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通信专业综合能力真题_答案便携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职业道德在形式上具有(多样
性和适用性)
2.在科技工作者道德行为的选择中,既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又有(主观意志支配)的自由
3.从通信科技劳动的特点看,通
信科技职业具有(实践性、应用性)
4.(树立全程全网观念),反对本位
主义,是通信科技职业道德的重要规范
5.《电信条例》的适用范围包括(空间范围、对象范围)
6.《电信条例》第七条,明确规
定了国家对电信业务经营按照电信业务分类,实行(许可制度)
7.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在迟延交
纳电信费用的电信用户补足电信费用、违约金后的(48)小时内,
恢复暂停的电信服务
8.电信网间互联的目的在于实现(业务互通)
9.网间通信严重不畅,是指网间
接通率(应答试呼比)低于(20%),
以及用户有明显感知的时延、断话、杂音等情况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网络安全法),并于(2017年6月1日)起施行11.在计算机内部存储器中存放
程序是所有现代计算机的理论基础,被称为“(冯·诺伊曼结构)”12.总线是连接微型计算机系统
中各个部件的一组公共信号线,是计算机中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
其中,(数据总线)用于在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之间传送数据
13.在计算机系统中,浏览器属于(应用软件)
14.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表示信息
15.采用数据库技术,实现了数据独立与程序的统一管理。
这个管理程序就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16.多媒体技术的特点是(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
17.以下关于"信息"的描述中错
误的是(信息是消息的传输载体) 18.下述选项中,(对接收信号进
行滤波、编码、调制)不是接收设备的功能
19.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收发消
息的工作方式是(全双工)通信20.模拟通信系统的可靠性通常
用来度量(接收端解调器输出信
噪比)
21.广义信道按照其包括的功能,可以分为(调制信道和编码信道) 22.从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
响来看,(传输介质)的影响是主
要的
23.在讨论噪声对于通信系统的
影响时,主要是考虑(起伏噪声)
的影响
24.以下关于“信源编码”的描述
中错误的是(信源编码可以增加信源冗余度)
25.一个频带限制在(0,f)内的连续
时间信号m(t),如果以(fs≥2fw)的
抽样频率进行均匀抽样,m(t)可
以被得到的抽样值完全确定
26.量化是指信号在(幅值)上的离
散化
27.检错重发、前向纠错、混合纠
错等差错控制方式的共同点是在
(接收端)识别有无错码。
28.以下关于"信道编码"的描述
中,错误的是(信道编码的检错和
纠错能力是用减小信息量的冗余
度来换取的)
29.级联码的级联方式是(串行级
联、并行级联、混合级联)
30.在二进制数字调制中,载波的
幅度、频率和相位只有(两种)变
化状态
31.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
(TDM)、波分复用(WDM)和码分
复用(CDM)等属于(复用技术)
32.下述选项中,(网络协议)不是
通信网在硬件设备方面的构成要
素
33.总线型网的特点是(所需要的
传输链路少,增减节点方便,稳
定性较差,网络范围有局限性)
34.下一代信息网络的主要方向
是建立在(IP)技术基础上的新型
公共电信网络
35.电路交换的特点之一(是一种
实时性交换),适用于实时要求高
的语音通信
36.光交换(可以提高信号交换的
速度)
37.光纤纤芯的折射率高于包层
的折射率,从而形成一种(光波导)
效应,使大部分的光被束缚在纤
芯中传输,实现光信号的传输
38.处于微波线路中间,(不需要
上、下支路信号)的微波站称为中
继站
39.卫星通信实际上是(微波中继
传输技术与空间技术)的结合
40.接入网的核心功能是指(将用
户或业务端口的承载要求与公共
传送承载适配)
41.(HFC)接入网是综合应用模拟
和数字传输技术、光纤和同轴电
缆技术、射频技术以及高度分布
式智能技术的宽带接入网络
42.在OSI模型里,以太网不包括
(传输层)
43.无源光网络中,放置在用户端
的是(ONU)
44.无线接入技术主要完成用户
和己有电信网之间的信息传输,
(不需要建立完整的通信系统)
45.我国目前使用的标准化公共
信道信令系统是(NO.7信令系统)
46.同步是指信号之间在频率或
相位上保持某种严格的特定关系,
一般数字通信网(既要求频率同
步,又要求相位同步)
47.电信管理网(TMN)的基本原理
之一是(使管理功能与电信功能
分离)
48.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的最
大特点是(可以对网络进行编程)
49.网络功能虚拟化(NFV)将网络
功能以(软件)的形式运行在网络
功能虚拟化基础设施之上
50.与固定通信方式比,移动通信
最大的特点是(允许通信终端在
通信时可以移动(甚至可以快速
移动))
51.现代移动通信系统基本上都
采用(数字通信)方式
52.路径传播损耗反映了(宏观大
范围(千米量级)空间距离上的接
收信号电平平均值变化趋势)
53.多普勒效应是由于接收用户
处于高速移动中,比如车载通信
时传播频率的扩散而引起的,其
扩散程度(与用户运动速度成正
比)
54.蜂窝移动通信(采用小区制,
可以应用频率再用技术)
55.频分双工(FDD)采用两个独立
的频率信道分别向下传送和向上
传送信息,在两个双向信道之间
存在一个(保护频段)
56.当以传输信号存在的时间不
同来区分信道建立多址接入时,
称为(时分多址方式(TDMA))
57.所谓分集,是指接收端对它收
到的多个(衰落特性)互相独立(携
带同一信息)的信号进行特定的
处理,以降低信号电平起伏的技
术
58.在跳频扩频中,调制数据信号
的(载波频率不固定、扩频码变
化)
59.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一种
多载波调制方式,它的基本原理
是将信号分割为N个子信号,然
后用N个子信号(分别调制N个
相互正交的子载波)
60.(第五代(5G))移动通信系统具
备高性能、低延迟与高容量特性,
这些优点主要体现在毫米波、小
基站、MassiveMBIO、全双工以
及波束成形五大技术上。
61.集群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基
本技术是(频率共用)技术
62.低轨是指卫星轨道定位在
(1500km以下)
63.对于数据通信,(在信源和信
宿中,数据以数字形式存在,在
传输期间,数据可以是数字形式
也可以是模拟形式)
64.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OSI/RM)共分为(7层)
65.Internet发展第三阶段的特点
是(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结构的
因特网)
66.IP属于TCP/IP体系结构的(网
络层)
67.Internet数据中心的英文缩写
是(IDC)
68.现阶段,(应用创新)是物联网
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
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69.(网络层)是物联网的神经中枢
和大脑,实现信息传递和处理功
能
70.智能传感器带有(微处理机),
使其具有采集、处理、交换信息
的能力
71.第二类基础电信业务的代码
是(A2)
72.在《电信业务分类目录》中,
电信业务分为(四个)级别
73.卫星移动通信业务属于(第一
类卫星通信业务)
74.用户驻地网是指(UNI到用户
终端之间的相关网络设施)
75.网络接入设施服务业务不包
括(移动通信业务)
76.国内互联网虚拟专用网业务
(IP-VPN)是指经营者利用自有或
租用的互联网网站资源,采用
(TCP/IP)协议,为国内用户定制互
联网闭合用户群网络的服务
77.存储转发类业务不包括(国内
互联网会议电视及图像服务业
务)
78.域名解析服务业务属于(第二
类增值)电信业务
79.网络空间(必须同时考虑计算
机系统安全和电信网络安全两个
方面)
80.我国最主要的信息安全标准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
划分准则》将信息安全保护划分
为(5)个级别
81.电信网安全最根本的保障是
(物理安全)
82.运营管理防卫是指(人员管理
在网络对抗中的作用)
83.(拒绝服务型攻击)使用大量的
数据包攻击系统,使系统无法接
收正常用户的请求,或者主机因
挂起而不能提供正常的工作。
84.(访问控制策略)是网络安全防
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它的主要
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
用和非常访问
85.0SI安全体系结构确定了五大
类(安全服务),认证、访问控制、
数据保密性、数据完整性和不可
否认性
86.IPv6主要的安全协议是IPSec,
它属于(网络层)安全协议
87.项目基本预算和进程的制定
属于项目生命周期的(计划阶段)
88.项目管理的启动过程,计划过
程、执行过程、控制过程和收尾
过程等五个工作过程是(相互交
叠,有时是“双向”的)
89.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在(立项
阶段)进行
90.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制度是(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
任
91.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硬件系
统的核心部件是中央处理器,简
称CPU,它的英文全称是
(B.CentralProcessingUnit)
92.在通信专业领域,A/D的中文
含义是(模/数转换)
93.在网络通信领域,VLAN的英
文全称是
(A.VirtualLocalAreaNetwork)
94.在通信专业领域,MBIO的英
文全称是
(D.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 t )
95.在通信专业中,HTTP技术的英文全称是
(A.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
96.在通信专业中,互联网中DNS 的英文全称是
(C.DomainNameSystem)
97.IoTenablesanobject(D.smart)
98.Lookingintothefuture,theInter net(B.willnolongerbeconsidereda networkofcomputers)
99.heapplicationofInternetofThin gs(Tor)willexponentiallyrise(C.bot hinscopeandsize),providingnewop portunitiesaswellaschallenges. 100.Thisparagraphmainlyexplains( A.theInternetofTh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