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教学项目三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一 统计数据的整理
表3-5
56个农户按养猪头数分组
户 数 相对数(%) 10.7 19.6 39.3 23.2 7.2 100.0
饲养头数(头)
5以下 6~10 11~12 13~30 31以上 合 计
绝对数(户) 6 11 22 13 4 56
任务一 统计数据的整理
4.分配数列的编制
1)单项式数列的编制。
任务二 统计数据的显示
4.统计表的编制原则
1)统计表的各种标题,特别是总标题的表述,应十分简 明、确切地概括表的内容。另外,还应写明资料所属的 时间和空间范围。 2)统计表的内容应简明扼要,且具有系统性。 3)统计表中主词各行及宾词各栏的排列,应有一个合理 的顺序。一般应按先局部后整体的原则进行排列,即先 列各分组,后列总计。当没有必要列出所有各组时,可 以先列总计。而后列出其中一部分重要数值。
任务一 统计数据的整理
表3-3
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构成情况
国内生产总值


绝对数(亿元) 40 497.0 186 481.0 171 005.0
相对数(%) 10.2 46.8 43.0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合 计
397 983.0
100.0
任务一 统计数据的整理
表3-4 某厂工人生产某产品日产量资料
任务二 统计数据的显示
2010年某高校学生党员队伍结构
项目
在校生总人数 党员总人数 预备党员人数 正式党员人数
博士 硕士 本科
80 200 8000
45 150 400
15 30 150
30 120 250
合计
8280
595
195
400
说明:统计数据截至时间为2010年6月30日。
任务二 统计数据的显示
组距式数列编制重点是哪几个问题?
任务一 统计数据的整理
2)组距式数列的编制。 (1)组数与组距: 组距=上限-下限 (2)组限与组中值:每组的最大值为上限,最 小值为下限。组中值=(上限+下限)/2。 请问:开口组的组中距如何计算?
任务一 统计数据的整理
上开口组中值 下限
邻组组距 2
任务一 统计数据的整理
3.分配数列的种类
1)品质分配数列。 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叫做品质分配数列,简 称品质数列,也叫属性分布数列。见表3-3。 2)变量分配数列。 按数量标志分组所编制的分配数列叫变量分配数列,简 称变量数列。例如,某厂工人按生产某种产品的日产量 为分组标志所编制的变量数列,见表3-4。
任务二 统计数据的显示
2.统计图的种类 1)条形图。
条形图是用宽度相同的条形的高度或长度来表示数据变 动的图形。
2)圆形图。
又称为饼图,是用圆形和圆内扇形的面积来表示数值大 小的图形,主要用于表示总体中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例, 对研究结构性问题十分有用。
任务二 统计数据的显示
3)环形图。 2.统计图的种类
环形图与圆形图又有区别,环形图中间有一个空洞,总 体中的每一部分数据用环中的一段表示;圆形图只能显 示每一个总体各部分所占的比例,而环形图则可以同时 绘制多个总体的数据系列,每一个总体的数据系列为一 个环。因此环形图可以显示多个总体各部分所占的相应 比例,从而有利于进行比较研究。
任务一 统计数据的整理
表3-1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大陆地区人口数及 构成情况
人口数 性别 绝对数(万人) 相对数(%)

68 685
51.27

合计
65 2
100.00
任务一 统计数据的整理
2.分组标志的选择
1)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与任务选择分组标志。 2)要从众多标志中,选择最能反映被研究现象本质特征 的标志作分组标志。 3)根据现象所处的历史条件或经济条件来选择标志。 此外,在选择分组标志时,还要遵循穷尽性和互斥性两 个原则。
在编制单项式数列时,一般首先将调查所得资料按照数 值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然后确定各组的变量值和组数, 一般有多少个变量值就有多少组;最后汇总出各变量值 出现的次数,编制单项式数列。 由于单项式数列每组只有一个变量值,各组之间界限划 分也非常明确,因此编制出的数列也很稳定。
任务一 统计数据的整理
任务一 统计数据的整理
1.统计整理的意义 2.统计整理的内容与步骤
1)设计和编制统计整理方案。 2)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 3)对调查资料进行分组、汇总、计算。 4)对汇总后的调查资料审核。
任务一 统计数据的整理
【想一想】
如果没有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核,会出现哪 些问题?
任务一 统计数据的整理
二、统计分组 1.统计分组的概念 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 点,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志区分为若干个组 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
【想一想】 你能指出表头(总标题)、行标题、列标题、数 字资料、表外附加吗? 举例说明一下还有哪些内容可以作为附加?
任务二 统计数据的显示
3.统计表的种类
1)按主词的结构分类,根据主词是否分组和分 组的程度,分为简单表、分组表和复合表。 2)统计表按宾词设计不同分为宾词简单排列、 分组平行排列和分组层叠排列。
项目三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统计整理的意义、统 计表与统计图的概念及种类; 熟悉统计整理的内容与步 骤 、统计表的结构与分类; 掌握统计分组 、统计表的 编制、统计图的绘制;
2. 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进行统计数据分组、 统计表制作以及统计图绘制 能够运用excel进行数据的整 理与显示。
任务二 统计数据的显示
4.统计表的编制原则
6)国际上规范的统计表是“三线表”,统计表上、下两 端应以粗线或双线绘制,表中其它线条应以细线绘制。 统计表左、右两端习惯上均不划线,采用“开口”表示。 统计表通常应设计成长方形表格,长宽之间应保持适当 的比利,过于细长、过于粗短的表格均应尽量避免。 7)文字应书写工整、字迹清晰;数字应填写整齐,数位 对准。当数字为“0”时应写出来,如不应有数字要用符 号“—”表示;当缺某项数字或可略而不计时用符号“…” 表示;当某项资料应免填时,用符号“×”表示。统计表 中的数字部分不应留下空白。当某数值与相邻数值相同 时,仍应填写,不应用“同上”、“同左”、“〃”等字 样或符号代替。
任务二 统计数据的显示
4.统计表的编制原则
4)将复合分组列在横行标题时,应在第一次分组的各组 组别下退一字填写第二次分组的组别。此时,第一次分 组的组别就成为第二次分组的各组小计,依此类推。若 复合分组列在纵栏标题时,应先按第一次分组的组别列 为各大栏,再按第二次分组的组别将各大栏分别分为各 小栏。 5)统计表纵栏较多时,为便于阅读,可编栏号。习惯上 在主词和计量单位各栏用(甲)(乙)(丙)(丁)等 文字标明,宾词各栏用(1)(2)(3)(4)等数码编 号。各栏统计数字间有一定关系的,也可用数学符号表 示。
任务二 统计数据的显示
二、统计图 1.统计图的概念
统计图(Statistical chart)是根据经过整理的统计数 字资料,运用几何图形或具体事物的形象绘制的表现研 究对象数量关系和数量特征的图形。是人们用来展示统 计整理结果的另一种常用形式,与统计表相比,它对问 题的表现具有更为鲜明、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
4.分配数列的编制
2)组距式数列的编制。
与品质数列和单项式数列相比,组距式数列编制方法的 难度稍大一些。编制过程中,一般首先把变量值按由小 到大的顺序排列,并确定全距;其次,确定组数和组距; 在此基础上确定组限;最后,汇总出各组的次数及比重, 编制组距式数列。
任务一 统计数据的整理
【想一想】
任务二 统计数据的显示 一、统计表 1.统计表的作用
统计表对表现统计资料具有重要作用。统计表能够系统地 组织和合理安排大量数字资料,使统计资料的表现条理化、 系统化、标准化;统计表还能反映总体特征及各部分之间 的关系,便于进行对比和计算各种分析指标。因此,统计 表不仅是表现统计资料的最重要形式,而且是进行统计分 析的重要工具;同时统计表还是积累和保存统计资料的主 要手段。
工人数(人) 30 50 60 40 20 计 200 占总人数的比重(%) 15 25 30 20 10 100
日产量(件) 22 23 24 25 26 合
任务一 统计数据的整理
2)变量分配数列
(1)单项式分配数列: 是指将每一变量值列为一 组形成的数列,亦即按单 项式分组所编制的变量数 列。适用于变量值个数较 少、变动范围较小的离散 型变量。如表3-4中,变 量值的数目较少并可一一 列举,因此可编制单项式 数列。 (2)组距式分配数列: 是以标志值变动的一定范 围作为一组的分组,即组 距式分组所形成的变量数 列。组距式数列中的每个 组不是用一个具体的变量 值表示,而是用变量值的 一定变化范围即各组变量 值变动的区间来表示。例 如,对56个农户可以按 养猪头数分组,编制组距 式变量数列如表3-5所示。 这是一个非连续型变量的 组距式分组表。
知识导航
统 计 数 据 的 整 理 与 显 示
统计数据整理的 步骤
统计资料的 整理 经济统计分组
统计表 统计数据的显示 统计图
项目三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任务提出
某大学最近展开了大讨论:大学生购买衣物时会有什么 样的选择?会受什么影响?有的人认为主要受家庭所在 地区影响,有的人认为主要受性别影响。为了证实大家 的猜想,学生会随机抽取30名学生,调查他们的性别、 家庭所在地区、平均月生活费支出、平均每月购买衣物 支出和购买衣物时所考虑的首要因素等,并安排王明对 数据进行整理,让大家对大学生购买衣物时所考虑的首 要因素有所了解。 请思考: 1、王明应该如何对这些调查得来的数据进行加工整理? 2、王明怎样向大家显示加工整理后的数据?
下开口组中值 上限 -
邻组组距 2
项目三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1
统计资料的整理
2
统计数据的显示
知识准备
任务二 统计数据的显示
统计表 统计调查所得来的原始资 料,经过整理,得到说明 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过程的 数据,将这些数据按一定 的顺序排列在表格上,就 形成了统计表。
统计图 统计图是根据经过整理的 统计数字资料,运用几何 图形或具体事物的形象绘 制的表现研究对象数量关 系和数量特征的图形。
任务二 统计数据的显示 2.统计表的结构
统计表一般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即表头(总标题)、 行标题、列标题和数字资料,必要时可以在统计表的下 方加上表外附加。表头应放在表的上方,它所说明的是 统计表的主要内容。行标题和列标题通常安排在统计表 的第一列和第一行,它所表示的主要是所研究问题的类 别名称和指标名称,通常也被称为“类”。如果是时间 序列数据,行标题和列标题也可以是时间,当数据较多 时,通常将时间放在行标题的位置。表的其余部分是具 体的数字资料。表外附加通常放在统计表的下方,主要 包括资料来源、指标的注释和必要的说明内容。如图312所示。
项目三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1
统计数据的整理
2
统计数据的显示
知识准备
任务一 统计数据的整理
一、统计数据整理概述 统计数据整理,简称统计整理(以下简称统计整理)。 是指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任务,对统计调查所得 的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汇总;或对已初步 加工的次级资料进行再加工,使其系统化、条理 化、科学化,以反映所研究的现象总体特征的工 作过程。
任务二 统计数据的显示
4.统计表的编制原则
8)统计表中的数字资料都要注明计量单位。计量单位应 按统计制度的规定填写,不得另设不同的计量单位。为 使统计表阅读方便,计算单位应按如下方法表示:当各 指标数都以同一单位计量时,就将计量单位写在统计表 的右上角;当同栏指标数值以同一单位计量时,而各栏 的计量单位不同时,则应将单位标写在各纵栏标题的下 方或右方;当同行统计资料以同一单位计量,而各行的 计量单位不同时,则可在横行标题后添列一计量单位栏, 用以标明各行的计量单位。 9)对于某些需要特殊说明的统计资料,应在统计表的下 方加注说明。例如,统计资料的来源、填表时间、制表 人、审核人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