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2学年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1.从下面“谢”字的演变看,甲骨文是两手持席之形,有辞去官职之意。
小篆改为从言,射
声,射兼表离去之意。
可见,“谢”的本义是辞谢。
下面三个选项中加点的“谢”字,其意义最接近本义的一项是()
A. 众军谢.道:“什么道理?”客人道:“休要相谢,都是一般客人……”(《智取生辰纲》)
B.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唐雎不辱使命》)
C. 说了一会,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地去了。
(《范进中举》)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2.古诗默写。
王树增的《长征》,红军长征途中不畏艰难,我们读出了李白《行路难•其一》中“①______,
②______”的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里,我们读出了伟大领袖
毛泽东怀着范仲淹《岳阳楼记》中“③______,④______”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及自撰的《沁园春•雪》中“俱往矣,⑤______,还看今朝”的坚定自信与改造世界的壮志。
罗贯中《三国演义》,诸葛亮为了蜀汉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们读出了李商隐《无题》中“⑥______,⑦______”的奉献精神。
施耐庵的《水浒传》,林冲风雪山神庙,我们读出了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⑧______”的英雄失路之感。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3.有人说刘姥姥是世故贪婪,有人说刘姥姥是生活所迫,在艰难的环境中,我们是坚持自我
还是要学会变通呢?请你为观点“艰难的环境中要学会变通”或“艰难的环境中要坚持自我”
写一段辩论词。
要求:有理有据,150字左右。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1.0分)
4.当代小说阅读。
暖姜
王水玲
把姜袋子拽进过道,小暖出了一身汗。
平时都是老韩扛进来,这次自己弄,才知道这么重。
小暖的店设在一楼,四张床位用拉帘隔开,挤挤巴巴的。
本来是分散在两层楼的,一个人实在照顾不过来,又舍不得花钱雇人,就把二楼转租了。
租二楼的人姓韩,是个大老粗,识字不多,又有点风湿病,厂子里不好找活儿,就搞起了三轮车拉货。
老婆跑了多年,他就一个人带着闺女来县城念书。
小暖听说了,找到他,把二楼
赊账转给了他。
小暖的理疗店和别人不一样。
艾灸用姜,推拿也用姜,而且用的量大。
最受顾客青睐的督脉灸,一人一次就是十斤。
她没空去批发就委托老韩去买,按里程付他运费。
最后这个月,她
干脆让他记着账,年底一块儿清算。
每天不等天亮,小暖就蹲在过道里,趁顾客还没到来,一块一块地,挨着刮姜皮。
姜皮要不刮去直接打出来,会省很多功夫,姜磨碎了都是黄灿灿的,根本看不出有皮没皮,也没几人知道姜皮性凉,去了效果更好。
可小暖宁愿晚睡早起,也不肯偷这个懒。
大伙儿不嫌路远店
偏,大老远跑来照顾自己,说啥也不能对不起他们。
丈夫没了,闺女在职业学院上学,小暖自己守着这个店。
她浑身都是劲儿,能同时照管四张床。
其中三人进行督脉灸,一人做推拿。
这边微波炉打热姜末,厚厚铺匀了,燃上摆好的艾
柱,再赶到那边,拍上姜汁做推拿。
这边喊:“暖老板,这柱艾好像灭了呀。
”小暖停下推拿,快速跑过来,钻进布帘,夹下艾灰,把艾绒攥瓷实了,重新续上、然后再跑回那边继续推拿。
就这样,推拿经常因此中断,艾灸也时常接不上火。
同行不能理解的是,顾客没有一人嫌耽误时间,小暖店里人总是满满
的,还经常需要提前预约。
那天飘着雪花,老韩拉回姜来,腿跛得厉害,脸也像只紫茄子。
小暖说:“天冷,出门的人
少,这会儿有时间,咱就试次艾灸吧,韩哥。
”
“我一分钱都不会少要的,韩哥放心吧。
”小暖低着头说。
推拿经络半小时,艾灸补阳一个小时,等待毛孔收缩还要半小时。
艾灸一次用去了大半个上
午,老韩很心疼工夫。
他活动下身子,腰腿确实热乎,也软和了许多。
她告诉他,先不用付钱了,临过年的时候,和租金一块儿算。
进了腊月,天特别冷,小暖店里更忙了,顾客都约下去好几天。
人多,姜用得就多,小暖和
老韩更加地勤奋。
连续好多天,很晚才能歇下,小暖浑身酸疼得厉害,胳膊腿儿咋也搁不到床上去。
即便背着房子贷款,也不能累死,没成人的闺女还需要照顾呢。
明天二十八了,说啥也不干啦。
一大早,她过来收拾东西,发现老韩的三轮早停在门口,昨晚忘了告诉他今日歇业啦。
老韩不下车,只喊小暖自己接姜。
小暖拽死拽活地拖进楼里,直喘粗气。
她估计老韩风湿犯狠了,赶着跑出来,推说自己扭了腰,请韩哥下来帮个忙,就耽误他一会儿工夫。
老韩犹豫了好一阵子,慢慢推开车门。
左脚刚一落地,就倏地缩了回去,仿佛踩到钉子,人也差点跌倒了。
他左脚肿成了发面馒头,袜子筒都裂开了口子。
和往常那样,她塞过几个包子,说今早没吃完,中午不想吃,让他帮忙解决了。
老韩没有推辞。
他一瘸一拐地返回二楼,提下来一袋大米和一副对联,然后吃力地爬上床去。
小暖正用微波炉热姜,她转过头说:“我有大米,不要花钱啊韩哥。
”
“没……没花,免费的,上级走访给的。
”
小暖顿了顿,说:“真巧啊,昨晚房东来电话,说上半年疫情影响生意,免去了二楼的房租,
那韩哥的房费就不用交啦。
”
“这是……真的吗?”老韩睁圆了眼睛。
“嗯,嗯。
”小暖抿起嘴唇,眯着眼睛笑了。
老韩挠了下头皮,也咧开了嘴巴:“批发姜的也说,总照顾他的生意,过年了,这腊月里的
姜,就不要钱啦。
”
姜末热乎乎地铺上来,艾绒闪烁着火星。
一层细密的汗珠,挂满了小暖的额头。
老韩僵硬的
身子,慢慢地软和下来。
(《微型小说选刊》2021年第22期)
(1) 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老韩沉默着,没吱声。
(此时,老韩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请写出此时老韩的心理。
)
②“韩哥,咱很该做次艾灸啦。
”她把“很”字咬得很重。
(这里,她为什么要把“很”字咬得很重?)
(2) 小说简要交代艾灸店的内容,而花很多笔墨对老韩展开叙述,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3) 你认为选文中的小暖与《简•爱》中的简•爱有什么相似之处?请结合选文与《简•爱》的内容阐述。
(4)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通过对话描写将小说推向高潮。
请认真阅读对话,探究其对表达主题所起的作用。
5.小说评论阅读。
义的帮派性和纪律准则
①宋江这个人物之所以重要,不但因为他是梁山英雄平等理想的代表,而且是他们军事、行政的现实的代表。
除了宋江、卢俊义、柴进等人,绝大多数梁山英雄都不是仗义疏财的英雄,而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
后者的道德荣誉感,除了它积极的一面,还有它消极的、
自发的、盲目的、破坏社会文明秩序的一面。
②不少观众和读者都十分欣赏李逵式的革命的彻底性。
但是李逵式的彻底性,如果再加上武松、石秀、孙二娘等人的义的盲目性,危险的人身残害就会对社会文明产生颠覆性的作用。
武松醉打蒋门神是痛快的,是大义凛然的义士,但是他所支持的施恩和蒋门神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他最先碰到的不是施恩,而是蒋门神,则倒在他拳头底下的,就可能不是蒋
门神,而是施恩了。
③有良好艺术感受力的读者谅必不会忽略,《水浒传》的定稿者,每逢写到李逵,并不是像对宋江那样烘托其正剧的崇高风格;相反,他的出现往往伴随着喜剧性的调侃。
他任性而天真,他常常自作聪明造成弄巧成拙的荒谬的结果。
这对于他的个性来说是美妙的,然而对于一支起义队伍来说,如果不加制止,却是具有毁灭性的。
他第一次见宋江借钱去赌输了,抢
张顺的鱼,此后劫法场乱杀人,不问情由就砍倒梁山的杏黄旗,都是一种任性的表现。
这种任性与梁山的军事组织性和纪律性,是不相容的,如果不加制约,只能导致梁山事业的崩溃。
所以,李逵总是在宋江的眼皮底下任性,与李逵的荒谬性的结果相对应的是宋江理性的目光,这一点与夏志清先生在评论《三国演义》时指出的关公老是在诸葛亮更为睿智的审视之下极
其相似。
④这不仅是一种思想的深度,而且是艺术的奥秘所在。
同样是喜剧性人物的还有鲁智深。
他大闹五台山的喜剧性,不但在于他对于佛门清规戒律的沖击,而且在于上有方丈的睿智眼光,下有金老的无可奈何。
这双重的目光,使得鲁智深的喜剧性变得丰富。
在鲁智深上梁山以后,失去了这两方面的目光的交织,鲁智深的喜剧性就丧失了。
而李逵的性格,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有所发展,就是因为每逢有所冲突,常有宋江理智的目光代表读者在审视着他鲁莽的行
为。
⑤没有宋江人格权威作为理性规范,没有宋江的绝对权威下的纪律约束,英雄们在上梁山以后的打家劫舍与土匪、强盗是很难有根本区别的。
没有宋江宽容的理解和批判性目光,李逵
性格的喜剧性是不可能发出如此的光彩的。
⑥从纯艺术上来说,即使宋江政治上是一个“投降派”的代表,也不能成为在艺术上丑化他的形象的充分理由。
作为一个文学形象,一个政治上的“反面人物”,决不意味着他就是一个猥琐的家伙。
反面人物和正面人物属于实用理性评价,只能说明善与恶的区别,但是善与恶属于道德理性,它与审美价值既有统一的一面,同时又有错位的一面。
政治上、道德上的恶,并不等于审美的丑。
当实用理性价值和审美价值统一的时候,作者是容易把握的;但是仅仅这样,文章就比较好做,也就很难显示出作者的才华。
在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里,对两种价值的错位关系(既非统一,又非分裂)的把握,就是对作家才华和创造力的考验了。
⑦电视剧的编导,在美学上犯了一个基本的错误。
这种错误之所以不可原谅,是因为犯得很低级,大大地落后于古典文学和当代文学乃至电视文学的发展。
在这方面,导演的肤浅比之编剧、演员更为触目惊心,居然为宋江设计了女人式的小碎步,在外部动作上把一个深刻的历史悲剧英雄丑化为一个精神上的武大郎,其艺术上的幼稚达到如此的程度,真是令人扼腕。
⑧改编者把政治的实用价值凌驾于艺术的审美价值之上的逻辑推行得很彻底:因为宋江是投降的罪魁祸首,所以他的形象就是猥琐的。
这种简陋的类似政治标准第一的批评准则,是曾经导致我国几十年的当代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公式化、概念化的顽症。
对这种理论,我们已经从各方面清算了十几年,“反面人物”已经不像南霸天、胡汉三那样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了,但是从电视剧《水浒传》来看,其流毒还远远没有肃清。
在这样严肃的古典名著改编中
居然出现了美学上如此幼稚可笑的错误,实在令人深思。
在创作中简单地把所谓的“反面人物”,当作丑恶的符号,无异于艺术上的作茧自缚。
(节选自孙绍振《宋江形象的悲剧性质》)
(1) 作者认为,李逵是具有喜剧性的人物。
小说塑造人物产生喜剧效果,有很多方法,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完成以下表格。
(2) 下面是同学做的①—⑤段的论证思路思维导图,你认为哪一个更贴合文意?并说明理由。
A.
B.
C.
(3) 文中第③段划线句作者认为“这种目光是批判性的,同时又是充满人情味的。
”请你从《水
浒传》中找出关于李逵和宋江的一个具体情节来印证这句话中的“人情味”。
(4) 根据作者的观点,下面关键词最不可能
....用来形容宋江气质是哪一项?请阐明理由。
A.猥琐
B.忠厚
C.睿智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6.0分)
6.文言小说阅读。
【甲】偷读王安石文
刘贡甫①旧与王荆公游,甚款②,……其后荆公为参知政事③,一日,贡甫访之,值其方饭,使吏延入书室中,见有腹草一幅在砚下,取视之,贡甫性强记,一过目辄不忘,既读,复置故处,独念吾以庶僚④谒执政,径入其便坐,非是,因复趋出,待于庑下⑤。
问贡甫:“近为文乎?”贡甫曰:“近作《兵论》一篇,草创未就。
”荆公问所论大概如何,则以所见稿草为己意以对。
荆公不悟其尝窥见己之作也,默然良久,徐取砚下稿草裂之。
盖荆公平日议论必欲出人意表⑥,苟有能同之者,则以为流俗之见也。
(选自《中国历代名人轶事小说》)
【乙】菩萨蛮⑦
[宋]王安石
数家茅屋闲临水,轻衫短帽⑧垂杨里。
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⑨新月偃,午醉醒来晚。
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注释】①刘贡甫:即刘攽,字贡父。
②款:融洽。
③参知政事:副宰相。
④庶僚:指一般官吏。
⑤庑(wǔ)下:廊屋之下。
⑥意表:意料之外。
⑦这首词为王安石推行“新法”失败后,晚年被迫隐居时所作。
⑧轻衫短帽:指便装衣帽。
⑨梢梢:树梢。
(1) 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下列加点词,只写词义。
(2)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
荆公饭毕而出始复邀入坐语久之。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荆公不悟其尝窥见己之作也,默然良久,徐取砚下稿草裂之。
(4) 阅读乙这首词,探究“数家茅屋闲临水”中的“闲”之情。
(5) 选文写到:“独念吾以庶僚谒执政”,《湖心亭看雪》写到:“独往湖心亭看雪”,那么,刘贡甫“独念”与张岱“独往”的心境有什么不同?试结合文章内容进行阐述。
(6) 甲文强调:“盖荆公平日议论必欲出人意表
....,苟有能同之者,则以为流俗之见也。
”乙词的下阕哪两句最能体现王安石词句的“出人意表”?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分析。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0分)
7.阅读下面“校刊征集令”,按要求写作。
校刊征集令对象:我校九年级全体学生时间:2022年1月6日—1月12日
内容:围绕“小说”进行写作
类型:
(1)创作小说:用上2021年度网络热词“双减”“强国有我”“绝绝子”中的一个词语;
(2)好书推荐:向同学推荐你喜欢的一部(篇)小说;
(3)写演讲稿:以“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小说”为话题,进行班级主题演讲;
(4)叙述经历:讲述你与“小说”的故事。
【注】“绝绝子”多用于赞美,表示“太绝了、太好了”。
要求:
①选择一个类型进行写作,题目自拟;
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③不少于500字。
七、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8.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经典小说,往往能丰润我们的心灵,不再惘.然。
我们要从中汲取(hán)____养。
《范进中举》与《儒林外史》让我们明白根深(dì)____固的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之深;《孤独之旅》与《平凡的世界》让我们懂得:一个人走____无路时,往往孕育生机。
(1) 加点字“惘”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mǎng
B.wǎng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汲取(hán)______ 养
根深(dì)______ 固
(3) 填入文中____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投
B.头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A.结合“就送这几个枣子与你们过酒”可知,这里写众军辞谢吴用等人的枣子,意义最接近本义“辞谢”;
B.句意: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
谢:道歉;
C.千恩万谢:一而再地表示感谢。
谢:感谢。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做好积累,对于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分类做好整理。
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2.【答案】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数风流人物,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雪拥蓝关马不前
【解析】答案: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
②直挂云帆济沧海(重点字:济)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
④后天下之乐而乐
⑤数风流人物
⑥落红不是无情物
⑦化作春泥更护花
⑧雪拥蓝关马不前(重点字:蓝)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
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3.【答案】这道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选择“艰难的环境中要学会变通”或“艰难的环境中要坚持自我”任意一个观点,表达自己的意见,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1:我方认为艰难的环境中要学会变通,《易经》有云:“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
”万事万物都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因此面对艰难的环境,一味固守只会导致穷途末路,只有学会变通才能够获得生存。
著名手机生产商诺基亚在智能手机的潮流到来之时,坚持不愿意用安卓系统,最终惨遭市场淘汰,这说明艰难的环境之中,只有变通才会有出路。
示例2:我方认为艰难的环境中要坚持自我。
著名企业家褚时健曾经从风光无限的老总沦为阶下囚,到六十多岁才从监狱中释放出来,后来他不顾自己年老力衰和家人反对,在外界不解和嘲笑中坚持自我,包下一块园地种植橙子,最终迎来人生的又一次伟大胜利。
格力集团董明珠也曾遭受别人的鄙夷和轻视,最终她坚持自我,用实力证明了即使是四十多岁的女人,依旧能够让自己的人生焕发光彩,这说明只有坚持自我,才能最终战胜一切的艰难。
【解析】本题属于语言表达类题型。
语言运用是我们日常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能够简明、连贯、得体地表达我们的见解,不仅是中招考试的要求,更是我们交往能力的一种体现。
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这方面的训练。
4.【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语句的赏析。
①本题考查人物心理的揣摩。
第⑨段中“老韩沉默着,没吱声”,这是小暖让老韩做艾灸时,老韩的反应。
结合上文第⑦段中“小暖店里人总是满满的,还经常需要提前预约”,可知此时虽然人少,但说不定一会儿就会来人,那样会耽误小暖的生意;结合⑩段“‘我一分钱都不会少要的韩哥放心吧。
’小暖低着头说”,可知老韩也担心小暖不收他的钱。
由这两点原因可以推测,老韩想的是:艾灸当然对我的身体有好处,可我做上艾灸会不会耽误她做生意,再说我和她是邻居,她要是不好意思收我费用,那不好了,我怎么能占人家便宜呢?大体意思与此接近,符合语境即可。
②本题考查人物语言含义的分析。
第18段“‘韩哥,咱很该做次艾灸啦。
’她把‘很’字咬得很重”,结合上一段中“他左脚肿成了发面馒头,袜子筒都裂开了口子”可见小暖看到老韩的脚肿得厉害,知道他病情严重,非常痛苦,因此想用自己的手艺为老韩缓解病情,减轻痛苦。
可是老
韩不会轻易答应做艾灸的,因此小暖把“很”字咬得很重,想让老韩接受她的建议,这个句子写出了小暖对邻居老韩的关心,表现了她关心贫苦人,为人善良的性格。
(2)本题考查人物作用的分析。
本文的主人公是小暖,次要人物是老韩。
老韩并非可有可无的人物,因为他的存在,才使得小说情节完整,小暖的形象更丰富。
结合第④段“小暖的理疗店和别人不一样。
艾灸用姜,推拿也用姜,而且用的量大。
最受顾客青睐的督脉灸,一人一次就是十斤。
她没空去批发就委托老韩去买,按里程付他运费。
最后这个月,她干脆让他记着账,年底一块儿清算”,可见老韩用三轮车拉姜,在小暖的生意中也帮了大忙,因此才有了下文第⑧段“那天飘着雪花,老韩拉回姜来,脚跛得厉害,脸也像只紫茄子。
小暖说:天冷,出门的人少,这会儿有时间,咱就试次艾灸吧,韩哥”的情节。
可见老韩这个人物在文中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结合21段中“小暖顿了顿,说:‘真巧啊,昨晚房东来电话,说上半年疫情影响生意,免去了二楼的房租,那韩哥的房费就不用交啦’”,24段中“老韩挠了下头皮,也咧开了嘴巴:‘批发姜的也说,总照顾他的生意,过年了,这腊月里的姜,就不要钱啦’”房东免房租,商户不要腊月的姜钱,这两个情节,都与老韩有关。
这两个情节,突出了人与人之间友爱互助的关系,深化了文章“暖”的主题。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对比分析。
本文中的小暖,富有爱心,自强自立,与《简•爱》中的简爱性格上有相似之处。
根据第⑥段中“丈夫没了,闺女在职业学院上学,小暖自己守着这个店。
她浑身都是劲儿,能同时照管四张床”,小暖丈夫去世,为维持生计和供女儿上学,独自一人操持着生意,可见她吃苦耐劳,自立自强;根据第⑤段中“姜皮要不刮去直接打出来会省很多功夫,姜磨碎了都是黄灿灿的,根本看不出有皮没皮,也没几人知道姜皮性凉,去了效果更好。
可小暖宁愿晚睡早起,也不肯偷这个懒”小暖宁原自己哥累也不肯哄骗顾客,可几她对顾客角责,做生章有良知,坚守原则;根据第8段“小暖说:‘天冷,出门的人少,这会儿有时间,咱就试次艾灸吧,韩哥’”第12段“她告诉他,先不用付钱了,临过年的时候,和租金一块儿算”第18段中“和往常那样,她塞过几个包子,说今早没吃完,中午不想吃,让他帮忙解决了”小暖处处关心老韩,主动给他做艾灸不急着要钱,可知小暖富有爱心,心地善良。
《简爱》中,主人公简爱从小父母双亡,被舅舅收养,舅舅死后,舅母一家人百般虐待她,最后将她送入慈善学校,在那里备受凌辱摧残。
从盖兹海德到洛伍德、从桑菲尔德庄园再沼屋,从里德太太到布洛克尔赫斯特、从罗切斯特到圣•约翰,不管遇到怎样的境遇,简爱始终保持自尊自爱,积极向上的初心,从未停止过抗争,坚守着自己的原则与信念,她独立自主,不慕名利、善良纯洁,饱经风霜而初心不改,最终收获了自由与幸福。
简爱尽管出身卑微,相貌平凡,但她并不以此自卑,敢于追求地位悬殊、身份高贵的罗切斯特,因为她坚信每个人在精神和人格上是平等的;当她得知罗切斯特疯了的妻
子还活着时,她为了追求独立的人格和尊严,毅然选择了离开罗切斯特,体现了她特别讲究尊严,自立自强的性格。
(4)本题考查人物对话和小说主题的分析。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通过和老韩的对话,把小说情节推向了高潮。
⑲段中“小暖正用微波炉热姜,她转过头说:我有大米,不要花钱啊韩哥”,第2段“没……没花,免费的,上级走访给的”,对话简洁,充满生活气息。
两人的对话中房东免房租,批发姜的商户不要腊月的钱,表现了社会上好心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与照顾,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这几段对话,对25段“姜末热乎乎地铺上来,艾绒闪烁着火星。
一层细密的汗珠,挂满了小暖的额头。
老韩僵硬的身子,慢慢地软和下来”,可见他们都感受到了温暖。
这些温暖是来自全社会的,是善良的人们给予的,驱散了冬日的严寒,带来了人心的温暖。
因此这几个段落中人物的对话,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姜暖”,突出了社会对小暖和老韩这类贫寒人的爱心。
答案:
(1)能做艾灸当然好,可我这会儿做上艾灸会不会耽误她做生意,再说我们这邻里邻居的,她不收我的艾灸费用,那多不好意思啊,我不想占她的便宜。
突出了她担心老韩左脚肿胀的病痛,希望韩哥能够做一下艾灸缓解病情的心理,突出她对老韩的关心,表现她的善良。
(2)老韩是文章当中的一个重要的人物,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正是老韩平日的帮忙才有小暖对他的关心和免交房费和姜钱等情节,同时,突出人物的形象,突出了爱的主题。
(3)文中的小暖宁愿早起要刮姜皮增加疗效,可见,她对自己技术的要求高,充满了爱心,有良知;她给老韩艾灸不急着要钱,主动帮她做灸解决他腿痛并给他包子吃,免去他的房租等等,这些细节看出小暖心地特别善良,充满爱心;小暖一人支撑小店,抚养女儿维持生计,可见她自强自立。
简爱也有这些特点,他知道阿黛勒难以教导,却依然不离不弃,对它充满关心和爱护,舅妈里德藏了她叔叔给她的关于赠遗产的信,但她最后原谅了舅妈;小时候她受尽欺负,但是还把遗产一部分留给他的表兄弟姐妹,可见简爱的善良。
简爱不卑不亢的在中原生活着,当他得知罗切斯特先生还有个合法的妻子,她毅然的选择离开深爱着的罗切斯特先生,可见,她特别讲究尊严、自立自强。
(4)示例:小说对话简洁流畅,又透出淡淡的幽默,很自然地引出文章的结尾老韩不要腊月姜钱,小暖替老韩艾灸,让他们病腿软和下来,既点明题意,又升华了文章的中心:人性的暖正驱赶着一切的恶疾和寒冷,生活的艰辛在人们的爱抚下,慢慢地变得温馨和柔软,这是小人物的善心构筑了一个温暖的世界,也是他们自强不息精神的闪耀。
虚虚实实之间透射出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与关爱。
【小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