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的形式和功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建筑的形式和功能

浅析建筑的形式和功能

作者:詹老四

【摘要】当前的建筑设计已经呈现出从未有过的多样化和多元化的局面。建筑艺术是形式和功能的统一体,其基本的使用功能是建筑的内在的含义,而美则是塑造建筑的外在的要求。设计师在实际的建筑设计过程中,会合理运用不同的形式的美法则,并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的创造力,最大限度的和功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最终达到和谐统一,从而创作出更好的建筑作品。建筑三要素是“实用、坚固、美观”,建筑的形式要如实地反映它的功能、结构和材料。这个观点早就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成为西方传统的建筑美学的基本的评价模式,一直延续至今。“功能主义”也是一直被作为现代主义的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特征。然而就是在建筑历史的长河中,最能引人注目的往往是那些建筑风格的交迭更替。就像英国建筑历史学家帕瑞克?纽金斯所说的:“对于追赶潮流的建筑师来说,中心的问题和常有的情况,是要找到一种反映时代变更的风格”。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从业经验,分析并且论述一下建筑的形式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建筑形式功能和谐

1.建筑的功能和形式

建筑功能就是指建筑体现使用价值的本质的内容。其中包括建筑应当提供的各种使用要求和人在使用建筑过程中产生的艺术审美方面的精神的要求,这是建筑设计的最直接的设计的目的。不同类别的建筑因为其各自的目标人群和使用性质有所不同,从而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目标和要求。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不同的功能的要求,并且要保证这些功能要求的实现。

任何事物都是有形式的,形式是和内容相对的概念,及是内容各个部分的组合方式。美学中的形式,是指审美对象的整个感觉实在,也就是视觉、听觉或触觉感知的实体,这也就是内容美的存在的方式。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且不是一个内容就只有一个形式,往往同一

内容具有多种形式,例如具有相同用途的灯具其形式就是多种多样的。建筑的形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创造与建筑的精神和物质的双重的要求是密不可分。两者相互依托,彼此关联,两者共同成就一个完美的外部空间的形式。建筑的形象不应该离开整体意识。并且它应具有鲜明简洁的形体,严谨的比例的推敲,精细的细部处理以及形式和功能的完善统一。

2.建筑的功能和形式之辩

2.1建筑的功能决定形式

希腊的先哲苏格拉底的“金盾与粪篮”的比喻,可以说是开创了“形式与内容”两分法的美学体系的源头。“金盾与粪篮”比喻的是任何没有用处的事物,即便是金盾,都是丑陋的,现实生活中任何有用的事物,即便是粪篮,都是美丽的。从此以后的种种的学说无不效仿于此。早就在两千多年前,罗马的建筑师维特鲁威在他的著作《建筑十书》中提出了“坚固、适用、美观”的建筑方针,建筑物的形式要如实地反映它的功能、结构和材料的观点就已成为了西方传统建筑美学的最基本评价的模式,并且一直延续至今。“功能主义”也是一直被作为现代主义的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布鲁诺.塞维在《现代建筑语言》中将其功能作为现代主义反对古典的建筑语言的原点,“甚至在功能原则成为一条实用原则以前,它就是道德准则了。”而“坚固、适用、美观”的建筑的方针更是被作为评判杰出的建筑的标准,并且被镌刻在建筑界的最高奖“普利策奖”的奖牌上。

2.2形式产生功能

自从18世纪德国的哲学家鲍姆嘉通正式的开创美学以来,西方的古典美学开始向现代的美学转变,这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对美学研究的对象由“作者”转向了“文本”,其中美学的评价的标准也就抛弃了“形式与内容统一”的教条,而且热衷于寻找“脱离内容的纯粹形式”的规则。英国的艺术评论家贝尔宣称,艺术的本质的规定性是“有意味的形式”,俄国的文学领域的形式主义者同样的高唱“艺术和题材毫无关系,完全是由艺术本身的形式结构所决定的口号,坚持以一种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文本问题。当代的先锋建筑师有的提

出了“形式追随文化”,有的提出了“形式追随虚构”。面对着这些风云的变幻的国际的建筑潮流和各执一词的名家之言,我们似乎真的有些无所适从了。

3.建筑的功能与形式完美的结合

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复杂,如果单凭这些口号似乎缺乏辨证的精神。实际上些有经验的建筑师在考虑其功能、布置平面时候,早已经充分把建筑的外形考虑在其中了;反之亦然,在我们研究建筑外形时,大的功能的关系也早已存在于大脑之中了,彼此之间相互起着作用。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只重视功能忽视形式或只重视形式忽视功能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应把两者结合使之协调。

在现代建筑之中,功能与形式相互结合的成功的实例不胜枚举。例如赖特流水别墅,两层巨大的平台之间高低错落,几片高耸的片石墙相互交错着插在平台之间,整个建筑物看起来好像是从地里生长出来的,但是它更好像是盘旋在大地之上,很有力度并极具雕塑感。溪水由平台下怡然的流出,建筑与山石、溪水、树木自然地结合在了一起。别墅的室内的空间处理也被堪称典范,室内的空间自由延伸,相互的穿插;内外的空间互相交融,浑然天成。在这里它的形式和功能相互协调,人和自然混然天成,达到了形式美与功能美的完美统一,使它成为无与比的世界上最著名的现代建筑。

贝聿铭的建筑的风格,始终代表着一种简洁而利落的建筑的语汇,它代表了个性鲜明的现代派建筑立场。他的作品始终坚持建筑融合自然的观念,内部的空间的精妙分割是最令人回味弥久的。涵盖各种的建筑功能并且融合各种有力的几何形式的。像贝聿铭设计的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在功能与形式的处理上边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他采用了一个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组成的东馆的基本结构,把等腰三角形的部分设计成了大众的场所,把直角三角形的部分设计成了专家的空间,使得大众和专家各得其所。与此同时,整个东馆在形式上是一个高低有致,有凸有凹,既有钝角又有锐角的体块组合。虽然其形体简洁,却又绝不呆板、丝毫不枯燥,反而是富有动态,并富有生气,富有趣味,富有变化,从而给人以新的审美趣味和新鲜活泼的

现代感。

4.建筑的过度形式主义的倾向

当今的世界上的建筑呈现出了建筑史上从未有过的多样化和多元化的局面,随着人们的审美意识的提高以及信息革命的进展,建筑的流派纷繁复杂,建筑的样式千姿百态。在这些内和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当代的建筑已经创作出现了许多的新的动向,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一种过度的注重形式的倾向。有的建筑作品开始弱化甚至开始放弃将功能和结构的合理性作为它的基本原则,转而更加的关注在建筑的语汇中追求抽象的建筑语法的关系,或者在建筑的结构和建筑的表皮中去追求那一种自成体系的形式逻辑。就像沈祖炎所说的:“建筑是以造型为出发点的,讲求视觉冲击力,这说到底是一种纯粹的形式主义,这是雕塑师在做建筑”。以我国为例,中央电视台的大厦:大厦为了追求夸张的建筑造型,大厦的设计师甚至不惜向常规的力学结构发起了挑战,其中最有争议的例子,就是新建中央电视台大厦,整个建筑物看上去就像是两个巨大的立体字母Z绞缠在了一起,又像是一个立体的并且扭动着的英文字母A。中央电视台大厦以其独特的倾斜的外形以及鲜明的个性,给人了一种强烈的视觉的冲击力。该设计显示出了建筑大师令人惊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但是也因为结构的体系有违力学的原理反而遭到了广泛而且强烈的反对和质疑。库哈斯给中国建筑好建筑设计界摆出了两道难题:一方面,设计的方案在建筑的高度、变形、均匀性、旋转的幅度等都突破了有关的结构的国家规范;另外一方面,就是库哈斯对结构的大胆的突破后的悬疑是,它是否足够安全呢?原本计划50亿元的投资,也许能够满足拥有如此高大和特殊的外型、

结构的实施极具难度的建筑可行性的要求,但是我们为了保证央视新楼的绝对的安全,使楼体达到了抗震8度乃至9度的标准,资金的需求还将会在现有的基础之上翻倍,最后,总建筑面积大约55万平方米的央视新台址的建设工程,造价从原来的50亿上升到了100亿元人民币。

广州的大剧院是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对城市人文和社会生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