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下册阅读理解综合检测试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八年级下册阅读理解综合检测试题附答案
一、八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
1.阅读文章,回答下列各题。

鉴赏家
汪曾祺
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陶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

叶三是个卖果子的。

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

到了什么节令送什么果子都是一定的。

他的果子不用挑,个个都是好的。

他的果子都是原装。

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而且和园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亲家一样了……立春前后,卖青萝卜。

“棒打萝卜”,摔在地下就裂开了。

杏子、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白得一团雪,只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的“一线红”蜜桃。

再下来是樱桃,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瑙。

端午前后,枇杷。

夏天卖瓜。

七八月卖河鲜:鲜菱、鸡头、莲蓬、花下藕。

卖马牙枣、卖葡萄。

重阳近了,卖梨:河间府的鸭梨、莱阳的半斤酥,还有一种叫做“黄金坠儿”的香气扑人个儿不大的甜梨。

菊花开过了,卖金橘,卖蒂部起脐子的福州蜜橘。

入冬以后,卖栗子、卖山药(粗如小儿臂)、卖百合(大如拳)、卖碧绿生鲜的檀香橄榄。

他还卖佛手、香橼。

人家买去,配架装盘,书斋清供,闻香观赏。

不少深居简出的人,是看到叶三送来的果子,才想起现在是什么节令了的。

叶三五十岁整生日,老大老二都提出爹不要走宅门卖果子了,他们养得起他。

叶三有点生气了:
“嫌我给你们丢人?我给这些人家送惯了果子。

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


季四太爷即季陶民。

他大排行是老四,城里人都称之为四太爷。

叶三真是为了季陶民一个人卖果子的。

他给别人家送果子是为了挣钱,他给季陶民送果子是为了爱他的画。

季陶民有一个脾气,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吃半斤水果。

叶三搜罗到最好的水果,总是首先给季陶民送去。

季陶民每天一起来就走进他的小书房﹣﹣画室。

叶三不须通报,一来就是半天。

季陶民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意,连大气都不出。

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

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陶民的得意之笔。

季陶民从不当众作画,他画画有时是把书房门锁起来的。

对叶三可例外,他很愿意有这样一个人在旁边看着,他认为叶三真懂,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谀媚。

季陶民最讨厌听人谈画。

他很少到亲戚家应酬。

实在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一到,喝半盏茶就道别。

因为席间必有一些假名士高谈阔论。

但是他对叶三另眼相看。

叶三只是从心里喜欢画,他从不瞎评论。

季陶民画完了画,钉在壁上,自己负手远看。

有时会问叶三:“好不好?”
叶三大都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

季陶民画了一幅紫藤,问叶三。

叶三说:“紫藤里有风。


“唔!你怎么知道?”
“花是乱的。


“对极了!”
季陶民提笔题了两句词:“深院悄无人,风拂紫藤花乱。


季陶民最爱画荷花。

有一天,叶三送了一大把莲蓬来,季陶民一高兴,画了一幅墨荷,好些莲蓬。

画完了,问叶三:“如何?”
叶三说:“四太爷,你这画不对。


“不对?”
“‘红花莲子白花藕’.你画的是白荷花,莲蓬却这样大,莲子饱,墨色也深,这是红荷花的莲子。


“是吗?我头一回听见!”
季陶民于是展开一张八尺生宣,画了一张红莲花,题了一首诗:“红花莲子白花藕,果贩叶三是我师。

惭愧画家少见识,为君破例著胭脂。


季陶民送了叶三很多画,都是题了上款的。

有时季陶民给叶三画了画,说:“这张不题上款吧,你可以拿去卖钱,——有上款不好卖。

”叶三说:“题不题上款都行。

不过您的画我一张也不卖!”
十多年过去了。

季陶民死了。

叶三已经不卖果子,但是他四季八节,还四处寻觅鲜果,到季陶民坟上供一供。

季陶民死后,他的画价大增。

大家知道叶三手里有很多季陶民的画,都是精品。

很多人想买叶三的藏画。

叶三说:“不卖。


有一天,有一个外地人来拜望叶三,因为是远道来的,叶三只得把画拿出来。

客人非常虔诚,要了清水洗了手,焚了一炷香,还先对画轴拜了三拜,然后才展开。

他一边看,一边不停地赞叹:
“喔!喔!真好!真是神品!”
客人要买这些画,要多少钱都行。

叶三说:“不卖。

”客人只好怅然而去。

叶三死了。

他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陶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进棺材里,埋了。

(1)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作者在文章开篇却说全县“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你赞同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2)根据语境,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季陶民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意,连大气都不出。

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

(这句话是前后矛盾吗?为什么叶三一开始“连大气都不出”,后面却“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气”“小声地惊呼起来”?)
②有一天,有一个外地人来拜望叶三,因为是远道来的,叶三只得把画拿出来。

(能否把“只得”去掉,为什么?)
(3)请简要分析小说主人公叶三的性格特点。

(4)对课文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论是绘画艺术,还是在性情上,鉴赏家叶三和大画家季陶民都可谓是惺惺相惜。

B.文中画线句子“唔!你怎么知道?”中,“唔”表示惊讶,从这一句的“!”和下文的“对极了!”中可看出季陶民的惊讶之情。

C.这篇小说语言华丽,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运用比喻的手法写樱桃,还写了各个节令的不同果子。

D.这篇小说的情节没有什么大的波澜,只是交代了叶三卖果子、看季陶民作画、不卖画三个情节,平淡却自然熨帖。

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手
林少华
①父亲病倒了。

突然之间。

脑溢血。

②急救室。

我坐在他的病床前。

他闭目合眼,昏迷不醒。

但他的手仍在动,似乎只有手是清醒的。

我握住他的手,叫了声“爸爸……”他的手明显回握了我一下。

我再叫一声,他又回握了一下。

③我低头看着我手中的他的手。

毕竟父子,他的手和我的手差不多。

④不是典型的男人的手。

手掌不宽、不厚。

手指不粗。

手背没有老人斑。

青色的血管在又白又薄的皮肤下十分清晰。

整只手暖暖的、软软的。

⑤我看着、攥着、抚摸着。

忽然察觉,我还是第一次接触父亲的手——自懂事以来的半个世纪时间里我居然从未接触过父亲的手!我感到惊愕。

事情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呢?因是父子,见面或分别固然不至于握手,但此外就没有接触的机会吗?没有,没有,是没有。

我疏远了父亲的手。

想到这里,我心疼地把父亲的一只手捧在怀里,注视着,摩挲着,眼睛随之模糊起来……
⑥尽管生活工作在乡下,但父亲这双手几乎没做过农活,更没做过家务,也不会,甚至侍弄房前屋后的小菜园都不太会。

但我必须承认父亲是个很聪明也很努力的人。

父亲解放初期只念到初一就工作了,由乡供销社到县供销总社后来转到人民公社即现今的镇政府。

⑦同样这双手,却打得一手好算盘,写得一手好钢笔字和好毛笔字,写得一手好文章,下得一手好象棋。

别说十里八村,即便在整个县当时都是有些名气的。

⑧可惜他脾气不好。

同样一句话,从他口中出来往往多了棱角,尤其让领导听起来不大舒坦。

所谓手巧不如口巧,也是由于这个原因,他一辈子都没升上去。

⑨我继续搜寻记忆,搜寻父亲的手在父子感情之间留下的痕迹。

记得大学三年级那年初夏我得了急性黄疸性肝炎,住在长春偏离市中心的传染病医院里。

“文革”尚未结束,物资奇缺,连白糖都凭票供应,平时喝口糖水都不容易。

而对肝炎患者来说,糖是最基本的营养品。

⑩一天中午,我在医院病床上怅怅地躺着。

几个病友都睡了,我睡不着,想自己的病情,想耽误的课,想入党申请能否通过。

正想着,门轻轻地开了。

进来的竟是父亲。

依旧那身半旧的蓝布衣裤,依旧那个塑料提包,依旧那副清瘦的面容。

⑪我爬起身,父亲在床沿坐下。

父亲平时就沉默寡言,这时也没多说什么。

只是简单问了问病情,然后一只手拉开提包,另一只手从中掏出一包用黄纸包的白糖,又一个一个小心摸出二十个煮鸡蛋,最后从怀里摸出二十元钱放在我眼前的褥单上。

⑫父亲一个月四十七元五,母亲没工作。

八口之家,两地分居。

作为长子,我当然知道这二十元钱意味什么。

我说钱我不要。

父亲没做声,一只手把钱按在褥单上。

而后打量了一下病房,又往窗外树上看了片刻,说:“我得走了,你好好养病。

”说着,拎起完全空了
的塑料提包。

我望着他走出门时单薄的身影,鼻子有些发酸。

⑬我家在长春东边,他工作所在的公社在长春北边,各相距一百里——父亲是从百里外的家赶来,又赶去百里外的公社的。

他在那里做公社党委宣传委员。

我更紧地握着自己从不曾握过的父亲的手。

我知道,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这双手再不会为我做什么了。

⑭是的,父亲是个不善于用话语表达自己正面感情、尤其对子女感情的人,这双手也就给了我更多的回忆。

⑮时间迅速向后推进,也就在一年半以前,父母在我所在的青岛生活了两年,两人的身体都还好,我就在市区较为热闹的地段租了房子给他们单住。

每星期去看望一两次。

⑯客厅有个不很长的长沙发,父亲总是坐在沙发一头看电视、看报。

我去的时候也坐在长沙发上,有时坐在另一头,有时坐在稍离开他的中间位置。

一次无意之间,我发现原本父亲靠着的靠垫正一点一点往我这头移动。

细看,原来他用一只手悄悄推着靠垫。

我佯装未见,任凭靠垫移到我的身旁。

显然,父亲是让我靠这靠垫。

但他没有说,也没有直接递给我,而是用手慢慢推移,生怕我察觉……
⑰如今,父亲的手永远地去了,去了三四个月了。

化为青烟,化为灰烬,留在了一千多公里外的故乡一座荒山坡上。

那里已经飘雪了,风越来越冷。

⑱世界上还会有一双男性的手为我从塑料提包里一个一个摸出煮鸡蛋、一点一点往我身旁推靠垫吗?
(1)诵读全文,说说文章题目“父亲的手”的妙处。

(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

①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⑤段画线句。

想到这里,我心疼地把父亲的一只手捧在怀里,注视着,摩挲着,眼睛随之模糊起来……②结合语境,赏析第⑯段中划线词语。

细看,原来他用一只手悄悄推着靠垫。

(3)文末说“世界上还会有一双男性的手为我从塑料提包里一个一个摸出煮鸡蛋、一点一点往我身旁推靠垫吗?”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此句的理解。

(4)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方面富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

3.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我的母亲
①我的母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母亲。

她小姐出身,上过大学,不会做任何家务,走在街上永远挺胸抬头,在年轻的时候,吃过北京所有的馆子,去过北京所有的公园。

在那一辈妇女中,像她那样的女人是不多的。

②我是一个南方孩子。

刚到北京的时候,由于外地口音浓重,且个子矮小,常常被人欺负。

最初几个月,没有一天我不是哭着从学校回来。

有一次,我在饭桌上哭得泣不成声,外婆看着心疼,对母亲说:“你总要管一管,去找找校长或者其他孩子的家长。

”母亲瞟了我一眼,问了一个我那个岁数根本不可能回答的问题:“为什么那些孩子只欺负你,却不欺负别人?”
③这个问题几乎伴随了我整个成长——无论我受了什么委屈,无论我得到多么不公平的
待遇,我永远会先问我自己:为什么是你不是别人?有没有你自己的问题?
④个子矮小我无法改变,但是口音我则彻底改掉了——现在即使我告诉别人我是南方人,人家都会说不可能,为什么你没有一点口音?你知道我是怎么做到的?我是跟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学舌学出来的!
⑤记得刚工作的时候,第一次出差,下了火车发现钱没有带够,给母亲打长途,希望她能从我的工资卡里给我取出1000元钱快寄给我,母亲愤怒地说:“你去出差为什么不带够钱?你妈妈不是家庭妇女,哪有那么多时间给你干这些事情?”
⑥我在电话里哭了——后来她当然是给我寄了钱,但是警告我下不为例。

的确,后来我再也没有为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麻烦过她,因为她不止是一个母亲,还是一个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她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

我也明白:即使身为你的母亲,也没有义务为你提供你所要的一切。

⑦2003年,某一天深夜,我被送到医院急诊,母亲当时正负责宝钢项目,她赶到医院时,大夫告诉她我病情严重,刻不容缓,需要马上化疗。

她当机立断办了退休,从此整整半年的时间,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

她甚至对亲戚说:“如果能够一命换一命,就让我换了她吧。

”那天,我明白:她不是不肯为我做出牺牲,她只是不肯为我做出不必要的牺牲。

⑧在我生病的时候,她从来不像有的母亲那样说些“善良的谎言”,她直截了当跟我说:你生的病叫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如果不化疗,你活不过半年,如果化疗,你有50%的胜算。

即使化疗结束,你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过日子,你必须常常到医院检查,防止复发。

⑨我当时差点疯掉,我对她说,我的生命是我自己的,我不打算治疗,我要用最后的时光去周游世界。

⑩她冷静的告诉我:第一,现在不是最后的时光;第二,你的生命不完全是你的,你这条命是我给你的,你要为我活下去。

⑪我想,如果我的母亲不是这样一位母亲,我现在还能活着写这些文字吗?她让我成为我自己,又让我懂得:我的生命并不是任性地属于我一个人,生命之所以可贵,并不仅仅在于它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而且还在于它的广度和厚度。

⑫我的母亲不是那种传统型的母亲,我曾经因此而yíhàn,但是现在我不这样认为了——命运给了我这样的母亲,而她也造就了我独特的个性,为此我真的很感激她——因为她,所以才有我,因为她有个性,所以,我才有个性。

(1)根据拼音写汉字
yí hàn(________)
(2)紧扣加下划线的词语,赏析下面的句子:
她当机立断办了退休,从此整整半年的时间,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

她甚至对亲戚说:“如果能够一命换一命,就让我换了她吧。


(3)根据文章内容,完成表格:
(5)对于文章结尾段的理解,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A.我曾因为母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母亲而感到遗憾。

B.我感激母亲,是因为有她才有了我,是她给了我生命。

C.结尾的内容照应文章第一段,形成首尾呼应。

D.点明文章的写作意图,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4.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动物为什么不锻炼
①一个人报名参加3个月后举行的体育比赛,这3个月里他会做什么?答案显而易见。

一只候鸟3个月后必须迁徙到南方过冬,这段时间它在做什么呢?答案是:不停地吃。

②所有野生动物要想在自然界生存下去,都需要极佳的体能,但我们很少看到动物会有意识地锻炼身体,为体能做储备,候鸟就是一个好例子。

大部分候鸟迁徙时都要不间断地飞行成千上万公里,其难度绝不亚于一场马拉松,但没人见过候鸟会在出发前先锻炼一下,它们就知道不停地吃,似乎只要储备足够多的能量就行了。

③为什么动物不需要锻炼呢?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问过,但直到最近才有科学家试图去寻找答案。

研究发现,冬眠之所以不会让熊的肌肉萎缩,是因为熊的血液里存在某种因子,能够让肌肉细胞维持健康。

曾经有人把小鼠的肌肉组织浸泡在熊血之中,发现如果是在夏天采的血,那么小鼠的肌肉会持续萎缩,但如果采的是冬眠中的熊的血,肌肉的萎缩速度会减缓40%。

这个结果说明,冬眠中的熊会分泌某种化学物质,对肌肉有保护作用。

④迁徙的鸟类之所以不需要锻炼,似乎也和基因有关。

加拿大一位科学家曾研究过一种名叫黄腰林莺的北美候鸟,他发现,只要通过人为控制光照和温度的办法模仿季节变换,这种鸟的肌肉细胞内就立刻会有上百个基因发生变化,为即将到来的长途跋涉做好准备。

⑤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大部分野生动物的生活模式是相当固定的。

它们每天的每个时刻应该做什么事情都是事先安排好的,所以这些动物干脆进化出相对固定的生长模式,无须锻炼就能保持肌肉的活性。

⑥人类肌肉没有这种功能,因为我们的生活模式是不固定的。

我们的肌肉需要时刻做好准备去应对不同的场景,没法按照某个固定模式去生长。

⑦自然状态下的人类是无须担心肌肉萎缩的,我们的祖先几乎每天都要出门觅食,无论是捕猎还是采集,都需要不停地运动。

一个因为某种原因而不能动的人是吃不到足够的食物的,这时他身体里的肌肉组织就会被当作食物储备消耗掉,帮助他渡过难关。

⑧现代社会情况发生了变化,世界上出现了很多整天坐办公室的人。

他们的心跳和呼吸频率长时间维持原样,他们的肌肉根本得不到足够多的刺激,这就导致他们的运动能力大幅度下降。

这些人要想维持一定的运动能力,就必须人为地创造出某些场景,强迫自己动起来,这种场景被我们称为“锻炼身体”。

⑨换句话说,体育运动的目的,就是让现代人用最少的时间,高效率地满足我们的动物本能,让我们这些靠脑子吃饭的人可以相对健康地活下去。

(1)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2)第③段划线句主要运用________和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
(3)第④段第一句加下划线词语“似乎”不宜删去的理由是什么?
(4)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很少看到动物会有意识地锻炼身体。

B.所有野生动物已进化出固定的生长模式。

C.自然状态下的人类无须担心肌肉的萎缩。

D.久坐办公室的人运动能力会大幅度下降。

(5)下列补充文字,最适宜放在第________段和第________段之间,理由是________
另一个案例是那些需要冬眠的动物,比如黑熊。

它们在冬天会找个山洞钻进去睡上好几个月,直到第二年开春再苏醒。

令人惊讶的是,黑熊们醒来后立刻就能活蹦乱跳地出洞觅食,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不拘一格的宋代便服
王志艳
①与礼服相对而言,便服是帝王百姓及士庶百姓平常所穿的衣服。

宋代主张衣着要简洁朴素,不提倡华丽奢侈,服装日趋世俗化。

②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是极其生动的北宋民俗写照,从画面上可以看到北宋都城汴梁城中的各色人物服饰。

总体来讲,男子的衣着依然不外乎“长袍帮”与“短衫帮”两大类。

官吏、商贾、文人和富庶的市民都穿交领长袍或圆领衫,头戴巾子,下身穿长裤,足登靴、履。

遗憾的是,由于色彩和花纹无法表示出来,这些衣衫显得式样变化不大。

③但从宋代的纺织技术上看,当时的丝绸色彩和纹样是十分丰富的。

宋代世俗社会中仍不乏追逐华丽衣衫的人。

《水浒全传》中描写柴进的衣着时,说他“身穿一领紫绣团胸花袍,足穿一双金线抹绿皂朝靴”。

可见当时人们虽然趋向简朴,但对服饰的质料、颜色、纹饰还是很注重的。

《清明上河图》中众多人物的服装,该也是五颜六色,缤纷竞呈的了。

④相比之下,穿着短衫的各种劳动者就随便的多。

这里有农民、船家、商贩、挑夫等,大多是上身穿一件短短的襦衫。

下身穿裤子,头戴巾子,赤脚着草鞋。

上衣长短不一,长的可及膝下,短的仅到后腰。

这些短衣的衣袖以及短腿都比较细窄,便于劳作。

很多劳动者,挽起袖子,有的人上身只穿一件对襟半臂。

更有趣的是一些挑夫身穿有前后两个衣片连成的两当式布背心,这种背心直至今日还可以在北方的农村中见到。

这些劳动者的装束在当时颇具代表性。

⑤宋代是封建士大夫文化最发达的时期。

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封建文人阶层。

在他们中普遍存在这返璞归真、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

从北宋开始盛行的山水,花卉画中,显示出一种散淡清雅、和平闲逸的艺术气氛,充分体现出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审美情趣。

与这种情趣相协调,宋代文人喜欢穿宽松朴素的便装。

朱熹给自己设计过一套家常衣服:上衣是直领对襟的传统短襦,下摆至膝;下身为黄色的裙裳,腰间束一条缘上黑边的白绢;足登方履。

这种便服更多地保存了古代汉族衣裳的特点,简单典雅,很适合士大夫们既好古又追求闲逸的心理。

⑥当时士大夫阶层还爱穿宽大的长袍。

它也叫道袍,或者直裰(duō)、直缝,这是由
于它的背面分为左右两个衣片,中间一道直线缝合。

直裰多用素纱、素绢、麻布及棉布等衣料制作,颜色以黑、白为主。

这是宋代官方规定百姓平民可以使用的服色。

除去市民文人之外,僧侣也经常穿直裰。

所以后来黑色的直裰变成了僧袍,和尚们日常穿用。

(选自《中国服饰:异彩纷呈的华夏衣冠》,有改动)(1)从《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画面看,宋代男子的衣着一般分为哪两类?
(2)文章第③段写《水浒全传》才进中柴进的衣着有什么作用?
(3)请分析文章第④段划线词语“大多”的表达效果。

(4)阅读全文,说说宋代主张衣着要简单朴素的原因有哪些。

6.阅读散文《天池绿雪》,回答各题。

天池绿雪
梁衡
雪,自然不会是绿的,但是它却能幻化出无穷的绿。

我一到天池,便得了这个诗意。

在广袤的大地上旅行,随处可以看见终年积雪的天山高峰。

到天池去,便向着那个白色的极顶。

车子溯沟而上,未见池,先见池中流出来的水,成一条河。

因山极高,又峰回极转,这河早成了一条缠绵无绝的白练,纷纷扬扬,时而垂下绝壁,时而绕过碧树。

山是石山,沟里无半点泥沙,水落下来摔在石板上跌得粉碎,河床又不平,水流过七梭八角的尖石,激起团团的沫。

所以河里常是一团白雾、千堆白雪。

我知道这水从雪山上来,先在上面贮成一池绿水,又飞流而下。

雪水到底是雪水,她有自己的性格、姿态和魅力。

当她一飞动起来时,便要还原成雪的原貌。

她在回忆自己的童年,她在流连自己的本性,她本来是这样白,这样纯,这样柔,这样飘飘扬扬的。

她那飞着的沫,向上溅着、射着、飘着,好像当初从天上下来时舒舒慢慢的样子。

她急慌慌的把自己摔碎,成星星点点,成烟、成雾,是为了再次乘风飘去。

我还未到天池边,就想,这就是天池里的水吗?
等到上了山,天池是在群山环抱中,一汪绿水,却是一种冷绿。

绿得发青、绿得发蓝,雪峰倒映在其中,更增添了她的静寒。

水面不似一般湖水那样柔和,而别含着一种细密、坚实的美感,我疑她随时会变成一面大冰的。

一只游艇从水面划过,也没有翻起多少浪波,轻快地像冰上驶过一架爬犁。

我想要是用一小块石片贴水滑过去,也许会一直飘滑到对岸。

刘家峡的绿水是一种能量的积聚,而这天池呢?则是一种能量的凝固。

她将白雪化为水,汇入池中,又将绿色做了最大的压缩,压成青蓝色,存在群山的怀中。

池周的山上满是树,松、杉、柏,全是常青的针叶,近看一株一株,如塔如纛(dào),远望则是一海墨绿。

绿树,我当然已不知见过多少,但还从未见过绿成这个样子的。

首先是她的浓,每根针叶,不像是绿色所染,倒象是绿汁所凝。

一座山,郁郁的,绿的气势、绿的风云。

再就是她的纯。

别处的山林在这个季节,也许会夹着些五色的花、萎黄的叶,而在这里却一根一根,叶子像刚刚抽发出来;一树一树,像用水刚刚洗过,空气也好像经了过滤。

你站在池边,天蓝、水绿、山碧,连自身也觉得通体透明。

我知道,这全因了山上下来的雪水,只有纯白的雪,才能滋润出纯绿的树。

雪纯得白上加白,这树也就浓得绿上加绿了。

我在池边走着、想着,看着那池中雪山倒影,我突然明白了,那绿色的生命原来都冷凝在这晶莹的躯体里。

是天池将她揽在怀中,慢慢地融化、复苏,送下山去,送给干渴的戈壁。

好一个绿色的怀抱雪山的天池啊,这正是你的伟大、你的美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