结构单一;二是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增长有限;
三是科技水平低。
(3)对策:一是调整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结构,实行联产承包 和多种经营,农林牧渔业综合发展;二是发展农产品系列加工 业,把农业生产从自给经济转到商品生产上来;三是加大科技 投入,向优质、高效、高产农业方向发展。
如下面农场中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并且其
产品在农场收入中各占一定的比重,该农场农业地域
类型为混合农业。
变式练习:
读“某地土地利用图”(甲)和“农业产
值构成图”(乙),完成(1)~(2)题。
(1)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大牧场放牧业 B.种植园农业
( C)
C.混合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解析:从两幅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畜牧业与种植业并重,为混
②光照资源丰富
A.①②③
解析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塞上江南”是宁夏的主要农业区,位于黄河边上,属
温带大陆性气候,其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地势平坦,光照资
源丰富和灌溉水源充足。
(2)在世界农业地域类型中,宁夏农业主要属于( C )
A 游牧畜牧业 B 牧场畜牧业 C 旱作农业 D 水田农业
(3)宁夏地理环境自南向北的变化体现了( A ) ①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 ②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向
的问题也可以判断所属农业地域类型。例如,季风水
田农业的典型问题就是“生产规模小、科技水平和机
械化水平低、水旱灾害频繁”。
我国农耕区的家畜、家禽饲养同珠江三角洲的基塘 生产一样属于混合农业。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我国农耕区的家畜、家禽饲养 只作为副业,绝大多数不上规模,产值很小,故不是 混合农业。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因地制宜将甘蔗、 果树、桑蚕的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起来,各产业产值 相近,属于混合农业。
力、知识迁移能力。 3.以某一地区地理环境图表为背景,与工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等 相结合,考查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近年来,随着粮食问题日趋严重,高考也越来越重视对世界粮
食危机的考查。
知识对接
特别提醒 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是常考热点,既有选择题,又有 综合题,近几年高考试题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发展条件以
干旱区过渡 ③农耕区向游牧区过渡 ④长江流域向 黄河流域过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预测2】 由于区域环境的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
型,如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园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
等。图示为四种农业地域类型景观图片,读图,完成(1)~ (2)题。
(1)甲、丙农业地域类型共同的区位因素是( A.地广人稀 B.接近市场 C.降水丰富
A
)
D.劳动力充足
(2)乙、丁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征有(
A.机械化程度高 B.水利工程量大
D
)
C.投入劳动力多
D.受市场影响大
能力要求 1.通过实例对比,明确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并能够正确 判断农业地域类型。
2.通过阅读材料,分析案例,掌握归纳农业地域条件的方法,
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农业地域类型的判读 1.根据分布来判断: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地域 性明显稳定,首先根据经纬度和陆地轮廓进 行区域定位,根据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
据此完成(1)~(3)题。
(2)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 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 A.太湖平原
A
) C.江汉平原 D.成都平原
B.洞庭湖平原
解析
改革开放以来,位于长三角地区的太湖平原,工业化、城
市化发展速度快,水平较高,大量耕地被占用为建设用地,因而 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
2.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与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的比较和借鉴 (1)我国东北国营农场与美国商品农场的区位共同之处。 (2)美国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农工商一体化是其 特殊区位条件。 (3)大面积可垦荒地是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区位优势。 (4)可借鉴之处:大规模经营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先进 的科技和一流的科技服务体系,值得我国广大农区借鉴;加强 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生产链,提高经济效益。 3.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与我国牧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1)我国的某些牧区有着与潘帕斯相似的自然条件。 (2)阿根廷在发展牧牛业领域所做的工作。 (3)我国牧区“靠天养畜”的现状与生态破坏。 (4)可借鉴之处:①人工草场建设;②牧区交通条件和加工 体系的发展。
(3)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江省
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广 C.机械化水平高
D
)
B.生产规模大 D.人口较少
解析
第(3)题,粮食商品率指的是粮食生产总量中商品
量所占比重,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原因是人口比河 南省少,所以粮食消费量少,商品率就高。
【预测1】 下图是油菜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生长状况图。读图, 完成(1)~(2)题。
此完成(1)~(3)题。
【真题1】 (2012·全国课标)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 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
据此完成(1)~(3)题。
(1)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 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
B
)
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 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
解析 根据题干的提示“耕地不断被挤占”,推断出粮食播种面
积减少。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说明单位面积产量 提高,主要原因是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而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 和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对粮食增产影响不大。
【真题1】 (2012·全国课标)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 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
制因素得到解决)的因素。其最突出的优势区位因素或限制因 素即为主导区位因素。如海南三季稻主导因素是“热量”, 河西走廊灌溉农业主导因素是“水源”。
每一地区的农业生产都要受到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 但都有其主导因素。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 要从光照、热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市场、技术 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最突出 的优势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条件,然后从中找出主导区 位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与发展农业 生产的有利条件是有区别的,如影响南疆长绒棉分布的主 导因素是水源,而非光热条件。南疆光热条件优越,是发 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而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是发展 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进行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能力点二
农业地域类型
【真题2】 (2012·上海地理,21~23)宁夏回族自治区是“被贺
兰山护着、黄河爱着的地方”。独特的地理位置,塑造出宁
夏特有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景观。据此完成(1)~(3)题。
(1)“塞上江南”是宁夏的主要农业区,其发展农业
的优势条件是( D
①地势平坦
)
③降水丰沛 ④灌溉水源充足
农业区位
第3讲 农业区位
备考引擎
考点 农业
省区与题号 海南地理,3~4 安徽文综,23~25 江苏地理,17~18 广东文综,40(3)
考情分析 考查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等知识,侧重区域内某种典型 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分析以及地 理统计图表的判读能力与方法
区
位因 素
全国课标文综,1~3
技巧
四川文综,39 农业地 域类型
(1)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解析 B.热量
B
) D.土壤
C.水源
第(1)题,图中大致自西南向东北纬度越高油菜的生长发
育越晚,热量是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
(2)a地种植的油菜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