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案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教材分析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1章第2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初中阶段,学生通常都是用光学显微镜的低倍镜来观察细胞,本节在此基础
上,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生物材料,让学生用高倍镜去观察、比较,可以增加对细胞多样性的
感性认识,让学生从中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教材通过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介绍,
使学生对细胞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原核细胞多种多样,但它们有相似的
细胞膜和细胞质,只是细胞核不同,这两类不同的细胞具有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资
料分析;再现了人类认识生命体统一于细胞的最初的一段科学史,是一则很好的生物科学史
教育的素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2)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3)说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联系。
(4)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能力目标:
(1)思维训练:训练归纳对比的学习方法。
(2)自主学习: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等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参与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2)认同细胞既具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3)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讨论技术进步在科学
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步骤和要点。
2.归纳比较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
4.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难点:
1.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
四、学情分析
本节所有的内容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细胞,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服务的。学生在初中学习过显微镜的使用,具有使用低倍镜的知识,但从未使用过高倍镜观察细胞,可
借助本节内容训练学生正确使用高倍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技能。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体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生初步具有收集资料的能力,课前可安
排学生从不同的渠道收集细胞学说建立的资料,结合教材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上课时让
学生分组介绍自己整理的科学史实,最后使全体学生达成共识: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不断
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科学发展与技术有很大的关系,技术的进步可以更好地推
进科学的发展。
五、教学方法
1.实验法: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初步把握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步骤。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六人一组,教室内教学。课前准备好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
镊子、滴管、清水等材料用具,配制常用染色液。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课前培训8个学生充当“小老师”协助老师指导同学使用显微镜。
教师课前10分钟,制作好所有已选材料的临时装片。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屏幕显示教师课前10分钟,制作好所有已选材料的临时装片。
教师:同学们,这是我课前10分钟制作好的所有已选材料的临时装片并显微投影出来的。你
们希望了解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什么样的吗?请自己动手吧。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
点。然后展示探究的第一个问题,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要求?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要求?
教师:大家提出的这些问题很好,看得出课前认真预习了。那么我们今天主要来解决这些问
题。多媒体展示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重点讲解实验原
理,强调高倍显微镜的规范使用。
学生明白原理后教师继续和学生分析说明实验步骤,强调实验注意事项,提出思考问题,布
置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六人一组,分工合作。并让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思考讨论所提出的
问题。
多媒体展示探究思考题。
问题1: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为什么?
问题2: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观察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问题3: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再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
在学生分组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课堂实录) ,
等学生分组实验进行到有结果时,找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并让学生交流观察自己的结
果,教师展示结果比较好的实验组,总结相关知识。教师归纳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对光→放
置装片→使镜筒下降→使镜筒上升→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将要用高倍镜观察的部位移至
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高倍镜→观察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同时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小组讨论回答上述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能深入领会实验原理,有利于掌握操作要领;通过提出探究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