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对试卷的评价
《数学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本次期末考试卷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该试题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教材的总体结构进行设计,所设计内容比较全面,同时注重了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而且该试题题型多样,难度适中,突出了本册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该试题将教材中的重点知识体现在了试卷中,并注重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
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恰当的融合在一起,训练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试卷题型依次是计算、填空、判断、选择、实践操作、解决问题这几个部分,各部分题型的分数比例适当。
其中基础知识题分值约占70%,较难题约占20%,难题约占10%,不同层次的学生水平能够一一体现出来。
二、学生各题的得分率
结合本班学生的情况,从各题得分率来看,学生在计算题、填空题和解决问题方面失分较多,学生的思维能力的灵活性差一些,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有待提高。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把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通过本次考试,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且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但也有些学生因为计算粗心,做完没有认真检查,导致失分的现
象。
还有一小部分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够理想,原因是这些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熟练,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导致错题较多。
在计算题中,包括口算、列竖式计算、解方程、脱式计算四部分,主要是小数加、减、乘、除法,试题设计层次分明,由易到难.个别学生没能熟练掌握小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法则,答题时感觉无从下手,导致计算失误。
也有一部分学生是在计算的过程中出错,商中点错小数点,数位没有对齐等导致计算错误,出错率较高的是脱式计算中的简算,由于学生审题能力差,对是否能够运用简算不够熟练,不能够灵活运用。
如18。
75-0.23✕2—4.54,学生知道先计算乘法,但在第二步计算中没有发现还能够运用简算,导致失分.
填空题中,此题共有11个小题,考查内容全面且具有代表性,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以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但总体情况不是很好,失分较多的是(2)、(5)、(6)、(9)题。
第(2)小题14。
1÷11的商是()小数,商可以简写作(),得数保留三位小数是()。
此题多数学生答出了无限小数而没写出循环二字,而且在简写时小数的循环节没有标记到位,还有部分学生在取近似值时出错从而失分。
第(5)小题考查学生对商的变化规律的掌握情况,有部分学生审题不清楚,认为被除数扩大几倍,除数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一定不会变,这样是不对的.此题学生把商的变化规律与积的变化规律混淆导致失分较多.第(6)小题考查学生对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基本概念的熟练程度,多数学生把最小的偶数认为是2而出错较多。
第(9)小题多边形的面积公式在推导时用到了转化的方法,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可以沿(高)剪开,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此题学生出错率较高,从中也反映出学生平时不认真听讲,考试时也没认真审题,忙于下笔,导致出现的问题比较多。
在选择题中出错较多的是第四小题,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由于学生审题不认真,不会灵活运用失分人数较多。
动手操作题,整体上完成较好,第1小题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都能做正确,但第2小题有的在旋转时出了问题,有的在平移时出了问题。
旋转时方向反了,数错了格子,画错图形等,导致丢分。
解决问题,失分较多在第(1)、(2)小题,考查学生方程方面的知识,有的学生没有读透题目的意思,失分原因主要是学生审题不够认真,不能根据题目的意思提取有效的信息解决问题,或者因为计算太粗心,方程式列对而结果出错导致丢分。
四、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平时学习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试卷上产生不少单纯的计算错误,抄错得数,漏做题等低级错误的出现较多,学生答题时不能认真审题,计算出得数不写单位名称或写错单位名称、解完应用题后不写答等现象频频发生。
2、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尤其是学困生。
学困生的计算正确率较低,特别是在小数除法的计算方面.在计算小数除法是不知道先要移动除数的小数点,再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才能进行计算、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移动前的小数点对齐等。
3、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熟练,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与分析能力较弱,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新知识的体验不够深入,头脑中还没有建立清晰、牢固的概念。
4、班级内学生间的两极分化严重,优差悬殊较大,学习程度参差不齐,学困生很难跟上学习的步伐,也给平时的教学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五、整改措施
首先、平时要加强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认真学习的态度。
使每位学生养成“答题前仔细审题,答题时认真分析,答题后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其次、加强学生的数学基本功训练,以便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例如课堂上加入口算环节、简算中的巧算等。
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学生解答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充分地感知,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水平.
最后、努力做好培优补差工作.特别是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教师与学生多交流沟通,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及时发现其身上的闪光点进行鼓励,从而使他们的成绩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
根据本班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