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三语文作文素材:社会热点时评文精选十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高三语文作文素材:社会热点时评文精选
重庆大学“理发哥”创业天地远超寝室
重庆大学2011级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学生詹鑫便自学手艺,在寝室开了一家“理发店”,子弹头、菠萝头、贝克汉姆的莫西干头都不在话下,深受同学们欢迎。
更有外校“粉丝”慕名而来,最忙的时候他一上午要给9位同学理发。
(3月22日《重庆商报》)学的是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课余时间却自学理发,表明詹鑫同学是个有想法的孩子,往最低了说,比死读书的要强。
眼下,越来越多大学生开始挖掘起宿舍里的生意经,如打印文件,送水果、泡面等……相比在外租店面经营,宿舍小店享有“零租金”“服务多”等多重优点,受到了热捧。
其实,大学生寝室做小生意,不在能赚多少钱,而在于开阔视野,增强创业意识,锻炼动手能力,既不影响学业,又使大学生活丰富多彩。
联想到前不久一个报道,在3月9日晚全国“两会”新闻中心举行的网络访谈中,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刘良一爆料:由于快递业务的便捷,眼下,高校学生把积攒的脏衣服寄洗,再通过快递寄回来,成了邮政的一种新业务(3月9日央视网)。
大学生,应该都是超过18岁的成年人了,自己处理生活小事应该成为一种本能。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同样是大学生,詹鑫同学在校利用寝室自学手艺成了“理发哥”,而有些大学生连脏衣服都不能自己处理,还得花钱往家寄让父母代劳,差距咋这么大呢?表面看,是学生之间的差距,其背后折射出的是父母家教的差距。
有的家庭,从小就锻炼孩子动手能力,让孩子从小接受生活的磨炼,尝到生活的不易与甘苦,比如,我的同事,在孩子寒暑假期间,有意识地让孩子到超市力所能及的打短工,春节期间到街头卖对联,孩子做得可来劲了。
上大学后,和几个同学把学校每年的录取通知书设计的活揽了一下来,并琢磨着把印刷的活也揽过来。
这样的孩子,毕业后就业不会成问题的。
相反,有的家长从小就对孩子过分地溺爱,使孩子失去了应有的责任心、自我管理、自我生存的能力。
有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城市高中毕业生选择大学,超过80%由父母操办。
正因此,导致独二代上大学甚至毕业后仍然像“没断奶”的小孩,生活琐事也要求助于父母,甚至连找工作也要父母陪同。
这种现象家长都有苦衷,真的需要认真反思。
其实,需要反思的也不光是家长,还有从事教育工作决策者和实施者,更应该反思如何给学生以正确的教育导向,改变死读书拿到了学历,却难以找到与所学的专业能用得上的工作的现象。
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
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
(3月22日新华网)。
把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放在了首位,是个很好的导向。
鲁昕解释说“在高中阶段,16岁就可以选择你未来发展的模式。
当然不管你选择的是什么模式,你都可以实现你的人生目标。
”.笔者认为,这样的导向,能够反向倒推人才培养,但前提是强化技能意识,从家庭教育开始,就渗
透职业技能理念,而这些思想意识又取决于教育人才培养的导向能否做实。
所以,不要一味指责大学生动手能力差,还得多方找原因,至少教育改革应该触及这个问题。
公交车上为孙女挡太阳的爷爷有错吗?
在公交车上用身体为熟睡的孙女挡太阳20多分钟,相信很多爷爷奶奶们都会选择这样做。
对于这种看不得孩子受一点苦的“隔代疼”,网友们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这位爷爷对孙女的“呵护行为”有些溺爱,这种“隔代疼”会疼坏了孩子;也有人认为,2到3岁是孩子塑造自我人格的关键时期,一老人过度疼爱孩子会造成人格缺陷……
仅凭借为孙女挡太阳便为爷爷带上“溺爱孩子”的罪名有些牵强。
众所周知,幼儿皮肤娇嫩,在阳光下睡觉不仅会晒伤皮肤、还会对眼睛造成一定危害。
而且,爷爷只是站了20分钟,并没有对自身身体造成危害。
爷爷的安全意识强,对孙女的照顾细致入微,应值得拍手称赞,不应引来公众的鄙视与指责。
公众之所以一概而论是源于分不清爱与溺爱的“隔代疼”已成为一种社会病,左右着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严重威胁着孩子的健康成长。
多数年轻的父母由于忙于工作,照顾孩子的重任就落在双方老人身上,作为老人,年轻时不懂得呵护孩子,关爱孩子,年纪大了,时间多了,感情丰富细腻了,更加注重亲情关系了,把自己全部的爱给了隔辈人。
我们常常发现隔代教育教出的孩子有很多都是娇娇气气、蛮横无理的,这源于老人在教育孙辈时会有“疼爱有余、管教不足”现象,无原则的溺爱必定会造成孩子任性、依赖、自私、娇惯的不良性格。
中国古代就有“含饴弄孙”之乐。
其实,隔辈亲是人之常情,并没有错,可是隔辈爱要理性,对于孩子的错误一味纵容,过度娇惯溺爱是不可取的。
另外孩子隔辈亲也不能代替亲子教育。
老年人在照顾孩子方面的确比年轻父母有经验,可是亲子教育在接受现代思想文化上无疑是大有益处的。
不管这位公交车上为孙女挡太阳的老人是不是以为溺爱孙女的爷爷,可从这件事上很多老人都应该深思熟虑一下,今后该如何爱我们的孩子?
包容一下“喜大普奔”有什么不可以
今后,“喜大普奔”、“坑爹”、“酱紫”等网络流行语将与机关公文、学生教科书“绝缘”。
从4月1日起,河南省启动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机关公文、教科书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词汇。
2014年3月25日《郑州日报》“你们都给我站住,虽千万吾往矣”,这是出现在福州某中学作文里的句子,让老师百思不得其解。
“亲,你大学本科毕业不?办公软件使用熟练不?英语交流顺溜不?驾照有木有?快来看,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招人啦!”被网友认为是外交部官方微博的“外交小灵通”,去年8月1日发布的一则“淘宝体”招聘启事,引来众多网友关注,3个小时里被转发了4800多次。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各种调侃玩笑的网络流行语越来越多地出现我们的生活中。
但由于缺少科学规范的引导,一些政府公文、宣传广告和青少年在写作业、回答问题甚至考试当中都用起了网络语言。
对此,社会舆论褒贬不一。
有人认为,公文是在公务活动中进行交际、传递信息的文书,表达应准确、规范、严谨;网络语言对汉语是一种污染,中小学生语言基础还不牢固,学生、学校应尽快远离网络词汇。
但在很多人眼中,这种清新的文风,亲民的语言,能促进改变作风、提升政府亲和力,拉近与群众距离;另外,语文课文的风格和内容应该多样化,让孩子获取更多的新鲜知识和词汇。
那么,究竟该如何面对不断涌现的“网络语言”?其实,网络语言是对中国语言文化的拓展和补充,给中国语言注入了新鲜血液,世界日新月异,时代在不断发展,新的词汇和语文现象层出不穷,我们必然要面对。
而且,汉语一直处在不断兼容并蓄的过程中,比如现在所使用的白话文,对曾经的八股文来说,也是新语言,只要是能让人理解的,有生命力的就能流传下去,而不能让人理解的语言,最后也会被淘汰。
所以,对网络语言不要一棍子“打死”,不要谈而色变,党政机关与社会、学校在对其进行相应规范的前提下,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学习和探索。
网络语言的确有自己的缺点,不严密,缺少高雅,但网络语言简洁生动,是土生土长的群众语言。
作为政府和官员而言,在日常工作中分清主次,保持公文的科学严谨外,可以关注网络化表达方式,学习利用好网络语言,这是接地气,长灵气,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好方式。
就像前面提到的“淘宝体”招聘启事,3个小时里被网友转发了4800多次,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人们对这一语言风格的认可。
当前推动清新的文风,促进干部作风的转变,政府机关的官员学习好网络语言,才能更好说老百姓听得明白、乐于接受的话,发老百姓看得懂、读得通的文。
另外,像“喜大普奔”、“坑爹”、“酱紫”等很多网络语言符合孩子们的情感特点,他们迟早要接触,谁也改变不了,不如正确地引导,让学生去读、去体会、去感悟,以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客观理性看待韩国“申遗”
韩国“申遗”日前传出新动向——暖炕申遗,这很容易让国人联想到我们的“土炕”。
于是乎,许多中国网友再次表达出情感上的不能接受,“全世界,不,全宇宙都是‘思密达’的”,不忿之情溢于言表。
这不是网友第一次发出不忿声音了,每每遇到类似的与中国相关的申遗项目时,总是习惯性误以为韩国人来“抢”,民族主义的向心力一下子被激发了出来。
这种对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关心,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文化自觉的体现,是值得理解和肯定的。
但不得不说,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以及媒体的误导,不少对韩国“申遗”的批评选错了靶子。
比如,此次“暖炕申遗”其实指的是具有朝鲜半岛特色的“温突”取暖系统,与中国的“土炕”并非同一概念﹔早前,韩国的“端午祭”也并非中国传统意义上端午节﹔韩国也没有所谓的“中医申遗”,只是将一本叫《东医宝鉴》的医书申报世界纪录遗产﹔“活字印刷术申遗”同样属于张冠李戴,韩国只是有一本佛经入选世界纪录遗产,这本佛经被认为是现存最古老的金属活字印刷品。
这些所谓申遗完全是无中生有,或网友杜撰,或媒体误导。
韩国“申遗”为何落得这般境地?从积极的方面看,由于中韩文化有许多相通共融的地方,不少人对韩国“申遗”的敏感表现,本质上是一种对自己文化的重视和推崇。
而这样一种心态常常被一些不负责任的网友和媒体利用,有意无意就会挑起一些子虚乌有的文化争端。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祭孔大典”的申遗消息,除了国内论坛外,韩国媒体根本没有相关报道,但我们的一些媒体不加核实却言之凿凿,结果便挑起了一场自娱自乐式的骂战。
在韩国“被申遗”之外,还产生过“抢祖宗”谣言——“孙中山是韩国人”、“孔子是韩国人”、“李时珍是韩国人”、“姚明是韩国人后裔”……虽然这些消息最终都被证伪、相关媒体也被处理,但仍然被不少人相信。
不明真相网友的调侃揶揄或可理解,但媒体故意制造争议的做法却值得警惕,其损害的不仅是公信力,还包括中国媒体的国际形象。
抛开韩国“被申遗”引发的不满,假如韩国果真要把这些与中国有关的项目“申遗”怎么办?我们就应该理直气壮地骂其“偷”吗?实则不然。
正如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所言,我们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抱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心态。
一方面,“申遗”不是专利申请,不等于商标注册,不是说一个国家申请了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就等于拥有了该项目的所有权,对于两个遗产国家共同拥有的同源共享的项目,每一个国家均可以单独申报,如果列入代表作名录之后,也不妨碍其它的国家再次单独申报﹔另一方面,“申遗”的本质,是从全人类的角度出发,展示和传承人类文明的灿烂成果,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既不是一个国家文化水平高下的评判,也无关民族文化的自信与否。
如果明白了这两点,我们对待韩国“申遗”就能够更加客观理性地看待,就能够理解中国政府不受韩国“申遗”影响的缘由。
目前,我国共有38个非遗项目入选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优秀实践名册,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中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也是三个名录都有入选项目的唯一国家。
“申遗”不是一场比赛,不必唯恐落人后,理应经过充分研究论证、统筹考虑,选择最具代表性的项目申报,这正是中国政府对待“申遗”的一贯态度。
应该痛心的是什么?
这些年关于教育的话题总会成为焦点,哪怕只是触及某个点的简单现象,也会激起宽泛的涟漪,比如“不为8000元工资为当省部级官员”这样的学习理想,不仅导致了校长痛心,还引出很多仁人志士参与到事件本身的是非之中。
其实一些事情很难在个体身上论个明白,然而,如果我们认同重复的意义在于这个东西还在延续的话,一些反复多年的贤能忧思,表征的大约应该是问题的持续存在了。
这不奇怪,当条件反射般的答案记忆取代沉思默想多年后,要避开教育层面上的价值理念问题,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试想,在今天的环境下,即便有人苦口婆心地劝诫家长和学子们:获取知识的欲望和世俗的目的是不相关联(或者是少关联)的,谁会坦然地将这样的理论付诸实践呢?
坦白说,我就认为“痛心”不是真诚的,如果北大能像常春藤名校那样,学校大庆之日把一名几十年从事平凡社区工作的普通人士举为知名校友,贵宾席戴花就座,或许可以打消我
的疑问。
然而事实上没有这样的故事,从校庆排座次就可以看到:部长、院士、财主贵宾座席,闲杂人员寻不到定所。
当然,我们无需责怪学校,认真做好平凡的工作是不能给学校带来光环的。
学校的荣耀从何而来,计算学校排名什么样的人物分量重都是不需要争论的,我不信北大不以培养部长为荣,更不相信会以培养平凡的社区工作者为傲。
另一方面,个人的精英梦想无可指责,就像克林顿想当总统的念头在学校里就发芽的时候,校长面上发光,怎么会痛心呢!反倒是知名学府同流于市井,以世界名校、“985”甚或研究型大学之名巧取更多国民财富的时候,恐怕就不得不痛心了。
今年“两会”期间就有代表形象地表达了“痛心”:高等教育亲疏分明,“贵妃”名校有之,“常在”得到的“赏赐”(经费)递减,更多的“宫女”有点自生自灭的样子。
客观来说,三六九等的大学等级不过是局部的问题,更令人担忧的问题是倾向于大学的人才培养理念。
我们可以从一些数据中清楚地看到这一现象。
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接近765亿元,低于近995亿元的初等教育投资,然而到了2010年,高等教育投资5629亿元,多出初等教育经费741亿元。
显然,在“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下,即便我们忽略热衷于培养乔布斯之类的怪异行为,教育平等也不真实,如若不是梦想的话,不知道还剩下些什么——我们是不是过分向精英培养倾斜了。
在高等教育日益受宠的背景下,义务教育自身也在三六九等多年后,延续着老路,就如我所在的城市,比较起教育资源平等来,管理者更热衷于名校及其分校的建设。
更糟糕的是,这样的策略得到受益或者行将受益、或者等待得益的家长们热烈的支持,这些人中几乎没有谁关心资源的公平。
而在更广的层面,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分税制以来,中央财政占比超过50%,尽管有新《义务教育法》,但地方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仍然是义务教育的主要承担者,现实的结果是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教育水平差距扩大了。
这难道不令人痛心吗?
一个清楚的事实是,无论在区域社会,还是国家层面,基础的义务教育才是重中之重,就如那些足球强国所昭示的道理,强大的国家队必须,也只能建筑在良好的底层基础之上,教育以及国家也是这样的一座金字塔,塔尖的人才取决于基础的义务教育,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历史轨迹中找到证据,回过头来,从本国的教育实践发展看,我们也可以很明显地判断出义务教育的边际产出远远大于所谓“一流大学”。
个人、或者一些私立机构胸怀培养精英的野心,我们大可不必伪装出痛心的样子,但当要求所有的纳税人为个别的私心出资的时候,真的很令人心痛。
在全民的层面,倾向于精英的取向无疑是短视的。
当我们面对资源分配失衡所带来的效率损失的时候,不妨思考一下还在盛行的理念,国民的素质、科技的水平是不是一个甚或几个乔布斯能够代表?我们不应该再罔顾明显的事实了——只有加长最短的那块木板,木桶才能够容纳更多的水,让长板更长的做法,只可能在视觉上改观,实质上毫无意义。
王双林:66岁“考研奶奶”击破读书无用论3月19日,刚刚获知2014年考研国家线的66岁“奶奶大学生”仝正国告诉记者:她的成绩比分数线低了59分,看来今年又无缘复试了。
明年,她将会调整方向,全力以赴四冲
考研。
(3月20日中国新闻网)
看罢,不禁让人想起前一阵子网上颇有争议的读书无用论,引发学者和相关人士的争论,很难想象,早已步入21世纪的我们竟然还要辩论这个幼稚话题。
难道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物质和精神享受同时,也朦胧了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趋同于“金钱等于成功”?真的就是有得于“拥有金钱就拥有一切”?真的是觉得在当今社会读书无用武之地?习惯于功利主义思维方式不成?
上述提到的“考研奶奶”名字叫仝正国,她在初中毕业38年后重返高中,3年苦读、3度高考,60岁终圆大学梦。
2012年6月份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之后三度考研,被称为“考研奶奶”。
她说:“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不会放弃理想,会将求学梦进行到底。
”曾获评央视新闻2013年十大正能量,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院长谭靖说,“她是校园风采人物,是自强之星,她的事迹一直鼓舞着师生。
仝正国用她的求学梦向当代青年人传递着正能量。
诚然,”条条大路通罗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读书并非唯一出路,只要有头脑有能力,也能闯出一片天地,更何况现今一些大学生毕业后就变成”家里蹲“。
岂能因此就把读书功利化?岂能因此就鼠目寸光看待读书?不正是”从考研奶奶“的正能量中彻底地驳斥和击破读书无用的谬论。
从这位”考研奶奶“的身上不正是可以看出,上大学及考研不应当仅仅把目光着眼于易就业、好工作、高收入,读书之”高“也不在于跨荣华境、入富贵门,而在于自我内涵的提升和自身气质的培养。
而更应该是整个人精神气质的”华丽转身“,就像习总书记讲的那样,上学读书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的人生价值的具体体现。
晴川:爱心面馆,心无芥蒂才会彼此温暖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城古城中路,有一家“爱心面馆”小有名气。
这不是因为面馆卖的是重庆口味,而是因为店里有一项“招牌”服务:生活困难的市民来店里可以免费吃碗担担面;环卫工人累了可以来店里喝口茶。
(3月21日重庆商报)
这样的新闻,总是令人感动,但这个新闻,除了温暖和感动,店家的小小狡猾还会让人会心一笑。
“笑点”在于,“爱心面馆”与以往“施粥摊”等有个最大不同处,就是非“专门”,而是“兼带”。
有段时间,施粥摊很火很流行,但是大多“存活率”不高。
说起原因,基本都是因为亏空,使得爱心“断档”难以为继,施爱者陷入尴尬境地。
爱心面馆不同,一方面是在奉献爱心,另一方面也“顺带”给自己的小店做了广告。
不管是哪种目的占主导,甚至看起来还给爱心打了折扣,让爱心掺了水分,但慈善的本质没变。
生意好了,献爱心就会更有底气,这种爱心生命力必定会更持久。
这种“顺带”的爱心,之所以令人感动,正是因为其真实、实际,体现了“力所能及,能帮就帮”的草根朴素的小爱情怀。
本来,爱心就不该问方式,看多少,“小、俗、陋”的一碗面条和“高、大、上”的豪捐,里面的爱一样浓郁芬芳,而不管里面是否掺杂小小功利。
食客盈门,表明人们对这种方式普遍认可,更是对“付出总有回报”价值观的强化。
这在当先纸面
道德与社会现实博弈难分伯仲的困境之下尤显重要。
有论者期望,一个人在消费道德的同时,更要做一个道德的生产者。
爱心面馆就是这样完美兼具。
传递着爱心,播撒着美德,驱散严冬寒意,传递融融春意,为道德建设注入火种般的正能量。
穷家富路,在外谋生之人,难免有落魄时光。
“爱心面馆”给这类特殊人群以温暖,感动你我。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些细节还需注意。
比如,将残疾人“热情地拉进来”,就很让人反感,一旦遭拒,也给自己带来尴尬。
这种方式方法需要改变。
还有,混杂一处极有可能对受惠者的尊严造成伤害,可否专门辟出一间爱心屋以避免之?一句话,自觉施以爱心,更要让他人自愿接受爱心,心无芥蒂,才会彼此温暖,才是锦上添花。
当然,爱心面馆受到欢迎,也从另一个角度表明,这个社会还有人存在种种困窘而心酸的人生。
所以,如何让他们心平气和地感受温暖,还得在社会保障、救助机制方面多动脑筋。
只有制度兜底,让爱覆盖所有可能被遗忘的角落,温暖才更加踏实,永恒持久。
切除病灶,方能杜绝“被服药”
儿童保护意识缺失,相关利益绑架,执法监管缺位,是导致伤童事件屡屡发生的重要因素
西安、吉林等地的几家幼儿园违规给孩子喂服处方药物“病毒灵”的行为曝光后,引起各界关注与谴责。
目前,责任人已被刑拘,当地政府正在努力解决问题,但焦灼的家长仍在商讨维权事宜,孩子的健康更令人担心,而如何给孩子一个头顶晴空的童年,也再次引发全社会的深思。
我国对儿童权益的保护制定了较完善的法律法规,关注儿童的身心成长始终是国家与社会的大事,不过儿童受伤事件仍时有发生。
有统计显示,媒体公开报道的国内性侵女童案例,2013年就有125起。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统计,仅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媒体就报道至少429件儿童遭受家庭暴力案件。
此次西安发生的给儿童违规喂服处方药事件,发生在当地小有名气的两所幼儿园里,且时间之长、涉及孩子数量之多,让人痛心。
这也表明,对孩子的监护,从社会到家庭到一些幼教机构,仍有不少被遗忘与被忽视的角落。
一位哲人说过,妻儿是一个人抵押给社会的抵押品,以使他循规蹈矩。
对很多家庭来说,孩子的健康成长是生活的重心和事业的动力;对社会来说,孩子的未来是国家的未来。
一系列伤童事件的发生,让这种“抵押”变成“绑架”,是家庭之伤,也是社会之痛。
这也正是为什么,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任何一件负面事情,人们总是无法容忍。
反思西安的“被服药”事件,为什么两家幼儿园保健医师的不法行为能长达5年,一些教职员工也未加阻止,反而参与其中?为什么相关教育监管部门始终未能察觉问题并监督纠正?为什么像“病毒灵”这样的处方药,从购药到保存直至服用环节居然长期“一路绿灯”?实际上,一些地方存在的伤童虐童问题,普遍具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特点。
儿童保护意识的缺失,执法监管的缺位,就是其中重要原因。
“被服药”事件折射的一些法治盲区问题,应引起重视。
它反映出,我国的儿童权益保护相关立法与执法链条中,还有不少法律法规过于原则、抽象,协调性与可执行性不强;制。