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巴金是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

主要的小说作品有《灭亡》、《新生》、《死去的太阳》、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人间三部曲《憩园》、《寒夜》、《第四病室》等等。

《爱情三部曲》包括《雾》、《雨》、《雷》(中间夹杂的一篇很短的小说)和《电》,通过爱情来考察人的性格及其成长过程。

巴金早期作品《爱情的三部曲》由“雾”、“雨”、“雷”、“电”四部中篇小说合辑而成。

《雾》完成于 1931 年夏,在上海《东方杂志》连载;《雨》完成于 1932 年底,在南京《文艺月刊》连载;《电》则于 1933 年 12 月在北京写成。

小说《雷》则作为小说《电》的外一章被收录入《电》中。

1936 年,这三本书被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以合集的形式结集出版,总题名为《爱情的三部曲》。

《爱情的三部曲》以小说人物的爱情纠葛为引线,以展示小说人物的性格变迁为主要目的,描绘了周如水、吴仁民、方亚丹、李佩珠等一大批有代表性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动乱的社会现实面前各式各样的人生选择与成长轨迹,真实的展现了青年们在反抗现实的斗争活动中的思想性格和心理状态,展现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革命与恋爱的纠葛中产生的苦闷和希望,赞美青年人憎恨黑暗现实、追求光明理想和勇于献身的精神,是巴金早期描写革命恋爱系列题材小说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二、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巴金小说文本之所以在很长的时间里能持续保持对读者的吸引力,首先在于每一个文本都蕴含了作者的关切目光和真挚情感,其次在于巴金小说是讲故事的“人” 的文学小说文本或有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或有引人入胜的戏剧性冲突都是围绕“人” 的命运和“人” 的心灵而展开。

本文通过对爱情三部曲中人物的性格及其成长过程,分析概括出小说中人物具有浓厚的青春意蕴,从侧面印证了巴金所创作的小说中独有的特色和创新之处,具有一定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爱情三部曲》真实的展现了青年们在反抗现实的斗争活动中的思想性格和心理状态,展现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革命与恋爱的纠葛中产生的苦闷和希望,赞美青年人憎恨黑暗现实、追求光明理想和勇于献身的精神,本文通过对青年们青春的追求和叛逆进行解读,让当代青年人生活有所启示,学会追求光明理想和勇于献身的精神,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三、研究目的
《爱情的三部曲》以小说人物的爱情纠葛为引线,以展示小说人物的性格变迁为主要目的,本文通过对巴金小说《爱情的三部曲》中主人公的青春意蕴进行深入而系统的解读,从而发现《爱情的三部曲》独有的艺术特色。

四、研究现状
对《爱情的三部曲》的人物形象分析是国内众多巴金小说研究者的一个主要关注热点。

李丹晨(1980)、罗田(1984 )通过重评“雾”“雨”“电”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指出“爱情三部曲”在反国民党黑暗统治斗争中所起的重要影响;金宏宇(1994 )则将巴金的《爱情的三部曲》与屠格涅夫的《罗亭》人物形象相比较,发掘屠格涅夫作品对巴金的影响。

何海东(2019)通过对三部曲中的人物进行分析,认为《爱情的三部曲》以爱情为红线,其中的艺术特色值得细细的去品味,三部曲中人物的性格特点都可以反映出芸芸众生中性格的一个代表,巴金以丰硕的成果以及坦荡高贵的人品,向世人证明了爱心的价值、真诚的伟大。

在作品艺术特色得失的探讨上,艾晓明(1984)在梳理巴金写作思路的过程中着重探讨了“爱情的三部曲”中青年形象的内涵和特色,探讨了作品的主题和艺术表达方式上的成败得失;高旭东(1986)通过对周如水人物形象的分析,在与中外同类艺术形象的比较研究中,对其达到的艺术高度进行了重评。

五、研究内容
本文通过对《爱情三部曲》文本进行细读,从小说本身出发,来对巴金的小说中小说中人物形象地塑造做一个细致深入而系统的解读,从中解读出青春意蕴的体现,具体分为两大部分,第一是青春追求的体现,分析文中新女性的爱情追求、新青年的革命追求;第二是青春叛逆的体现,分析小说中几位年轻人与封建社会的决裂、与包办婚姻的决裂。

具体如下:
(一)青春的追求
1.新女性的爱情追求
《电》中的慧要求个人权利,强调恋爱至上。

她一出场就带有极强的反叛性,她是这群革命者中第一个用不带罪感的口吻说出“个人的事情”的人,在她眼里,恋爱是一种正常的生理欲求,是个人理所当然的权利,而不是私人享乐。

她充分肯定了恋爱的合理性,勇敢的追求爱情。

2.新青年的革命追求
《雨》中的陈真,这个人物虽然一出场就死了,但是他的精神一直笼罩着整部作品,他的精神激励了其他同志,作者是把陈真当做一个为了革命献身的革命家来写的,为了自己的革命事业和信仰,不顾自己病危的身体,拼命的工作,作者比喻陈真是“为了大众牺牲了自己的幸福和青春”。

陈真是一个追求革命的新青年,他追求革命的态度是坚决而炙热的。

(二)青春的叛逆
1.与封建社会的决裂
以“陈真”为代表的新青年将家庭与革命相对立,提倡反抗家庭,为革命献身,冲破家庭的牢笼,与封建旧家庭、旧社会决裂,是纯粹的革命者。

这是青年们青春的叛逆。

2.与包办婚姻的决裂
《电》中的吴仁民积极乐观、热情稳重,认为“个人的幸福不一定是跟集体的幸福冲突的,爱并不是犯罪”,要爱情与革命共存。

他反对包办婚姻,在爱情方面,他与具有健全性格的女主人公李佩珠结合。

六、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文本细读法。

通过重新回到巴金的小说文本,从小
说本身出发,来对巴金的小说中人物形象地塑造做一个细致深入而系统的解读,从而发现《爱情三部曲》中人物蕴含的青春意蕴。

七、进度计划
参考文献
[1]巴金:《巴金选集(第 4 卷,雾·雨·电)》,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6.
[2]李红芳.论《爱情三部曲》中病态革命家形象[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3(10):76-76.
[3]彭敏.爱的迟疑者———周如水———巴金小说软弱青年形象浅析[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22(6):75.
[4]黄菲.赞美与排斥共生--论《爱情三部曲》中的女性形象[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3(12):63-63.
[5]黄长华.近20年来巴金小说研究述评[J].闽江学院学报,2010,31(03):84-89.
[6]许德.论巴金的小说理论与批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5):576-582.
[7]何海东.浅析巴金爱情三部曲的艺术特征[J].中华辞赋,2019(09):109.
[8]金宏宇.认同·模仿·契合·超越──《爱情三部曲》《罗亭》合读[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1):59-64.
[9]刘师师.论巴金“爱情的三部曲”的革命书写[J].镇江高专学报,2022,35(02):16-18+53.
[10]刘天艺.革命与恋爱题材在巴金小说文本中的展开——以《灭亡》《新生》《爱情的三部曲》等作品为例[J].现代中文学刊,2021(06):95-101.
[11]严丽珍. 论巴金小说中的人物形象[D].复旦大学,2008.
[12]陈丹晨.评《爱情的三部曲》[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03):122-1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