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养正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养正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 和.(huó)稀泥浑身解.(jiè)数变换莫测变本加利
B. 彳亍
..(chìchù) 软着.(zháo)陆兵慌马乱扭怩不安
C. 游说.(shuō)飨.(xiǎng)士卒星辉斑斓挥斥方酋
D。

骨髓.(suǐ)变徵.(zhǐ)之声别出心裁不胫而走
2。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
放可算首当其冲
....,竟占污染总量的45%。

B. 我们不能妄自菲薄
....自己的成绩,任何时候都不能气馁,也不应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
C。

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
....,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读起来很累人。

D。

没有一个亚洲买家会不顾一家发电厂的安全,和供应商
锱铢必较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 习近平强调,6年来,金砖国家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我们一致决定本着共赢、合作、开放的精神,深化金砖国家伙伴关系。

B。

过于放松的假期有可能带来一些可怕的结果.很多学生感觉无事可做,容易变得懒散,失去目标和动力,严重的会出现自卑、抑郁、焦虑不安。

C.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马拉拉•优素福•扎伊那为理想而矢
志不移的奋斗精神、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深深地打动了世界人民的心,甚至为她唏嘘落泪.
D。

“路遥热”的出现是一件鼓舞人心的好事,它说明文学需要有大情怀和大境界,朴实无华而充满道德诗意的现实主义作品是有生命力的,是不会过时的。

4.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

还书用语:大作拜读完毕,兹原物璧还。

B. 请柬用语:6月16日是小女满月之喜,本人略备薄酒,敬请各位光临.
C。

情景对话:“令尊贵庚?"“家父今年54岁.”
D。

求教用语:您之大作已拜读,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 5.对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3分)
A。

宫、商、角、徵、羽是中国古乐的基本音阶,故有“五音不全”的成语.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B.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与《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它们被称为“春秋三传”。

C. 我国史书有几种编写体例,《左传》是属于编年体史书,《国语》《战国策》属于国别体史书,《史记》属于纪传体史书.课文《荆轲刺秦王》就选自《史记》的刺客列传。

D. 春秋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秦伯,郑伯皆是用爵称。

二、(共28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19分)
(一)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其季父
..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秦二世三年,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钜鹿。

战少利,陈馀复请兵。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人或说项王:“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
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
..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乃自刎而死.
(节选自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
(二)
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
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B.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C.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D.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又称表字,旧时男子18岁时行冠礼,表明男子成年了,在本名以外另起表德行或与本名意义有关的字,而古代女子无需取字,旧时女子也是18岁成年。

B.季父:最小的叔叔.古代兄弟排行称谓。

古代以伯、仲、叔、
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

C.《史记》全书分为五部分:本纪、世家、列传、表、书。

《项羽本纪》属于“本纪”的内容,“本纪”是以王朝的更替为据,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

D.司马:古代官名,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政和军赋的长官。

汉大将军、将军、校尉之属官都有司马,专掌兵事。

“左司马曹无伤”中“左司马”就是掌管军事的。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项羽英勇无畏。

在钜鹿之战中,他焚舟破釜、自绝退路以激励将士,最终成功扭转战局。

B.项羽虚荣残暴。

他执意衣锦还乡,有人因所提定都关中之说拂逆其意而惨遭烹煮之大祸。

C.项羽自尊仁爱。

他自觉无颜还乡而拒绝船夫以图再起的建议,不忍杀其爱驹而赐予他人。

D.项羽执迷不悟.面对惨败,他至死不愿省察自我过错,而将一切归咎为上天的刻意安排。

9.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①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5分)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5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0--11题.(9分)
始闻秋风①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②动,雕眄③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①本诗写于诗人晚年。

②拳毛:即蜷毛,马毛拳曲貌。

③眄,斜视。

10。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中的“我”可理解为有情的秋风,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一年未见的“君”,也就是诗人,形象塑造可谓别出心裁。

B.颔联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五更听到风声醒来,对镜感叹自己容貌之变化,和首联相接,仿佛是在畅叙别情。

C.颈联中,“雕”感受到秋风,睁开睡眼“眄青云",诗人通过写“雕”畏惧秋风,侧面表现了秋风的神奇力量。

D.尾联中的“君"指秋风,而“扶病”二字则解释了“一年颜状镜中来"的原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11。

有人评价此诗情感跌宕起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
三、(15分)
12.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0分)
(1)《沁园春·长沙》中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中“易水诀别”一幕中,表现宾客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
" 。

(3)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常和同学到湘江游泳并写下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样气势豪迈的诗句,后来他在《沁园春·长沙》中的两句诗
“,"就是对这一时期这一生活的回忆,其实两者都是借写游泳言志.
(4)荆轲在易水告别太子及宾客时,高唱
“,!"表现了荆轲去刺杀秦王时的悲壮情怀和不完成任务誓不回的坚定意志。

(5)《再别康桥》中诗人运用比喻,借用对柳的描写,表达了挚爱情感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名著考查。

(5分)
(1)孔子,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现代教育倡导的启发式教育中的“启发”一词就可追溯到《论语》。

孔子说:“,.举一隅, ,则不复也。

”(2)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是半自传体长篇小说,以
为小说的故事主线。

小说中的房东密考伯夫妇是狄更斯以他的父母为原型塑造的,密考伯夫妇那种“债多不用愁、乐天知命"的性格成为文学中的典型,称做“主义”.
四、(15分)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14——16题。

芦草之思
王巨才
①那时秋风渐紧,霜叶飞红,忽然就想起了家乡的芦草。

②芦草,即芦苇,亦称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古诗词中经常提到它,足见在骚人墨客心目间,它也算一道颇堪赏读的风景.镜头里、画面上、诗词文章中,只要有了那么几束临风摇曳的花穗,立马便活泛、生动、爽朗、辽远起来.但在家乡人眼里,它不过是普通的茅蓬野蒿,不需费工费时,又能提供生活的不时之需,故称之为“草”,这并无轻忽的意思,反而多了几分亲近。

③去年冬天,我得了一种俗称“打嗝”的毛病,虽无关紧要,却顽缠,麻烦,闹得食不甘味,寝不安枕。

为此想过不少法子——憋气深呼吸,大口吞咽热水,筷头轻触咽喉诱使作呕等,逐
一试过,都不管用。

去医院就诊,说是腹腔横膈肌痉挛所致,用过一些药,也没明显效果。

恰在那时,老家有人打电话过来,没讲几句便听出蹊跷,说,是打嗝啊,告诉你个偏方,准行。

也是病急乱投医吧,将信将疑照记下来:芦根、柿蒂、竹茹各10克,丁香6克。

到中药房,坐堂医生看了,说治呃逆吧,可以试试.不想这一试,也就十来副汤药,那饿鬼般纠缠不休的病魔竟然真就被制服了。

民间偏方中,芦根是治疗许多杂症不可缺少的一味草药,虽不值钱,却在缺医少药的年代医人无数,应算一大功德。

④芦草每年四月发育新枝,端午前后,正是叶片舒展、生长旺盛的时候,乡下人会把芦叶采摘下来,束成小把,拿到城里头换钱。

过端午包粽子,是老家瓦窑堡家家看重的节庆之一,我家人多费事,端午的头天就得开始准备,要把软米(糜子)、大枣、芦叶、马莲条分别盛到瓦盆里泡好。

第二天一大早,母亲便端一小凳,坐在这些水淋淋的盆具间,像一位老道的艺术家,
开始了熟练的操作。

包粽子说难不难,但真要把它包得大头尖尾、见棱见角-—按母亲的说法要“俊模俊样"—-也不容易.因芦叶窄,母亲一般视叶片宽度将两片或三片叶子叠平整,先用左手拇指压在掌心,再用右手自如地卷成漏斗状,并依次充入软米、大枣,然后把“漏斗”上部预留的叶子折回来包裹严实,同时迅速用马莲条缠绕捆好。

这期间,左手是无法动作的,全靠右手和牙齿的灵巧配合。

我试过几次,不是漏米,就是散架。

母亲
说,你们要都会,早不要我了。

母亲做的粽子个儿大,每个有二两重,味道清香,冷热可食,冷吃比热吃更好,爽口,筋道。

现在商店买来的粽子,无论“稻香村”的还是“宫颐府”的,精致是精致,但无论如何也找不出记忆深处的那种口感.这常让我想到千年以前在洛阳为官的吴中张翰因“莼鲈之思"而怅然若失的慨叹.
⑤深秋季节,芦草成熟,寒风过后,芦叶尽落,此时也正是农闲时间,勤快的庄户人便把野地里的芦秆收割回来,破成篾子,或自己动手,或请专门的篾匠编织成炕席,除自家用外,还扛到集市出售。

这编席子也算得上个技术活,不是谁都干得了的.心灵手巧的,编出的席子平整细密,色泽光洁,手艺不好的,做出的活粗粗糙糙,松紧不一,两者价钱相差很远。

那时的瓦窑堡无论城乡,家家住窑洞,户户有炕,席子是少不了的.城里人过年,即使光景差些的,也要刷窑洞,换窗纸,买年画,贴对联,到年三十,生熟茶饭料理就绪,就换上新买的炕席,满窑洞顿时给衬托得豁亮起来,人们的心情自然也振奋了好多。

正因此,年节的农贸市场上,席子成了抢手货.城门外的河滩上,看成色的,量尺寸的,谈价钱的,人来人往,煞是热闹。

农民由此有了一笔额外收入,一年的油盐钱和孩子的学费有了着落。

⑥陕北人生性达观,日子苦焦,但苦中作乐的文娱生活是不能少的。

通常的娱乐方式除了唱曲子、听古朝、闹秧歌之外,每到
农闲时节逢集赶会时,还会有自乐性质的“道情”班子哄场助兴。

每个班子八九人,都是地地道道喜欢热闹而又有一定文艺特长的农民。

演出时不化妆,以说唱为主,同一表演者可扮演不同角色,却也能把剧情演绎得跌宕有致、声情并茂。

乐器道具因陋就简,一块头帕代表小姐,一柄扇子就是秀才,锣锣鼓鼓,三弦胡琴,都是自制的。

其中有一种叫作“管子"的乐器,就是用苇秆做成的。

管子类似洞箫,长短只有一尺,也是七孔,另按顶端的一个“咪子”,便可随剧情变化吹奏出或雄浑激越或悠扬委婉的不同曲调.这管子音色清亮,传声远,在整个乐队中起引领作用,山背后、沟道里的行人,听见管子的声音就知道有道情演出。

⑦芦草生命力强,耐瘠薄,但性喜阴湿,在干旱的陕北高原也只有山坡背阴处和沟底河湾里才偶一可见。

那些零零散散生长于荒山野地的芦草,虽不入大师法眼,在杜甫、范仲淹写于陕北的《羌村三首》和《渔家傲》中也没有留下些许踪影,但却在艰辛岁月里竭尽所能,倾其所有,给家乡父老那么多帮助,那么多便利,也为我寂寞的童年生活增添了那么多乐趣,我是应该写写它的。

我对它情有独钟,常常感念它,一如感念那些普普通通老实厚道的父老乡亲.
⑧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过,人是会思想的芦草.
⑨但不是每一个会思想的人都有芦草的飒爽、慷慨。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第一段虽然简短,却充满诗意,直接点明了写作对象—-家乡的芦草,也引出了下文“芦草,即芦苇”的介绍。

B。

文中作者写自己得了一种“打嗝”的毛病,是为了引出关于用芦根治病的描写,从而突出芦草的价值.
C. 文章第四段运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对母亲端午节包粽子进行了详细描写,突出了母亲的勤劳,也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

D.作者对家乡的芦草情有独钟,因为芦草在艰辛岁月里给作者家乡的父老乡亲提供了很多帮助,也让作者的童年生活变得充满乐趣.
15. 四至七段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芦草的?请简要概括。

(6分)
16.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篇散文主题的理解。

(6分)
五、(17分)
17。

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一副七字对联,此对联适合挂在教师办公室。

把对联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分)
芝兰座桃李绕阶春凝香满园锦绣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年4月18日在京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种媒介(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79。

9%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

调查还发现,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

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17.0%提高了5.8个百分点;0—17周岁未成年人的听书率也有所增长.具体来看,未成年人群体中,14-17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最高,9—13周岁少年儿童和0-8周岁儿童的听书率相差不大。

同时,听书的方式也很多样.我国成年国民中,选择通过移动有声应用软件平台听书的人最多,选择通过广播和微信语音推送听书的也占一定比例。

(1) 用一句话归纳上述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

(5
分)
(2)针对上述消息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写一段评述性文字。

不超过80个字。

(8分)
六、(60分)
1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我们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走过街市阡陌,感受世俗万象;走过任性自我,磨砺青春锋芒;走过困惑迷惘,把握前进方向……
请以“走过,才明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立意自定;(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3)不少于800字.
养正学校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半期考试答案详解
1、【答案】D
【详解】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

题中A项, 浑身解.(xiè)数变换莫测——变幻莫测变本加利——变本加厉;B项,软着(zhuó)陆兵慌马乱-—兵荒马乱扭怩不安——忸怩不安;C项,游说(shuì)挥斥方酋-—挥斥方遒。

故选D。

2、【答案】D
【解析】A.首当其冲: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此处形容汽车尾气排放高居空气污染源榜首,望文生义.
B.妄自菲薄:指过分的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后面不能带宾语,此处有宾语“自己的成绩”,使用错误。

C.文不加点:意为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借以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此处形容旧体诗集中没有标点符号,属望文
生义.
D.锱铢必较: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

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

使用正确.
故选:D。

3、【答案】D
【解析】A.语序不当,“共赢、合作、开放”逻辑顺序不当,应该是“合作、开放、共赢”.
B.成分残缺,“会出现自卑、抑郁、焦虑不安”中“出现”的宾语中心词残缺,可在句末加“等问题".
C.结构混乱,“甚至为她落泪”偷换主语,其主语不能承前文的“矢志不移的奋斗精神、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应是“人们”,可在“甚至”前加“很多人".
D.正确.故选:D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语言得体主要指根据身份、地位、场合、对象、目的等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来使用语言。

要注意谦敬词和语体色彩.D.敬词,用于别人对自己询问.故选D.
5、【答案】C
【解析】C“课文《荆轲刺秦王》就选自《史记》的刺客列传”错误,《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燕策三》.
故选:C。

6、【答案】C
【解析】6、C.“咸阳"是“西屠”的宾语,因此不能断开,故排除BD;“杀”的宾语是“降王子婴”,故应在“子婴”后断开,排除A.译文:过了几天,项羽率兵西进,屠戮咸阳城,杀了秦降王子婴,烧了秦朝的宫室,大火三个月都不熄灭;劫掠了秦朝的财宝、妇女,往东走了。

故选C。

7、【答案】A
“旧时男子18岁时行冠礼”错,应是20岁。

“古代女子无需取字"错,古代女子也取字,“旧时女子也是18岁成年”错,应是15岁。

故选A。

8、【答案】B
“有人因所提定都关中之说拂逆其意而惨遭烹煮之大祸”错,此人被烹煮的原因是讽刺项羽沐猴而冠。

原文有“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故选B。

9、【答案】①项王说:“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征求我的脑袋,我就把这份好处送你吧!”
②我派遣将领守住关卡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与意外变故的发生。

参考译文:
项籍是下相人,字羽.项籍的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是项燕,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害的那位楚国大将.秦二世三年,项羽诛杀了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扬诸侯。

他首先派遣当阳君、蒲将
军率领二万人渡过漳河,援救钜鹿。

战争只有一些小的胜利,陈余又来请求增援.项羽就率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锅碗全部砸破,把军营全部烧毁,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此向士卒表示一定要决死战斗,毫无退还之心。

部队抵达前线,就包围了王离,与秦军遭遇,交战多次,阻断了秦军所筑甬道,大败秦军,杀了苏角,俘虏了王离.过了几天,项羽率兵西进,屠戮咸阳城,杀了秦降王子婴,烧了秦朝的宫室,大火三个月都不熄灭;劫掠了秦朝的财宝、妇女,往东走了。

有人劝项王说:“关中这块地方,有山河为屏障,四方都有要塞,土地肥沃,可以建都成就霸业。

”但项王看到秦朝宫室都被火烧得残破不堪,又思念家乡想回去,就说:“富贵不回故乡,就象穿了锦绣衣裳而在黑夜中行走,别人谁知道呢?”那个劝项王的人说:“人说楚国人象是猕猴戴了人的帽子,果真是这样。

"项王听见这话,把那个人扔进锅里煮死了.项王的部队在垓下修筑了营垒,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兵把他团团包围了好几层。

深夜,听到汉军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项王大为吃惊,说:“难道汉已经完全取得了楚地?怎么楚国人这么多呢?”于是项王骑上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在后面,趁夜突破重围,向南冲出,飞驰而逃。

天快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命令骑将灌婴带领五千骑兵去追赶。

项王渡过淮河,部下壮士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项王到达阴陵,迷了路,去问一个农夫,农夫骗他说:“向左边走.”项王带人向左,陷进了大沼泽地中。

因此,汉兵追上了他们。

这时候,项王想要向东渡
过乌江。

乌江亭长正停船靠岸等在那里,对项王说:“江东虽然小,但土地纵横各有一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称王啦.希望大王快快渡江。

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没法渡过去。

”项王笑了笑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再说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于是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位忠厚长者,我骑着这匹马征战了五年,所向无敌,曾经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送给您吧。

”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兵器与追兵交战。

光项籍一个人就杀掉汉军几百人。

项王身上也有十几处负伤.项王回头看见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相识吗?"马童这时才跟项王打了个对脸儿,于是指给王翳说:“这就是项王。

”项王说:“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征求我的脑袋,我就把这份好处送你吧!”说完,自刎而死.
10、【答案】C;
“写‘雕'畏惧秋风,侧面表现了秋风的神奇力量”错误;此处的雕是为了“眄青云”而睁开眼睛,并非畏惧秋风
11、【答案】①首联表露出诗人的欣喜之情。

作者把秋风拟人化,通过秋风深情回忆去年与诗人作别,今又回到诗人身边,营造了一个奇妙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秋风去而复还的欣喜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