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4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革兰氏阴性细菌: ◇大肠杆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杆菌 ◇假单胞菌属 ◇阴沟肠杆菌等 3.厌氧菌: ◇脆弱类杆菌 ◇梭状芽胞杆菌属细菌 ◇消化链球菌等
4、真菌:白色念球菌多见。 5、其他:条件致病菌 (1)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2)凝团肠杆菌 (3)腐生葡萄菌
复数菌败血症: 少数病例在同一血标本或3日内从同一 病人不同的血标本培养分离出两种或两种 以上致病菌称为复数菌败血症。
败血症
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 南华大学附属怀化医院 符政远主任医师、教授
课时安排:2节 教学课型:理论课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败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熟悉:实验室检查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重点:败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治。 ◎难点:诊断与鉴别诊断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手段:多媒体
败血症
定义:是病原菌(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侵入 血流生长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和代谢产物引起严 重毒血症的全身感染综合症。 ◆高热、寒颤 ◆心动过速、呼吸急促 ◆皮疹 ◆神志改变等临床表现 ◆重症者可出现:休克、DIC、多器官功能损害。
静滴20%甘露醇250ml,8h一次,加大地塞米松 剂量(30mg/d)静滴5天,雷米封也加至0.6g/d 静滴4d。呼吸转平稳,但抽搐仍存在(4-6次 /d),每次持续30-60秒)。入院第25d出现皮 肤巩膜黄染,疑抗痨药引起,故停用。入院第 25d上午心跳停止,死亡。
尸检病理: 右肺紫红色,切面未见干酪样坏死。 镜下胸膜脏层增厚,毛细血管扩张淤血,部 分肺泡壁坏死,伴大量中性白细胞浸润。脑重 1550g,脑回稍扁平,脑沟稍浅,镜下珠网膜下 腔可见大量的炎细胞浸润。 病理诊断: 流脑 慢性败血症型 小脑扁桃体疝 胸膜炎 支气管肺炎
3.关节症状 大关节红肿、疼痛、活动受限 多见于革兰氏阳性球菌和产碱杆菌败血症 4.肝脾肿大 部分病人可伴有黄疸、压痛。 5.原发病灶 皮肤脓肿、烧伤、褥疮、开放性创伤、呼吸 道、泌尿道、生殖系统位所致。 ◇皮下脓肿 ◇肺脓肿 ◇关节炎 ◇骨髓炎 ◇心包炎等 (2)急性、亚急性心内膜炎 ◇致病菌: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等。 ◇伴有心脏扩大、心衰、血管栓塞症状。
案例分析
此例误诊原因由于: (1)对流脑慢性败血症型认识不足。慢性脑膜炎 球菌败血症之临床特点为间歇性发热、发冷,同 时可伴有瘀斑、斑疹、膝腕关节疼痛,病程可迁 延数月之久,此例数月的临床表现典型,与此型 相符。 (2)局限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结脑的诊断,而 对大剂量激素及强有力的抗痨治疗不能缓解症状 时仍未加分析,直至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时,
二.发病机理与病理变化
(一)发病机理 1.人体因素 重要诱因:机体防御功能缺陷或下降 (1)N缺乏和减少,N0.5×109/L以下, 败血症发生机会明显增多.如化疗 (2)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 广普抗生素、机体抵抗力、放疗等
(3)各种操作: ◇气管插管 ◇静脉导管留置:引起葡萄球菌败血症,院内 感染败血症中占重要地位。 ◇气管切开等局部屏障功能破坏,有利于细菌 进入人体。 (4)严重原发病: ◇肝硬化 ◇糖尿病等均为重要诱因
实验检查: Hb85g/L,WBC3.2×109/L,N0.7,L0.3,Pt85× 109/L。 入院第17天出现高热(40℃),咳嗽加剧 (仍有血痰),胸痛明显,改用静滴先锋霉 素(4g/d)8天,入院第20天病情加重,全身 衰竭,语言含糊欠清,高热持续不退,于当 晚出现昏迷,颈强直,四肢强直性抽搐, T35次/min,节律不整,双侧瞳孔缩小,考 虑为狼疮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凡急性发热患者,血WBC N 无局限于某一器官的急性感染时, 有败血症的可能。 2.有皮肤感染史、外伤、挤压疖肿史、呼吸道、 胆道及尿路感染灶。 3.皮疹、肝脾肿大、迁徙性脓肿。 4.有严重基础疾病而出现发热(T>38℃,低血 压(收缩压<90mmHg)或少尿( <20ml/h),不能 有原有疾病或其他解释者。 5.血培养或骨髓培养阳性是确诊的依据。
菌血症定义: 是指少量细菌入血未引起明显毒血症者。 脓毒血症定义: 细菌栓子随血流可出现迁徙性炎症,如全身多 处脓肿形成称为脓毒血症。
一.病原学
1.革兰氏阳性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内外败血症常见 ◇葡萄球菌 ◇肠球菌 ◇链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院内感染败血症多见 ◇肺炎链球菌:免疫缺陷、老人、婴幼儿败血症 ◇B组链球菌:可引起新生儿败症。
三.临床表现:多无明显潜伏期
(一)败血症的主要临床表现 1.毒血症症状 ◇急起寒战、高热,出汗,但出汗后症状不缓解。 ◇各种热型:弛张热、间隙热、不规则发热、稽 留热等 ◇全身不适、头痛、关节痛、肌肉痛、恶心、呕 吐、腹痛、腹泻等。 ◇重症者可导致: 中毒性脑病、心肌炎、感染性休克。
2.皮疹: ◇瘀点多见 ◇分布在躯干、四肢、眼结膜、口腔粘膜, 如流脑、流行性出血热。
(二)鉴别诊断 1.still,s(变应性疾病):与败血症不同之处 (1)高热、T>40℃,持续数周到数月, 无明显毒血症症状,可有缓解期。 (2)皮疹出现短暂,且可反复出现。 (3)多次血及骨髓培养均无细菌生长。 (4)各种抗菌药物治疗无效。 (6)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消炎痛可降温, 临床症状缓解。
2.革兰氏阴性败血症 (1)大肠杆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假单胞菌 属、阴沟肠杆菌等。 (2)院内感染者多见 (3)多有严重原发病灶 (3)多为内毒素、细胞因子、炎症介质导致中 毒症状。 (4)部分可发生感染性休克、低蛋白血症。 (5)重症者可可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DIC。
3.厌氧菌败血症 (1)入侵途径:胃肠道及女性生殖道为主 (2)主要致病菌:脆弱杆菌 (3)临床特点: ◇高胆红素血症,常高出正常10倍以上 ◇黄疸发生率高,其发生率10%~40%以上 ◇并发血栓性静脉和迁徒性脓肿或感染 ◇易并发肺炎,婴幼儿患者发生率高
2.常见败血症治疗 (1)革兰氏阳性细菌败血症 ◆社区获得革兰阳性败血症 多为金葡菌、A组溶血性链球菌所致 ◇青霉素 ◇苯唑西林 ◇头孢噻吩 ◇头孢唑林
◆ B组溶血性链球菌败血症 第一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医院感染败血症 90%以上为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 ◇MRSA和MRSE():? 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利福平 ◆肠球菌败血症 氨苄西林与氨基糖苷类联合
仍认为是狼疮性脑炎或结脑所致,未考虑到此 例并无系统红斑狼疮活动的实验室指标。 如:抗核抗体(ANA)对ALE(系统红斑狼疮) 的敏感性为95%,抗双链DNA(dsDNA)抗体:特 异性95%,对确诊SLE有参考价值。 但本例无上述指标阳性。 (3)病人反复发热、皮疹,如警惕到败血症的可 能,或在出现中枢神系统症状时做腰穿则有可 能发现致病菌。
病例分析
女,40岁。因反复发热、咳嗽、皮疹、关节痛5 个月收住院。入院前5个月因受凉后出现发热、 咳嗽 、咳痰(少许白色粘液痰,偶咳脓痰)。 四肢关节痛,皮肤一过性红色皮疹。按支气管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间断服用强的松及抗生素, 症状时轻时重。入院前5天上述症状加重而收入 院。入院时体检:T36℃,R20次/min,P96次 /min,BP14.7/10.7kpa。神志清楚,慢性重病容, 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面部有色 素沉着斑,口腔粘膜溃疡,表面覆盖有白苔。颈 软,双肺可闻及少许干湿罗音。
2.病原菌因素: (1)金葡菌 :分泌多种酶和外毒素: 血浆凝固酶 a-溶血毒素 杀白细胞素 严重的败血症和脓毒血症 肠毒素A 剥脱毒素 红疹毒素 (2)肠毒素F与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有关。 内毒素 微循环障碍、感染性休克。
(二)病理变化 1.组织和脏器: ◇变性 ◇水肿 ◇坏死 ◇脂肪变性 2.毛细血管损伤 ◇皮肤和粘膜瘀点、瘀斑 3.迁徙性脓肿: ◇肺、肝、肾、皮下组织等处。
心脏无异常。腹平软,肝肋下2cm,质软,无压 痛,脾未触及,腹水征阴性,神经系统未见异 常。 实验室检查: 血WBC4.4×109/L,Hb105g/L ,Pt110×109/L。 尿蛋白(++-+++),RBC及WBC(+-++),颗粒 管型(+)。痰多次涂片及培养抗酸杆菌阴性。 多次血找狼疮细胞阴性,抗核抗体阴性,类风 湿因子阴性,ESR53mm/h,血培养1次阴性。A/G 比值1.6:1。肝肾功能正常。入院初胸片示两中 下肺片状模糊阴影,以右肺为主。ECG示窦性心 动过速,aVF导联ST段下移0.05-0.1mv,T波倒置, P-R间期缩短。
(二)不同致病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 1.革兰氏阳性细菌败血症:金葡菌败血症为代表 (1)多见于青年男性 (2)皮肤疖、痈多见 (3)急起寒战高热 (4)皮疹呈多形性:瘀点多见。 (5)常有大关节红肿痛,但化脓性少见。 (6)特点: 迁徙性损害 多有 肺部浸润,可形成肺 脓肿,肝脓肿、化脓性脑膜炎、骨髓炎、皮下脓 肿。 (7)可并发心内膜炎
4、医院内感染: (1)占比例高达30%~60% (2)多有严重基础疾病:肝硬化、血液病、肿瘤、 糖尿病、慢性肝病等。 (3)部分为医源性感染:各种操作 (4)常见致病菌: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杆菌 金葡菌 表葡菌 铜绿假单胞菌
四.实验室检查
(一)血象:多有WBC N (二)病原学检查: 1.血培养,必要时采用血块培养,阳性率高。 2.骨髓培养,如伤寒 3.脓液、脑脊液、胸腹水、瘀点挤液培养 4.厌氧菌培养: ◇可用气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等, ◇可在1h内作出厌氧菌的诊断。
2.伤寒 (1)持续性发热,多无寒战 (2)肝脾肿大 (3)WBC E N (4)起病缓慢 (5)Widal反应可阳性,血培养可确诊。
六.治疗
(一)病原治疗 1.病原治疗原则: (1)早用,血培养以前即使用抗菌药物 (2)联合用药: 两种有效抗菌药联合应用,要用杀菌剂 。 (3)静脉给药,大剂量。 (4)疗程宜长,3周以上,或在体温下降至正常, 临床症状消失后再继续用7-10天。
入院拟诊:肺炎,系统红斑狼疮? 给予氨卡青霉素(4g/d)6天,丁胺卡那霉素 (0.4g/L)17天,每天体温在36-38℃波动,咯少 许血丝痰。入院第6天,考虑肺结核,加服雷米 封(0.3g/d)、利福平(0.45g/d)及乙胺丁醇 (0.75g/d)14g天,午后发热(39℃)。入院12天 面及胸背部出现成片的红色皮疹,不痒。静点地 塞米松(10mg/d)8天,2天后皮疹消退,但双手 掌又发现皮疹。入院14天胸片示病灶较前扩大, 似有空洞形成。
4.真菌败血症: ◇多见于严重疾病后期 ◇多见于老年、体弱、久病者 ◇真菌、白色念球菌、热带念球菌等。 ◇常累及肺、脾、心内膜等脏器。 ◇表现似革兰氏阴性败血症
(三)特殊类型的败血症 1.老年人败血症: (1)大肠杆埃希菌、克雷伯杆菌及厌氧菌为主。 (2)肺部感染、褥疮感染为常见。 (3)易并发心内膜炎。 2.新生儿败血症: (1)母亲产道感染,吸入感染羊水、脐带或皮肤 感染。 (2)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B组溶血性链球 菌、金葡菌等。
(2)革兰氏阴性细菌败血症 ◆第三代头孢菌素: ◆氨基糖苷类+亚胺培南 (3)厌氧菌败血症 ◆替硝唑 ◆头孢西丁 ◆头孢替坦 (4)真菌性败血症 ◆两性霉素素B与氟康唑联合、伊曲康唑等。
(二)去除原发灶 ◆切开引流 ◆穿剌引流 ◆手术治疗 (三)其他治疗 ◆降温 ◆支持治疗:维生素、输新鲜血、血浆、 白蛋白。 ◆维持水与电解质的平衡 ◆感染性休治疗、纠酸等措施。
3.烧伤后败血症 (1)是大面积烧伤后的常见并发症 (2)多为混合感染,金葡菌、绿脓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 (3)临床表现: 有过高热、低温(36℃以下),多为驰张热。 (4)心动过速更显著,可出现中毒性心肌炎、 中毒性肝炎、休克等。 (5)多有麻痹性鼓肠。 (6)可伴神志改变、局部创面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