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听雨》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听雨》教案
教案标题:诗歌《听雨》教案
教案目标:
1. 通过学习诗歌《听雨》,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朗读技巧。
教学重点:
1. 理解诗歌《听雨》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学会运用适当的朗读技巧,使诗歌更加生动有感。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
1. 诗歌《听雨》的课文及录音。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下雨的声音,引发学生对雨的联想和感受。 - 提问:你们喜欢下雨吗?为什么?
2. 导读(10分钟):
- 分享诗歌《听雨》的标题和作者。
- 学生自主阅读诗歌,了解其整体意境和情感表达。
-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主题?
3. 理解(15分钟):
- 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 整理学生的回答,帮助他们梳理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4. 朗读练习(15分钟):
- 教师示范正确的朗读技巧,如语调的抑扬顿挫、节奏的掌握等。 - 学生跟读诗歌,注意模仿老师的朗读技巧。
- 学生小组内互相练习朗读,互相提供反馈和改进建议。
5. 欣赏与表演(15分钟):
- 教师播放录音,学生闭眼聆听,感受诗歌的音乐性和美感。
- 学生分角色表演诗歌,展示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6. 总结(5分钟):
- 学生回答问题:通过学习诗歌《听雨》,你们有什么收获?
- 教师总结本课的重点和目标,鼓励学生继续欣赏和创作诗歌。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雨诗,表达对自然的感悟和情感。
2. 继续学习其他经典诗歌,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评估:
1. 学生的朗读表现和理解回答。
2. 学生的小组讨论和表演表现。
3. 学生对诗歌的个人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